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学数学教学应当有效关注学生思维能力发展,全面提高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本文将从思维的生长点、思维活跃度、思维逻辑性等角度探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途径。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思维;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0257-2826 (2019)07-176-01
数学是锻炼思维的体操,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数学学习的本质,是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学生思维能力的产生与发展既要依赖于扎实的丰富的基础知识和娴熟的技能技巧,同时还要懂得一些思维方法。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会学生思考,让他们乐思、善思、会思,从而形成主动思考的意识,将是学生享用终生的财富。
一、培养学生思维生长点
1、创设恰当的情境
数学内容一定要设置特定的“境”,学生只有在现实生活情境中的生长点上生成知识,才能产生积极的“情”,从而激发学生思维的主动性。例如在讲有余数除法时,教材中只有几个例题,枯燥无味。教师可创设了这样的教学情境:有7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能摆几盘? 请同学们小组合作,用学具动手摆一摆,交流摆的结果,并说出发现。学生在拼摆过程中,对余数有了直观形象的认识。学生展示交流,思维异常活跃,对余数比被除数小的认知有了深刻的理解。
2、新旧知识有效链接
新旧知识间的连接点,生长点,是激发学生思维发展有利时机,往往可以给学生个驰骋想象的空间,可以这样想也可以那样想,这就为学生进行思维活动打下了良好伏笔。学生可以在头脑中想象旧知识向新知识的过渡。在主动探索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启迪学生用语言概括出新概念,对建立起的新表象组成要素进行判断,作出合乎逻辑的推理,进而进行内化,达到知识间的守恒。如:《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这一课,我们应当清楚学生已经认识了四边形,已经掌握了垂直和平行的概念,这些知识能为学习平行四边形概念作了铺垫。而学过的角的度量则为进一步学习平行四边形特点打下基础。学生之前对平行四边形已有初步的认识,而梯形是第一次碰到,我们应当在引导学生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基础上认识梯形,并弄清两者间的联系与区别。
二、培养学生思维活跃度
1、让深度参与体验
在教学《测量》这一单元里的(千米的认识)中,把学生带到操场上,测量出10米的距离,请他们试试若手拉手,需要多少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走一走,大约走几步?然后让学生根据刚才步行10米距离所得的经验猜测100米大约走几步?学生猜测后,再请他们走一走,把所得的数记录整理。至此部分学生会以此类推,10个100米是1000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师再作引导,1000米=1千米,前面是用米作单位,后面是用千米作单位。学生通过亲身参加实践活动,因此所学得的知识比较深刻,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数学的兴趣,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巧妙设疑激活思维
教“圆的认识”时,教师先出示各种车的图片,导入设疑:同学们,我们所看到的车轮是什么形状的?为什么车轮总是圆的?车轴又装在什么位置上?根据本节课内容,教师提出三个问题,让学生观察、再分组讨论。这样,从课的一开始,学生就被巧妙的设问所吸引,纷纷开动脑筋,结合课本上的所讲的内容进行热烈而富有成效的讨论,使学生的思维具有极大的创造性,在解疑过程中,掌握所学知识。
三、培养学生思维逻辑性
1、以动促思
动作与思维密不可分。小学低年级学生好动、好奇、乐于模仿,遇到新鲜事物习惯动手试一试。因此,教师要注意“投其所好”,充分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让其亲自动手实践操作。这样,有利于把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为可以摸得若、看得见的实物,学生比较容易接受且学起来兴趣浓厚。但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操作演示时,要注意加强训练,使其程序规范化、动作熟练化。在这个过程中,学
生不仅形成了操作技能,而且以动促思,达到了启动思维的目的。
2、以形促思
观察是思维的门户。因此,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指导学生通过对图形的有意观察,以形促思,是启动学生形象思维的主要途径之一。低年级学生的观察是无意、无中心、无层次的观察,往往没有明确的目的和方法。如教学加减法的意义及计算时,结合图式的教学,指导学生类比地观察图形,先让学生从图中直观地感知:加法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个数的运算;减法是从一个数里去掉一部分,求剩下多少。这样,学生观察有方法,思维有凭借、有目标,在增长观察能力的同时,既掌握了知识,又启动了形象思维。
3、以口促思
从入学教育的准备课教学开始,结合操作,演示观察图形,教学生说一句完整的准确的数学语言,如带有方位名词的句子及谁比谁多、谁比谁少的句子等。结合数的认识和计算的教学,指导学生说几句连贯的数学语言,如叙述计算的说理过程等。结合应用题教学,引导学生说一段逻辑性较强的话,如编应用题或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叙述解答过程等。4随着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逐步培养其不出声的外部语言和内部语言。这样,由培养学生语言的逻辑性到培养其思维的逻辑性,由训练学生内部语言的使用,促使其思维内化,从而使学生随着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启动借助事物的表象进行思维的能力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恰当地说明了学与思的关系。在数学学习中要使学生思维活跃,就要教会学生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思维方式。
参考文献
[1]陈振宣.培养数学思维能力探索[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论文作者:何鑫
论文发表刊物:《教学与研究》2019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9
标签:学生论文; 思维论文; 数学论文; 知识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逻辑性论文; 生长点论文; 《教学与研究》2019年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