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审计创新促进医院健康发展论文_简丽蓉

推进审计创新促进医院健康发展论文_简丽蓉

广元市精神卫生中心 四川广元 628001

内部审计是单位独立开展监督、评价、咨询活动的一项不可缺失的重要工作,是单位加强管理,履行监督职责,堵塞漏洞,防范风险,改善经营,促进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单位领导进行经济决策的高级参谋和得力助手。然而,我国医院的内部审计工作在其发展过程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解决。否则内审工作难帕以承担起保驾护航 的作用,为此我们要正视医院内审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汲取成

果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勇于审计创新,推进 内审工作,保证医院经济运行安全,促进医改顺利推进。

1 目前医院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1.1 内部审计制度不完善 ⑴制度不全面。与医院财务管理制度相 比,医院内部审计管理制度不够完善,不够全面,没有涵盖所有审计 岗位与业务操作环节。如目前许多医院内审人员参与医院设备、物

资的招投标工作,但没有相应的业务操作制度。⑵现有制度的可操作性差,规章制度只在文件中列明,与审计岗位未建立起对应关系。⑶制度的修订、更新不及时。不适用的制度未及时清理,新制度未及时补充,使审计制度滞后。内审制度不完善不仅影响到医院内部审计工作 的开展,也缺乏对 内审人员审计行为的制约,不利于审计质量的提高和审计风险的规避。

1.2内审机构不健全 三级医院基本能够按照规定设立独立的审计部门,但大部分二级及基层医院没有设立独立的审计部门和配备专业的审计人员,他们的审计机构多隶属于财务部门,使得内审的独立性和公正性无法得到保证。或也有少数医院内审部门数隶属纪委,使得 内审的工作职能大打折扣。

1.3内部审计人员素质偏低有待于提高 大多数医院的内审人员多为财务或管理人员,这些人员虽然有财会知识和管理经验,但对审计相关专业知识缺乏全面系统的学习,平时也缺乏政府审计和社会审计部门在业务上的指导,加上内审工作开展面窄,实践经验少所积累的,业务技能不能满足现代医院内部审计工作的需要。更严重的问题是一部分单位内审部门的负责人是非经济专业人员,既不懂财会,也不懂经济管理,缺乏最基本的审计业务知识,或财会出身的内审人员也因为长时间的不接触医院的财会工作,对医院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度也变得越来越生疏。内审人员的业务素质总体较差的现状,严重影响到内审工作 的开展。内审人员知识结构相对陈旧、单一,应对复杂审计工作和提出宏观监督建议的能力比较弱。以单纯的财务会计知识来差错纠弊,就账论账的传统财务审计,不能多层次、多视角地透视问题,对政策的分析判断能力和宏观综合分析能力较差,这样提出的审计建议得不到被审计的部门认可和采纳,审计报告也无法得到医院领导的重视。如此的内审人员和内审工作制约了审计职能的发挥。

1.4内审内容和范围相对单一 现阶段医院内部审计工作主 要停留在医院财务收支审计、基建维修工程审计和经济合同审计方面。但上述的审计工作也大多不是内审人员独立的完成,而是借助外部审计来开展的,内审人员只是在配合外审部门和医院做好协调和联络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医院预算的执行和效果、专项经费的管理和使用、经济管理和效益情况、内控制度 的建设和落实情况方面的审计几乎没有涉及。审计项目的选择影响着医院审计工作的效果。

1.5内审监督多为事后 目前医院内审工作通常对已经发生的经济事项进行事后审查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而没有把事前、事中、事后审计结合起来,没有将内审工作贯穿于医院经济管理的全过程,这种 以史为鉴的审计工作方法无法满足医院管理中存在的潜在风险的规避和新问题层出不穷的出现。

2改进医院审计工作的有效对策

2.1提高认识,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领导 内部审计作为医院重要的监督资源,可以成为单位 内控管理的检查者、风险文化的传播者、规范操作的促进者、深入整改的督导者和持续发展的保驾者。因此,医院各级领导要充分认识内部审计的重要作用,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领导,让单位的风险降到最低点。

2.2健全审计机构,全面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 独立的审计机构和专业人员配备是内审工作必要的基本条件,为此现在审计工作的类型越来越多,然而,很多医院因审计任务的逐年增加和审计人员专业结构之间的矛盾没有得到及时解决,而且,目前审计人员掌握 的审计专业知识还远远不能达到现代审计创新要求。为此,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加强内审的队伍建设,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专业审计人才,是推动内部审计发展的当务之急,也是防范审计风险的最有效措施。首先,必须改变当前 的用人机制,选派那些具备相应的技术资格和业务能力的人员充实内审队伍;其次要加强对内审人员的后续教育,使他们能熟练掌握审计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熟悉会计、经济管理、金融、投资、经济法规等相关知识,提高内审人员的审计查证能力、审计协调能力和审计表达能力,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新形势的需要。

2.3转变传统的审计理念,创新内部审计工作 审计创新主要是通过创造新的、较之以往更为有效的审计监督机制,达到在统一的总体目标下的各个不同发展时期要达到的目的。李金华审计长指出,所谓审计创新,就是要适应形势发展和审计工作 自身发展的要求,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采取新举措,推动审计工作与时俱进。审计创新包括审计理论创新、审计体制创新、审计内容创新、审计技术方法创新以及审计管理创新等。其核心是审计观念、审计思维方式的创新。

3 审计理念的创新

树立了为大局、为医院中心工作服务的理念,不再把审计看成是纯粹的监督者,而是寓服务于监督之中。关注医院发展,提出了一些关系医院发展和医务工作者切身利益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供医院领导及有关部门决策参考。同时也为医院加强财务管理、降低医疗成本开出了“ 药”方。内审机构是单位内部独立监督的部门,是为单位领导把关服务的,是要通过内部审计工作为单位加强经营管理,内部控制,防范风险,保障事业健康发展提供意见建议的。因此,一定要准确把握内部审计工作的定位,不要把自己同财务部门和其他职能部门放在对立或混同的位置。内部审计工作的目标和其他部门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单位服务,为领导当参谋和助手的,只是分工不同,侧重面不同。内部审计固然要依法审计,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但这并不是审计工作的终结,而是要针对发现的问题,帮助其分析问题发生的原因,从制度上、措施上提出完善和改进的具体办法,督促被审部门和单位举一反三进行整改,提高制度化、科学化的管理水平医院内部审计机构要牢记“服务”的定位,积极参与到单位各项重大经济活动中去,实施事前、事中、事后的全程审计监督。认真及时地发现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热情地帮助整改,为单位经济活动保驾 护航,用自身的“有为”提升自身的“ 有位”。

论文作者:简丽蓉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7

标签:;  ;  ;  ;  ;  ;  ;  ;  

推进审计创新促进医院健康发展论文_简丽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