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科学技术日渐成熟、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为电力单位带来发展新机遇。电力行业有着极强的危险性,实际运行操作过程中非常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因此,想要实现变电运行的安全与稳固,要求操作人员应该选择更加合理科学的方法进行电力设备的操作,强化管控工作水平,进而防止人为因素、电力设备等原因所引发的各种安全事故。基于此,本文结合变电运行电气误操作的事故原因展开分析,进一步提出变电运行电气误操作的预防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变电运行;电力误操作事故;预防措施
想要保障变电运转稳定性和安全性,需要借助于变电运行工作人员的日常监测和维护。但是,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变电操作过程存在着诸多影响因素,使得各类失误现象频繁发生,严重影响着电气设备使用效果与电网运行稳定程度。情况严重的甚至会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等问题,导致电力单位运营效益受到损害以及威胁职工生命安全。
1.变电运行电气误操作的事故原因
1.1运行管理
首先,规章制度存在缺陷,使得误操作事故发生机率大幅度提高,再加上变电运行工作人员操作环节没有严格参照相关说明进行,造成实际作业过程中随意性过强,为电气误操作留下诸多安全隐患。同时,交接班制度与巡视检查制度不够健全,正式展开电气操作环节会使得工作人员无法可依、无章可循,极大程度上增加了变电运行电气误操作问题的发生;再次,没有严格落实各项制度规范。在完善和调整电气操作的制度规章之后,如果作业人员没有认真执行,会造成为节省时间强行解锁、操作人员走错间隔、监管人员监管不认真、无票操作频繁发生以及遗漏操作项等问题难以得到控制,无法全面发挥出制度对电气误操作各类事故的有效防范作用;最后,缺少完善地防误闭锁装置,也是引起误操作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现阶段,防误锁装置开始广泛应用在变电站,但是各变电站所装设地防误闭锁装置型式过多,并且没有统一化技术标准。部分变电站所选择的防误闭锁装置有着四防功能或者三防功能,而没有科学合理的管理维护制度进行装置,更多的是采用万能钥匙进行解锁操作,更是在无形之中提高了误操作事故的发生机率。概况来讲,带负荷拉合刀闸操作、带地线合刀闸操作以及带电合接地刀闸操作是主要事故类型。
1.2技术水平
第一,变电运行的值班工作人员对设备熟悉程度较低,是最为常见地误操作事故主要发生原因。因此,变电运行的值班人员与值班长必须重视和监督作业人员对设备的使用学习,特别是全面了解经常更换设备与新投入设备、日常工作不常操作地设备等。只有变电运行的工作人员熟练掌握设备使用操作,才可以在实际运行中更加有效的规避各类误操作事故;第二,运行操作人员的专业技巧与理论知识掌握不足,也使得误操作事故频繁发生。比如:日常运行过程中,经常发生YH反供电问题;第三,操作人员的工作经验缺乏也容易出现误操作事故。尤其是针对新入职的工作人员,因为缺少实战经验与相关的岗位知识,导致实际操作过程中非常容易惊慌失控,非常容易诱发安全事故。同时,部分变电运行值班人员虽然较早的参加工作,但是却没有自主总结和积累操作经验,不重视和同事、技术人员操作技巧的交流,造成电气误操作迟迟得不到改善。
1.3人为因素
值班人员的精神状况、工作态度等因素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变电运行质量,其中,值班作业人员工作态度直接决定了整体工作运行的有序性。即便是作业人员具备完善地技术规程和治专业水平,但是如果作业人员没有良好积极的工作态度,无法做到认真、负责以及仔细的执行具体操作,会在无形之中加重操作事故的发生机率。
1.4班站管理
班站管理效果也会直接影响电气误操作的事故发展,如果班站管理不够合理科学,缺少严谨地劳动纪律以及政令不够及时通畅,也会造成操作事故的发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变电运行电气误操作的预防措施
2.1重视安全意识的教育
定期组织变电运行作业人员展开误操作事故的知识竞赛,科学制定知识培训与方案,不断丰富作业人员安全知识,增强职工安全技能与安全意识。重视对职工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的培养和教育,确保全体职工均能掌握自身岗位职责与重要性,从而积极承担起安全责任。逐渐提高职工安全意识与责任意识,充分激发出职工的主人翁态度,认真对待工作。
2.2贯彻落实相关制度规范
现阶段,国内电力生产的安全制度与相关规章已经逐渐健全。但是结合变电运行的误操作事故进行分析,每年度出现的电气操作失误事故明显多于发达国家。而这一情况也体现了国内多数以上的电力生产安全制度与规范没有真正意义上得到落实,形式化严重且执行力度低,造成法制和人制相混淆、规范制度随意性强等问题。如果没有及时解决制度松垮、有章不循等弊端,势必会极大程度上降低国内变电运行中电气操作失误的发生机率。
2.3加大技术培训的力度
做好相关技术的培训,确保值班人员均能符合三能三熟要求。其中,三熟主要是指全面熟悉系统基本原理、操作系统以及操作设备,掌握变电运行各项操作和常见事故的处理,贯彻落实自身岗位职责,严格按照具体的规章制度展开作业;三能主要是指正确分析变电运行的各种情况与操作,保障可以在第一时间控制与解决误操作事故,进而深刻认知常用的维修技能。
2.4坚持三对照与三禁止
变电运行电气操作准备环节坚持三对照,电气操作过程中进行三禁止。其中,三对照主要包括:对运行方式和操作人员进行全面对照,并且要求操作人员准确填写操作票;对模拟图仔细对照,并且审查和预演操作票;对设备编号认真对照,直至准确无误之后才可以实施具体操作。三禁止主要包括:禁止监管人和操作人同时进行操作,防止现场没有监管人员;禁止遗留问题,防止带着疑问进行操作;禁止电气操作与其他操作共存,整个操作环节不可以出现精力不集中现象。
2.5正确使用防误闭锁装置
变电站的防误闭锁装置作为强制性技术手段,其主要用于电气误操作事故的防范。一旦发生变电站人为操作失误的时候,能够运用完善且可靠地防误闭锁装置进行误操作事故的处理。现阶段,机械程序锁与机械锁已经成为主要是用地防误闭锁装置。可是,上述类型的防误装置却有着容易生锈以及失灵的缺陷,如果管理维护的成本不变,极有可能造成操作不动或者不方便局面,进而延误了最佳的倒闸操作实际。因此,为了有效控制和解决这一问题,近年来相关工作人员开始加大研究力度,积极使用微机式防误闭锁装置并且获得相对理想的效果。
结束语
总而言之,变电运行环节所发生的电气误操作事故是制约和影响整个输变电系统发展主要原因。想要实现变电站的电气操作效率与质量、供电稳定与安全程度以及供电能力的提高,电力单位必须全面调研和分析引起电气误操作因素。由管理体系、专业技术、人为因素等方面入手,优化变电运行内电气操作环境、操作人员教育培训、操作工具管理与维护。通过全方位的制度健全,开展严谨的考核监督工作,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最终实现变电运行环节电气误操作的控制和预防。
参考文献
[1]薛飞,王辉,闰兴龙.变电运行电气误操作事故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36):185-186.
[2]范增光,唐学东,胡可新.变电运行电气误操作事故原因及防范措施[J].冶金丛刊,2017(4):226-227.
[3]罗兵,孙磊.变电运行电气误操作事故分析及防范[J].经济管理:全文版,2016(7):00048-00048.
论文作者:马晓雅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5
标签:操作论文; 事故论文; 电气论文; 人员论文; 作业论文; 发生论文; 制度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