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学习邓小平关于党的群众路线论述札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群众路线论文,传家宝论文,札记论文,论述论文,群众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邓小平同志作为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多次强调党的群众路线,认为“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这两条是最根本的东西”。在《邓小平文选》中,有许多关于群众路线的论述。其中,大部分论述是在我们党执政之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这些论述对于新形势下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好作风中最根本的一条。1956年9月16日,小平同志在党的八大作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时指出:“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组织工作中的根本问题,是党章中的根本问题,是需要在党内反复进行教育的”。并且强调,这个问题由于党成了执政的党而有更加重大的意义。1977年7月21日,针对“文化大革命”对党的建设造成的巨大破坏,小平同志指出:“我认为,毛泽东同志倡导的作风,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这两条是最根本的东西”。1979年11月2日,他再次强调:“密切联系群众,这是最根本的一条”。1980年8月18日,在著名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这篇讲话中,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极其艰巨复杂的任务摆在我们的面前。很多旧问题需要继续解决,新问题更是层出不穷。党只有紧紧地依靠群众,密切地联系群众,随时听取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情绪,代表群众的利益,才能形成强大的力量,顺利地完成自己的各项任务”。邓小平同志用朴素的语言阐明走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唯物史观在党的领导方法上的具体运用,他把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党对人民群众的领导作用,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统一起来,从而保证党的领导不脱离实际、不脱离群众,群众的行动不脱离党的领导,才能推动改革开放各项事业的不断发展。“密切联系群众是最根本的一条”,关键在于要搞清楚党的作风建设与党的基本路线的内在联系。党的基本路线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只有坚持这条路线,人民才会相信你,拥护你”。毫不动摇地贯彻党的基本路线,需要党的各方面工作为之提供保证,良好的党风就是最重要的保证之一。不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不坚持群众路线,党的基本路线是不可能真正落实的。改革开放初期,小平同志曾经深刻分析了这样一种矛盾的社会现象:现在的物质条件、人民的生活比过去好一些,为什么群众对我们还有那么多意见?这确实同我们脱离群众,特别是同高级干部脱离群众有直接关系。改革开放十多年后的今天,类似的社会现象仍然存在,某些方面矛盾更加突出。我们必须增强群众观念,按照江泽民总书记的要求:要强调一下群众观点,要狠抓一下群众观点的再教育。把群众路线贯彻到党的各项工作之中,保证党的基本路线的顺利贯彻,保证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
二、我们的人民是很好的人民,不依靠人民,不走群众路线,是毫无道理的。1962年2月6日,小平同志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说:“人民对我们党有最大的信赖”。“这几年来,我们一些同志滥用了人民对党的信任,滥用了党的威信,群众是不满意的。但是,当我们犯这样的错误的时候,群众还是这样想:共产党不见了。当我们改正错误的时候,人民群众就说:共产党回来了。这样的人民,是很好的人民。我们不依靠人民,不走群众路线,是毫无道理的。”我们党用为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赢得了人民的信任,人民相信我们党没有自己的私利,是为人民谋幸福的党。大多数群众从来不向党提出过高的要求,总是与党同心同德,同甘苦、共患难。当我们党犯错误,甚至犯严重错误的时候,只要自己勇于改正,人民群众也总是给予理解,仍然坚定不移地跟党走。如果对这样好的人民不相信、不依靠、不尊重、不关心,反而用官僚主义的态度来对待他们,那确实是毫无道理的、绝不应该的。
三、关心群众生活,不是说一句话就可以解决的,要做许多踏踏实实的工作。1975年8月3日,小平同志在讲企业整顿问题时指出:“一定要关心群众生活。这个问题不是说一句话就可以解决的,要做许多踏踏实实的工作。”他具体地谈到当时必须研究解决钢铁工人蔬菜少、肉类缺的问题。他还具体列举了解决火车司机洗澡的问题,并举一反三进行分析:“工人下工一身脏,要洗个澡,那么大的企业,搞些喷头有什么困难?但是没有人管。这样的例子,我相信全国可能有不少。事在人为,只要有人做,就会有效果。”改革开放十多年来,各级党政组织在为民办实事方面作出了巨大努力。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如副食品和日用品匮乏、通讯不便、生活设施落后、住房困难、交通拥挤等等,正在逐步得到解决,人民生活有了明显改善。这是有目共睹的。但是,也要看到,邓小平同志指出的在关心群众生活方面讲空话的现象,至今在我们有些单位和有些同志身上,仍然是存在的。有些干部口头上也在讲为人民服务,但是他们并不具体了解群众有哪些疾苦,更不去主动研究采取哪些措施为群众排忧解难。有些干部对属于自己职业范围内的为群众服务的工作,也缺乏敬业精神,冷漠处之。有的甚至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引起群众强烈不满。类似这些很坏的作风,必须坚决加以改变。
四、一定要努力帮助群众解决一切应该而又能够解决的困难。1979年11月,小平同志对群众上访现象专门作过分析。他认为,上访人员有三种情况:“其中确实有少数坏人;也有一部分人反映的问题有道理或有一定道理,但由于当前条件的限制,一时难以解决;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反映的许多问题,按照党和政府的现行政策,是应该和能够解决的。但是,我们有少数同志对于这些应该而又能够解决的问题,却采取官僚主义的态度,漠不关心,久拖不决,个别人甚至违法乱纪,搞打击报复。这就是非常错误和不能允许的了”。他举了一个例子:“有的学校学生提出生活问题,说厨房没有人管,菠菜就切这么一下,连沙子都煮到锅里面去了。你仔细一点,把沙子淘干净,这总可以办得到吧,这并不要增加经费”。在1980年12月25日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小平同志强调指出:“一定要努力帮助群众解决一切能够解决的困难。暂时无法解决的困难,要耐心恳切地向群众解释清楚”。怎么对待人民群众的困难?学习小平同志上面这些论述,是可以悟出许多道理的。首先要主动热情,深入实际主动发现和解决群众的困难。主动与被动,工作结果是截然不同的。主动的结果是事半功倍,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被动的结果是事倍功半,问题越搞越复杂,积重难返。二要千方百计,想尽办法为群众解决困难。凡是按现行政策应该和能够解决的,一定解决;政策不够明确的,要探索新的办法去解决。实践证明,只要真正下决心,肯花功夫,在现行政策范围内,群众的许多困难都是可以解决的。三要耐心恳切,对一时确实无法解决的困难,原原本本地向群众讲解政策和有关情况,认真负责地回答群众提出的问题。事实告诉我们,绝大多数群众都是通情达理的。只有倾听群众呼声,才能在集中人民智慧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决策。
五、廉政建设和反腐败要作为大事来抓,凡是要求群众做到的,先从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做起。1975年8月3日,小平同志在批评有些干部不关心群众的错误倾向时,一针见血地指出:“如果把自己关心自己的这个积极性转到关心群众生活方面来,我想问题就容易解决了”。1980年8月18日,小平同志在阐述加强群众思想政治工作时,强调指出:“最重要的条件,就是凡是需要动员群众做的,每个党员、特别是担负领导职务的党员,必须首先从自己做起”。1992年初,小平同志在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中指出:“对干部和共产党员来说,廉政建设要作为大事来抓”,党内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的存在,已成为有些党组织和领导干部严重脱离群众的首要原因。党的十四大以来,党中央加大了反腐败斗争的力度,反腐败斗争保持了健康发展的态势,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某些消极腐败现象还没有得到遏制,人民群众还很不满意。现在,有必要组织全党干部认真学习小平同志关于反腐倡廉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每个领导干部都从自己做起,坚持不懈、坚韧不拔地与形形色色的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保持共产党人的光荣本色,取信于民。唯有如此,我们党才能不负人民重托,立于不败之地。
六、我们的群众路线,不是满足于热热闹闹,主要的是要做经常的、细致的工作,经常工作的制度要恢复。邓小平同志在1961年10月和12日的两次讲话中,重点讲了要做经常的、细致的工作的问题。他说:“我们的群众路线,不是满足于那个热热闹闹,主要的是要做经常的、细致的工作,做人的工作”。“我们做细致的工作,不是比过去更容易。最容易的工作是开大会,发个一般号召,敲锣打鼓,搞得热热闹闹,那个工作究竟见多少效?”他又说:“这几年,经常的细致的工作忽略了”,“归根到底要把经常工作建立起来”。“经常工作的制度要恢复,没有制度工作搞不起来。”这项工作要老老实实地做,至于提这样口号,那样口号,这样方针,那样方针,只有有了基层工作,有了经常工作,才有期望落实。否则只发号召写批示,发下去就会像石头掉在大海里,影子都看不见。“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
邓小平同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是“中国人民的儿子”,他一生无限忠诚于人民,无限热爱人民,为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和中国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献出了毕生的全部精力。邓小平同志关于群众路线的论述提出了许多具有时代特点和实践价值的重要观点,内容丰富,寓意深刻,丰富和发展了党的群众路线理论,并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们深深怀念邓小平同志的哀思中,重读《邓小平文选》中关于党的群众路线的论述,更深地体会到邓小平同志这些论述“具有极深刻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正如江泽民总书记所说:“群策之为则无不成,群力之举则无不胜。”这是历史反复证明了的一个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