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学术质量指标的道德行为评价研究_九年级论文

学业质量绿色指标品德行为评价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品德论文,学业论文,指标论文,评价论文,质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研究背景

学生学业质量是教育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学业质量评价为切入口,全面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引导全社会建立正确的质量观,建立教育质量的保障体系,对于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有着重大的作用。为此,上海市教委在与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前期合作的基础上,于2011年11月向全社会公开发布了上海市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推动评价改革。

上海市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综合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学业水平指数、学习动力指数、学业负担指数、师生关系指数、教师教学方式指数、校长课程领导力指数、学生社会经济背景对学业成绩的影响指数、学生品德行为指数、身心健康指数和跨年度进步指数等十大指数。

良好的品德是个人成长、终生发展的基础,更是其成为社会有用之才的重要条件。学生的品德塑造是否成功,真正反映了学校教育的成功与否。中小学生品德行为的评价,对于学生品德行为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它是学校教育中十分重要的内容。本文拟研究如下问题:(1)上海市学生的品德行为处于什么样的发展水平;(2)不同群体的学生呈现出什么样的特点;(3)影响学生品德行为的因素有哪些。

二、研究方法

(一)被试

2012年,全市17个区县均抽样参加了“绿色指标”测试。在抽样设计时,采用的是两阶段不等概率抽样方案,即第一阶段抽取学校,第二阶段在抽中的学校中抽取学生。在区县中抽取学校时按照学校性质及学制对学校进行分层,再根据与学校学生数成比例的PPS(probability proportional to size)抽样方法抽取学校,第二阶段按照有序系统抽样方法抽取学生。这种抽样方式有效保证了各区县样本学生对该区县总体学生的代表性。

全市有569所小学、428所初中(九年一贯制学校按小学、初中分别计数)参加了测试,分别占到全市学校总数的62%和68%。实际有效参加品德行为调查问卷的小学四年级学生为41157人,其中男生占54.4%,女生占45.6%。初中九年级学生为49011人,其中男生占51.3%,女生占48.7%。

(二)研究工具

对中小学生品德行为的评价主要集中在学生的理想信念、公民素养和人格品质三个方面,每一个方面的评价都包括了学生的品德行为认知和品德行为表现两种成分。理想信念主要是评价学生的爱国情感、民族认同、社会责任、集体意识、人生理想等方面的情况。公民素养主要是评价学生在珍爱生命、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团结友善、乐于助人等方面的认知和表现情况。人格品质主要是评价学生在自尊自信、自律自强、尊重他人、乐观向上等方面的认知和表现情况。

中小学生品德行为调查问卷共包括26道试题,其中调查理想信念的有8道,调查公民素养的有10道,调查人格品质的有8道。从品德行为认知和品德行为表现的角度进行分类的话,均有13道试题分别与其对应。此调查问卷的开发凝聚了我国心理学资深教授和教育统计测量专家的劳动,经历了访谈、试测和讨论修订等众多环节,有效地保证了调查问卷的质量。调查问卷的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876。

(三)数据分析

采用网络阅卷系统对学生的作答进行自动扫描,对扫描后的数据采用SPSS17.0进行整理和数据分析。

由于此调查问卷的试题具有李克特量表的性质,因此采用正向计分的方式对学生的作答进行处理。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学生在理想信念、人格品质、公民素养上的表现

根据学生在品德行为调查问卷中对问题的回答,采用正向计分的方式进行处理后,再将学生的得分转化到满分为100分的尺度上进行统计分析,得到如下的分析结果。

从表1中可以看出,在“理想信念”、“人格品质”、“公民素养”三个方面,无论是四年级学生还是九年级学生,都表现出在“公民素养”分量表上的得分最高,在“人格品质”分量表上的得分最低的趋势。

由于本调查中学生群体的样本量特别大,差异检验极易显著,因而采用效应值(cohen's d)作为统计指标回答两者之间差异究竟有多大的问题。一般根据d值来判断两者之间差异的大小,0.2为小效应,0.5为中效应,0.8为大效应。

四、九年级学生在“理想信念”的效应值为0.80,在“人格品质”上的效应值为0.58,在“公民素养”上的效应值为0.92。因此,与小学四年级的学生相比,初中九年级学生在“理想信念”、“人格品质”、“公民素养”三个分量表上的得分都呈现出较低的趋势。

以下是对四、九年级学生在部分试题上作答情况的比较。

例如,在对“假如你听到周围有人在散布有损中国形象的不实言论时,你会制止吗?”这个问题的回答上,小学生选择“有时会”和“会”的比例为94.6%,初中生为84.4%。

在对“你在家附近的超市买东西,在回家的路上发现收银员多找了5元钱。你会把多余的钱退回超市吗?”这个问题的回答上,小学生选择“有时会”和“会”的比例为92.9%,中学生为81.4%。

在对“同学们在礼堂听讲座,但是讲座的内容很枯燥。你会不会与周围的同学小声交谈?”这个问题的回答上,小学生选择“有时会”和“不会”的比例为82.9%,中学生为74%。

(二)品德行为认知和品德行为表现

由于中小学生品德行为调查问卷“理想信念”、“人格品质”、“公民素养”中每一个方面的调查都包括了品德行为认知和品德行为表现。考查学生品德行为认知的能力着重是从学生自身(如你自己)的角度进行问题设置,而考查学生品德行为表现的能力主要是从他人(如同班同学)的角度进行问题设置。因此,整个品德行为调查又可以从学生的品德行为认知和品德行为表现进行综合分析。

从表2中可以看出,无论是四年级学生还是九年级学生,学生在品德行为认知上的得分都高于在品德行为表现上的得分。

从调查结果的年级分类来看,无论是在品德行为认知上还是在品德行为表现上,四年级学生的平均得分均高于九年级学生。在品德行为认知上,两个年级间的效应值为0.96、在品德行为表现上的效应值为0.85。

以下具体呈现了两个年级学生在品德行为认知和品德行为表现调查试题上的作答情况。

例1,小东在学校举办的越野长跑中,为了让自己的班级取得好名次,在没有老师监督的路段上,让经过的自行车载了自己一段路程,随后顺利到达终点,却被你看到了。

(1)你会提醒小东要诚信对待比赛吗?选择“有时会”与“会”的比例,小学生为97.4%,中学生为91.2%。

(2)如果是你们班的同学,会有多少人提醒小东要诚信对待比赛?

选择“大部分人”与“几乎所有人”的比例,小学生为75.3%,中学生为60.8%。

例2,下课时,不知道是谁把空饮料瓶扔到了操场中央。

(1)你会把它捡起来扔进垃圾箱吗?

选择“有时会”与“会”的比例,小学生为97.1%,中学生为89.2%。

(2)你们班有多少同学会把它捡起来扔进垃圾箱?

选择“大部分人”与“几乎所有人”的比例,小学生为65.1%,中学生为35.3%。

例3,假如学校组织“手拉手,献爱心”活动,为因家庭困难而失学的孩子捐款。

(1)你会将自己的零用钱捐给他们吗?

选择“有时会”与“会”的比例,小学生为95.8%,中学生为93.8%。

(2)你们班会有多少同学将自己的零用钱捐给他们?选择“大部分人”与“几乎所有人”的比例,小学生为73.7%,中学生为71.6%。

(三)不同性别学生在品德行为上的情况

表3详细呈现了四年级男生和女生在品德行为评价不同维度上的表现。从表3中可以看出,学生在品德行为认知上,女生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效应值为0.34,而在品德行为表现上,男生与女生之间的效应值仅为0.19。

四年级学生在“理想信念”、“人格品质”和“公民素养”三个维度上,男生与女生之间的效应值在0.21~0.25之间。

表4详细呈现了九年级男生和女生在品德行为评价不同维度上的表现。从表4中可以看出,九年级学生在品德行为认知上,女生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效应值为0.29,而在品德行为表现上,男生与女生之间的效应值仅为0.10。

九年级男生和女生在“理想信念”上的效应值为0.21,而在“人格品质”和“公民素养”两个维度上,男生与女生之间的效应值均在0.20以下。

(四)品德行为与学业成绩的关系

本研究对不同年级学生在品德行为评价各个维度上的表现与不同学科学业成绩进行了相关分析,相关系数见表5和表6。

从表5和表6中可以看出,无论是小学四年级还是初中九年级,学生品德行为各个维度上的得分与学业成绩的相关系数都在0.3以下。由此可见,学生品德行为素养的高低与学生的学业成绩基本上没有关系,尤其在初中阶段尤为明显。

(五)影响品德行为的因素分析

本研究使用多层线性模型的方法建立了学生-学校两水平模型,在学校水平上分析教师教学方式、师生关系、学校氛围对学生品德行为的影响。

研究结果显示,在不考虑任何学生背景变量的情况下,符合新课程导向(如,理论联系实际、鼓励学生质疑、采用情景教学等)的教师教学方式对小学阶段学生品德行为认知和品德行为表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对初中阶段的影响不是很明显。

无论是在小学阶段还是在初中阶段,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校学生的品德行为影响系数都比较小。

良好的学校氛围对学生品德行为认知及品德行为表现都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良好的学校氛围每增加一个单位,在小学阶段学校学生在品德行为认知上的平均得分会增加6.18分,在品德行为表现上的平均得分会增加8.72分。在初中阶段学校学生在品德行为认知上的平均得分会增加15.63分,在品德行为表现上的平均得分会增加18.71分。

四、讨论与结论

(一)学生的品德行为认知与品德行为表现之间存在落差

品德认知是对品德行为规范积极意义的理解,品德行为是一个人的品德认知的具体体现和外部标志。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在品德行为认知维度上四年级学生的得分为85.2分,九年级为72.7分,这表明绝大部分学生在品德行为认知上都处于较高的发展水平。在品德行为表现维度上四年级学生的得分为75.4分,九年级学生为63分。因此,与学生的品德行为表现比较起来,学生在品德行为认知上的得分更高。这提示出在品德行为教育中要注意学生在品德行为认知与品德行为表现之间存在落差,言行之间存在着脱节现象。

(二)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在品德行为调查中的得分有下降的趋势

无论是从“理想信念”、“人格品质”、“公民素养”的角度,还是从“品德行为认知”、“品德行为表现”进行考察,九年级学生在品德行为各个维度上的得分都显著低于四年级学生,效应值都在0.5以上。这种现象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引起重视。

这提示出在品德行为教育中首先要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综合设置内容,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其次是要意识到当前学校教育中对考试分数的过度关注,可能是导致学生在品德行为素养下降的一个原因。最后是要综合发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作用,三方形成合力才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三)营造良好的学校氛围,提高学校学生的品德行为素养

本研究表明,无论是在小学阶段还是在初中阶段,良好的校园氛围对学校学生品德行为素养的平均水平具有非常显著的影响。因此,不仅要把德育工作融合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同时,还要加强校园氛围建设,形成一个学生喜欢、安全和谐的学校环境。

(四)继续探索学生品德行为的评价方式

对学生的品德行为进行评价经常采用的是观察法、访谈法、情境测量法,这些评价方法比较客观,精确与全面,能反映测量对象的品德状况。采用纸笔问卷的方式对学生的品德行为进行量化评价,是目前品德测评理论与实践中亟待研究的一个关键问题。相对于其它评价方式而言,纸笔问卷的方式收集数据的效率较高,在大规模教育评价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研究中通过设置具体的问题情境,采用投射的技术来推测学生的品德认知和品德行为表现仅仅是一个探索,还需要不断加强对学生品德行为评价的研究。

标签:;  

绿色学术质量指标的道德行为评价研究_九年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