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建筑施工质量的通病及预防分析论文_付晓辉,郭建坤,王润辉

公共建筑施工质量的通病及预防分析论文_付晓辉,郭建坤,王润辉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上海 021

摘要:公共建筑的施工质量,是关系到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因素,这也是当前施工单位在工程建设中必须重视的关键点。通常情况下,公共建筑施工质量问题会呈现一致性的特点,因此,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应该对其进行总结与反思,制订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提升公共建筑施工质量。通过分析公共建筑施工质量的通病及其原因,探索公共建筑施工质量的通病预防措施,以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繁荣发展。

关键词:公共建筑;施工质量;建筑工程;混凝土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公共建筑使用功能和形象功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各类大型综合体建筑层出不穷,其技术含量和综合性能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综合管线施工不仅涉及建筑给排水、通风与空调、强弱电,还包括了中水利用、雨水回收、自动喷淋和智能、安防、保密系统等。

1公共建筑施工质量的通病

1.1灌注桩施工通病

在公共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软弱地基的状况,软弱地基会造成建筑基础的不均匀沉降等问题,影响公共建筑稳定性。灌注桩的使用能够对软弱地基进行有效处理,是建筑工程中一种比较常见的施工方法。在灌注桩基础施工中,产生的噪声不会对周围居民产生影响,而且振动程度较轻,桩长和桩径通过调整能够适应不同的施工要求。现场钻孔和水下混凝土的浇筑是灌注桩施工的重点与难点,需要保障灌注桩顶端能够达到持力层。孔壁坍塌是灌注桩施工中面临的严峻问题,公共建筑施工环境因素,尤其是地质状况是造成坍塌事故的主要因素。根据地质条件的不同,应该及时调整水头压力、钻孔速率和水下泥浆比例等,如果没有对各种施工参数进行合理控制,则易导致坍塌事故的发生。

1.2地面强度不足问题

水泥砂浆楼地面也是公共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施工中容易出现地面起砂、强度不足和空鼓问题,导致建筑的使用功能受到限制。施工人员在施工中的施工工序不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就导致此类问题的出现。

1.3渗漏通病

公共建筑的渗水漏水问题会给人们的正常社会活动造成影响,减弱了建筑的使用功能,渗透问题多出现于混凝土裂缝和施工缝等位置。随着新技术、新工艺与新材料的出现,越来越多的防水材料被应用于公共建筑的施工中,但是由于施工单位只顾眼前利益,导致防水材料的质量不合格或者使用方法不合理,就会产生渗漏问题;另一方面,在渗漏处理中没有加强监管,也会导致施工质量存在问题,使得公共建筑在投入运营后出现渗漏问题。

1.4混凝土裂缝通病

水泥和砂石是混凝土的主要组成部分,混凝土的脆性与非均匀性较强。在自然环境因素尤其是温度影响下,混凝土会出现体积变形的状况,内部应力的产生会导致裂缝出现,影响整个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在混凝土开始出现变形的初期,裂缝往往不易被发现,但是随着荷载的增加和温差的增大,裂缝问题会越来越严重,导致公共建筑工程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2.防止施工质量失控的对策

2.1各参与方人员控制

要增强各参与方质量责任意识。一方面,要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将政治素质水平、思想素质水平、业务素质水平、心理素质水平和身体素质水平等各方面综合起来考虑,实现高效的组织与管理,用人之长,避人之短;另一方面,要建立行之有效的奖惩机制,实现互相监督,避免承包商欺瞒业主,有效保障施工质量。要提高各参与方职业素质水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以完善培训机制为基础,使相关人员在完全掌握建筑工程相关知识与信息的基础上,熟练使用项目所需的技能技巧,尤其要提高人员对“四新”的理解与运用,如BIM综合管线排布技术就可以很好地进行管线施工模拟,降低管线碰撞的可能性,保证施工质量。只有这样,承包商才能借助新技术更好地完成施工任务,业主与工程监理才能更直接、更准确地把握项目信息,找出质量控制的关键节点,业主才能更有效地监督工程监理的实际工作,防止工程监理对重要环节的故意忽视,规避施工质量失控问题。

2.2材料采购、进场、保管控制

材料采购前,要编制相应的物资需求计划,以不同类型的材料为计划对象,以预计完工时间为时间基准倒排计划,并根据各专业施工队进场时间、提前期长短、投产量、库存量进行实时调整,区别各种类、各型号材料下达订货任务的时间先后顺序,编排材料订货日程,保障材料准确、及时进场。材料进场时,要确保材料的型号、规格、材质符合设计要求,产品性能符合国家现行的技术标准。施工方应做好材料检验,对材料的质量严格把关,检查进场建筑机械、原材料、构配件的质量文件———产品合格证、使用说明书和质量检验证明,采用抽样的方法用钢尺和游标卡尺测量所有规格、型号进场管材,对设计上有复验要求的或质量有疑义的管材进行复试,不合格产品坚决不允许使用,严防镀锌管内部未镀上锌、闸阀关不严、塑料管使用再生原材料等问题的出现。材料保管时,施工单位要根据实际情况,将材料依照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上标明的地点整齐堆放,做到不影响场内交通。搬运时要做到合理有序,尽量不影响到其他施工队的正常作业,暂时不使用的材料要做好防护工作,对材料进行不定期检查,严防不合格材料继续使用。此外,还要加强材料管理台账控制,以保障施工材料的可溯性,确保材料的来源、分布、位置、库存量皆有据可查,质量问题一经发现可及时处理,避免质量隐患的发生。

2.3渗漏通病的预防措施

为了能够对公共建筑的渗漏问题进行修补,需要在施工中采用快凝水泥胶浆,其由水泥与促凝剂混合而成。通过在水玻璃中添加重铬酸钾和硫酸铜等化学物质,能够调制性能较好的促凝剂。在膨胀水泥的调制中,应该在控制配合比的同时,保障水的温度达到100℃。将重铬酸钾和硫酸铜加入水中后持续加热,并在此过程中进行充分搅拌,促进物质的充分溶解。水玻璃液体的加入,需要待其冷却至40℃时进行,并加入水玻璃液体后应进行不断搅拌,保障冷却时间在30min以上,就可以将膨胀水泥用于公共建筑渗漏问题的处理。为了保障积水能够顺利流出,需要在防水修补时设置沟槽,并将导水小绳放置其中,实现水压的有效降低。导水小绳在压实快凝水泥胶浆后取出,为了能够堵塞段间空隙,可以采用孔洞直接堵塞的方法,有效预防公共建筑的渗漏问题。

2.4混凝土裂缝通病的预防措施

在公共建筑施工时为了避免出现混凝土裂缝的问题,应该对原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审查,混凝土的收缩能力和抗拉强度都会受到砂石含量的影响,应该根据施工要求由专业人员控制砂石含量。当混凝土的体积较大时,应该对水泥用量适当减少。为了能够避免收缩变形状况出现在混凝土中,水泥的替代品可以选择粉煤灰和浮石粉等,既能够降低成本投入,又能够实现水化热现象的有效控制,进而预防裂缝问题的出现。此外,还应该对混凝土的水灰比进行严格控制,混凝土体积的收缩变形会由于水灰比过大而出现。控制混凝土成型前的水灰比,能够预防不连贯裂缝的出现。此外,还应对后期养护工作加以重视。通过洒水的方式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根据蒸发情况适量补水,在加快混凝土水化速度的同时,能够防止干缩裂缝问题的出现,使得混凝土抗拉强度得到提升。

3结语

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应该加强交流与沟通,落实岗位责任与施工标准规范,加强施工新技术与新工艺的应用。对于公共建筑的施工质量通病,管理人员应该加强总结与分析,制订应急处理方案和预防措施。

参考文献:

[1]高江.浅析提高公共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对策[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3(20):27-28.

[2]张军.公共建筑施工质量的通病及预防[J].绿色环保建材,2017(03):159.

论文作者:付晓辉,郭建坤,王润辉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3

标签:;  ;  ;  ;  ;  ;  ;  ;  

公共建筑施工质量的通病及预防分析论文_付晓辉,郭建坤,王润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