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视阈下档案文化建设研究
文/集美大学 洪涓
【摘要】 档案文化作为一种原始文化,是对历史的记录,其作为传承文明的重要载体,与其他文化具有紧密的联系,它同样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有着重要作用。近年来,“互联网+”给各行各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思路,档案文化建设也不例外。“互联网+”视阈下,档案文化建设效率更高、形式更加多元化,但是同时这也给档案文化建设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信息安全威胁、管理能力欠缺和资金匮乏的问题也阻碍着档案文化建设工作。
【关键词】 “互联网+”;档案;文化建设
2015年3月5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从一个整体的概念上来看,“互联网+”不是某一个行业或者某一个产业,它的意义在于通过与其他行业的深度融合,发挥互联网的优势来给其他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思路和建设思路,促进其产业的升级或和转型。“互联网+”理念源于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而得益于互联网的发展,档案文化建设工作也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对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档案文化建设之余我国档案事业发展以及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性,明确“互联网+”给档案文化建设带来的机遇和困难。
公众是城市林业建设的重要力量,在未来城市林业建设中,继续加强对城市林业建设的宣传作用,通过电视、电台节目、微信等方式让公众更好地认识与了解城市林业,让公众参与城市林业建设的管理工作,让城市林业得到市民的广泛赞誉与衷心拥护[12]。同时应注重各种绿地场所的功能,以满足市民的需求来构建城市绿地,充分发挥城市绿地的生态功能。
一、档案文化建设的意义
随着档案管理理念以及社会文化的不断发展,档案文化的作用日益突出。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对此,档案部门勇于强化文化担当,树立高度的档案文化自信及档案文化态度,认清档案文化建设对国家、人民、社会的重要推动作用。
△ABC在由△A2B2C2转动到△A3B3C3过程中,外心T(x,y)与动点A (a,1),B (0,b)之间有 x≤a,y≥b,且满足
档案作为一种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它一定是在特定的文化状态下产生的,它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文化属性,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档案文化建设对社会文化有着重要推动作用。首先,档案以及档案文化本身并不具备商品的一般属性,但通过档案文化建设,以不同的形式以及载体对档案文化进行展示和传播,档案文化就能够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此外,由于档案本身具有延续性、真实性的特点,档案文化也可以用于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等文化宣传活动。从档案的参考价值和凭证价值上来看,档案文化是人类文化的宝贵财富,它记录了从古至今个人、社会团体及国家的实践经验,它是历史文化的记忆。诸如《史记》《资治通鉴》等著作,都是对庞杂的历史档案进行整理编写而成的,档案文化是我国历史文化的基石,档案文化建设,对承前启后、文明传承都具有重要意义。
(四)海量的信息资源。“互联网+”还给档案文化建设带来了海量的信息资源,内容是档案的“魂”,没有持续的内容提供,档案文化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法持续发展。而在互联网环境下,信息资源极大丰富,突破时间空间的界限后档案的收集更加的便利。例如:微博可以实现大众对相关信息的点评,但大家却无法将相关评论写到档案馆的纸质档案上,借助互联网,就能够较为便捷地实现对这类信息的收集。文化本身就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特征,而大众的评论能够反映在特定历史环境条件下公众对事件的看法,从而反映出整体社会的价值观,对档案文化建设意义重大。
二、“互联网+”视阈下档案文化建设的机遇
这个著名的饭局,也成为中国美术史上最经典的绘画题材之一,被后世历代画家反复描绘。据称,在宋徽宗的内府中就藏有五代荆浩、关仝绘制的《山阴宴兰亭图》。此后,宋代李公麟,元代钱选,明代文徵明、唐寅、仇英,以及清代董邦达等人都曾创作过《兰亭雅集图》《兰亭修禊图》。
(三)管理能力受到挑战。“互联网+”视阈下档案文化建设工作,要求管理部门不仅要具备基本的互联网素养,了解相关的信息知识,同时也要能将“互联网+”深入到档案文化建设中,而不是简单地优化档案文化收集方式,加快档案收集的速度,而从目前我国档案部门的综合管理能力来看,还存在着以下问题:一是思想上不够重视,领导层对档案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够。二是管理程序不完善,没有根据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具体要求和主要矛盾及时地对管理制度和管理流程进行更新。三是缺乏对互联网的足够认识,仅仅从工具性出发进行档案文化建设与互联网的融合,缺乏更深层次的交融,如档案文化个性化服务创新,档案文化大数据分析等等。
图像重建算法作为EIT逆问题求解的核心问题被广泛研究,在此次仿真计算中采用广义矢量模式匹配法(GVSPM)经行图像重建。该算法的表达式如下:
说来也怪,虽然田诗今年才26岁,在师范学校当讲师,但姐姐田歌特别听妹妹田诗的话。田诗是那种透明度特别高的人,性格活泼,心直口快,聪明大度,属于那种做事干净利落敢恨敢爱的人。田诗有时甚至可以说是这个家族中的主心骨。什么侄子、外甥的,在学校犯了错误,思想上遇到了什么难解的疙瘩,只要田诗一出面,连说带训加上哄,还有笑,思想问题全通,难解的疙瘩全部解决。
档案文化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作用也越来越大:首先档案是记录和传播先进文化的载体,在人类漫长的文明史中,无论各个国家的政权性质如何、发达程度如何,都无一例外地在日积月累地形成和保存档案,并将其流传于后世。在此过程中形成的档案文化更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此外,档案以知识原载体的形式,凝结了生产实践、改革社会、创造科学文化等各种实践活动带状况和创造成果以及经验教训,为人们的各种活动提供了借鉴,其情报价值属性也给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提供了教材辅助。
(一)拓宽档案文化传播范围。传统的档案文化建设依托的渠道或者载体决定了其传播的范围有一定的限制。而“互联网+”视阈下档案有着更广阔的传播范围,这也能够直接的促进档案文化的建设。传统档案文化建设中,档案文化的交流活动效率较低,档案馆之间的交流较为繁琐,市与市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档案文化交流就更加困难。而“互联网+”极大地缩小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通信技术的发展和移动终端的普及也使得档案文化的交流和普及工作更加便利,在档案文化建设中,突破空间的限制,拓宽档案文化的传播范围,促进更大区域范围内的档案文化建设交流活动。
三、“互联网+”视阈下档案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
(二)资源庞大考验档案收集能力。海量的信息资源给档案文化建设提供了庞大的信息基础,也挑战了档案管理部门的档案收集能力。档案文化建设事业关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因此在内容方面的构建上需要慎之又慎。而在“互联网+”视阈下,信息来源以及信息收集的渠道众多,这就导致了档案管理部门在内容的甄别上较为薄弱。一是档案的来源不清晰,档案管理部门、相关组织甚至个人都能提供档案,对这些内容的真实性则不好考究,而由于档案部门本身人力资源也不足以支撑内容的甄别工作,这就给档案文化建设带来了很大阻力。二是档案文化建设涉及方方面面的档案内容,不仅需要档案专业的人才予以支持,也需要相关专业的人才予以指导,辨别内容价值。
(三)丰富档案文化载体。传统档案载体主要有纸质档案、音像档案、实物档案和电子文件等。“互联网+”视阈下,档案载体不仅能在其原有载体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更是催生了新的载体,这给档案文化建设提供了很大帮助。如电子文件类档案在过去主要以数字设备和数码的形式存储在磁带、光盘上,而在“互联网+”视阈下,电子文件形式更加丰富,在存储上可以借助云计算技术上传到网络上,减少硬件设备的损耗,以便调动更多的资源支援其他模块的建设。又如有些实物档案价值高昂,或有损毁等问题,可以借助3D打印技术进行复刻,通过互联网技术融入档案文化建设工作中,既丰富了档案文化建设的内容,又减少了实物的耗损。通过VR技术,人们能够更直观地体会档案文化的魅力,如故宫博物院就推出了VR全景服务,获得广泛赞誉,也给档案文化建设提供了参考。
(一)互联网环境挑战档案信息安全。“互联网+”视阈下档案文化建设的环境更加开放,但同时也带来了信息安全的风险。档案本身就具备保密性和真实性的特点,因此相对于其他信息资料,信息安全对档案文化建设的威胁更大。信息安全的威胁主要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硬件上的风险,“互联网+”视阈下档案资料的保存逐渐从纸质和实体档案转为相关硬件设施的维护,这给档案保管提出了新的要求。二是档案文化建设很大程度上依赖信息化设备来进行,档案的收集、保管以及文化活动的交流大多需要在网络环境下,在这些操作软件、传播渠道中就存在着信息安全的风险,又由于每个文化传播渠道和操作系统的特点不一样,其信息安全所注意的事项也是不同的。
(二)加快档案文化传播速度。近年,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信息传输速度不断加快,我国在4G网络以及互联网建设上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果,这也给档案文化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首先,从传播速度上看,“互联网+”让档案文化传播速度达到新的高度,传统纸质档案的传输需要通过交通运输、物流等方式,速度较慢,成本高且易损毁,“互联网+”视阈下,这些问题都迎刃而解,如借助多媒体平台进行档案文化建设,大大加快传播速度,在短时间就可以达成相应目标,这使得档案文化建设工作效率更高。同时,随着智慧档案馆、智慧城市体系建设的不断完善,“互联网+”与档案文化建设的融合逐渐加深,使得各部门之间的沟通更加顺畅,加快了档案文化传播速度,提升了建设效率。
(四)资金缺乏影响建设进度。很多单位的管理层对档案管理本身不够重视,认为档案管理用处不大,而档案文化建设更是一项需要长时间投入资金和精力,并且在短时间内无法获得经济效率的工作。因此在档案文化建设方面,相关部门不愿意投入资金,这也使得档案文化建设工作困难重重。一是档案文化工作体制是非文化性的,它不是属于文化事业机构,而是政治机构的附属品。二是档案文化建设的非社会性,档案馆“重保管轻开发”的理念也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档案文化建设工作。这些都导致档案文化建设工作的资金匮乏、信息化管理、合作交流、档案收集等工作无从展开。
四、“互联网+”视阈下档案文化建设的途径
(一)保障信息安全。保障档案信息安全,是档案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这也是档案本身保密性的要求。加强档案文化建设中信息安全的管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要制度先行,针对“互联网+”对档案文化建设可能产生的信息安全威胁进行系统梳理,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应急预感并提供制度保障,在信息安全责任划分上要明确边界,防止推诿扯皮现象。其次要及时更新硬件,定期维护存储、传输设备,保证其正常的运转,并做好防潮、抗震、备案等工作,在软件方面要及时维护更新,减少系统漏洞,认真学习电脑病毒防护知识,关心互联网信息安全热点事件,提前做好预防工作。最后要加强信息安全意识,在工作中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如及时注销账户,做好账户的保管工作,严格执行签字、审批流程。
(二)提升人员素质。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素质,能从根本上促进档案文化建设水平。第一,要做好内部培训工作,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领会精神,以此为基础指导档案文化建设工作。第二,加强档案管理部门的内部培训,积极学习“互联网+”相关知识,以案例学习为基础,明确“互联网+”与档案文化建设的内在联系,进一步挖掘“互联网+”与档案文化建设融合后易于开展的业务。第三,更新考核体系,将档案文化建设相关成果纳入考核体系中来,从内在激发管理人员参与档案文化建设的积极性。第四,积极引入相关专业人才,优化人力资源结构,招聘信息技术相关专业人才,专岗专责,细分档案文化建设的岗位需求,明确个人对岗位的责任范围。第五,积极地与其他档案管理部门沟通合作,学习对方先进经验,展示自身档案文化建设成果。
(三)增强管理能力。增强管理能力首先要从领导层开始重视:一是强化档案部门和档案人员的文化意识,要认识到档案馆是文化机构,要有文化、讲文化。在单位内部,要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树立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精心打造档案文化产品,特别是有影响力的精品,宣传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要积极应对挑战,将互联网融入日常的管理工作中。二是要加强档案文化建设的制度化和规范化,根据“互联网+”特点制定新的管理制度,并以身作则,严格执行,以大大提升管理效率。三是要用于创新,积极开拓新的服务,借助互联网的便利研究新的档案文化建设方式,在新媒体上开设平台助力档案文化建设,增加收集反馈的渠道,了解民众对于档案文化建设进度或成果的看法,并以此为根据进行优化和调整。
(四)加大投入力度。加大投入力度,要从“开源”和“节流”这两个角度上来进行。在“开源”方面,要加大对档案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设立专项资金予以支持,积极调动各部门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金钱资源等,对于“互联网+”档案文化建设所涉及的硬件和软件设施,按照优先级逐一进行采购,保证档案文化建设的进度;在“节流”方面,对于目前需求不强烈的设施,可以先不采购,减少硬件设施的投入,多采用云存储的方式进行档案的存储。同时,可以积极引进第三方管理机构参与自身的档案文化建设工作,但在具体合作时,要明确第三方的责任和权限,对于较为重要的档案资料,要严格保密,尽量减少第三方机构与档案内容的直接接触,减少信息安全威胁。
【参考文献】
[1]汪肖华,陈林飞.网站:档案文化宣传的前沿阵地[J].浙江档案,2014(2):24.
[2]王烨."互联网+"背景下档案馆服务能力建设研究[D].郑州大学,2017.
[3]陈永成.档案文化在文化建设中的功能和作用[J].中国档案,2000(1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