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建设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赵志男

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建设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赵志男

赵志男

大港油田公司第六采油厂 天津 300280

摘要:精细化管理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的管理模式,通过将整个流程细节化,规范化、数据化,优化系统的管理效率,使建筑工程建设达到高质量,使整个内部管理更加稳健、细致、科学。本文进一步分析了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建设中的应用,以供同仁参考借鉴。

关键词:建筑工程;精细化管理

一、建筑施工项目应用精细化管理的实际意义

1.1 精细化管理可以明确分工,责任到位

建筑施工项目实行精细化管理,可以实现绩效效益与员工的工资收入挂钩,可以作为绩效工资分配的一个参考依据,可以推动建设项目的和谐施工。通过精细化管理,管理人员可以将工作细化到人、将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能够积极有效的调动工人们的工作积极性。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要做到各项工作层层落实,强化监督施工人员标准化作业,规范施工人员的安全行为,明确管理人员的过程控制意识。

1.2 精细化管理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提高管理水平

精细化管理可以科学有效的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培养施工人员形成精细化工作的良好习惯。在责任到位的同时,促使施工人员工作观念的转变。提高施工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敬业精神,逐渐形成自己的企业文化,加快了企业由单一制度管理向制度管理和文化管理并存的转变,促进建筑施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1.3 精细化管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精细化管理以快速高效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目标为重点,以优化结构、提高效率、节能降耗为手段,实施了生产速度和技术结构,安全质量和经济效益的相互统一。通过对比分析、查找短板、总结经验,对各项重要指标进行优化,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以更加精准、经济、健康的理念投入到各项工作中,降低成本,努力提高施工项目的科学发展和节能降耗水平,实现了经济效益最大化。

二、建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现场管理落实不到位

建工程项目施工时,涉及的工程材料众多,堆放混乱、储存不当的现象在施工现场时有发生,有些会最终影响材料的质量,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在工程机械的使用上,一些操作人员违规操作,冒险作业,影响了施工质量还会造成施工机械的加速消耗,故障频发,影响施工过程中的正常使用。如果后续时间,施工企业没有及时进行维修,造成机械设备损坏,又无形之中增加了维修费用,提高了房建工程项目的成本。

2.2施工质量管理还有待提高

建工程的施工质量取决于整个工程各个环节、各个模块的工作质量,这些质量管理目标需要所有参建人员承担,每一个质量控制点的管理缺失都将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水平。目前,我国建工程质量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很多细节的工程操作没有规范严格的执行,例如钢筋混凝土的硬度没有达标、混凝土的凝结速度较慢等问题,会直接影响工程的施工质量,造成很大的质量风险和管理隐患。

三、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建设中的应用措施

3.1 对建筑材料的精细化管理

众所周知,材料成本是整个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支出的主要部分,对材料的精细化管理将对建筑工程的成本管理产生极大的影响。目前,在很多建筑企业中,还存在着对材料控制精细化管理不够的现象,存在材料浪费,采购价格失真等现象。运用精细化管理的思路,要求我们的建筑企业优化建筑施工的材料管理流程,细化管理规则,制定管理目标,并进行详细的分解,建立严格的材料的入库、出库管理制度,对材料分堆分类存放完善基础管理,避免因存放不当造成损耗,特别是材料的采购过程中,严格按照质量的相关要求和预算报价,结合市场当前行情,进行选购,严禁以次充好,虚报价格及数量,严格做好采购过程中的监督检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 前期管理精细化

(1)要认真对工程设计图进行审核,并与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对比,通过对工程所在地周边环境、地下管网、地质条件等情况的细化对比和分析,找出设计图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之处,加以改进和完善,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2)工程项目的管理人员要有大局观,既要重视整体的管理,又不能忽视局部的管理,同时,应对建设程序的细化方法加以关注,掌握所有分项分部工程及关键工序的质量要求及施工技术要点,按照相关规范标准的规定要求提出合理化的施工建议,为施工的有序开展提供保障。

(3)施工正式开始前,应对施工合同进行细化,明确不按合同规定操作的处罚程度以及施工中严重浪费的处罚细则。通过对该阶段的细化管理,除了能够确保工期和质量之外,还能使经济效益获得显著提升。

3.3施工中的精细化管理

(1)施工质量管理

较为常见的施工质量管理方法包括全过程管理法、动态管理控制法、质量统计管理法。对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应重视其事前管理、事中管理与事后修正工作,并且还需要建立完善的质检机制,对建筑工程施工进行全方位的质量跟踪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应当严格落实施工质量责任制度,合理分解质量目标,采取质量责任实名登记。在整体工程施工计划中,应预留必要的停工检查点、见证点及汇报点等。此外,还需要梳理建筑施工工序,掌握重点环节与关键工序,合理加强施工现场的监督检验。对于隐蔽工程应加强监控,应当严格检查各道工序,及时发现施工中存在的不足,积极采取合理的措施处理,避免埋下安全隐患。

(2)施工进度管理

①对各项各级施工计划进行合理的编制,综合考虑对施工造成影响的外界因素,合理安排安全工程分项施工。②充分考虑施工现场与资料储备等情况,事先配置充足的人员与设备,以确保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③定期召开施工进度协调会,掌握各部门实际需求,妥善处理关键问题,确保工程能够按照计划顺利完工。④做好工程计划执行情况的检查,如果关键施工环节存在持续性滞后现象,应采用缩短关键工作持续时间、合理组织作业或是落实平行施工等措施进行调节。

(3)施工成本管理

①制定健全的成本管理体系及制约机制。②根据施工图纸,合理的分解预算,确定施工成本。③构建科学的工程计量与数据计算台账,利用合理的技术规范与单价资料,有效掌握市场物料价格变动,对工程量及合同、预算等方面未涵盖的工程费用成本进行挖掘。④利用先进的施工技术与组织模式,合理的进行人力、材料、设备及资金等的分配。⑤增强施工质量与安全的管理,降低工程质量成本。此外,对于现场签证,应及时办理;对于劳务施工单价及器械租赁价,应进行严格控制,并且还需要制定合理的奖惩政策,以约束和督促项目管理人员敢于承担成本管理的风险。

(4)施工安全管理

①在进行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工作时,应对工程施工进行安全风险评定。在施工技术方案中,需要有针对性的编制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且在正式开工之前,应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识别危险源,增强事故的防范。②增强宣传教育,构建并落实安全生产培训制度,不定期的组织员工学习培训,考核合格之后才可正式上岗工作。③建立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项目部与各专业施工队应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与社会治安治理目标责任书,逐级分解、落实安全生产控制指标。④增强安全生产检查,及时发现、排除影响安全生产的不良因素。⑤对于施工组织或是技术复杂的特殊工程,应当组织必要的技术与安全论证,并增强技术交底工作,编制施工作业指导书,规范施工。⑥成立突发事件领导小组,建立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机制。

结束语

在精细化管理模式下,能够促使建筑企业以战略发展为导向,以降本增效为目标,以优化流程、追求绩效为途径,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完善建筑企业内部管理环境,创建优秀的建筑企业文化。

参考文献

[1]王欣,赵挺生,丁丽萍.业主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模式探讨 [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2010,03:66-70

[2]许旭东.浅谈如何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 [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03:199-200

[3]李学才,高宝永.建筑施工管理及绿色建筑施工管理分析 [J].施工技术,2014,51:480-481

论文作者:赵志男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4

标签:;  ;  ;  ;  ;  ;  ;  ;  

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建设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赵志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