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房屋建筑中地基的选择与建设是整个工程重中之重的环节,地基的质量决定了房屋的稳定性、安全性以及抗震性,关键部分对整体起决定作用,基础打牢固房屋才能经受住长年累月的打磨。因此必须将地基工程建设好,不管是最从开始的选择建筑地到选择施工的基础,还是施工的各个环节的管理,都应该科学的运用地基施工技术,以此来保证房屋的质量和使用寿命。本文简单地分析了地基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中的实际应用,略显拙见,多加指教。
关键词:房屋建筑;地基施工技术
引言
我国地形复杂,各地的房屋建筑中地基的选择要考虑的因素不尽相同,但是目的都是为了能打造出稳固的地基、建设出坚固的房屋。如若地基不稳定,地形下陷或者震裂,房屋就会出现下沉的情况,从而引起墙壁和地板出现裂痕,一旦下雨就会渗水,严重影响房屋的使用寿命以及居住体验。由此可见,地基施工作为房租施工的关键环节,必须高度重视。
一、地基的选择与做地基的方式
首先考虑的是房屋建筑所处的环境,这关系到房屋的土层条件。一般的土层的状态分为粘土、砂土、泥岩、砾石和软土(如泥炭土),土层质地的不同决定了他们的承载力具有差异[1]。砾石层的承载力要比其他土层的承载力强,而泥炭土最差,具体选择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其次是考察建筑房屋的周边环境是否有江河、洞穴、沟坎等,例如河流会清淘土层,造成地质塌陷,影响建筑的稳定性,因而建设在河流旁的房屋对地基施工技术的要求会更高;以及周边有洞穴或高大建筑,在受力不均的情况下,也容易造成建筑沉降不均匀。
最后是选择房屋的基础形式。一般将地基的形式分为独立基础、条形基础、井格基础、片筏基础、箱形基础和桩基础,至于选择哪一种要根据地基的状况和房屋的实际需求做出决定。生活中的自建房所处的土层大多数为粘土层,建议采用比较经济实惠的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而现实生活中大部分的自建房也采用这种形式。满堂基础的结构较好稳定性也较高,但是经济投入较大,一些大型写字楼都建议采用这种形式。
二、房屋地基施工技术中的操作要点
(一)细致周全的前期准备工作
在前面提到的确定选址和地基形式后,就要开始对施工现场进行地质情况的资料调研和详细分析,明确施工完成的目标,对施工中的安全指标做出明确的指示,确保人身与财产的安全,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施工现场存在着诸多安全隐患,前期工作中的备案阶段应该把安全问题放在重要的位置[2]。既要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又要做好应对措施。除此之外,还要熟悉施工周边的环境以及各类设施的分布情况,如地下管道的分布、周边建筑物的布局,以及附近的人口居住类型。如若是居民区就应调整机械施工作业的时间。再而是根据施工条件和需要配备好合适的机械设备。合理规划资金的分配,确保施工材料的质量,保证工程的质量。最重要的是进行准确的数据计算,也就是工程图纸的制作,这个工作需要专业性人员的加入,每个数据都是经过专业的测量以及结合实际情况给出的,这样有效地提高了整个工程的专业性和安全性。
(二)施工过程中需要掌握的技术要点
施工人员根据工程图纸确定的尺度挖地埋线,地基的深度广度都应该受到严格控制,按照标准的测量数据挖掘,避免出现超挖情况的出现,以免打乱工程方案。既然地基的稳固性至关重要,那么浇捣环节就是最关键最重要的施工程序。不管是制作水泥浆中的材料配置,还是钢筋的绑扎过程,每个细节都要注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水泥浆的调配需要按照施工方案中的标准数据下料,除材料需要按比例调制外之外,振捣器的准确使用对泥浆的质量也有着影响,这就需要施工人员能够正确的操作,保证泥浆的均匀[3]。与此同时,要求钢筋要保持清洁干净,这样一来才能保证水泥浆与钢筋铁骨的贴合,地基的质量才能得到保证。值得注意的是,底部的模板之间要紧密贴合,以避免出现漏浆的情况。而模板最好使用质量较轻的软木,因为软木的韧性较好适合多重裁剪再拼凑。在浇筑环节中,要求施工人员之间的默契配合,将搅拌环节与浇筑环节有效地交接起来,能够利用最快的速度完成地基的浇筑以实现地基的稳固性。
(三)做好后期的保养工作
完成挖坑埋线到浇筑环节后,后期的保养也非常重要。混凝土极具吸附力,浇筑后地基的基本形状已经出现,为保证“骨”与“肉”的紧密贴合,每天需要按时对地基进行浇水保养,以免出现开裂的情况。然后是等待地基土的强度恢复。最后是接受质量检测人员的验收,验收人员主要检查的是混凝土的浇筑质量是否符合标准,用料是否合格,地基的强度是否达到既定要求,整个工程是否安全可靠[4]。
三、加固房屋地基的方法
(一)预压法
预压法就是将浇筑不久的水泥板中的水通过重压器排出,然后等待凝固,目的是加强水泥板的密度,从而地基的强度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这样能够有效避免地基松动下沉。
(二)深层搅拌法
深层搅拌法其实就是对土的强度进行硬化的处理。在浇筑之前,先用固化剂对地基深处的土进行强制搅拌,与固化剂搅拌后的软土硬化,强度得到了提高,并且泥土的吸水性也大大下降,这样就保证了地基土的硬度,从而地基承载力也得到了提高。
(三)换填法
换填法也成“三明治”法,顾名思义就是将不同种类的砂石分层叠加,用来替换基础以下的土层。但是处理的深度一般控制在3米以内,所以换填法适用的范围较小且只适合处理浅显的土层。
(四)砂石桩法
砂石桩法是将砂石冲压至基础下面一层的土层中,通过压力将软泥土与砂石挤压使它们结合成密实的砂石桩,这是一项需要借助大型机器完成的工程。
当然,加固房屋地基的方法还有许多种,上面介绍了经常使用的几种,在此就不再一一列举。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地基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的运用十分灵活,它可以根据不同的要求做出调整,以适应房屋建筑的实际环境,为房屋建筑的施工提供质量和安全保障。
参考文献
[1]吴婕.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施工技术探析[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6(9):00104-00104.
[2]蔡悦明.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施工技术探析[J].建材与装饰,2017 (24).
[3]王波.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施工技术应用探析[J].工程技术:全文版, 2016(8):00130-00130.
作者简介
张华锋(1971.8.3),男,汉族,山东济南人,工程师,主要从事建筑工程管理工作。
论文作者:张华锋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2
标签:地基论文; 房屋论文; 土层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基础论文; 砂石论文; 质量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