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恋理论在亲子关系服务中的行动过程框架及其适应性论文

依恋理论在亲子关系服务中的行动过程框架及其适应性

王美华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天津 300350)

[摘要] 发端于心理学的依恋理论近年来逐渐运用于社会工作实务领域。依恋理论对依恋关系的关注,为社会工作实践提供了一种实践路径,即以“关系”为主的实践。在为亲子关系服务中,其实践注重关系的中介性与中心性,通过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改善亲子关系。但是依恋理论根植于西方的文化背景,与东方的情境存在着差异,因此在本土的社会工作实践应用中须考虑理论的适应性。

[关 键 词] 依恋类型 内部工作模式 关系

依恋理论(attachment theory)隶属于发展心理学领域,重视对人格的解释性,强调父母—儿童间过去的依恋关系对个人的人格与社会理解力的影响(social understanding)。其核心观点认为个体从出生起就开始寻求与依恋对象(attachment figure)的亲近(proximity),建立情感连结以防御危险,提高生存的机会。依恋对象通常为自己的父母,在儿童与父母互动过程中,儿童学会了理解自己与他人。① Bowlby John.“Attachment and Loss:Retrospect and Prospect”,American journal of Orthopsychiatry,Vol.52,No.4,1982,PP.664-678. 儿童与父母的亲密关系形塑了个体人格,因此个体低自尊、人际关系问题、亲子关系问题、在成人亲密关系中的焦虑等问题都可以回溯到个体的依恋关系历史。依恋理论在西方经历了快速的发展,由最初仅关注父母—儿童依恋关系,逐渐扩展到关注成人之间、导师和学生以及员工与组织之间的依恋关系。② Shaver,Phillip R.,and Cindy Hazan.“Adult Romantic Attachment:Theory and Evidence”,Advances in Personal Relationships,Vol.4,1993,PP.29-70. ③ Bennett,Susanne,and Loretta Vitale Saks. “Field Notes:A Conceptual Application of Attachment Theory and Research to The Social Work Student-field Instructor Supervisory Relationship”,JournalofSocialWorkEducation,Vol.42,No.3,2006,PP.669-682. ④ Pelled,Lisa Hope,and Kenneth D.Hill.“Employee Work Values and Organizational Attachment in North Mexican Maquiladora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Vol.8,No.4,1997,PP.495-505. 同时,依恋理论也被广泛应用于家庭临床治疗,① Von Sydow,Kirsten.“Systemic Attachment Theory and Therapeutic Practice:A Proposal”,Clinical Psychology&Psychotherapy,Vol.9,No.2,2002,PP.77-90. ② Diamond,Guy,Jody Russon,and Suzanne Levy.“Attachmentbased Family Therapy:A Review of the Empirical Support”,Family Process,Vol.55,No.3,2016,PP.595-610. 逐渐形成了以依恋为本的家庭治疗模式(attachment-based family therapy,ABFT),指导对父母—儿童冲突关系的干预,③ Kindsvatter,Aaron,and Kimberly J.Desmond.“Addressing Parent-child Conflict:Attachment-based InterventionsWith Parents”,Journal of Counseling&Development,Vol.91,No.1,2013,PP.105-112. 对自杀青少年依恋关系的干预。④ Shpigel,Maya S.,Gary M.Diamond,and Guy S.Diamond.“Changes in Parenting Behaviors, Attachment, Depressive Symptoms,and Suicidal Ideation in Attachment-based Family Therapy for Depressive and Suicidal Adolescents”,Journal of Marital and Family Therapy,Vol.38,2012,PP.271-283. 基于依恋理论的临床运用强调两个层面的关系:一是重视服务对象(儿童、青少年)与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关系;⑤ Broberg,Anders G.“A Review of Interventions in the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Informed by Attachment Theory”,Acta Paediatrica,Vol.89,2000,PP.37-42. 二是重视治疗者与服务对象的同盟关系,为服务对象寻求安全基地(secure base)。⑥ Feder,Menachem M.,and Gary M.Diamond.“Parent-therapist Alliance and Parent Attachment-promoting Behaviour in Attachment-based Family Therapy for Suicidal and Depressed Adolescents”,Journal of Family Therapy,Vol.38,No.1,2016,PP.82-101. 安全基地为个体的依恋对象,通常为自己的父母。当个体拥有安全基地时,会推动个体主动探求外部世界,个体一旦感受到威胁,便可退回到安全基地寻求安全感。

20世纪90年代,社会工作理论处于多元化的发展阶段,学者们尝试从不同学科吸收理论以丰富社会工作理论体系。依恋理论在心理学领域应用的广泛性,促使学者们吸收依恋理论,因此依恋理论进入社会工作的学科视阈。在近些年,学者们对依恋理论在社会工作实践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索,⑦ [英]大卫·豪:《依恋理论与社会工作实践》,章淼榕译,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为社会工作改善亲子关系、成人的亲密关系提供指导。但总体上,依恋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较为零星,缺乏系统性,到目前为止还未形成基于依恋理论的社会工作行动框架。此外,依恋理论是基于西方文化情境提出,它对人性的假定和依恋关系的类型的划分不一定普遍适用于其他国家。因此,探索依恋理论在社会工作的实践框架,以及思考依恋理论在中国本土情境下的应用,是推动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一、理论简介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儿童与父母的关系是第一客观关系,是人格发展的动力,但是关乎客观关系的本质和动力却未有一致的观点。⑧ Bowlby,John.“The Nature of the Child’s Tie to His Mother”,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analysis, Vol.39, 1958, PP.350-373. 自20世纪40年代起,依恋理论的创始人约翰·鲍尔比(John Bowlby)开始关注母爱剥夺对儿童精神健康的影响,基于精神分析理论,思考儿童与母亲情感连结的动力,他摒弃了弗洛伊德从性动力来解释人格的发展,同时吸收了客观关系、生物学、进化论等理论观点后提出了依恋理论。依恋理论认为个体像动物一样有生物性本能,为了生存会接近能够接触到的个体寻求保护,以获得生存的机会。尤其是当他们感受到危险时,生物本能激发他们的依恋行为系统,促使他们寻求依恋对象。同时儿童与照顾者实际的依恋关系对儿童精神健康有重要影响,与母亲分离的儿童或丧失母亲的儿童更容易有精神问题。概括而言,依恋的本质既是一种生物性的又是一种社会性的,一方面拥有的生物本能促使个体去寻求身体的接触,得到安全感;另一方面从个体出生起就与父母(照顾者)建立和维护的一种亲密关系,影响着个体的人格发展与社会关系的形成。

依恋理论最核心的概念是内部工作模式(internal working model) 和依恋类型(attachment pattern)。⑨ Bretherton,Inge.“Attachment Theory:Retrospect and Prospect”,Monographs of the Society for Research in Child Development,Vol.50,No.1/2,1985,PP.3-35. 内部工作模式概念诠释了依恋影响人格形成的发生机制。内部工作模式是指个体在亲密关系互动过程中形成对自我与他人的表征,分为积极与消极两个维度。① Bartholomew,Kim,and Leonard M.Horowitz.“Attachment Styles Among Young Adults:A Test of a Four-category Model”,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Vol.61,No.2,1991,P.226. 如果父母对于孩子发出的信号能够敏感地感受,积极回应婴幼儿的要求,儿童会形成自身是有价值的,是值得被爱和被帮助的以及他人是值得信赖的等认知;如果父母忽视孩子的需求甚至虐待,孩子则会形成负面的认知,认为自己不值得被爱、他人是无爱的等。个体在婴幼儿时期形成的内部工作模式会持续存在,在成年期会无意识地在内部运作,并且指导个体与他人互动的方式,因此具有消极内部工作模式的个体往往存在人际关系问题。但是,随着个人人生经历的转折,内部工作模式也许会发生变化,因此即使儿童早期有相同经历的个体,在成年后也可能会拥有不同的内部工作模式。

依恋类型是依据个体与依恋对象关系是否安全进行的划分,爱因斯沃斯(Mary Ainsworth)最早对儿童依恋关系进行分类,在实证上支持了依恋关系的存在。② Ainsworth,Mary D.Salter,et al.“Patterns of Attachment:A Psychological Study of the Strange Situation”,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Vol.23,1978,PP.27-29. 她依据在乌干达对婴儿进行陌生情景实验(strange situation test)提出儿童的三种依恋类型:安全(secure),不安全—回避型(insecureavoidant),不安全—矛盾型(insecure-ambivalent)。安全关系中的儿童将照顾者作为安全基地,调整自己在陌生情境中所遭遇的悲伤、焦虑。回避型的儿童不会主动向照顾者寻求支持,也不会让照顾者帮忙调节消极的情感。矛盾型的儿童会从照顾者那里得到一些矛盾的情感支持,对待父母既想接触,但是又会排斥。之后,梅恩提出了第四种类型,称为混乱型。③ Main,Mary,and Judith Solomon.“Procedures for Identifying Infants as Disorganized/Disoriented During the Ainsworth Strange Situation”, Attachmentin the PreschoolYears: Theory,Research,and Intervention,Vol.1,1990,PP.121-160. 混乱型的儿童的依恋系统是无序的(disordered)、混乱的(disorganized)。随着研究的扩展,学者对成人依恋类型也进行了划分。Geroge等人开发成人依恋访谈(adult attachment interview,AAI)来测量成人依恋类型,分为四类:安全—自主型(secure-autonomous)、不安全—回避型(unsecure-avoided)、先占型(preoccupied)、混乱型。这4种类型与基于陌生情境实验提出的儿童依恋分类相对应。Bartholomew依据成人对自我和他人积极和消极的表征,将依恋类型分为4类:安全型、先占型、回避型、恐惧型。虽然学者们对儿童依恋类型与成人依恋类型区分有所差异,但是总体上依然是按照安全与不安全两大类型进行区分。

在明确了著作权所特有的性质后,我们就可得知,未经许可演绎人取得著作权后,法律并未赋予其以法律规定以外的方式利用其作品的权利。其是否有权对其作品实施控制,仍须得到原作品著作权人的许可。这是因为,哪里有独创性表达,哪里就有保护,未经许可演绎作品中包含有原作品著作权人的独创性表达,因此原作品著作权人可依法对未经许可演绎作品进行控制,以禁止或许可未经许可演绎人乃至于第三人利用未经许可演绎作品。而赋予未经许可演绎人著作权,仅赋予了其许可或禁止他人以特定方式利用其作品的权利。他人欲利用未经许可演绎作品,需获得双重许可,除了得到未经许可演绎人的许可之外,还须得到原作品著作权人的许可。

社会工作者基于依恋理论的实践目标是,暂时为服务对象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提供一个类似父母那样的安全基地,帮助服务对象探索过往的经验,理解自我内部工作模式的形成过程,改变他们的不安全依恋类型。社会工作者基于依恋理论干预亲子关系问题,在干预过程中是多方主体互动、互构的过程。服务对象与社会工作者互动过程中,形成新的内部工作模式,促进其反思过去内部工作模式,对比两者的差异,改变旧有的内部工作模式,从而改善亲子间的依恋关系。

在为亲子关系提供的服务中,干预目标是通过改善父母的内部工作模式,改变儿童不安全依恋类型。依恋类型存在代际传递,对于儿童而言,他们的依恋类型受到父母的依恋类型的影响,而父母的依恋类型受到了儿时依恋经验影响。拥有不安全依恋类型的父母,孩子也极有可能是不安全依恋类型。因为父母对孩子的照顾行为直接影响了孩子形成的自我和对他人的内部工作模式,而后才形成了安全抑或不安全的依恋类型。因此,在实践中干预的重点是改善父母的内部工作模式,通过为父母提供服务来改变孩子的人格发展。在改善父母的内部工作模式上,社会工作者与父母建立协作、信任和开放的关系,探索父母的儿时经验,所经历的创伤,同时也要思考父母过去的经验如何影响到了他们现在的养育风格。但是对于社会工作者而言,最重要的任务是在为父母服务中建立安全的环境。在此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必须是可靠的、专注的、同理的,帮助父母理解他们的过去经验,从而有意识地改善工作模式。社会工作者为父母提供情绪的和实践的支持,与父母形成强有力的支持关系,提高父母的自尊,让他们注意到为孩子提供温暖的亲密关系。

二、依恋理论在亲子关系服务中的实践目标

枝节线加载谐振器结构在20世纪 90 年代末就有学者提出,利用这种谐振器结构能够很方便地引入一个可控传输零点,而传输零点出现的位置刚好是枝节线的电长度为 90°的位置[13-14]。这种谐振器的谐振频率能够很方便的进行调节,与阶跃阻抗谐振器相比,它的谐振频率更易得到控制。

1.提供安全的依恋关系

依恋理论具有较强的临床应用特征,在心理学领域已有丰富临床治疗经验,治疗中最重要的过程是通过治疗师与案主建立双方的同盟,实现治疗的目标,即为案主提供一个安全基地,改变案主不安全的依恋类型。然而在国内社会工作领域,学者们已开始引入依恋理论,但仍处于对理论观点的介绍,鲜有关于实务运用层面的具体探讨。因此笔者尝试探究依恋理论指导下的社会工作行动过程框架。

2.改变内部工作模式

在依恋理论中,依恋理论的内部工作模式概念解释了依恋形塑人格的内部机制,依恋类型的划分区分了不同依恋经验的个体所具有的特点,为依恋理论在临床中的应用提供概念上的分析。在具体的治疗过程,对个体的分析都会围绕内部工作模式与依恋类型而开展。在后文论述的行动过程中,笔者会进一步对此分析。

总之,社会工作者将父母作为干预焦点,通过为父母提供情感、物理、社区的支持,建立父母与周围人群之间有效的关系,尤其是社会工作者作为一个支持者为父母提供一种安全的关系。这种有效的关系帮助父母应对生活的压力,提高照顾孩子的胜任力和质量。

社会工作者在干预过程中,要时刻保持对关系敏感的意识,在实际操作中包括两个步骤。第一,理解案主和重要依恋对象之间的关系,帮助案主理解成长经历中重要关系对自身人格的影响。在亲子关系中,父母稳定地对待孩子的关注和回应,有利于孩子建立一致的内部工作模式。因此,社会工作者在干预过程中,重点关注案主与周围人的关系互动,并且帮助父母和孩子理解,过去的关系经历如何影响了孩子的人格。第二,尽可能利用周围的资源帮助案主,为案主建立支持体系,帮助其建立内心的依恋感。拥有安全的依恋关系的个人才能更好地去探索外部世界,在与别人相处的过程中也会更积极和更自信。社会工作者在干预过程中,还应充分发挥支持者和链接者的角色,一方面自身与案主服务接触的过程中,提供安全可靠的关系,另一方面挖掘案主关系中的资源,为其建立稳定的支持体系。

三、依恋理论介入亲子关系服务的行动过程框架

案主的依恋类型和社会工作者自身的依恋类型都会影响到两者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拥有不安全依恋类型的案主,不太会主动寻求和接受帮助。对于此种类型的案主在与社会工作者建立关系时,会基于原有的互动模式与社会工作者互动。对于案主而言,不太可能轻易与他人建立信任与安全的关系,因此在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中,需要社会工作者通过充分运用同理心,理解案主的感受,获得信任感。并且使用倾听、共情、真诚等方法使得案主接纳社会工作者。但是对于社会工作者自身而言也要评估自己的依恋类型。拥有安全依恋类型的社会工作者更易为案主提供爱的环境,使案主感受到安全。对于不安全依恋类型的社会工作者,自身需要具备反身性的能力,注意自身的限制因素对干预过程的影响。

社会工作与心理学的不同之处在于其注重“人在环境中”的理念,强调环境因素对人的形塑与影响。依恋理论认为,个体亲密关系是其社会—情感发展和心理社会行为最重要的影响因素,父母—儿童的亲密关系质量会影响到儿童对社会和情感的理解力。因此依恋理论强调关系对人格的塑造,被引入到社会工作中,为实践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视角即“关系”。① [英]大卫·豪:《依恋理论与社会工作实践》,章淼榕译,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在实践中,关系的视角蕴含的意义是社会工作者要与服务对象建立良好的关系,为服务对象营造良好的关系环境,培养服务对象的“关系”意识。② Howe,David.“Relationship-based Thinking and Practice in Social Work”,Journal of Social Work Practice,Vol.12,No.1,1998,45-56. 在此语境下的关系,包括三个层面的含义:服务对象与家人的关系、服务对象的关系史,即与家人的互动历史、服务对象与社会工作者的关系。

在社会工作实践中,具有一套通用的行动过程框架,包括接案、信息收集、评估、干预、结案。在依恋理论的指导下,行动过程中的每阶段,都蕴含着关系的视角。关系是一种中介,社会工作者通过关系来收集服务对象信息;关系也是问题的来源,因而社会工作者要评估关系的质量;关系也是一种解决方法,是干预过程中的中心,社会工作者通过与服务对象建立安全关系,改善服务对象的关系结构。在社会工作具体的行动过程中,关系对评估、干预等实践过程更具有指导意义。

(一)评估过程中的关系中介效应

在社会工作实践中,评估是正确实践和有效干预的前提。社会工作者通过收集服务对象的信息来评估其当前的状况与过去的经历。而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的关系对于社会工作者来说是重要的信息来源中介。社会工作者在评估阶段,最主要的任务是依据其与案主建立的关系,评估其内部工作模式与依恋类型。社会工作者必须在建立专业关系时,与服务对象深入互动才能收集评估的相关材料。由于依恋理论强调儿童时期父母的亲密关系对个人人格的影响,因此在实务的应用领域通常是为有问题的亲子关系提供服务。

社会工作者在对亲子关系的服务中,同时评估儿童与父母关系经验的历史和现状。对于儿童而言,人格和依恋关系都受到了早期父母养育风格影响。比如父母在照顾幼儿过程中,如果敏感地意识到幼儿的需求、积极回应儿童的需求、儿童与父母互动过程中有良好的关系质量,儿童会形成安全的依恋类型;如果儿童遭到父母忽视和虐待,就可能导致儿童既害怕父母但是又依赖父母,因此形成矛盾的依恋类型。对于父母而言,他现在是父母的身份特征,他们的养育类型影响自己孩子的人格,但是他们自身也有过作为儿童的成长阶段,他们过去的儿童阶段关系历史对自身的人格和养育风格有重要的影响。因此,社会工作者在评估时,需要关注到父母的关系经验。总之,社会工作者同时需要关注的两大主体包括儿童与父母,又需要从时间维度来评估关系的历史和现状,评估的主要内容如表1所示。

学习和生活是不可分割的,我们的写作也离不开生活,要想真正了解事物,我们必须融入生活,在实践中细心观察。

表1 评估父母—儿童关系历史和现状

在此阶段,社会工作者需要通过客观的评估工具来对儿童与父母的依恋类型进行测量。目前国外普遍用于测量儿童依恋类型的工具是陌生情境实验以及儿童依恋行为分类卡片,国内学者对依恋行为分类卡片进行了修订。① 吴放、邹泓:《儿童依恋行为分类卡片中文版的修订》,《心理发展与教育》1994年第2期。 对于成人依恋类型的测量,使用广泛的是成人依恋访谈(adult attachment interview,AAI)。主要通过个体对早期依恋关系、失去依恋对象、与依恋对象的分离等经历的回想与描述,判断个体当前的依恋类型。

在英国依恋理论的实务经验发展较为成熟,可以为中国所借鉴。但依恋理论是基于西方情境而形成,在将依恋理论运用到中国情境中时,直接采用“拿来主义”的方式必定不符合中国的文化与现实情境。因此,探讨将依恋理论引入中国社会工作情境中的适应性是极其必要的。进入 21世纪,社会工作学界逐渐开始探讨社会工作本土化的问题。① 李迎生:《构建本土化的社会工作理论及其路径》,《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 王思斌认为,本土化是对外来文化进入某种文化的一种适应性改变。② 王思斌:《试论我国社会工作的本土化》,《浙江学刊》2001年第2期。 当前对社会工作理论适应性的探究主要是宏观层面的思考,而较少就某一具体理论来探讨其适应性。针对依恋理论的适应性具体从两个层面思考:一是追根溯源,对比产生理论的土壤差异,③ 郑杭生、邵占鹏:《治理理论的适用性、本土化与国际化》,《社会学评论》2015年第2期。 分析依恋理论对当前中国现实情境的可解释性;二是在实务层面应用上,考虑本土的关系的文化意义与实践作用。同时考虑本土服务对象的需求结构、求助行为等的差异。④ 唐咏:《关系和嵌入性之外:中国社会工作理论本土化研究的路径选择》,《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二)干预过程中关系的中心效应

已建成的传统视频监控系统,基本上是通过人员监控和录像视频图像来实现安全防护,通过人工回放录像取证的方式效率十分低下,“预警预测”的最大诉求无法兑现,并不能主动有效地保障安全。基于智能化的视频分析,需求越来越迫切:一方面实现过滤冗余信息,在发生警报之时及时向监控人员报警,以便提高监控效率。另一方面视频监控升级与用户业务、管理系统融合。

四、依恋理论适应性的探索

护理是一门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理论为基础的研究维护,促进、恢复人类健康的护理理论、知识、技能及其发展规律的综合性应用科学。源自协和的三基三严成为医院治院之本。在学习上重视三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在工作研究上强调三严:严肃的态度、严格的要求、严密的方法。护士需勤于学习,思考,在工作中细心,谨慎,并有高度的同情心、责任感,从而做好身心整体护理。这就要求教学体系必须要坚持以临床需求为导向,建立切实可行的护理教学体系及实施方案,提升护士能力与护理质量。

(一)当前依恋理论适应性的探究

在国内心理学领域,学者们对依恋理论进行了本土化的探究,主要包括对中国本土的依恋类型的划分⑤ 梁兰芝、陈会昌、陈欣银:《两岁儿童对母亲的依恋类型》,《心理科学》2000年第3期。 以及对国外相关依恋量表的改编。⑥ 李同归、加藤和生:《成人依恋的测量: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中文版》,《心理学报》2006年第3期。 目前关于依恋理论在社会工作应用中,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大多将其应用到儿童社会工作中,如解决留守儿童的困境,⑦⑧ 田宏、李万发:《农村留守儿童发展困境分析——基于依恋理论视角》,《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17年第1期。 改善亲子关系,指导干预遭受虐待的儿童。⑨ 何姗姗、杨萍:《依恋理论视角下家庭暴力受害儿童的个案研究》,《社会工作》2015年第1期。 但是存在的问题是极少有学者探讨依恋理论应用的适应性,而是直接将其应用在实践中。理论虽然存在一定普适性,但是忽略具体情境的差异则可能导致理论的生搬硬套,不符合现实情况。

(二)理论产生的现实背景的考量

在对理论适应性进行考量时,不可忽略理论产生的现实背景与我国当下现实情境的对比。⑩ 吴帆:《现实元素的解析与嵌入:对社会工作理论的适应性和本土化思考》,《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6期。 依恋理论提出的现实背景是基于二战时期儿童被迫与父母的分离和丧失(loss)。鲍尔比通过观察福利院中儿童发现,与母亲分离的儿童比未经历丧失、分离的儿童更可能有精神问题,因此他通过长期的观察和治疗,最终提出了依恋理论。他认为父母的丧失和分离,影响了儿童依恋关系的建立,因此治疗师要通过一定的方法,帮助儿童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

1.3 土壤 北海市土壤母质多为砂质黏土、河流冲积物和海滨沉积物,土壤为砖红壤,土层厚、肥沃,保肥保水能力强,pH为5.5~6.5。

在改革开放之后,伴随着大量的人口流动,当前我国农村出现了大量留守儿童。在这些留守儿童中,父亲或母亲通常是处于缺位的状态,一些研究者也指出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相比,更可能会出现心理、行为等问题。面对农村留守儿童如此严峻的现实情况,是否能使用依恋理论对其进行分析,为其提供干预策略,其中不可缺乏的便是对适应性的考虑,包括以下两点:第一,国内农村留守儿童某种程度存在与父母的分离,但是否因此就可判定与父母分离会形成不安全的依恋类型,会对其带来精神问题,这个问题值得商榷;第二,留守儿童在家庭中由祖辈父母照顾,祖父母能否替代父母的照顾,与儿童形成安全依恋的关系,这需要实证研究证明。

(三)文化情境的考量

欧美发达国家,社会工作发展相对完善,有成熟的行动体系和专业化的程序,因此在服务对象的干预过程中相对规范。中国社会工作一直在推动专业化的发展,但是基于本土文化情境的干预更有利于工作的开展。基于依恋理论的“关系”实践,应考虑本土化关系的意义。关系一直为中国学者所重视,学者们对其进行本土化的思考。在使用关系视角时考虑本土文化情境中的差序格局、熟人关系等。

结语

依恋理论虽发端于心理学理论,但是为社会工作实践提供的指导却极其有意义。当前在社会工作实践中,社会工作者容易出现的认知偏差表现为,对待服务对象都是直线式的问题解决思维,没有从根本上去理解服务对象真正发生了什么。而依恋理论探求理解服务对象过去的经历,尤其是儿童早期与家庭成员间的亲密关系对人格发展及以后人际交往的影响。因而,在当前社会工作实践中,尤其是在改善亲子关系上,基于依恋理论的指导,从而为社会工作者构建一个行动过程框架。同时,在我国使用依恋理论的过程中需要慎重考虑情境因素,探索依恋理论的本土适应性。适应性的路径可以依据我国当前的现实情境,检验其理论的解释力,对理论进行修正。

The Intervention Process Framework and Adaption of Attachment Theory in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Service

WANG Meihua
(Zhou Enlai School of Government,Nankai University,Tianjin 300350,China)

Abstract: The attachment theory was originated in psychology,and it has gradually been applied to practice of social work in recent years.Attachment theory pays attention to attachment relationship so that it provides a practical path for social work practice,that is,practice is based on “relationship”.In the service of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its practice focuses on the intermediary and centrality of the relationship,and establishes a secure attachment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workers and clients to improve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However,the attachment theory is rooted in the cultural background of the West and is different from the Eastern context.Therefore,the adaptability of the theory must be considered in the application of local social work practice.

Key words: attachment pattern;internal working model;relationship

[作者简介] 王美华(1991-),女,河南许昌人,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社会工作理论、家庭社会学。

[中图分类号] C9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7672(2019)05-0040-07

(责任编辑:徐澍)

标签:;  ;  ;  ;  

依恋理论在亲子关系服务中的行动过程框架及其适应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