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有效教学之我见论文_张昭梅 褚素萌

小学数学有效教学之我见论文_张昭梅 褚素萌

山东省昌邑市奎聚街道十字路小学 261326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教育教学技巧,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理解力;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学习兴趣,使抽象知识形态化;转变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提高了小学数学教学成绩。

关键词:情境 理解 多媒体 兴趣 知识 转变 培养 自主学习 思考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采用以下方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理解力

良好的情景能使人产生愉快的情绪,提高大脑的活动效率,也能激发较为持久而稳定的兴趣。情境教学的关键就在于既要真正提升学生的主体性,又要努力发挥好教师引领的作用。以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比和比例的知识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于比、比例、比值的概念和知识的运用模糊不清。在教学设计上我采用了创设情境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在直观、有趣的活动中获得知识的概念。上课伊始,我拿出准备好的糖块和一杯水,学生们看到我这些道具很好奇,这时候充分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同学们,我这里有5块糖,一共是30克,这杯水是300克的,大家帮我分析一下,糖放入水中后,糖水有多重?”问题一出,学生们立刻大笑起来:“老师,这么简单的问题呀,一共330克呗。”我在看到学生们积极性调动起来后,说:“我们今天要学的知识看起来难,我们就以这杯糖水为例,来层层剥开比和比值这节的真面目。”随后我不断引导学生从比的定义为突破口,自己小组探讨,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情境演示,将抽象的知识形象的表达出来,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力。

二、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能提高学习兴趣,使抽象的知识形态化

多媒体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对学习数学感兴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我在《圆的认识》教学开始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动态演示,先让学生观察画面中车轮都是圆的自行车、摩托车、公交车的行驶场面,接着再让学生观察画面中车轮是三角形或多边形的自行车、摩托车、公交车的行驶场面,学生观察后议论纷纷,个个笑得前俯后仰,最后画面又出现轮子是椭圆的行驶场面,同学们都喊着说:“这也不行,坐上去谁受得了!”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下,通过观看形象生动的各种不同车轮运动的动态演示,已经唤起了学生的探究欲望,诱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

小学阶段的孩子思维活跃、好奇心强,但是在数学学习上立体思维能力较差。以往题海 战术应对抽象知识的教学方法和学习策略,都不符合现代课程理念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小学数学中的运用正好迎合了孩子的这一特点。通过制作flash,将学生难以想象理解的问题简单直观的通过设计的动画展现出来,增加了趣味性,提高了学生的感知认识。如三年级数学新教材中“平移”一课,为了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生活中的平移现象,我利用多媒体制作了“旋转门”、“推拉门”的动态过程,在课堂上演示它们的运动过程,从而揭示平移概念。并设计了小熊跳格子的flash,将物体位置变化的过程演示出来,孩子们一开始以为是一款小游戏,兴趣十足地盯着动画看小熊的运动路线。同时配以当下最受学生们喜爱的TOM猫的卡通形象讲解平移的过程和平移的基本知识。将抽象知识融合于动画之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求知欲望,不仅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而且将复杂知识简单化,有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要转变学习方法,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到的“转变学生的学习方法”是针对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而言的,它要求的是完善和丰富学生的数学学习方法,根据学习内容,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以求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比如在学习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的倒数这节课时,倒数这个词的意义和用法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陌生的,简单地给学生套用定义,他们可能只是死记硬背的记住定义,但是对于知识的彻底理解与领悟却相差较远。这节课的讲解,我采用的是开放式讨论学习的方法。有的说:“倒数是什么意思?”有的提出:“学倒数有什么用处?”于是师生共同确定本节课的目标——研究倒数的意义、方法和用处。在确定了学习目标后,我引导学生从课本开始,认识概念、找清定义,明白倒数的意义。在理清基本知识后,我又拓展一些带分数、小数、整数……直到最后讨论了“1”和“0”有没有倒数,为什么?怎么用简单的方式找到倒数?通过大家自己的讨论与学习,实现了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学习的方法。良好的思考能力,主要体现在是否敢于思考和独立思考。教师首先应为学生的思维提供空间和时间,注重思维诱导,把知识作为过程而不是结果教给学生,为学生的思维创造良好的思维环境。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思维材料,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比如在学习求圆环面积的过程中,有一道题,花坛是圆形的,直径3米,在花坛外修建一条宽1米的小路,求小路的面积。这道题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往往在求大圆的直径时得出3+1=4米,忽略了小路在花坛的直径两边都延伸了1米。由此看出学生感性材料的缺乏致使思维能力受到限制,不能全面考虑问题。因此,学生对具体丰富的思维材料接触越多,逻辑思维能力也会逐渐增强,从而达到从具体的事物表象向抽象的理性思考的过渡。

论文作者:张昭梅 褚素萌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8年6月总第26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6

标签:;  ;  ;  ;  ;  ;  ;  ;  

小学数学有效教学之我见论文_张昭梅 褚素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