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管理的五维度修炼,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维度论文,企业管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如何增加国有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如何改变国有企业大而不强的现状,如何保证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这些问题是国有企业管理层十分关心的问题。笔者认为,加强管理修炼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把钥匙。
一、国有企业管理五大维度的现状分析
我们首先将国有企业的管理分为行政和产权管理、内部职能管理、内部人员和制度管理、核心竞争力管理、创新管理等五个维度,然后对这五个维度分别进行评价和分析,从而使得管理修炼更具针对性。
1.行政和产权管理。一般意义上看,国企改革的行政问题主要是政企不分,权职不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要求企业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要求实行政企分离。1999年以来国家对国有企业进行公司化改制,基本要求是:政企职能分离;打破市场垄断;把企业重组为股份有限公司。然而,在实践中这些要求被打了折扣。比如,既然是国有企业,政府为何不能管理自己的企业?由于内部人控制问题的大量存在,导致国有资产流失,政府怎能彻底放手?归结起来就是国有资产的所有者缺位。退一步讲,即使有人来管,又面临着行政事业费开支过大、冗员太多等一系列问题。更为严重的是,部门之间内耗严重,办事效率低下。更有甚者,有些行政部门利用权力侵蚀企业利润。
2.内部职能管理。许多企业管理部门设置过多,它们又都不对企业的风险和盈亏负直接责任,这使得各部门不注重企业整体利益,而对各自的部门利益却斤斤计较,相互制衡、相互消耗的现象时有发生。管理职能分块分层不是过多过细,就是冗杂臃肿,往往需要付出很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开会协调,应付检查。此外,国企还要花很大一部分精力进行企业评奖和参加一些社会活动。为了制衡内部权力,综合平衡协调,专事专项专办,国企不得不增加与企业生产经营关系不大的机构和人员,而其他企业却可以把主要精力用在提高企业的业绩上。
3.内部人员和制度管理。内部信息交流不足是许多国有企业的通病,这主要是由“直线制”管理体制造成的。这一弊端使得国有企业信息共享能力很弱,严重影响了内部员工潜在价值的提升。对员工缺乏绩效评价机制则是国企的另一弊端,这导致了激励的不均衡,在管理上出现了激励与绩效的不匹配问题,这使得员工的激励效应减弱,从而使得国有企业的动力不足。在内部制度管理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只注重形式、不注重实质,管理松弛,基础工作薄弱,制度不明,规章制度不完善等等。此外,即便有完善的规章制度,也可能会发生有章不循和弄虚作假的现象。
4.核心竞争力管理。一些国企的核心产品市场竞争力弱,特别是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相当一部分企业开工不足,大量设备闲置,一部分企业的产品无法被市场接受,出现大量积压,库存增加,资金周转放慢,企业应收账款持续增加等等。另外,还有一些大型国企同时向多个领域发展,实行多元化经营,但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这些公司的压力骤然增大。这是核心竞争力缺乏的必然表现。核心竞争力缺乏症主要源于国有企业“大而全”的传统经营体制,它分散了企业的资源,使企业很难集中精力发展核心业务。
5.创新管理。国有企业既缺乏创新更缺乏创新管理。一方面国有企业缺钱,不少企业缺乏资本金,研发投入、投改投入过少,结果造成企业创新不足,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导致销售额及利润下降;另一方面国有企业还缺乏机制,国有企业长期实行粗放式经营,资源配置不合理的矛盾日益明显,在高新技术广泛应用的今天,一些传统产业设备落后,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严重,很多企业在兼并破产的死亡线上挣扎。因此,不但是产品要创新、制度要创新,而且管理也要创新,特别是要具有创新管理的理念和职能。
二、国有企业管理的五维度修炼
1.行政和产权管理修炼。首先,国企的产权必须合理分流,不能一股独大,政企不分。政府随意干预国企决策和投资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体制不明、权职不分。转向现代公司制,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不应再让国有资本一股独大,这样出资人委任的董事长及其总经理就减轻了国家资本的压力,进行运营就能放开手脚。即使是国有独资公司,也要尽可能实行由多家国有投资公司共同持股或交叉持股。这样做有利于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相互制约,避免决策失误,有利于弱化和抵制行政部门对公司的干预,形成法人治理结构,同时还可以防止内部人控制。其次,进行企业组织结构变革,对企业原有架构进行分拆,主辅分离,分而治之,分流安置富余人员。控制行政管理规模,减少吃皇粮和低效率的部门,减少冗员,明晰行政管理部门的权力结构,减少行政层次,确保信息畅通,构建扁平化组织。
2.内部职能管理修炼。当前很多国企管理者都来源于“存续企业”,这就必须改变原有的领导体制,改变一个人说了算的家长式模式。同时,要彻底否定“谁给我乌纱帽,我就对谁负责”的官本位思想,管理者必须对市场负责,对企业绩效负责。在管理上必须注重实效,减少和压缩与企业生产经营关系不大的业务、机构和人员,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售后服务等方面加大投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要选聘那些懂经营、通市场、会管理、有胆识的复合型人才,重视人才的市场嗅觉而不是行政嗅觉。
3.内部人员和制度管理修炼。要建立和完善包括质量标准、技术标准、工作标准在内的标准化体系。加强与市场相关的各项基础管理建设,比如生产管理、财务管理、营销管理、物流管理以及综合管理等。推行干部聘任制、岗位责任制、成本目标责任制、工资奖金与绩效挂钩制度等。要建立监督机制,防止在制度操作中有章不循和弄虚作假的行为。还要加快管理信息化和系统化的步伐,实现管理现代化。要加强员工素质的培养和提高,特别是要提高员工的知识和技能。要为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交流创造一个平等开放的环境,驱除员工的心理“障碍”和顾虑,发挥每个员工的专业技能和潜能,加强团队学习与合作。对企业的不足和优势进行细致分析,鼓励员工提出合理化建议。加强对市场、对生产的研究,跟踪市场变化,提高企业的快速反应能力。
4.核心竞争力管理修炼。要善于把握自己的优势特别是自己的核心能力,树立“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核心竞争力观。要充分认识到,只有具有核心竞争力,才会有持续的市场需求。样样兼顾,只会是大而不强。要有勇气将不熟悉或非核心业务拆分出去或外包出去,这样才有精力将核心业务做强。要努力创造和保住不易被模仿的核心技术和核心业务,从而保证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要在高水平的制造、优质的服务、快速的产品开发、高素质的人才、有益的企业文化等环节寻找构建核心能力的机会。
5.创新管理修炼。创新,不单单是指技术创新,还有资本结构创新、人事制度创新等等。有资料显示,高达95%的新产品都是以失败而告终的。关键不是创新本身的问题,而是创新与市场、与顾客需求、与管理的匹配问题。提供创新的环境是创新维度的内在要素,因此要积极培养创新气氛,积极开展项目内或者团队内的讨论,加大对研发部门的支持力度,为了加快研发部门的设计和研发速度,可以增设经济绩效部门,对研发成果投入市场进行评估和尝试,开设经济绩效部门是有必要的,在新产品失败率这么高的情况下就显得更为重要,因为新产品本身涉及很多的专门性知识,设计者不可能过多地去考虑与市场的匹配和未来的经济效益问题。另外,在资本结构上,要坚决把用于生产没有前途的产品的资金停下来,把它们用到研发上来。要积极面向市场,引导部门转型,改变原有的生产方式,创新生产,创新管理,使企业尽快进入创意一批、研发一批、生产一批、上市一批的良性循环轨道。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国有企业管理的五维度修炼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在对管理五大维度进行认真分析的基础上,再对整个企业进行SWOT分析,然后做出管理修炼规划,并拟定详细的“修炼计划”,这样国有企业的管理修炼才能真正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