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优质护理服务在高血压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论文_冯春霞

冯春霞

兰西县人民医院 1515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在高血压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2012年5月-2013年5月期间入住我院治疗的249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32例在常规护理服务下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包括注重人性化服务,更新服务观念,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健康指导等;对照组117例实施常规护理服务。记录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达到同等的降压效果时,治疗组的住院时间缩短,相应的治疗费用降低,并发症发病率明显降低,焦虑和抑郁程度明显下降,对护理情况满意度更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计划、系统地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是控制和预防高血压疾病的实用有效的护理服务模式。

关键词:优质护理;高血压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高血压患病人数呈上升趋势,成为目前我国人群中最常见的慢性疾病。由于人们年龄的增加以及饮食、生活方式等方面的不注意,很容易引起血压升高,加之对高血压知识缺乏等因素,最终导致高血压疾病。该病能够影响多种重要脏器如心、脑、肾等的结构和功能,甚至导致上述器官的功能衰竭,长期高血压还可成为冠心病、脑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1]。此外,由此引起的并发症如肾功能不全、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现阶段治疗效果明显的高血压口服药越来越多,然而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仍然有待改善和提高。作为一线护理工作不断追求的目标,优质护理服务强调以患者为中心,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从饮食护理、心理护理、运动指导生活护理、用药指导等方面对患者实施优质治疗[2]。本文研究该服务体系在高血压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为深入提高护理的服务质量提供理论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住院治疗的249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132例,男89例,女43例,平均年龄61.05岁;对照组117例,男75例,女42例,平均年龄60.15岁。所有患者均意识清醒,沟通正常,符合WHO制定的高血压的诊断标准[3]。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高血压病分型、家庭背景、文化教育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1.2 护理方法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血压患者的人数逐渐增多。高血压作为一种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患者在发病的早期并没有明显的症状或者说没有症状,因此患者很难提起重视由此而造成了对病症治疗的延误。许多的患者对高血压的认识程度不高,因此需要在饮食、运动、生活、心理以及用药方面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对患者采取优质的护理服务对于患者病情的恢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本文的研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服务,治疗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1.2.1 提供优质的饮食护理 患者膳食需经过专业营养师指导进低盐、低脂、低热量的饮食,这是控制高血压的基本方法之一。具体做法包括:(1)每天钠盐的摄入量限制在6 g以下,尤其是年老患者建议每人每天摄入量在1.5~3.0 g,即每天食盐不超过一个可口可乐瓶盖的量,同时少吃或不吃腌制品[4]。(2)减少对点心、糖果、肥肉、动物内脏等高热量、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同时注意适当摄入豆类、蛋类、鱼类等蛋白质类食物,保证营养平衡[5]。(3)多吃含钙量高且新鲜的粗纤维植物,如油菜、海带、菠菜、木耳、虾皮、紫菜和真菌类植物,每天食用一小碟醋腌制芹菜效果更好,同时要多补充富含维生素多的水果预防便秘,以降压降脂。护理工作人员要督促患者戒烟限酒,饮食要定时定量,使体重指数在正常范围以内。

1.2.2 提供优质的心理护理 研究表明患者长期出现精神紧张、压力、焦虑和恐惧等不良情绪或者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状况时,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血管收缩明显、血压急剧增高。专业护理人员应当结合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等实际情况和需求积极主动地与患者沟通,给予其心理行为的干预,主要有认知疗法、行为治疗、心理疏导治疗和健康指导等,进而帮助患者保持乐观的情绪和平静的心态接受疾病的治疗,提高患者稳定情绪,面对挫折的能力[6]。比如治疗过程中可以邀请权威专家对患者进行有关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病知识的普及,或在疾病治疗中取得明显效果的患者发表个人演讲传授经验以增加患者们坚持接受治疗的信心[7]。此外还可以通过倾诉、听轻松的音乐、适当参加社交活动等方法缓解躁动焦虑的情绪。

1.2.3 保证优质的运动指导生活护理 坚持适量、有度和有序的运动对高血压治疗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患者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的前提下,护理人员要鼓励推荐其选择自己喜欢和适宜的运动方式,必要时应当根据患者临床特征、身体状况、年龄等因素为其制定详细的运动处方。快速走路、太极拳、慢跑、游泳等令人放松的有氧呼吸运动都具有很好的健康效应,早晚锻炼一次,每次至少20 min,长期坚持,对患者缓解不良情绪和降低血压都有明显的效果。生活上要坚持每天中药泡足,保证水温热,水量至少泡过脚踝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疲劳[8]。为给予患者良好的睡眠环境,病室应当保证良好的通风条件,同时避免强光和噪音,夜间要保证病室安静,睡前应尽量避免容易引起患者情绪发生大的波动的事情,可以让患者阅读晚报,十点钟准时熄灯,确保患者尽量减少熬夜次数且定时休息,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

1.2.4 提供优质的用药指导护理 举办高血压专题教育宣传讲座,医师要根据患者的健康观念、经济因素、文化层次和疾病的严重状况等具体因素讲解有关高血压的主要症状、治疗监测方法、用药注意事项以及高血压如何预防等基本知识,尤其要向患者告知高血压一般需终身治疗,患者要遵照医嘱规范用药,当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时要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同时专业护理人员应当了解更多的相关高血压治疗的知识,为患者提供指导用药建议,要根据血压水平、季节等情况调整患者用药剂量,冬季气温降低会引起血管收缩,从而导致血压升高,因此要嘱咐患者定时用药、长期用药、联合用药,同时要定期监测血压,做好病情观察。

对照组入院后在常规治疗下给予饮食、用药、运动生活等方面的常规指导护理,每天和治疗组同时测量血压并记录。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治疗费用、并发症发生率、焦虑自评和抑郁自评,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调查评分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达到同等的降压效果时,治疗组的住院时间缩短,相应的治疗费用降低,并发症发病率明显降低,焦虑和抑郁程度明显下降,对护理情况满意度更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论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严重化,生活方式以及饮食结构的转变,我国目前的基本护理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广大高血压患者的需求,提供全面、有效、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逐渐成为我国临床护理工作面临的重要突破[8]。对于优质的护理服务主要有以下几点建议:(1)加强对护理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素质道德。逐渐的使得护理人员意识到好的态度对于患者病情恢复的重要性,要求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护理时保持一颗认真负责的心。对待患者要态度亲和热情主动,经常性的对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及时发现患者的问题并采取必要的措施。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医院可以制定出合适的奖惩新制度,对于表现优秀的护理人员进行适当的护理当然对于不负责任的护理人员也要受到一定的惩处。(2)不断地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的培训,使得护理人员的技能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得以提高。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能够根据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及时准确的判断。此外还需要对患者的用药情况以及运动情况进行了解,及时地把握好患者的病情动态。本文将所有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为治疗组高血压患者提供优质的饮食、心理、运动生活、用药指导等方面的护理服务,结果显示该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治疗花费、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焦虑和抑郁程度明显下降,对护理情况满意度更高。可见计划、系统地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是控制和预防高血压疾病的实用有效的护理服务模式。

参考文献:

[1]赵丽萍,杜丽萍.优质护理服务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内蒙古中医药,2012,22(5):148-149.

[2]郭连朋.优质护理服务在高血压病治疗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3,34(5):984-985.

[3]刘艳红.优质护理服务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99-100.

[4]于万义,李新民.47例老年高血压病治疗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08,6(15):310-311.

[5]秦放,张岩.优质护理服务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0,6(22):108-109.

[6]李鑫,胡锦心.高血压病治疗中需要重视的几个问题[J].空军医学杂志,2012,28(4):220-222,226.

[7]杜进波,王丽娜,符维腾.高血压病治疗的新共识[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7(22):27-28.

[8]陆燕.优质护理服务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38(3):366-367.

论文作者:冯春霞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2/18

标签:;  ;  ;  ;  ;  ;  ;  ;  

浅析优质护理服务在高血压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论文_冯春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