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牡丹的栽培技术和养护管理技术进行介绍,并对牡丹的推广发展进行探讨。中国牡丹历史悠久,一直深受广大劳动人民的喜爱,牡丹不仅在中国兴盛、发展,还传播到世界各地。
关键词:牡丹;栽培技术;养护管理
中国牡丹历史悠久,一直深受广大劳动人民的喜爱,牡丹不仅在中国兴盛、发展,还传播到世界各地。受国外不同的赏花意识和审美观念的影响,逐渐形成了以传统的中国牡丹不同的品种类型。
1形态特征与习性
牡丹是落叶小灌木,株高多在0.5~2m之间,根肉质,粗而长,中心木质化,根皮和根肉的色泽因品种而异。枝多挺生。叶片宽大,互生,2回3出羽状复叶,具长柄。顶生小叶,卵圆形至倒卵圆形,先端3~5裂,基部全缘,侧生小叶为长卵圆形,表面绿色,具白粉,平滑无毛或有短柔毛。花单,两性,顶生,直径10~30cm,雄蕊多数,心皮5,基部全被花盘所包裹。萼片5,宿存,绿色。花瓣原本5~6枚,经过栽培,一部或全部雄蕊变成花瓣,成重瓣花。开花后结成蓇葖果,密生短柔毛,成熟时开裂,内藏5~15枚大粒种子,呈不规则圆形,褐色或黑色。对于牡丹的习性,有“宜冷畏热,喜燥恶湿,栽高敞向阳而性舒”的说法,这基本概括了牡丹的特点。牡丹喜光,也较耐阴。如稍作遮荫,避免太阳中午直射或西晒,对其生长开花有利,也有助于花色娇艳和延长观赏时间。牡丹喜疏松肥沃、通气良好的壤土或沙壤土,忌粘重土壤或低洼积水之地、土壤从微酸性、中性到微碱性均可,但以中性土为宜。牡丹比较耐寒和耐旱,能耐-29.6℃的绝对低温,在年平均相对湿度45%左右的地方也能正常生长。北京地处华北平原北部,属暖温带气候,四季分明,冬季严寒晴燥,夏季高温多雨,年平均气温8~14℃,年平均降雨量500~800mm,适宜牡丹的生长
1.2牡丹的特性
牡丹其实是一种耐寒不耐热的植物,喜欢阳光但不喜欢炎热,只要保持充足的阳光且24~25℃的温度,就可以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而且牡丹喜欢沙土且松软的土壤,特忌粘而硬的土壤,所以保证土壤的松软也是牡丹成长的要素。同时,牡丹种植的最佳时节就是秋天,应为秋天天气干爽,所以牡丹在这个时节成活率可以达到99、冬天是96、春天98、夏天最差在90左右。
2牡丹花栽培技术分析
2.1牡丹花陆地栽培技术
由于牡丹花的生长态势较好,栽培效果能很好地符合预期,因此,在园林种植项目中广泛应用,为了提高牡丹花的观赏效果,种植人员需要结合牡丹花的生物学特性以及生态性状,采取完整的栽培管理机制,保证控制措施和管理维度的有效性。首先,要保证选地方式符合标准。在种植前期,要综合分析种植地域,由于牡丹花是喜凉植物,温度平均在15℃以上的地区并不适宜栽种牡丹,特别是夏季的湿热问题,牡丹花很难有效适应,最佳温度要控制在12~15℃,要保证正常生长就要保证阳光充足。并且,要保证有较好的排水路径,由于牡丹的根部属于肉质较高的根,在生长良好的情况下,根部能生长到1m以上,需要在深厚疏松的砂质壤土中种植,切忌种植在盐碱地以及粘土环境。值得一提的是,牡丹花能实现轮作,但是不能重茬,牡丹种植地近3年不能继续种植。其次,要保证选苗操作符合标准,不仅要保证种植品种正确,也要着重选取生长旺盛其粗根多的牡丹苗,壮苗既能保证抗性,也能提高成活率,且整体生长发育较快,在苗的嫁接处也能表现出较好的愈合状态。最后,在实际栽植过程中,要保证牡丹的栽植和分株同时进行,一般集中在9月下旬~10月中旬,值得注意的是,春季适合栽种牡丹,早春的根系刚刚开始活动。具体的栽培方法:在栽种前,集中挖坑,深度控制在40~50cm,直径约为35cm,挖坑过程中,要保证表土和底土分离,以便于在栽种时能在地下埋入表土埋,向其中添加腐熟的堆肥以及豆饼等物质。另外,土肥混合后,堆积小土丘,撒上无极表土后在土丘中置入根系,保证根系的自然下垂。填土操作过程中,要保证提苗的及时性,保证土壤和根系间的贴合度,若是土壤较干燥,则需要在1周后浇水,利用细土埋好植株。只有保证保暖越冬和土壤温度,才能提升整体成活率,确保种植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牡丹花促成和抑制栽培技术
牡丹的促成栽培也被称为催花过程,主要是升级影响因子。在品种选择和种苗质量管理方面,对于牡丹花种植项目来说,催花过程中环境是外因,而牡丹花种苗的品质管理则与内因有关,需要种植人员结合实际要求和管理进行集中控制。种苗品质不仅仅包括种苗的品种以及种苗的质量,确保处理效果和管控实效性,正是由于品种间的差异,在实际处理机制建立和应用过程中,要综合分析催花项目,升级管理维度的有效性,保证控制维度和升级处理机制之间的稳定性。除此之外,种苗的质量是催花项目运行的主要因素,在品种选定后,集中管控株龄大小以及枝干数量,牡丹催花项目要选壮苗,提升长势强健的有效性,保证株型结构紧凑的同时,确保枝条粗壮。
3牡丹花养护管理技术分析
3.1浇水
对于初栽牡丹苗要保证水量充足,只有浇透才能促进根系与土壤的充分接触,以保证牡丹花便于吸收水分。且浇水时间要符合一定规律,在天气较热的环境下,保证在太阳没出以及夜晚静凉的情况下进行集中浇水。
3.2集中浇注返青水
在牡丹春芽萌动时,要集中浇注返青水,保证牡丹生长发育情况良好。值得一提的是,在夏季,由于雨水较为充分,牡丹花不需要额外浇水,以免伤害其根部。
3.3中耕和除草
优化土壤水分情况,集中处理杂草,以避免其与牡丹竞争水分,提高通风透光效果,减少其病虫害问题。种植人员要维持地上和地下部分的动态平衡,从而保证牡丹花种植效果,集中去掉繁枝赘芽,提高整体种植环境的通风透光性,优化养分处理效果,确保生长旺盛。
3.4整形修剪
整形修剪是较为重要的操作步骤,对定干、出土作以及摘芽符合实际需求,适当地剪枝和美观处理,确保植株的均衡发展。在养护管理过程中,牡丹是长日照管理,重点要提高植株处理效果,提升修剪、遮荫越夏等操作的综合水平。
3.5病虫害防治
在牡丹的整个栽培过程中,往往由于气候、重茬及管理不善等多种因素导致病虫害发生,以致危害牡丹的正常生长发育,使其长势变弱,花色衰退,品质差。因此,加强牡丹的病虫害防治工作是保证其健壮生长的重要措施。牡丹常见的病害主要有以下几种(1)叶斑病:真菌病害。病菌主要侵染叶片,也侵染新枝。发病初期一般在花后5天左右,7月中旬随温度的升高日趋严重。初期叶背面有谷粒大小的褐色斑点,边缘颜色略深,形成外浓中淡不规则的圆心环纹枯斑,相互融连,以致叶片枯焦凋落。(2)紫纹羽病:真菌病害,由土壤传播。发病在根茎处及根部,以根茎处较为多见。受害部位有紫色棉絮状菌丝,初为黄褐色,后变为黑褐色,俗称“黑疙瘩头”。轻者形成点状斑块,不生新根,枝条枯细,叶片发黄,鳞芽瘪小;重者整个根茎和根系腐烂,植株死亡。牡丹常见虫害主要有(1)地下害虫:主要有蝼蛄、地老虎和蛴螬。蝼蛄主要啃食根皮和咬食嫩芽及幼苗;地老虎从根茎处危害嫩芽;蛴螬咬食根部,7月上旬至9月上旬该虫害最重,是牡丹的主要虫害。(2)蚧虫:主要有日本龟蜡蚧、日本长白盾蚧。雌虫常群集于叶柄或茎枝上吸取汁液,使叶色发黄,枝梢枯萎,引起植株生长势减弱。
4结束语
总而言之,牡丹种植过程中,要建立精细化栽培和管理机制,确保控制维度和管理措施间的实效性,提升控制模型的有序建立,提高种植操作的整体效果,真正实现经济效益和观赏价值的双赢。
参考文献:
[1]郭惠.牡丹的栽培技术与养护管理.中国林副特产,2015.05.57-59.
[2]武玉娥,屈慧芬,胡静.山东菏泽牡丹栽培繁育及养护管理技术.中国园艺文摘,2015,31.01.148-150+156.
[3]郭晨瑛.江南牡丹盆栽及花期调控技术的研究.浙江农林大学,2010.
论文作者:芦先芹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5
标签:牡丹论文; 牡丹花论文; 土壤论文; 生长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根系论文; 过程中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