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琴凤
(龙陵县人民医院 云南 龙陵 678300)
【摘要】 目的:探讨产前护理干预对于围生产期孕产妇分娩方式及心理状况影响。方法:600例孕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0例,孕妇均按照医院规定来院产检,观察组在产前2个月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定期产检,观察两组焦虑、抑郁发生情况以及分娩方式。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比例为82.3%,剖宫产率为17.7%,对照组分别为55.3%、46.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SAS评分、SDS评分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护理前相比,SAS评分、SDS评分均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前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自然分娩比例。
【关键词】 孕产妇;产前护理;焦虑;分娩方式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4-0265-02
围生产期孕妇的生理、心理变化最大,尤其是产前,因为孕妇在邻近生产时会猜想、担心导致心情紧张,继而诱发产前失眠、抑郁、焦虑等,并且生产时因为情绪不稳定[1],身体不是在最佳的状态,严重影响患者分娩过程,可能会同时威胁到孕妇和胎儿的健康,本文旨在分析产期护理干预对围生期孕产妇心理状况、分娩方式影响,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5年1月到5月孕妇600例,年龄22~35岁,平均(28.6±2.67)岁,孕周28~41周,平均(32.8±2.8)周,均为单胎,体检正常,排除双胎、具有严重妊娠期并发症或者先天性疾病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0例,两组年龄、孕周、体重等基础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按照医生规定来院体检,观察组在产前2个月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主要包括:①常规护理:做好入院指导,通知主管医生,检测生命体征,遵医嘱指导孕妇饮食,左侧卧位,注意休息;准确及时执行医嘱,抽血并及时送检;听胎心7次/日,胎心监护2次/日,必要时随时监测胎心情况,出现异常时及时给予氧气吸入;指导孕妇自我监护的方法,早中晚各数胎动一小时。12小时<10 次及时通知医护人员;严密观察临产症状,规律宫缩伴宫口已开者及时送产房并严格交接班。②针对性护理:给患者讲解自然分娩和剖宫产分娩的优缺点,并且说明不良情绪自身和胎儿健康的影响,患者可以每天通过听平缓、安静的音乐缓解产前的紧张和焦虑情绪等。③健康教育:通过对产妇及家属宣教、让孕妇了解更多分娩和胎儿护理知识,让孕妇相信可以顺利完成生产,预防患者焦虑等消极情绪的发生。
1.3 评价标准
焦虑评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其中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以上为重度焦虑;抑郁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轻度抑郁(53~62分)、中度抑郁(63~72分)、重度抑郁(>72分)。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卡方检验,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分娩方式比较
观察组自然分娩比例为82.3%,剖宫产率为17.7%,对照组分别为55.3%、46.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
护理干预前观察组和对照组SAS评分、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护理前相比,SAS评分、SDS评分均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产前护理对产妇整个分娩过程心理状态的发展至关重要,可以增强产妇的自信心,提高自然分娩率比例。随着社会的发展,剖宫产率逐渐呈现上升趋势,围生产期孕妇很容易患孕妇抑郁症或者焦虑症等[2],并且大部分孕妇对生产产生极大的恐惧,分娩教育帮助患者正确认识自然分娩,促进健康应对分娩可能出现不良情绪[3]。本文分析显示产前合适的护理措施可以明显的降低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提高患者自然分娩比例,临床应该大力的推进产前有计划的护理,减轻患者心理负担,有助于产妇和胎儿健康。
孕妇最恐惧生产疼痛,音乐疗法是通过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的途径来治疗疾病,音乐的频率、节奏和有规律的声波振动,是一种物理能量,而适度的物理能量会引起人体组织细胞发生和谐共振现象,能使颅腔、胸腔或某一个组织产生共振,这种声波引起的共振现象,会直接影响人的脑电波、心率、呼吸节奏等,对于镇痛、接触焦虑、治疗心身疾病具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上开发推荐。产前护理同样也可以让产妇对生产具有一种幸福感,马上就见到自己的孩子愉悦感,这样对于胎儿的出生以及之后的母乳喂养同样重要。
【参考文献】
[1]王琴.产前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心理状态及分娩方式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04(7):35-36.
[2]杨雪媛.心理护理干预对临产妇产程分娩方式及产后出血的影响分析[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5,(3):362-364.
[3]孟鲜艳.产前护理干预对围生期孕产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11):112-113.
论文作者:周琴凤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2月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1
标签:产前论文; 孕妇论文; 焦虑论文; 统计学论文; 评分论文; 心理论文; 产妇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2月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