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研究性学习推进初中数学教育创新的研究论文_余孔智

以研究性学习推进初中数学教育创新的研究论文_余孔智

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回民中学 河南 郑州 450000

摘 要:应时代要求初中数学要不断创新,而这一创新就要通过研究性学习来推动,因此我们要大大增加对研究性学习的探讨。下文针对研究性学习在运用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讨论,例如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运用过程、研究性学习的各个环节、研究性学习的理论知识、初中阶段教学研究的目标等。

关键词:初中数学 创新 研究性学习 理论基础 实施过程

现如今,随着教学实践的不断深入,教学理论也随之不断改革,许多新观点,新思路也应运而生,从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逐渐走向以人为本的思维理念。而在初中数学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和思考问题,将研究性学习落实到日常教学中去。为此,我们应详细探讨研究性学习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情况。

一、研究性学习的理论基础

1.研究性学习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初中生正处于一个青春期阶段,他们往往对大千世界有着无数的疑问和想法,他们特别想了解周边事物,因此我们要研究这种心理,通过满足初中生的心理需求来刺激他们对学习产生兴趣,激发他们学习,让他们求知欲能够得到充分满足。

2.研究性学习过程是积极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要让学生主动对整个学习过程产生兴趣,主动去接纳新的知识,这才是有意义的学习。面对新问题,学生要积极探索,并且学会举一反三,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新问题。

3.研究性学习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1)学生的认知规律就是学生对于现实的认知主要来自外界,他们通过对外界积极的探索和实践的活动,通过老师的教学与自己擅长的学习方法去探讨新知识,学习新本领。(2)实施研究性学习要做到以下两点:①问题能够引导学生去思考并主动探索,解决问题是很重要的,但发现问题更重要。在创造一个充满问题、充满疑问的情境中,问题往往是最好的老师,在这一情景下,学生对于问题的好奇会指引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质疑,从而将学生引入了问题的情境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有了确定的研究思维方向,对问题答案产生了巨大的求知欲望,从而有了解决问题的动力,为更好的解决问题打下基础。在计划问题创设情境中要体现“五性”:A.开放性:将思维打开,对同一种问题探索出不同的解决思路。B.实践性:动手操作,和小组一起活动,找出合理的方案。C.障碍性:有着“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心态,对问题产生不平衡心理。D.趣味性:使问题变得有趣,激发学生的积极性。E.差异性:根据不同阶段,不同水平的学生,逐步做出回答。②学生的学习要将合作学习和独立研究紧密结合。合作学习,顾名思义就是与其他小组或者班集体一起进行交流,最后讨论得出问题的结论。在这一合作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体验合作的乐趣,与别人一起交流学习经验,相互之间补缺补差,在增长自己的知识同时交际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研究性学习的环节

研究性学习整个活动系统由五个环节构成,首要环节是问题情境,第二环节是独立探究,第三环节是合作交流,第四环节是实践运用,第五环节是评价体验,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学习时间和学习机会。每个环节紧密联系在一起,但同时又是开放的,学生在这一系统过程中能够自己去探索研究,自我价值能够得到充分的体现,教师的价值也能够得到一定的发挥。

三、研究性学习在实际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初中学数学这个阶段强调的是整个探寻问题答案的过程,而不是单纯地解决问题,同时初中数学课程标准就提出了“探索和解决问题”这一实际操作的问题。初中数学课程标准还强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和应用能力,让学生充分了解问题中的各种关系,并将这些关系用数学表达式表达出来。老师在其中的作用就是加强学生的练习,通过练习巩固知识,让学生理解题目的含义,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因此,老师在设计练习中要严谨,要让结构完整化,明确条件,充分发挥学生的现有的经验,发散学生的思维。

四、初中阶段研究性教学的目标定位

1.激发初中生对科学技术探索的好奇心,提高他们对科学的热情,并追求科学。2.培养初中生合作精神,培养初中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让他们拥有独立学习的能力,并且树立实事求是的价值观。3.掌握各种科学的思维方式。科学的思维能力,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主地动脑动手,找出问题,最后解决问题。4.初步学会一些最基本的仪器和数学工具,解决一些常见的问题。5.让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亲身去经历问题解决问题,将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快感和成就感,让学生有动力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增强他们的求知欲望。6.总体上对学生“主人、主体、主角”三主人格进行培养。

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在整个教学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至关重要的,这也要求了教师要有一定的策略。教学没有捷径,只有教师对教学重视起来,找到合适的方法去激励学生,提高他们对学习的积极性,才能让每个学生得以充分发展。

参考文献

[1]刁明辉 初中数学课堂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J].学周刊,2012,(19),452。

[2]仓义婷 谈初中数学课堂实施研究性学习的策略[J].中学时代,2012,(16),71-72。

[3]严军华 探究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新课程(中学),2018,(12),3。

论文作者:余孔智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6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4

标签:;  ;  ;  ;  ;  ;  ;  ;  

以研究性学习推进初中数学教育创新的研究论文_余孔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