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本次研究主要围绕中药与盐酸坦洛新缓释片联合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共计150人,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其中一组采用盐酸洛坦新缓释片进行治疗作为对比组,另外一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中药制剂进行治疗作为观察组。在两组患者接受为期一个月的治疗后对患者治疗有效率及不适症状进行调查统计。结果:对比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治疗有效总人数为57人,治疗有效率为76%;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治疗有效总人数为66人,治疗有效率为88%。对比组出现不适症状的病例为7人,占总人数的9.3%;观察组出现不适症状的病例为3人,占总人数的4%。两组患者在这两项研究中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中药与盐酸坦洛新缓释片联合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效果更好,患者出现不适症状的比例更低。
关键词:中药;盐酸坦洛新缓释片;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通常会表现出盆腔疼痛,神经功能异常以及排尿异常等临床症状,而很多患者也会出现性功能障碍等严重症状。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主要采用盐酸坦洛新缓释片对这一类患者进行治疗,但是治疗效果并不尽如人意,而且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不适症状。中医在此类前列腺炎的治疗上同样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并且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现将中药与盐酸坦洛新缓释片联合治疗的过程及结果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共计150人,患者年龄在21岁至5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7.4岁。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其中一组采用盐酸洛坦新缓释片进行治疗作为对比组,另外一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中药制剂进行治疗作为观察组。对比组患者年龄在22岁至5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7.6岁;观察组患者年龄在21岁至5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7.2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史等各项特征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可以进行临床研究。
1.2方法
对比组患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使用药物为盐酸坦洛新缓释片,每粒胶囊含量为0.2mg,患者每日口服一次,一次一粒。
观察组患者在口服盐酸坦索洛新的基础上增加中药,方药根据辨证论治给予,主要以行气止痛、活血化瘀、清热利湿等治法,主要成分包括车前子、萹蓄、大黄、滑石、元胡、川楝等等,每日用水煎一副,分早晚两次服下。
两组患者均接受为期一个月的治疗。
1.3评价标准
根据患者在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判断患者的治疗效果,具体分为治疗效果显著、治疗效果较好、治疗效果较差三个等级,以前两者作为治疗有效的判定标准。同时统计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不适反应的病例。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和处理,以P<0.05作为具有统计学差异的判定标准。
2结果
2.1治疗有效性
对比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治疗效果显著人数为25人,治疗效果较好人数为32人,治疗效果较差人数为18人,总体治疗有效率为76%;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治疗效果显著人数为36人,治疗效果较好人数为30人,治疗效果较差人数为9人,总体治疗有效率为88%。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具体统计数据如下:
3讨论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发病机理目前并不明确,可能引发此种病症的原因多种多样。近年来医学界围绕着这类疾病展开了非常深入的研究,研究过程中发现患者心理因素、外界物理因素和微生物入侵等原因都可能导致患者患病,而当患者患病后将会出现非常严重的疼痛症状,而且会影响到患者的正常生理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出现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风险也会大大增加,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都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长期以来临床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通常会采用盐酸坦洛新缓释片,这种药物虽然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病情,但是总体治愈效果并不是非常好,而且有些患者会在接受治疗过程中出现不适症状。中医对此类疾病同样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通常认为其主要发病原因是由于患者脾肾不足,下焦湿热、气滞血瘀及生活习惯不健康而导致的,对于这类疾病的治疗以调整患者肾虚、湿热症状为主要手段,而为了达到这一治疗目标可以采用车前子、萹蓄、滑石等药物为主,促进患者体内湿热排出,恢复患者脾肾功能。通过本次研究可以发现,采用中药结合盐酸坦洛新缓释片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可以取得很好的临床效果,患者在经过治疗后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而且出现不适症状的比例也大大低于常规治疗方法。在未来的治疗过程中,可以尝试应用更多重要配合治疗,并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调整药方和使用方法,以便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何乐中,李俊纬,黄克勤,钱拉拉. 电针配合中药熏蒸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中IL-8和TNF-α的影响[J]. 上海针灸杂志,2012,03:154-156.
[2]李梓盟. 复方“前愈”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药效物质基础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6.
[3]张伟荣. 中药加减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 亚太传统医药,2011,07:120-121.
[4]徐波,姚济白,付伟. 盐酸坦洛新缓释片联合中药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研究[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4:1617-1618.
[5]马金涛. 中药贯络煎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临床观察[A]. 江苏省性学会.江苏省性学会第六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江苏省性学会:,2006:2.
[6]陈国宏. 前列通瘀汤对实验性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大鼠的治疗作用和机制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
论文作者:曾凡毅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10月下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9
标签:患者论文; 前列腺炎论文; 盐酸论文; 细菌性论文; 症状论文; 中药论文; 治疗效果论文; 《医师在线》2017年10月下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