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地与党中央保持高度的思想政治一致性_政治论文

坚定地与党中央保持高度的思想政治一致性_政治论文

坚定地在思想上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同党论文,政治上论文,在思想上论文,坚定论文,高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提高认识,增强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党的历史证明,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什么时候全党保持高度一致,我们的事业就顺利发展,否则就会出现曲折,甚至失败。这方面的经验和教训都是极其深刻的。今天,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发展处于关键时期,国际局势出现新变化,形势更加错综复杂和严峻。能不能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实现跨世纪发展的宏伟目标,关键在于全党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保持高度一致和统一。

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是党的最重要的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任何一个政党,都是一定阶级利益的代表,是阶级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作为以共产主义为崇高理想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要在资本主义占很大优势的国际环境下,在改革、发展面临严峻考验的历史条件下领导全国人民推进社会主义事业,需要保持高度统一,尤其需要全党与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只有与中央保持一致,我们才能经受住各种错误思想的蛊惑、各种错误倾向的干扰、各种敌对势力的颠覆,确保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在党的旗帜下把思想统一起来,把力量凝聚起来,把事业兴旺起来。因此,维护中央权威,与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必须作为我们党最重要的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党章明确规定的“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里边,“全党服从中央”是管全局的,也是落脚点。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说到底,都是为了在党中央领导下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在党内,无论哪个组织和个人,如果谁违背了与党中央保持一致这一条,都是立场问题和大节问题,都是政治不合格。即使是提倡和发挥创造性,也不能偏离这一要求。我们提倡的创造性是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创造性,而不是在路线、方针、政策上另搞一套。

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是治国安邦的基本法则。任何国家的现代化进程都需要社会稳定。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对任何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发展都是十分必要的。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社会持续进步,取得了令发达国家惊奇、令发展中国家羡慕的成就,这里边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有党中央正确、坚强的领导,有全党的团结和统一。这条经验弥足珍贵。改革越是深入,经济越是发展,我们越要毫不动摇地坚持这条经验。当前,对于改革、发展中的一些新问题、新情况,特别需要加强中央权威,发挥中央的统一领导作用。消除旧体制的长期影响,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强化中央权威;解决地方保护主义和各自为政问题,顺利推进产业结构的全面调整和升级,需要强化中央权威;解决部门利益关系扭曲,分配不公,利益结构失衡问题,建立公平的利益分配机制,实现改革成果共享和全国各地区之间、各行业之间共同富裕,需要强化中央权威;消除经济利益主体多元化的负面影响,克服各种深层次的不稳定因素,维护社会稳定,保持国家长治久安,需要强化中央权威。维护中央权威就是维护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维护改革、发展的大局,就是维护中国的前途。同党中央保持一致,保证中央政令畅通,对于维护大局、促进发展,不仅具有紧迫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

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一个民族要奋发自强,真正崛起和强大,必须有凝聚力。有凝聚力,才有战斗力。而民族凝聚力的载体主要是中央,凝聚力的形成主要靠中央。中央政权强而有力,国家才有好的形象,才有与国力相应的国际尊严,也才能代表全体国民在国际舞台上纵横捭阖。当今世界,科技和综合国力的国际较量和竞争日趋激烈。同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所加剧。西方敌对势力不希望也不能容忍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中国的存在。他们变本加厉地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企图把中国搞乱搞垮。要在这样一个日益复杂的国际经济、政治格局中立于不败之地,特别需要中央的坚强领导。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具有驾驭全局、正确处理国际和国内复杂事务的高超领导才能。只要我们自觉地维护中央的领导,坚定地在政治上同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西方敌对势力就没办法搞垮我们,社会主义中国就一定能以更加强大的形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二、重在落实,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付诸行动

同党中央保持一致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只有在实践中,它的伟大思想意义、政治意义和社会意义,才能生动、具体、充分地显示出来。所以,坚定地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重在实践,重在落实。结合我省实际,重在落实,要突出以下四个方面。

1、坚持和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不动摇, 在政治方向上与中央保持一致。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政治方向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就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不动摇,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所谓“不动摇”,就是要在实践上真正把一个“中心”和两个“基本点”紧紧抓住,除非发生全面战争等非常情况,都要坚定和毫不含糊地把经济工作和其它各项工作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摆到恰当的位置,使党的全部工作都体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要求。我省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省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任务更突出、更紧迫,更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现在,大家都在讲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从实践上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我省体现得还不够充分,发展氛围还不够浓,发展作为“硬道理”还没有真正“硬”起来。这说明,改革开放作为一个“基本点”在我省还没有或没有完全到位。我省的思想文化战线工作是有成绩的。但能否就因此说另一个“基本点”在我省就完全到位了?恐怕不能这样说。上层建筑的各项工作都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都要与改革开放这个“基本点”很好地相结合。如果脱离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脱离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孤立地抓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就不可能抓好。特别是对像“法轮功”这样一些干扰改革、发展的问题,要以高度的警觉和正确的工作方法加以排除。如果熟视无睹,任其发展,危害改革、发展的大局,那就不叫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更谈不上具体地坚持了“四项基本原则”。所以,从省委、省政府到各地区、部门和单位,都要重新审视自己,看看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经济建设的位置摆放得对不对、够不够,各项工作是不是围绕和突出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查一查“两个基本点”在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是否到位。要认真清查那些不利于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政策、规定和管理办法,该调整的要调整,该取消的要取消,在全省形成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放的良好氛围。同时,要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全面加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和文化建设,保证发展战略目标的落实。

2、创造性地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和中央决策, 在政治原则上与中央保持一致。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作为政治方向,它在发展实践中表现为一整套体现党的基本路线总体要求、反映现阶段国情的方针、政策。这是各级党委领导和执政活动的具体依据和准则。作为党的领导干部,不管你是在哪一个地区、部门工作,都必须把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和中央决策作为根本的职责。这也是一个政治原则,不能打折扣。同时,必须善于把党的方针、政策同本地、本部门的实际结合起来,富有创造性。没有创造性,就会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央决策束之高阁,“落实”的要求、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的要求就会落空。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和邓小平同志一再鼓励我们要敢闯、敢冒、敢试,就是要我们去创造,在创造中坚持和贯彻中央确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从实践上看,创造性不强,结合实际研究得不够,正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央决策在我省贯彻落实得不够、不好的症结所在。就各地、各部门的情况看,谁创造性强,与实际结合得好,谁的工作就对路,那里发展就快,那里就与中央保持一致做得好。反之,谁不结合实际,把贯彻方针、政策停留在嘴上,那里的工作就与中央要求相去甚远。所以,要把求实务实、增强创造性,作为贯彻党的方针、政策,与中央保持一致的重要环节。我们的一些同志习惯于把发文、开会作为贯彻中央精神的基本措施。每次中央召开重要会议或下发重要文件,我们都没少开会。但传达的多,结合实际研究的少,要求讲的多,实际行动少,把很多精力投入在搞文件、定框框上,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和精力,错过了一次又一次机遇,磨平了敢想敢干的棱角,延缓了改革、发展的进程。因此,要在全省进一步抓好解放思想的工作,增强各级干部的创新意识和工作的创造性,使大家把创造作为工作的常态,敢于打破常规,敢于探索,敢于突破。其中,关键的问题是转变思维方式,学会面向实际,面向群众来真抓实干。列宁说过:“社会主义不是按上面的命令创立的。它和官场中的官僚机械主义根本不能相容;生气勃勃的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是由人民群众自己创造的。”脱离广大干部群众的创造性实践,我们的工作不可能有真正的作为,更谈不上全面落实中央的方针、政策。因此,要把到基层去,与干部群众一起研究和解决问题,作为与中央保持一致的一个重要要求来认识。

3、一切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在政治立场上与中央保持一致。 我们党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利益。党中央领导我们做的和要求我们做的,都是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因此,从政治立场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就是自觉地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同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实实在在地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在实践中,能不能真正同群众打成一片,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满腔热忱地为群众排忧解难,不仅是衡量我们群众观点强不强的重要标志,而且是衡量我们讲不讲政治,能不能与中央在立场上保持一致的重要标志。多年来,全省各级干部为了群众的利益做了大量工作,功不可没。但一些地方、一些部门、一些干部也严重地存在着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挂在嘴上,只做“虚功”,不做“实功”的问题。这说明,我们的政治立场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我们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立足点同中央还有一定距离。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认识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重大意义,下大力量加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群众观点教育,确保省委和全省广大干部更好地牢记和实践党的宗旨,踏踏实实地为人民服务。

4、积极地服从国家的宏观调控, 在维护全局利益上与中央保持一致。我省经济偏重于基础产业和上游产业,产品附加值低,与最终产品市场距离远。每次市场波动,我省反应滞后,所受的损失都比较大。因此,从我省看,必须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尽快变与发达省份的垂直分工为水平分工。但从全国看,从全局利益上看,又需要我们在一些方面当好配角,作些牺牲。在这个问题上,能不能自觉接受和服从国家宏观调控,也是一个是否与中央保持一致的重大问题。中央在每个时期,都要出台一些宏观调控指导性意见和具体措施。这些意见和措施代表了国家的全局利益,同时也牵涉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关系。如果我们的局部利益与中央意见和措施所指向的全局利益相一致,那么,同中央保持一致是比较容易做到的;如果局部利益与中央意见和措施所指向的全局利益不很一致,甚至有矛盾,要坚持执行中央部署、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就比较难了。也正是在这个时刻,最能考验一个班子、一个领导干部的党性水平,最能检验一个班子、一个干部能否真正以大局为重,坚定地与中央保持一致。如果斤斤计较,与中央讨价还价,吃不得一点“亏”,维护中央权威,同中央保持一致,就是一句空话。在这类问题上,我省做得还是不错的。不管对本省是否有利,只要是中央定了的,就坚决去办。比如在粮食问题上,如果只考虑本省的利益,减少粮食生产是对的。但在国家需要粮食的那些年,我们服从了整体利益,没有那样做。现在全国粮食趋紧的局面已经有了改观,农产品的买方市场初步形成。无论是从大局上看,还是从局部来看,都需要农业实现由产量扩张型向效益型转变。我们提出调整种植结构,减少玉米产量,同时保持粮食生产能力,一旦国家需要粮食,我们保证能完成任务,这不仅是为了我省这个局部,也是为了大局。我省在执行国家粮食生产政策和其它政策时可以再多一些灵活性,以便把维护大局与加快本省发展更好地统一起来。今后,我们必须积极探索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统一起来的途径,既实实在在地承担起宏观经济安全和发展赋予我们的责任,又实实在在地抓结构、抓效益,从更高的层次上促进和加快本省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必须继续反对和防止地方主义、山头主义、本位主义倾向。

三、健全机制,确保省委和全省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坚定地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既需要省委和全省各级领导干部提高与党中央保持一致重大意义的认识,同时也需要进一步强化保持一致的思想基础、制度保证和纪律约束,在健全保障机制上下功夫。

1、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强化保持一致的思想基础。 理论的坚定是政治坚定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学好邓小平理论,才能懂得同党中央保持一致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具有同党中央保持一致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才能弄清楚同党中央保持一致的根本要求,以此端正工作指导思想,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和问题。邓小平理论在中国结束了一个时代,开创了一个时代,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对于这样一个反映时代交替之际中国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论科学、作为我们这样一些阅历比较有限的同志,要学懂一些观点是可能的,但要很轻松地把握这一理论体系的精髓和真谛是有难度的,甚至是不可能的。更何况,当前,改革、发展都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这要求我们面对新的实际在新的层次上学习和运用邓小平理论。谁学得主动、深入些,谁就能在新的形势下保持清醒头脑,有效地抓好工作。鉴于目前的情况,学习邓小平理论,首先要学好观点,解决理想、信念问题。崇高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保持自己先进操守,并为事业奋不顾身的精神支柱。一个共产党员、一个干部一旦丢掉了崇高理想,就会在人格和行为上发生滑坡,追求消极、庸俗的东西。学习邓小平理论,还要着力学立场,解决“责任心”问题。党员干部要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上为中央分忧,下为百姓解愁,必须有强烈的责任心。有了责任心,以事业为己任,才能与中央保持一致。责任心、责任意识哪里来?来自对自己与党、与国、与人民之间关系的正确把握。作为党员、干部,兴衰荣辱与党的事业同在。因此,每一个干部都要像小平同志那样心系天下安危和百姓疾苦。他多次不怕被打倒而仗义执言,就是为了党的事业,人民的利益。谁学到了这种精神,谁就掌握了邓小平理论的基本立场。再一个就是学习邓小平理论的科学方法,善于实事求是地认识和解决问题。同改革、发展的要求相比,我们的知识贫乏得很,办法少得很,核心问题是不能实事求是。要通过学习,增强驾驭复杂事物的本领,使我们对中央精神从不理解或理解不深变成理解得较好,从不善于抓落实,到比较善于抓落实。

2、健全和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强化保持一致的制度保证。 民主集中制是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同党中央保持一致的制度保证。历史经验证明,什么时候民主集中制贯彻执行得好,就政令畅通,党内的团结统一就加强;什么时候民主集中制贯彻执行得不好,党的思想就难统一,就会政令不畅,各行其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都说明,离开民主集中制,就会出现政治多元化,使党和国家陷入分裂。这要求我们进一步健全民主集中制,在疏通和拓宽党内民主渠道,健全集体领导制度,切实保护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的民主权利的同时,切实坚持在民主的基础上实行集中。党的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自觉维护中央权威,决不允许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政治主张散布不信任言论。要切实加强民主集中制的具体制度建设,重点在以“四个服从”为核心内容的组织制度、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领导制度、坚持走群众路线的工作制度等方面狠下功夫,努力使民主集中制在操作上更细致、更规范、更有效。“班长”和班子成员都要提高素质,增强对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参与能力,善于发表意见,善于正确进行决断。当前,要切实通过贯彻民主集中制把全省党员、干部的思想统一到十五大关于改革、发展的总体部署上来,齐心协力落实省委确定的“三个战略”,加快全省发展。在这一工作中,要十分注意解决领导环境问题。民主集中制作为党的基本组织制度,也是一个基本的领导制度。它的贯彻与领导环境关联很大。按照民主集中制的要求,有不同意见可以在会议上说,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反映,这都是正当的。但一旦形成决议,就要服从,统一行动。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自觉地而不是勉强地、认真地而不是敷衍地、真正地而不是表面地、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遵守民主集中制原则,自觉同党中央保持一致。

3、严肃党的纪律,营造保持一致的良好氛围。 党的纪律是党员和党的各级干部的行为规范,是坚持同党中央保持一致的重要保证。革命战争年代,我党靠铁的纪律维护了全党的团结和统一,夺取了革命的胜利。今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党的队伍壮大了,工作环境复杂了,更需要用铁的纪律维护全党的团结和统一。越是改革开放,越要加强党的纪律。加强党的纪律,核心是坚决维护和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坚持听从中央的指挥。在执行纪律上,绝对不能讲条件,讲价钱,打折扣。严肃党的纪律,必须抓住严格执纪这个关键环节。国有国法,党有党纪,靠严格纪律治党,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要建立健全纪律监督和违纪处罚办法,真正做到有纪必依、执纪必严、违纪必纠,维护党纪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对于损害中央权威和干扰乃至破坏民主集中制等问题,要严肃纪律,不能在政治上迁就、容忍目无组织、目无中央、目无纪律的现象。

标签:;  ;  ;  ;  ;  ;  ;  

坚定地与党中央保持高度的思想政治一致性_政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