“十五”时期工业:从适应性结构调整向战略性结构调整转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结构调整论文,战略性论文,适应性论文,时期论文,工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工业增长速度要做适应性下调
1.“十五”时期经济增长速度将放慢
1978~1995年间我国经济增长处于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时期,最高增长率的年份出现在1985、1992年和1993年,时间持续了17年。这可以认为是一次长的上升周期,期间有两次较显著的小周期波动;从1995年开始,我国宏观经济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即告别短缺,步入相对过剩时期,过去粗放型增长模式明显不适合于新的经济增长环境。从1995年到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我国将进入新的增长长周期,估计经济增长率仍将呈缓慢地下调态势,最低点可能在5%左右,持续的时间大致为15年左右,即可能在2010年前后结束,这期间增长率平均为6%~7%,在5%~8%之间波动。
伴随长期增长率回落到适度增长区间,通货膨胀率将相应地保持较低水平,甚至物价水平的绝对下降也要持续3年或更长时间。这类似于19世纪末的20年欧美发达国家当时的状况。当时在经过19世纪50~70年代的高度繁荣后,各国经济进入了20年的长期调整期。当时欧美各国也遇到了今天我们所遇到的持续的生产过剩问题,其主要原因也是由于结构性矛盾日益加剧的冲击。因而需要对经济结构进行较长时间的调整才能迎来一次新的高速增长时期。其原因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双过剩”宏观环境的强约束,使得粗放型经济增长(速度型)的基础已不复存在,而新的内涵型增长(效益型增长)又缺乏必要的微观基础支持。这种情况下经济增长速度必然要做向下的调整。工业品的全面过剩已成为制约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近几年,来工业品生产过剩日益成为价格恶性竞争和企业效益下降的主要原因。据国家内贸局统计,1998年一季度开始不再存在供不应求的产品,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供过于求的产品所占比例不断增加,产品过剩的矛盾日益突出。1998年供过于求的产品占25.8%,供求基本平衡的商品占74.2%。又据最近国家内贸局对601种主要商品统计,供过于求的产品所占比例已经上升到67%,比上年提高41.2个百分点。农产品也出现了较严重的过剩,这是我国物价总水平下降的一个极重要的原因。因为我国经济发展刚刚从“温饱”阶段向“小康”阶段过渡,总体物价水平受农产品供求关系影响仍十分大,“核心通货膨胀率”就是农产品“通货膨胀率”,物价的持续下降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农产品价格的长期低迷所致。目前,农产品剩余增加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现在已经不存在供不应求的农产品;农产品产量在逐年增长,即使出现了像去年那样的特大洪水灾害的不利影响,农产品产量仍然稳中有升,同时出口量却大幅下降,从而使农产品库存量不断上升;农产品特别是粮食、生猪价格仍在继续下滑。由此看来,农产品生产越多越好,越有利于经济稳定的观点正在受到挑战。这一“双过剩”对经济增长产生了极为严重的影响:由于我国许多工业产品价格的持续低迷并不是建立在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而生产成本不断下降的基础上,而是由于技术水平相似的产品生产能力的不断增长而造成的竞争日益白热化,许多厂商都希望通过降价来强行占领市场份额。这造成了许多行业的整体利润率下降,效益越来越低,经济增长速度必然相应下调。
(2)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长将放慢,出口的拉动力将减弱,经济增长将受外部的不利影响。世界经济和贸易难以恢复到1997年前的较快增长水平。据今年的各大国际经济组织预测,世界经济增长在2000年将出现一定的恢复性增长,大致为2.8%~3.4%,比1998年提高0.3~0.9个百分点,但比1997年仍低0.8~1.4个百分点。国际贸易增长速度到2000年可能提高到5.8%~6.2%的水平,这明显低于1997年的9.9%的水平。在未来的较长一段时间内,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长都将处于相对较低速的水平,这与全球初级生产品和工业品出现的严重生产能力过剩有很大的关系,这无疑将使我国出口增长速度受到很大的约束。
(3)体制改革不到位和结构调整的严重滞后,严重地影响了投资的效率,造成了投资需求不足和居民收入增长的减缓。这一问题集中在国有企业效益逐年恶化上。国有企业亏损的时间在延长,亏损规模在扩大。1996年国企出现净亏损在第一季度,到第二季度扭亏为盈;1997年首次亏损也出现在第一季度,但亏损持续的时间延长到第二季度,第三季度才扭亏为盈;1998年净亏损持续的时间延长到第三季度,第四季度(10月份)才扭亏为盈。如此下去,今后可能出现全年净亏损的局面。除了外商投资企业,所有类型的企业的增长速度与效益都出现了持续滑波的态势。
(4)美国等发达国家对我国经济增长可能会采取更多的抑制措施。这一点可以从今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轰炸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及在“入世”问题对我国的漫天要价等,都可见其用心。
我们认为,在国内国际经济形势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的情况下,“十五”时期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将回落到6%~7%的适度增长区间,工业增长速度也就必然要相应地回落。
2.工业增长对GDP的贡献率将与前期持平或略有上升
“十五”时期将是我国经济从数量型“高速增长”过渡到依靠质量提高实现“次高增长”的中间阶段。在此期间必须大体完成体制改革(宏观和微观)、结构大调整这两项关键任务,从而为“十五”时期以后进入一个“次高速增长”阶段(保持7%~8%的增长速度)打下牢固的宏观与微观基础。否则,我国经济的高增长道路很可能会遇到挫折。
随着改革开放日益推进,工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在不断地强化。从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看,1990年前最先是农业的高速增长为我国工业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劳动力和资本),随后是第三产业的增长加快(可认为是补课性质)有力地支持了工业化的深入。工业对GDP的贡献率由1978~1985年的45.92%上升到1985~1990年的54.28%。从城乡二元结构演化看,即是由农业为主导的经济增长开始转移到以工业为主导的经济增长。到了1990年后,第三产业完成了“补课”阶段进入稳定增长阶段,而农业的作用相对甚至绝对地下降了,工业对经济增长的主导作用更加明显。1990~1995年间,工业对GDP的贡献率达到了79.13%,1995~1998年仍高达76.31%。
我们有理由相信,“十五”时期及更长时间内,工业增长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大致将保持在75%~80%,仍是GDP增长的主要来源。一是因为,从劳动力结构看,我国的经济结构仍然保持较明显的二元经济结构。有1亿多农村剩余劳动力还滞留在农业上。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主要途径还有赖于工业的加速发展。这也说明我国工业化还处于前中期的水平(离中期还有一段时间,中期大致在“十五”时期末期结束)。二是因为,随着我国消费结构由一般的“吃、穿、用”为主向“住、行”为主升级,这给汽车工业及建筑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并进而对装备工业、建材工业产生巨大的中间需求。国际经验表明,汽车及其相关工业、建筑业及其原料工业的发展是工业化向纵深发展的两大主导产业链。由于这两大主导产业链的发展,将使得工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仅不会减弱,而且会日益强化。
3.“十五”时期工业增长率的三种方案
(1)高方案:经济增长率为8%,工业增加值增长率为10%左右。这要求较稳定的国际国内环境,深化改革和“入世”后的经济都保持稳定,同时结构大调整的任务基本顺利完成,从而使得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竞争力得到显著的提高。“十五”工业增长率年平均将保持10%左右的水平。
(2)中方案:经济增长率为6%~7%,工业增加值增长率为7%~9%。国际国内环境相对稳定,结构调整和改革保持中速水平,“入世”后对国内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产生了较大的压力,但逐渐地适应过来。在这一经济发展环境中,工业增长速度年平均将保持7%~9%的水平。从目前的情况看,这种可能性最大。
(3)低方案:经济增长5%~6%,工业增加值增长率为6%~8%。国际金融危机并未完全消除,并出现了持续几年的国际性通货紧缩问题,国内通货紧缩的压力仍在持续(从工业上讲,生产过剩与需求不足的矛盾只是因扩大内需的政策实施而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没有根本消除),在这种情况下,改革与结构调整任务进展也相对缓慢。此时,工业增长速度年平均只能保持在6%~8%的水平。
二、从适应性结构调整向战略性结构调整转变
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与结构调整之间关系随着宏观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在1995年前的“短缺”的宏观环境下,速度与结构调整存在同向关系,即高速度往往会带来快速的结构调整。但随着宏观经济环境由“短缺”转向“相对过剩”后,速度与结构调整的相互促进关系就变得淡薄,高速度并不同时伴随了结构的优化。更进一步说,“短缺”经济时代的结构调整是一种被动的适应性调整(发展速度在较大程度上决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进度);而在“相对过剩”时代,结构调整不一定是增长的一种必然结果,相反,经济增长速度和质量决定于结构调整的进度和效果。这被王积业称为从适应性结构调整向战略性结构调整转变。(注:王积业:《产业结构必须从适应性调整转向战略性调整》,载《宏观经济研究》1998年第1期。)适应性结构调整是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产物,是“短缺”经济环境下经济加快发展的一种事后性结构调整。其表现特征为:
(1)经济高增长伴随着三次产业结构较快的调整。1978~199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达9.88%,劳动力就业结构迅速发生变化,从事第一产业人数的比例由70.5%下降到52.2%,从事第二产业人数的比例由17.3%上升到23.0%,从事第三产业人数的比例由12.2%上升到24.8%,即农业劳动力比例以每10年10.76个百分点的速度下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分别以每10年3.4和7.4个百分点的速度上升。这一结构转换速度在国际上是较快的,早期的资本主义国家,农业就业份额每10年下降的速度一般在5个百分点以下;日本和韩国结构转换较快,在经济的高速增长时期都超过了10个百分点以上。其中第三产业上升的速度最快,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过去我国长期压抑第三产业的发展,三产加快发展具有“补课”性质;另一方面,第二产业的高速成长,极大地刺激了第三产业的增长。
(2)较多地根据静态的比较优势来选择优先发展的产业进行投资,从而使结构调整更多地反映了现实的需求动向,而较少反映潜在需求的发展动向。在这种情况下,通常的选择是眼前什么最赚钱就生产什么,短什么补什么。这种适应性结构调整是改革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活力所在,对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起了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这种结构调整依次分三个阶段展开,一是解决温饱问题,通过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和大力推进农村改革,使农业生产力得到了较充分的释放,农业高速增长。二是为解决“穿”和“用”的问题,加快轻纺工业发展,使轻工业发展速度明显快于重工业。三是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基础设施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因而在90年代初期加大了对基础设施的投资,等等。这种结构调整都主要为满足基本需求而作的适应性调整。
(3)适应性结构调整存在的宏观环境是“短缺”。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有资金,并引进相应的技术,就有市场,就有效益。增长速度与效益具有直接的关系。结构调整成为经济增长的一种必然结果(事后的)。可以说,这类似于19世纪中叶西方国家的“供给创造需求”的状况。这一时期,决定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是“短缺”的环境和投资规模的大小,与微观体制有一定的关系,但不是决定性的,微观体制灵活(企业和“三资”企业),效益增长会更快一些,市场份额的增长也相对快一些,但所有的企业都有效益。这就是所谓的速度型的经济增长(外延型的经济增长)。
(4)在适应性结构调整过程中,技术进步也可能很快,但技术进步主要来自于引进别的国家和地区正转移的旧技术,而自身引进消化创新的技术却相对较少。此时的技术进步是引进的,是适应于现实市场需求变化的,而缺乏“内在的技术进步机制”。因而,结构调整通常比较被动,再加上体制性的障碍因素的作用,结构调整过程“时滞”期越来越长,而且会产生强大的“累积性”的影响,成为经济增长最大的“瓶颈”。
1995年后,随着国内宏观环境的深刻变化,前期适应性结构调整的被动性更加强烈,从而使结构性矛盾日益累积,并对经济增长产生巨大的反压作用。这就要求下一步经济发展要有新战略和新思路。这种情况下,增长优先还是结构调整优先的选择就变得十分重要。过去我们的宏观政策明显具有“增长优先”或“速度优先”的特点,但近几年的实践表明,速度优先,并不能带来经济增长质量的改善和结构的优化,或者讲现在增长的最大“瓶颈”是结构调整的滞后,结构调整由“适应性的要素”(应变量)转变为“战略性的要素”(起因变量作用),结构调整不能迈出实质性的步伐,经济增长速度就不可能加快。因果顺序发生了变化。因此,要用“调整结构促进增长”的新思路来对“十五”时期进行规划,特别是“十五”时期的工业发展要明确为“结构优先”。理由如下:
(1)在新的宏观环境下,速度与结构调整已经存在明显的冲突,速度效益型增长已经到了尽头。过去经验也表明,速度过高条件下由于企业效益较好,宏观经济状况也较好(尽管竞争能力不一定很高),这种状况容易出现在数量型扩张阶段,结构调整一般被忽视,特别是在传统的企业制度未得到根本改革的条件下,不可能在追求高增长的同时,重视长期性的结构调整任务。何况在“市场需求约束”日益强化的情况下,没有结构的主动性或战略性的大调整,经济增长速度和质量都不可能保证。近几年,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均居于世界前列,但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的进程明显放慢,不仅是三次结构的变化放慢,工业内部结构升级同样十分缓慢。
(2)利润率大幅下降反映了我国经济增长的结构性矛盾已经恶化。1995年后,我国工业企业净资产利润率下降幅度之大,令人惊叹。1994年全部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净资产利润率为8.25%,1996年下降到4.70%,1998年再下降到仅为3.8%,4年时间下降了一半多。其下降幅度明显大于GDP增长下降的幅度。因此,我们认为,工业净资产利润率的大幅下降是导致经济增长持续下滑的主要原因。这里暴露的结构性问题是,国内高利润的产业越来越少,一些仍处于主导地位的产业,如家电、电力、石油化工等产业的利润率同样大幅下降。这说明在新的宏观环境下,整体工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的严重不足,由此导致结构调整的严重滞后,其产品附加值不高,竞争力弱。在这一情况下,如果不把结构调整放在优先的位置,而是简单地扩大内需,增加供给,那么生产能力过剩问题会越来越严重,越来越阻碍经济增长。
(3)决定“十五”时期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来自于有效需求的持续扩大。适应性结构调整不能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的难题。适应性结构调整重点考虑的现实需求,对潜在需求估计不足,或认为当前的潜在需求会自动地转化为未来的现实需求。潜在需求转化为现实需求不可能自动产生,由潜在需求转化为现实需求必须既要经过对生产领域的不断创新,创造出适合于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的新产品,而且要在产品营销和服务上进行艰苦的创新、探索。其中重点应放在根据巨大的潜在需求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进行大规模的设备投资和人力资本投资,生产出与现实需求及潜在需求相适应的“有效产品”(价格合理、质量保证的新产品),不断扩大市场份额。例如,随着人们越来越重视“住”和“行”上的享受和方便,因而,生产出符合于大众化要求,质量高价格相对低廉的汽车和住房,将成为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这就是一种战略性的结构调整,它描准的是潜在需求,而且把功夫花在由“潜在需求”向“现实需求”转化上。
三、加快改革促进结构调整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结构调整的动力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政府推动(结构调整的外部动力),政府利用产业政策和结构调整措施来加快结构调整过程。二是微观企业自主推动(结构调整的内在动力)。长期以来,政府在推动结构调整上可以说不遗余力,但实际效果却并不佳,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是,来自政府外部推动的结构调整总是得不到微观企业的有效配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或在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中,本应作为结构调整主体的微观企业却始终未能发挥主导性作用。只有这两个方面的动力共同作用,我国的结构大调整才能真正取得成效。因此,我们认为,“十五”时期,加快结构调整,除了制定战略结构调整政策措施外,关键是要使结构调整的主体—微观企业具有内在的动力。我国现有的企业制度从以下方面阻碍了结构调整过程:
(1)从资产上讲,我国国有经济一直占主导作用,但现有的国有企业制度缺乏产业结构升级的内在动力。主要表现在:一是国有企业由于所有权的模糊,使处于监督地位的所有者经常缺位,难以起到有效的监督作用,这就使得其对现实市场需求的适应能力相对较低,更缺乏不断地“挖掘”潜在需求的基本能力,结果其产品常落后于市场需求,“产品不对路”。即国有企业的生产结构不能及时地根据需求结构的变化而不断地升级。二是国有企业受政府的保护较多,长期在“温室”中生活,但到了相对充分的市场竞争环境中,由于自身创新的能力很弱,使得其利润率大幅下降。1994年全国平均工业企业净资产利润率为8.25%,而国有企业净资产利润率仅为6.72%,比全部工业平均值要低18.55%,比同期的集体和股份制企业要分别抵38.12%和49.63%。随着国内市场竞争环境由“短缺”转变为“相对过剩”,国有企业的净资产利润率下降速度明显加快,现正处于历史的低谷,1996~1997年3年平均利润率仅为2.13%,其比全部工业平均利润率低1倍多,也比同期的银行1年期存款利息要低,其下降幅度大大超过了非国有企业(同期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利润仅略有下降)。利润率的大幅下降,使得国有企业自我积累、扩大再生产的能力明显减弱,结构调整便缺乏自有资金的支持,而靠政府的外部支持来推进结构调整又受到财政赤字等压力而经常处于“僧多粥少”的境地。由此下去,国有企业的结构升级将处于“外部支持不强,内部动力不足”困境,令人堪忧。
(2)国有企业大多处于产业结构的最高层次(一般在技术上大大高于非国有经济),但由于国有企业存在强大的退出壁垒和某些产业存在较强的进入壁垒,使得我国的非国有企业的结构升级遇到了巨大的外部障碍。国有企业效率长期低下但却由于受到政府政策的保护而无法陶汰已经成为今后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这也是造成国内企业在低技术水平上生产能力过剩的一个重要原因。一方面,国有企业巨大的退出壁垒,使非国有经济难以进入技术结构的最高层,如果它选择进入(假设进入壁垒不存在),它面临的竞争者数量太多(其中大量的国有企业受到政府不同程序的保护),那么它同样是进入一个低利润率的行业,其可能被淹没于长期的“消耗战”中。还有就是一些有较高利润的高层次产业结构(通讯、汽车),一般都有较大的进入壁垒,非国有企业难以得到发展的机会。另一方面,就平均而言,大量的企业从事极低利润的经营,必然造成大量资本浪费,从而使那些体制较完善、结构调整的内在动力较足的企业所获得的社会资本的支持减少,结构升级同样十分困难。1998年占净资产总额的68.67%的国有企业却在从事着净资产利润率不到2%的经营活动,这一状况已经持续了3年多(1996、1997年国有企业的净资产利润仅略高于2%),只有1/3不到的资产在从事较高利润的活动。从行业的角度看,只有少数具有行政和市场垄断的部门从事较高利润率的经营活动,其他大部分行业净资产利润率都处于5%左右的水平。至于那些在工业化中期起支持作用的产业其情况也一样糟。这就是说,由于大多数国有企业升级不能、淘汰也不能,使得整个经济的效益大幅滑波,结构矛盾日益突出。
在微观企业制度存在严重缺陷的情况下,结构大调整将面临严重的动力不足问题。外部强加的结构调整,又容易产生巨大的社会冲击。如减员增效企业进行实质性的体制改革,其增效将会是暂时的,“旧病”依然会复发。
当前宏观经济增长速度的惯性下滑,根本原因就是在新的国际国内宏观环境下,徵观经济基础难以支持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从近几年的微观企业净资产利润率呈大幅下降态势可以判断,我国微观经济的竞争力已经明显弱化。在新的宏观环境中,如果企业长期缺乏结构调整的内在动力,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来不断的创造新的需求,那么结果只能是利润率继续下降,市场份额越来越小,生存空间越来越窄。因此,我国“十五”时期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尽快提升国内企业的竞争力,通过这一微观的基础的强化来克服通货紧缩或生产能力严重过剩问题。而提升国内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在于对国有企业进行实质性改革。通过改革使企业获得结构调整的内在动力,使结构大调整过程能顺利完成,由此从而达到提升国内企业竞争力的目的,使我国经济重新回到快速增长轨道。
标签:国内宏观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环境经济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国内经济论文; 微观经济论文; 工业生产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增长速度论文; 国企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