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轨道交通地下公共空间设计轨道公共空间室内艺术设计研究论文_李雪雁

深圳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目前,我国各大城市均逐步展开了轨道交通的建设,这在为人们的交通出行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但目前的问题在于轨道空间的设计过于传统和单一,未能体现出不同城市的特点,并且最终的设计成果过于呆板,缺乏艺术性、灵活性及趣味性,因此当前需要从材料、导视系统等设计要素入手,改变地铁空间的整体环境,文中就对此问题进行了详细探讨。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公共空间;艺术设计

引言:

尽管我国的轨道交通在短时间内取得了十分显著的建设成果,但轨道空间的设计还存在较多问题,主要体现在设计形式过于呆板和封闭,容易让乘客感觉沉闷、乏味,并且没有在设计方案中融入地域文化,进而无法彰显城市特色,因此当前必须在融入多元化理念的基础上加以调整。

一、概述

在地铁空间中融入艺术元素不仅能够增强空间设计的美感,并且能够为人们带来更加舒适、享受的出行体验,因此各大城市在建设地铁的同时还应跟进空间设计工作,优化地下光线,在座椅、扶梯等公共设施中呈现设计细节,促使设施外形更加美观,但同时还应确保设计的合理性,融入环保理念,有效控制浪费现象。此外,需要通过艺术化手段改善地铁空间的整体环境,优化空间层次感,并使空间内部呈现出一定的艺术特色,避免乘客感觉乏味和疲劳。此外,还应将艺术与文化相融合,便于乘客了解城市文化。

二、设计问题

结合我国目前地铁公共空间的设计情况来看,其中还存在较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多数修建较早的地铁中空间装饰以壁画、瓷板画为主,并且主要集中于站台或各大通道的墙面,北京的地铁就存在这样的问题,尽管部分线路采用了丝网印等先进技术,并且将装饰区域从墙面扩展到了扶手栏杆,但介入位置仍以传统装饰为主[1],无法吸引乘客的注意力。第二,我国地铁空间的设计较为呆板,设计形式与内容过于单一,并且未能合理应用外来文化,导致不同元素的运用过于杂乱。另外,设计师与大众的审美往往存在一些偏差,导致部分设计很难与公众产生共鸣,因此设计师需要贴近生活,听取公众意见,确保最终的设计成果与大众诉求相符。第三,我国地铁空间所配置的设施存在材料质感差、色调单一等问题,导致空间过于压抑和乏味,容易使乘客感觉浮躁。第四,我国多数城市历史及民俗文化极其丰富,具有极其浓烈的地域性特色,而目前与这些文化相关的物品主要集中于博物馆内,导致普通大众不够熟悉,如果能够在地铁空间中融入这些元素,不仅能够使空间内部更加灵活和丰富,同时还有利于地域文化的传承,而目前多数城市多采用的是相同的材料与设计手法,导致各大城市的地域文化无法展现出来。

三、改进措施

(一)明确公众需求

无论社会如何发展或设计手法如何改变,最终都无法脱离为人服务的本质,因此最终的空间设计成果必须能够满足公众的基本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第一,地铁是城市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因此其必须具有便捷、舒适及安全等基本特征,以满足人们的交通需求。第二,人们在等待或乘坐地铁的过程中通常会有些许焦虑感,因此设计人员需要通过丰富多样的空间设计满足人们的视觉需求,消除人们的不适感。

(二)多元化设计

多元化是社会各领域发展的基本趋向,对于地铁空间的设计来说也是如此。多元化涉及材料、主题、位置及形式等多个方面,因此需要从这些方面入手并加以调整。另外,空间设计并不应仅局限于基础类型的空间,还包括基础设施,并且可利用的艺术形式也并非只有壁画或雕塑,而是可以增加一些具有创意和地域特色的艺术品,如摄影作品等,这样能够打破过于呆板化的空间设计,进而使地铁内部更具活力。此外,不同城市的景色和历史文化差别较大,为了直观展现各大城市的特色,可在地铁空间内设置具有城市气息和时代特色的广告牌[2],这样既能与时俱进,同时也有利于弘扬城市文化。

(三)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社会各行业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地铁空间也不例外,主要体现在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首先是物质方面,在设计时必须因地制宜,合理取材,避免过度浪费资源,尤其是对于一些条件较差的地区来说。此外,部分城市人口较少,公交等其他交通工具已经完全能够满足当地的交通需求,在这种状况下无需盲目跟风,进而建设地铁,这样只会耗费资金及浪费材料。此外,选材时应尽量确保材料具有可再生性及环保性,避免使用一些价格高昂或具有污染性质的材料 [3]。其次是精神层面,相比其他国家,我国的地铁建设时间较晚,近几年才逐步展开此方面的工作,尽管建设成果十分显著,但设计方面却未能跟进,导致地铁空间仅符合现代化建设的特点,但却不具备精神方面的内涵。此外,由于我国目前仍处在地铁建设的初期,因此多数设计人员容易被其他国家的设计理念及形式影响,而未能形成独有的设计思维,难以展现我国精神文化的精髓。因此当前必须充分挖掘传统文化,并将其与具有时代特色的元素结合起来,进而呈现出独一无二的设计成果。

四、设计要素

设计要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材料,目前在装饰墙面和地面时以瓷砖和未加修饰的大理石为主,这就使得室内空间过于呆板,因此可根据材料的形态特点印上相应的图案。此外,还可根据每一个站点的特点合理选择天然石材。吊顶的装饰应以造型设计为主,这就需要充分结合地铁空间的主题进行设计。通过这样的处理,就能转变地铁公共空间的整体氛围,不仅能吸引乘客的注意力,同时还可调节乘客的心情。此外,设计师必须敢于创新,敢于突破现状,开创出一些独有的设计形式,这样才能实现地铁空间的独创性设计,进而丰富地铁空间的环境,促使其更具特色和活力。第二是交通导视系统,其与乘客的乘坐效率密切相关,因此必须理清各大干线和站点的关系,使复杂的交通路线清晰化。同时也可通过图形或符号展现线路,并配置照明设施或直接安装电子屏幕,充分发挥先进技术的作用,促使导视牌更加清晰,增强其指向性[4],并且可在系统中添加一些具有艺术特色或趣味性的元素,进而为乘客提供更加灵活和人性化的服务。第三是室内光环境,其会直接影响地铁空间的整体环境,但这也是设计师容易忽略的一个部分,因此需要加以注意。图1为德国汉堡市某地铁站的室内光设计,通过灯箱、各种纹理的材料不仅增强了室内的空间感,并且也展现了较多艺术形式。此外,在季节和外界其他因素变化的情况下,空间内的色彩也会随之转变,并且可自动配置与地铁空间相匹配的光源,这有利于弱化周边的照明设施,进而缓解人们的眩晕感。另外,德国汉堡是一座在二战时期曾被摧毁且伤亡极其惨重的城市,但在战争结束后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改建措施,并运用了世界各国的先进设计理念,因此不仅使德国的建筑极具特色,地铁空间也别具一格,个性与时代色彩并存,使得空间内部的元素在光环境的映照下更具特色。而我国目前此方面的设计严重缺失,因此可加以借鉴,但不能直接套用,而是要根据我国的城市及地铁建设的特点创造性应用。

图1 德国汉堡市某地铁站

五、设计方式

第一,天花板设计。优化组合天花板上的所有设备和管线,使车站内部空间能够留出足够的高度,为塑造艺术化的空间环境创造条件;装饰设计上注重地域特色元素的运用,重视装饰细节,增强车站空间的活力与乐趣。第二,墙面设计。车站内部空间墙壁的装饰往往能够起到传播信息、创造舒适环境氛围等作用,一般在设计上利用墙面的质感、色彩、形态、图案创造不同的装修风格,丰富空间感受;墙面设计要注重考虑所在区域的地理、人文景观资源,并结合地域文化进行设计。第三是地面设计。引入铺装景观的概念以改善空间环境,更好地满足行人的通行;运用种类多样的铺装材料和各种施工技艺让地面具有丰富的色彩、多元的形式,赋予整个空间生命力与个性;避免使用过于纷杂的图案、应规整自然,形成一种韵律与秩序感,加强空间辨识度。铺地的色彩、图案、质感等有变化的设计必须从一定程度上能划分不同性质的空间区域,随人的行走路线有所变化,可起到引导人流的作用。第四是公共设施设计。公共设施中包含文化、科技、信息、生态等多种元素,并且内容非常丰富,如座椅、标识牌、垃圾箱等都是公共空间功能运行不可缺少的内容,并且在视觉的审美表达方面容易把握,可成为艺术创作的载体。应集使用与美观双重功效为一体,突出的单体造型设计能够为车站内外部空间增添活跃的气氛。

六、结语

总而言之,富有艺术性的设计能够提升地铁空间的趣味性,并且可帮助乘客了解更多具有价值的信息和传统文化,但在设计时必须明确乘客的需求,进而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务。本文就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究。

参考文献:

[1]李红美.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空间环境艺术设计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7.

[2]徐东升.城市中心型轨道交通站点地区地下空间规划策略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7.

[3]赵晟宇.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公共空间环境艺术设计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2014.

[4]李毅.北京地铁重点车站地下公共空间设计研究[D].北京建筑工程学院,2013.

论文作者:李雪雁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模拟》2018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7

标签:;  ;  ;  ;  ;  ;  ;  ;  

研究轨道交通地下公共空间设计轨道公共空间室内艺术设计研究论文_李雪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