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放疗护理体会论文_崔元媛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放疗护理方法与临床体会。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8年9月~2019年9月接受治疗的80例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按照采取的护理模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有患者有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有效率分别为87.5%与65%,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放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5%与12.5%,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放疗护理对其预后有着重要影响,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获得更高护理满意度与临床效果,值得临床上做更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肿瘤;糖尿病;放疗;护理干预

放疗是治疗肿瘤合并糖尿病的主要方法,可以对肿瘤细胞进行破坏以及消灭,但同时也会对正常细胞以及组织产生损伤,因此在放疗过程中患者会产生不同的不良反应。肿瘤合并糖尿病在临床上并不常见,罹患糖尿病的患者机体本身的血糖调控能力出现异常,再加上恶性肿瘤对机体的高度消耗,整个治疗过程中对机体正常组织的损伤非常大,非常容易产生和各种副反应,包括感染、疲乏、血糖不受等。并且,除了病痛影响,经济压力与家庭压力也会促使患者产生抑郁、焦躁、不安等负性情绪,依从性降低,对临床疗效有较大影响。因此除了要 给予肿瘤合并糖尿病积极放疗以外,还需要辅助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争取更好的来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和心理质量。本次以我院收治的肿瘤合并糖尿病放疗患者为对象,分析了临床护理方法和效果。详细报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8年9月~2019年9月接受治疗的80例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按照采取的护理模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有患者有40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46~80岁,平均年龄(65.2±1.4)岁;观察组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47~82岁,平均年龄(65.6±1.3)岁。所有患者及家属对本次研究均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本次研究经过本院伦理协会同意。比较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心理护理。肝癌合并糖尿病放疗患者需要承受非常大的疾病痛苦,且治疗费用高昂,经济与家庭原因导致其心理压力进一步增加,很容易产生消极、抑郁、不安等负性情绪,配合度会不断降低,削弱临床效果。医护人员必须要保持较强的同理心,倾听患者主诉,关注其心理状态的变化,及时给予心理指导,排除负性情绪带来的不良影响。应与患者建立良好的 沟通渠道,耐心解决其遇到的问题,尤其是疾病方面的知识要给予解惑,使其可以更全面的了解相关知识,消除因为不了解而才产生的恐惧[1]。另外,可以向其讲解治疗比较成功的案例,帮助其建立对抗疾病的信心,保持较高的依从性。

②血糖护理。患者在放疗过程中血糖会出现升高的现象,且控制难度大,同时放疗会造成患者的食欲降低,整个阶段机体代谢总消耗增加,患者会持续低血糖状态,对其身体健康有着非常严重的影响。因此,在整个放疗阶段,必须要积极采取措施进行血糖护理,做好血糖监测,根据患者病情来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控制好胰岛素摄入量,在缓解低血糖症状的同时,预防肿瘤迅速生长[2]。

③血象护理。放疗的目的在于对癌细胞进行破坏和消灭,而在这个过程中也会对正常细胞造成一定损伤,影响骨髓造血功能,进而会造成周围血液中白细胞与血小板数量降低。如果患者机体内血小板低于8×104/L,白细胞低于3×109/L,护理人员就需要通知主治医师,停止患者的放疗治疗。并且,护理人员需要密切关注患者身体状态,观察确认是否出现感染、出血等症状,适时适量的给予患者一定升白药物,以及要做好白细胞与血小板的检测,多数以一周为一次间隔期限[3]。任何情况下一旦发现异常,必须要及时告知主治医师,并配合完成相应的处理。

④皮肤护理。在针对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护理干预方案进行研究确定时,需要注意的是因为患者血糖较高,导致皮肤整体抵抗力持续降低。同时在放疗治疗过程中因为放射线的影响,肿瘤区域附近的健康组织会持续受到损伤。另外,患者除了身体需要承受较大痛苦以外,还需要承担巨大的经济压力,心理状态不良也会影响到其抵抗能力。因此需要制定针对性皮肤护理方案,叮嘱并指导患者要保持皮肤清洁度和干燥度,尤其是要保护好接受照射的皮肤。不得使用粗毛巾与肥皂对皮肤进行擦拭,并尽量选择宽大、柔软的衣服,且避免衣领、腰带对皮肤造成摩擦。对于照射区域要禁止粘贴橡皮膏,患者日常可以在室内活动,但是尽量要避免皮肤被烈日暴晒,以及要禁止涂抹含有重金属与碘酊的药膏。另外,对于部分皮肤上出现小疱疹的患者,可以给予表面涂抹一层硼酸软膏,包扎2d后可进行暴露治疗,且要注意保持患处的清洁和干燥,避免创面破溃造成局部感染[4]。

1.3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血糖和血象情况,确认血象变化特征,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后各不良症状的发生情况,如头晕、疲乏无力、胃肠功能紊乱。并且,要对两组护理总有效率进行比较,包括显效、有效与无效。显效即各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血糖值恢复到正常状态;有效即临床症状有所改善,血糖值相对正常;无效即临床症状无任何改变,以及血糖值异常。护理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文章数据用SPSS19.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χ2检验。若P<0.05,则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比较两组护理总有效率

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有效率分别为87.5%与65%,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2.2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观察组与对照组放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5%(1/40)与12.5%(5/40),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对肝癌合并糖尿病放疗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提高其康复效果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更好的预防各类不良反应的产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就本次结果来看,将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肝癌合并糖尿病放疗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通过心理护理、血糖护理、血象护理、皮肤护理,对改善患者临床疗效具有良好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杨丽华,林惠端.老年妇科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及效果评价[J].糖尿病新世界,2019(16):103-104.

[2] 孙丽波.探究高龄肿瘤患者合并糖尿病的术中护理体会[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04):147-148.

[3] 林建芳,周晓兰.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放疗的护理[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04):112-113.

[4] 许颖.肿瘤合并糖尿病放疗的护理体会[A].国际数字医学会.2017国际数字医学会数字中医药分会论文集[C].国际数字医学会:湖南中医药大学期刊杂志社,2017:1.

论文作者:崔元媛

论文发表刊物:《护理前沿》2019年第0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6

标签:;  ;  ;  ;  ;  ;  ;  ;  

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放疗护理体会论文_崔元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