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汉语之新生介词
郭家翔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文学院,武汉 430205)
摘 要: 清代汉语新生介词,共计九个,分别为“叫、让、对于、按照、关于、搁、较诸、走、扯”。从通行范围来看,有共同语通用的,如“叫、让、对于、按照、关于”,也有带有地域方言色彩的,如“扯”。双音节介词从组合方式来看,有两个同义介语素同义复合的,如“按照”;也有“动+介”短语先词汇化为动词,再整体介词化的,如“对于、关于、较诸”。有遵循语法化一般原则的,如“叫、让”,也有超常规演变的,如“搁、扯”。超常规演变背后的动因一是来自于当时的社会环境,二是来自于语言使用者的语用推理。
关键词: 清代;介词;新生
清初到19世纪末的汉语,在分期上一般认为属于现代汉语,但蒋绍愚(2005:6)指出,这个阶段的语言和现代汉语、即“五四”以后的语言有许多不同之处,研究该段语言对于研究近代汉语是如何发展到现代汉语是很有价值的。所以,通常也把《红楼梦》《儿女英雄传》等该时期的文献列入近代汉语研究的范围。
清代结束了漫长的封建时期,开启了西方文化急剧涌入的半殖民半封建时期,是承古启今的过渡期,前代有许多成员在这里终结,后代有许多成员在这里形成,研究这个时期的介词,有助于理清部分介词的源流,并可能发现一些特殊的语法化规律。
财务公司在产业链金融监督管理中的工作量与工作难度都相对较大,财务公司需要完善现有的监管方法来提高监督力度。财务公司的监督管理工作需要贯穿与企业集团相关的整条产业链中,同时确定监督管理的重点,财务公司需要合理使用内部控制来及时检查各企业的运营情况以及金融服务的开展情况,有助于及时发现各个环节潜在的问题并进行及时处理。财务公司自身的监督管理能力有限,企业集团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需要共同参与到监管工作当中,明确各企业在监管工作中的责任和监督任务,同时各企业能够相互制约而保证监管工作的有效性,确保整条产业链都处理良好的运行状态的同时能够控制产业链金融服务的整体质量。
清代汉语的新生介词指该词在清代首次用为介词,本文语料来源于北大CCL语料库。
6.正确处理主体骨干工程与配套工程的关系。除规划好电厂本身的总体布置外,应特别重视建厂的外部条件(煤、灰、水、运输、出线环保、生活服务设施等)的规划,使主体骨干工程与配套工程同步进行规划和设计。
一、 叫
引介动作施事:
2018年,空调在库存周期及景气周期的双重压力下,增长放缓趋势日益明显。从第二季度开始,补库存周期结束,市场销售就落入负增长区间。而在叠加地产不景气后,空调增长压力在第四季度凸显,并将至少持续到2019年第一季度。
1.被动义
(1) a潜斋道:“张类老一生见解,岂叫人一概抹煞。”(《歧路灯》4回)
总之,整理题型的目的是希望学生能做到“做一道题就能做一类题”。记住典型题型的答题模式,研究答案,哪些是专业用语可以留用,哪些可以根据具体的文本分析进行置换。同时也要在时间允许和能力范围之内多做语文试卷,近五年的高考试卷是要求刷一遍下来的。这样能增强临场应变能力,灵活机智地理解做题。积极整理归类并且熟记各种题型是“书读百遍”,灵活机智地解题是“其义自见”。
b普天下的人,我不笑话就罢了,竟叫小孩子笑话我不成?(《红楼梦》7回)
抛光液中加入适宜比例的表面活性剂能有效改善 CMP的平坦化效果,而且不同种类表面活性剂的复配对改善抛光后表面缺陷有明显的效果。本文探究了阻挡层抛光液中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复配对晶圆表面缺陷的影响,并通过调节复配比例进行优化,将晶圆表面缺陷数量从大于30 000个降至420个。本研究工作为进一步探究晶圆表面缺陷控制指明了方向,对相关科研工作具有指导与借鉴意义。
c真真的,我也是叫你们唬糊涂了!(《儿女英雄传》12回)
2.虚化被动义
例2 将铝粉放入烧碱溶液中充分反应,放出氢气,若在反应过程中有0.5mol电子发生转移,则参加反应的水为( )。
(2) a所以我赶着接了过来,叫我说了他两句,谁知奶奶偏听见了问。(《红楼梦》16回)
纳入标准:临床无腋淋巴结转移,无远处转移,肿块经粗针穿刺或活检病理诊断为浸润性导管癌,无腋部手术史的患者;自愿加入本次研究的患者。
b平儿道:“别叫我说出好话来了。”(《红楼梦》21回)
明清之际,“叫”语法化为被动介词,当代仍为常见的表被动介词。
“叫”介引施事的用法最早见于明末清初的《醒世姻缘传》中,非常集中,明代他书基本未见。判断它已经完全由致使义动词演变为被动介词的标志是,不能被替换为“使”,如“没廉耻,传出去叫外人知道,把丑来出尽了。”(《金瓶梅》76回),可以替换为“使”,还没有完全蜕化为被动介词。
被动义可以进一步虚化,句首没有也不隐含施事,动词可以是及物或不及物动词。虚化被动的用法,始于明清之际。
(3) 只见无数马……拈弓搭箭望着我捻了来。叫我放开腿就跑,看看被他捻上,叫我爬倒地,手脚齐走。(《醒世姻缘传》85回)
前两种语义功能的差异主要在于主要动词的不同,引介关涉对象时主要动词是一价动词,引介处置对象或受事时,动作是二价动词,这个受事是广义受事,随主要动词的语义特征不同,也有可能是对象格(target)。
二、 让
引介动作施事:
(4) a他大概也许是个飞贼,也许是盗财主之家,让护院的赶跑啦,跑到我这儿买刀来啦。(《三侠剑》上)
b乃叫师兄:“让你说破了他们,叫他离了老叟之门,别项寻头路去罢。”(《东度记》6回)
b此后于冰对于诗书倍加研求,比王献述在日更精进几分。(《绿野仙踪》1回)
“让”作介词的初始年代,学界意见尚不统一,前后相差较远,从明代到20世纪都有。根据我们的考察,清代“让”方出现零星介词用例。
导生来自学生,这有利于同学间相互交流。导生本身也在指导过程中获得锻炼,这对他们的能力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另外,“导生制”实际上也是一种小组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协作学习能力、对话能力、竞争意识都是非常有帮助的,而且有助于在班级内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
刘坚、江蓝生(1992:214)认为被动介词“让”来自使役动词。屈哨兵(2004:42)则认为和被动标记关系最为直接的是“容让”义。我们认为,“让”的容让义与致使义都有可能导致被动义。①如:
(5) a天下义事岂可让公一人做尽了?我也当出二十万钱为助。(《二刻拍案惊奇》卷七)(容让义与被动义两可)
b别说你两只镖枪,就是三只金镖,也不能让你打着我。(《三侠剑》中)(容让义与被动义两可)
Wade:You have a birth mark. So what? Why would that scare me?
(6) a环儿更是个燎毛的小冻猫子,只等有热灶火炕让他钻去罢。(《红楼梦》55 回)(致使义与被动义两可)
(8) a倘若与贼人谈话,不但失了自己的身份,对于恩师的名誉都丢啦。(《三侠剑》中)
“一日之计在于晨”,早晨是人们精力最充沛的时刻,此时读书,利于记忆,吟咏背诵,往往事半功倍。学校安排学生晨读,从时间分配与人体生理方面而言,是合理的,就晨读内容而言,据本人了解,各校有各校的安排、部署,而我院,则以传统文化为主要朗读、背诵的对象。
c包行恭等三人见徐庆停步不发,知道是因中箭,大家也就停了脚步,让邺天庆败逃而去。(《彭公案》171回)(致使义与被动义两可)
三、 对于
1.引介关涉对象:
(7) a胜爷在树林中看那少年的神气,似乎对于钱塘门这个地方有什么过节似的。(《三侠剑》中)
b原因杨仁送不着他娘的终,没曾听得一句遗训,一面还失信于恩师李玄将他法身先期焚化,对于恩师是不忠,对于母亲是不孝,因此自觉不能成人。(《八仙得道》26回)
c我是一个守贞修道的女冠,对于救人济世之事,原不必避什么嫌疑。(《八仙得道》46回)
2.引介受事:
b只有祖遗的一所房子,与杨尚书家对门,……薛教授极是欢喜,只是杨家的对过,外人怎么插得进去?只得让杨尚书的孙子买了。(《醒世姻缘传》25回)(致使义与被动义两可)
b而且自己年轻出家,对于一切俗套礼节丝毫不懂,只好伏在尸身呼天抢地价哭个不休。(《八仙得道》25回)
c因为姑娘自幼习武,对于当世的武术家,早就听父兄讲过。(《三侠剑》上)
3.引介话题:
(9) a我那丈夫他乃是一个武夫,对于舞刀耍剑,那是他的本行。(《三侠剑》下)
突然,她那伸在毯子外的左脚,被人捏住,狠狠摸了一把,易非马上从床上弹了起来,准备大喊一声:“谁?哪个混蛋?!”
b禹、益二人本是大大的忠良,对于治水一面,完全照两真人所献计策,或疏或导,或浚或开。对于兽患一方,由伯益率领丁壮,预备火器,焚山搜捕,杀毙无算,这都是人力所能的事情。至于海面上的工程,却亏龙王夫妇协力帮忙,才得完全成功。(《八仙得道》9回)
刘坚、江蓝生(1992:214)认为被动介词“叫”来自使役动词。郭家翔(2013)分析了“叫”从“叫喊”义言说动词经使役动词向被动介词语法化的句法和语义条件:①“叫”从言说义动词向使役动词发展的语义基础在于:“叫喊”义言说动词须带对象论元,从而使“言语行为”产生“语力”,即使受话人按照自己的意志实施动作行为。从使役动词向被动介词发展的语义基础在于:在N1+“叫”+N2+V 中,N2+V的情况均为N1非主观导致的、不愿看到的消极后果。使役义中与被动义关系最密切的是致使型使役义。②从源义向使役义发展的句法环境为兼语结构:N1+“叫”+N2+V。从使役义向被动义发展的句法环境有两种:一是单句:N1+“叫”+N2+V(产生被动义);二是复句:分句,+“叫”+N+V(产生虚化被动义)。
“对于”,明代还是动介短语。如:
(10) a不念我之双亲,不恤我之二子。义不足以为人妇,慈不足以为人母。吾已诉诸上苍,行理对于冥府。(《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
b本年六月廿二日,上以虏中逃回人口,又召三臣入对于暖阁。(《万历野获编补遗卷》二)
“应答于”义动介短语发展为介词“对于”,中间经过“当对于”的过渡阶段,如:
(11) a房中也有一个女娘,坐在床前,也生得绝色,也口出怨言。对于锦帐,叫声:“冤家,为何象死人一样睡了?”(《说唐全传》59回)
c昨夜三更时分,他去到我们会所,只说他庙中闹了明火,让人追下来了。(《彭公案》155回)
b不如与妾结为夫妇,同心习道,较诸良友之暂合暂离者,为有益焉。(《绣云阁》8回)
“对于”初作介词时,对其宾语和主要动词的要求和限制比较少,与单音介词“对”的常见组合“对……说道;对二人当面解开;对天设誓;对我怎样“相比,它的宾语可以更抽象,如“对于救人济世之事;对于恩师的名誉;对于一切俗套礼节”,而与它搭配的主要动词类型也可以更广泛更抽象,如“避嫌疑、有过节、不忠、不懂、无法交代、十分另眼”。发展到现代,上面三个语义功能仍然存在,但在功能内部,有了变化,与单音介词“对”形成了某种程度的分工,如引介关涉对象内部,表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只能用“对”,像下面三例,显示了介词“对于”是来源于“当对”义的“对于”的,然而在现代已经是病句了:
(12) a且小老儿家无隔宿之粮,从此冻饿在所难免;而且对于亲家那方,无法交代。(《三侠剑》上)
b一向知道侯总镇是老师的心腹人,向来对于侯总镇也十分另眼。(《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83回)
c而且百姓们因是奉了土地之命建立此庙,对于蝙蝠异常尊重,大家称他为福德正神。(《八仙得道》8回)
四、按照
引介动作依据:
(13) a贾政又是工部,虽按照仪注办理,未免堂上又要周旋。(《红楼梦》95回)
当前,国际社会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之中,各国既面临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区域合作方兴未艾等前所未有的重要机遇,也面临大国对抗风险上升、非传统安全威胁日益增多的全球性挑战。人类又一次站在了历史的十字路口,是单打独斗还是携手合作,是以邻为壑还是互利共赢,这是各国必须面对的时代选择。
采用“法瑞学派”调查法对乡村植物群落进行社会学调查,因为村落内群落分布零散,斑块形状和面积差异较大,所以根据群落具体边界设置样方,群落面积为50~400 m2。对乔木层记录植物种类、数量、平均胸径(DBH,cm)、平均高度(H,m)、平均冠幅(CW,m)、冠型、多盖度;对灌木层和草本层,记录每个种的名称、最大高度(H,m)和多盖度。
b此丸是儿在华山时按照祖师经文制成,有起死回生之功,返老还童之力。(《八仙得道》22回)
c始终那首府按照见上司的规矩见的他。一宵无话。(《官场现形记》3回)
介词“按”来源于其“考察”的动词义,萌芽于战国时期,定型于南北朝,介词“照”最早见于南宋末年的话本小说。 “按”“照”联用,首见于《红楼梦》,且一出现就是成熟的介词,书中仅1例,其余均在清末出现,但清末发现有几例动词用法,如:
(14) a至于一切照例规矩,料想诸位都是按照旧章。(《官场现形记》44回)
b五云汛李守备父子谋害虎将,冒功被戮,乃按照军法而办。(《狄青演义》49回)
我们认为,清代的“按照”并不是纯介词,而是动介兼类词,句中没有动词时它是动词,有动词时它是介词。鉴于介词用法见于前,而动词用法见于后,且在《红楼梦》及之前的清代,“按”和“照”的介词用例均远多于二者动词用例,而且《红楼梦》中已经有了双音介词“按着”,我们倾向于认为“按照”的来源系由介语素“按”和介语素“照”,受到双音节化力量和语义强化的推动复合而成。至于介词“按照”为什么在晚些时候又用为动词,当是受到动介词“按”和“照”的类推所致,主要跟语用推理有关。
五、关于
引介话题:
(15) 嫦娥……今听洞宾问及后羿,……因也大大方方地答道:“关于此人,星君原欲将他移至别球。怎奈这人和娑婆树已经连成一体,仿佛此树为此人而设。(《八仙得道》87回)
“关”,本义是门闩,后来发展出动词关联、涉及义,如“夫中材之人,事关于宦竖,莫不伤气,况忼慨之士。”(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关”作动词经常用于“无关于”(《三国志》“二人存亡,固无关于兴丧”)“何关于”(《世说新语》“须发何关于神明”)“有关于”,后发展为“动+于”的短语组合再出现整体动词“关于”,再整体介词化,清代仅见1例。
“动+于”短语:
b猛想:“其中必有关于名节之事,不便明言,故陷之以盗贼。此事若不审明情节,有玷我的贤名。”(《施公案》135回)
(16) a老哥叫他们不要声张,这主意很是。一来关于统领面子,二来我们同寅也不好看。(《官场现形记》16回)
整体动词“关于”与整体介词“关于”两可:
(17) a他本是绝顶聪明的人,关于寻常理论,原可以不问而知,不解而悟。(《八仙得道》64回)
b现在党中已和北江的大炮梁,香山隆都的李杞侯艾存,接洽联络。关于这些,党员郑良士十分出力。(《孽海花》34回)
六、较诸
引介比较对象:
(18) a吾四人各持锁心链,分守以候,将四面罗网预先布就,其擒之也,不较诸生吞活剥为更易乎?(《绣云阁》124回)
b如此,岂不较诸专在滋事之区停试,为有益哉!(《西巡回銮始末》卷五)
c当日耶稣之衣被人剥夺,未闻其索赔较诸其衣价值多三分之一也!(《西巡回銮始末》卷五)
“较”作比较义介词,在宋代已经可见。除开“较/诸将帅”“较/诸妇”这种跨层结构外,最早的“较诸”见于清《熙朝新语》:
(19) 江苏海州据报沿海有大鱼一头,居民咸脔食之,其肪甚厚,腥不可闻,较诸《南汇县志》所载,渺乎小矣。(《熙朝新语》卷十六》
“较诸”应为“较之于”的合音,其中“较”当为动词,“之”复指前面的比较对象,“于”引出后面的比较对象,表比较,具有浓厚的书面语意味。第一组“较诸”的“较”还是带有动词义,内部结构比较松散,加上《熙朝新语》文言程度比较高,可以认定它是一个动词短语。而下例中:
(20) a此亦痰迷之症,系急痛所致,不过一时壅蔽,较诸痰迷似轻。(《红楼梦》57回)
a例有明显的“当对”义,其宾语“锦帐”比较具体;b例表现出当对义动介短语与整体介词对于两可的状态,到清末,词汇化完成,出现介词用法。
c然妇人主持中馈,以拙为宝,不过较诸长舌,差胜一筹耳。(《赵太祖三下南唐》1回)
“较诸”都可以替换为介词“比”,已经跟后世的比较介词没有二致,不过因为“较诸”里“较”的动词来源,还是可以理解成“把它与……相比”,应当在介于动词短语与整体动词和整体介词之间。
而在例(20)中,“较诸”的前面紧跟副词和比较对象,已经不能理解成“较之于、把它与……相比”,说明“诸”的意义已经丢失,只起到凑足音节的作用,“较诸”是个不折不扣的介词了。“较诸”的发展非常快,从清前期出现,到清末完成介词化,在单位上由动词短语快速词汇化成词,同时在句法环境中变为介词。现代,该词仍能见到踪迹。
(21) 李德的住处,较诸延安一般的窑洞总令人觉得舒服一些,颇有些住家的雅致。(《读书》)
七、 走
引介处所经由:
(22) a只到扬州,弟就告别,另上南京船,走长江去了。(《儒林外史》20回)
b因走南京过,想起:“天长杜少卿住在南京利涉桥河房里,是我表弟,何不顺便去看看?”(《儒林外史》44回)
“走”本义“疾趋、奔跑”,后又有“前往”义,如《仪礼·士相见礼》“某子命某见,吾子有辱,请吾子之就家,某将走见。”郑玄注“走,犹往”。再引申出“行走、步行义”,行走义动词的意象图式中包含行走的起点、方向、路线、终点等特征,所以“行走”义动词派生为处所介词具有意义上的联系。明代初见1例动介两可的“走”:史老分付已毕,孽龙正洗浴回馆,真君见了,大喝一声:“孽畜走那里去?”(《警世通言》下),在清代发展出处所介词用法,在现代多地方言中仍用为介词。
八、搁
引介处置对象:
(23) 铁飞龙用八步赶蟾童子功,直奔托盘纵去,双手揪住斜吊角的两条铁练子,头朝上不能取印。金头虎说道:“你搁脚向上卷,用脚挂住铁练子,再伸手取印。”(《三侠剑》下)
介词清代首见,仅有1例。搁,本义是放置,将某物放置在某处,当其语义不自足时,比如放在床上(睡觉)、放在桌上(观看)、放在心里(怀念)等,容易语义降级成为介词。②但从同时代及前代来看,其介词化的踪迹不太明显,找不到动词与处置介词两可的用例。现代有不少介词用法,多数集中在北方口语中,可以作处所介词,相当于“在”“从”;工具介词,相当于“用”;依凭介词,相当于“按、照”。
(24) a哎呀!妈,自己媳妇儿,怕啥?整天搁一张床上滚来滚去,亲都亲了,还嫌口水?你真是老脑筋。(六六《双面胶》)
b那时候我正在北京学徒,我二大爷搁老家找我来了。(《中国传统相声大全》)
c“还到年哩。”白大嫂子说,“才到秋,叫韩老六搁洋炮打死了。”(周立波《暴风骤雨》)
d放屁吧你!她是我妈,这就是她的家,搁我们那儿规矩,她老了就得跟我过的。(六六《双面胶》)
九、扯
引介包括对象:
(25) a公子一时觉得说的忘情,扯脖子带脸臊了个绯红。(《儿女英雄传》13回)
b不觉急得酒涌上来,一张肉红脸登时扯耳朵带腮颊憋了个漆紫。(《儿女英雄传》16回)
c不由得一把肝火直攻到囱门子上来,扯脖子带腮颊涨了个通红。(《儿女英雄传》30回)
动词“扯”较晚起,六朝始见,唐五代用例寥寥,宋代始多见,本义“拉,牵引”,介包括对象的介词当由该意义发展而来。但“扯”作介词在清代以前及以后的书面语文献中都未见到,清代3例均见于《儿女英雄传》,结合现在它在湖北省西南官话中可以介引包括对象和关涉对象来看(郭家翔2018),推测清代三例可能与作者或修订者的方言背景有关。
十、结语
清代共有新生介词9个,其中单音节5个,双音节4个。一直到现在,仍在共同语中使用的有8个,另1个“扯”在方言中仍是介词。
一般认为语法化有一些普遍原则,其中高频、渐变和单向原则,在清代新生介词身上似乎没有得到强劲的证明。本文9个介词中,“叫、让”的介词化路径都是很清晰的,从动词到动介两可到介词,从频率上和时间上都支持由动到介的演变路径。“对于、关于、走、较诸”从动词短语到整体动词再到整体介词、或从动词到介词也是有迹可循的,不过过渡状态的用例比较少,不太符合高频原则。而“搁、扯”的路径就不那么明确,虽然其动词源义或常用义与其介词意义之间有明显的语义关联,其派生是可以推理的,但未能找到其介词化的句法环境,缺乏动介两可的中间状态的例证,不太符合渐变原则。而“按照”一出现就是介词,在晚些时候又可以用为动词,它属于何洪峰、崔云忠(2014)所说的“次生介词”,是由介语素加介语素复合而成,一是顺应双音节化趋势,二是起到语义强化和语义精细化的作用。“按照”说明次生介词的语法化方向有可能与语法化的单向性原则相悖。
由此可见,语法化一般原则并非没有例外。词汇词义演变时,有可能挣脱常规轨道,出现超常规发展模式,比如缺乏高频成熟的过渡期,出现跳跃式发展。背后的动因有二点:第一是社会大环境。像清代尤其是清末,社会变动加剧,特别是西方文化急剧涌入,社会处于急剧转型期,在此环境下,语言变化会加剧。第二是语用推理。语言使用者可能受到话语环境中某些要素,比如方言背景、类推心理等的影响,进行话语推理,从而产生超常规用法。比如先出现介词用法后出现动词用法的“按照”,可能是受到单音节动词“按”或“照”的影响。再比如元明时期已经发展为介词的“至于”,就有可能影响“对于”,使它未能经历充分过渡就快速演变为介词。
注释:
①江蓝生(2001:221)提出,所谓使役,是指动词有使令、致使、容许、任凭等意义,按此,屈文所说的“容让”和本文所说的“致使”都属使役义。
②类似的还有“架”,动词义是“支起”,当语义不自足时就演变为介词,在许多方言中,它都是个广域介词。
参考文献:
[1]郭家翔.“教/叫”介词化及其层次性[J].语言研究,2013(4).
[2]郭家翔.湖北省西南官话特色介词研究(一)[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18(9).
[3]何洪峰,崔云忠.汉语次生介词[J].语言研究,2014(4).
[4]蒋绍愚.近代汉语研究概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5]刘坚,江蓝生,白维国,曹广顺.近代汉语虚词研究[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2.
[6]屈哨兵.现代汉语被动标记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On New Prepositions in Chinese of the Qing Dynasty
GUO Jia-xiang
(School of Humanities, Hubei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Wuhan 430205, China)
Abstract : In the Qing dynasty, there were nine new prepositions in Chinese, which were jiao (叫), rang (让), duiyu (对于), anzhao (按照), guanyu (关于), ge (搁), jiaozhu (较诸), zou (走), che (扯).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usage, some of them were commonly used such as jiao (叫), rang (让), duiyu (对于), guanyu (关于), and some of them were limited to regional dialects such as che (扯). In terms of the combination of two-syllable prepositions, there are two synonyms, such as anzhao (按照). Some phrases, such as duiyu (对于), guanyu (关于) and jiaozhu (较诸), were first lexicalized as verbs and then prepositions as a whole. Some followed the general principles of grammaticalization, such as jiao (叫), rang (让), while others changed without following conventional rules, such as ge (搁), che (扯). The reasons behind such evolutions were the social environment and the pragmatic reasoning of the language users.
Key words : Qing dynasty; prepositions; new
收稿日期 :2019-10-03
基金项目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清代以来汉语新生介词研究”(15G120)。
作者简介 :郭家翔(1976-),女,湖北荆州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汉语方言语法、历史语法。
中图分类号: H10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344X(2019)11-0001-06
责任编辑:陈君丹
标签:清代论文; 介词论文; 新生论文;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文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