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文批改教学中,教师建构“指导—自主”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和良好习惯,尽最大努力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培养作文兴趣。学生在互改作文中集思广益,取长补短,扩大了受教育面,更有利于把文章写好。
关键词:小学作文;多元评改模式;学生批改
前言
新课程影响下的评价,应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概念基础出发,以切实帮助学生获得写作能力为目的,这样才能真正促成学生的成长,并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依据。
1小学高年级作文评价现状
小学高年级学生所写的作文是本文的主要探讨对象。本文中的小学高年级指通常意义上的五六年级阶段。之所以选取高年级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在小学中、低年级阶段,学生的作文以写话为主,在这一阶段,作文教学侧重于培育学生的写作信心和兴趣,教师偏重以鼓励的方式引导学生写话;而高年级学生的习作已经趋于成熟,能够较为明显地体现出作文评价的现状及优劣。作文评价是语文教师对学生作文过程及结果作出的价值判断。以往已出现的作文评价方式主要包括:分数评价、评语评价和等级评价等。
1.1评价方法的问题
现今,语文作文评价只限于通过一些简单的分数和评价语来实施。指导者只能从“好词好句”“名言警句”“富有文采”等方面去评价和指导学生。在这种评价环境下,学生作文假话、空话连篇的现象无法得到根本改善。这是因为,简单的分数和评价语,在过分重视评价鉴定功能的同时,缺少对学生习作能力的进步和变化的关注,忽视了评价的发展性功能目标,忽视了评价的终极目的是让学生在得到评价后更好地认识自己,树立发展目标,以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因此,我们需要的作文评价方式是抓住学生写作的本质,动态关注学生的写作发展水平,并使学生得到更有针对性的作文指导。
1.2评价主体的问题
当下,小学作文教学依然由文章知识、写作经验、别人的教学经验及应试技巧组成。教师拿到学生的作文后,也习惯于从作文的内容、结构、语言状况等方面判断其写作能力。这种评价方法的确省力而易见成效,它绕过了写作能力养成的繁杂过程而直接达到了评价的目的,但不可忽视的是,这种评价并没有开拓学生的写作能力,一旦学生脱离了考试,就很难写出表达个人思考和认知的作文。另外,教师用这样的方法去评价学生的作文时,我们无法保证其客观公正。因此,我们需要更关注学生写作能力发展的作文评价方式。
2多元化的评改模式应用
2.1授之以渔,会改会批,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批改作文的能力
对于学生来说,自改作文是一件较难的事,要达到训练的目标,教师不能操之过急,一开始就让学生自改,他们是改不好的。因此,教师要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和步骤,扶着他们上路,并送上一程。
2.1.1指导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使学生能自改其文”,作文批改要充分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智力、能力。在作文教学中,笔者通过教给学生“三步走”来修改作文:第一步要让学生通读作文,对修改的文章要有个总体认识和思路把控。第二步要让学生在通读作文的基础上,对选题、结构层次、详略等方面作出判断、圈画、点批、重组重塑。第三步要让学生对字、词、句加以推敲,初步判断字、词、句使用的合理性和标点符号运用,并能准确使用修改符号进行修改。
2.1.2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作者在反复修改中才能领略写出美文的巧妙之法和乐趣。要让学生明确作文修改应从易到难,教给学生“一判二找三纠四看”来批改作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判”:判断卷面是否整洁,格式是否正确。“二找”:找出错别字,在原文处打上标记;找出病句,在下面划上横线。“三纠”:纠正错误的标点符号;纠正错别字,在批语栏里写上正字;纠正病句,写清病因。“四看”:看用词是否生动准确,语言是否通顺简练;看中心是否鲜明集中;看首尾是否完整呼应,段落过渡是否自然流畅,结构层次是否条理清晰;看选材是否符合实际生活具有典型性,是否围绕中心。这样,有步骤地反复修改才有章可循,避免了乱改一气,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1.3放手让学生自批自改。首先,教师要强调自改要求,明确批改目标,循序渐进,随着学生自改经验的积累,由易到难、由少到多地增加自改要求。其次,学生批改作文时,教师要巡回查询,随时解决学生批改过程中碰到的难以解决的问题,对于水平较低的学生要进行个别指导。再次,学生修改后的作文,教师要给予客观公正的评定,有进步的方面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如果修改后的作文仍存在问题,教师要指出其批改不足之处,鼓励学生继续修改。更有益的是,在“指导—自主”的模式中,以生为本,不但提高了学生作文批改能力,达到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目的,还变面面俱到为强化能力,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为今后“学生互改”打好了基础。
2.2教学相长,合作探究,激发提升学生互相批改作文的潜能
互改作文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可减轻教师的负担;既可扩大学生的受教育面,又有利于提高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同时,学生在互改中可集思广益、取长补短,提高修改作文和写作文的兴趣。
2.2.1示范引路,集体批改。教师将学生的某一篇带有共性的作文放在投影屏幕上,组织全班学生以课堂讨论的形式,针对“如何改好”,来引导学生按照批改作文的要求、方法和步骤各抒己见,实现信息的全方位流动,发挥教师的导向、扶助作用。
2.2.2学生结对,互批互改。教学中,教师让同桌、前后位置或水平差异较大的两个学生交换批改作文,也就是对批,可鼓励学生通过交谈、征求意见提出异议,讨论后修改;作文批改完后,由作者审阅、询问、交换意见等提高批改质量。在这样一种始终充满融洽、平等、友好的气氛中,学生积极大胆地参与,发挥了自主性,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2.2.3小组合作,共同批改。也就是三人一小组共同批改,每组好、中、差搭配组合,选出组长负责批改全过程。小组建立后,由教师指定文本,提出修改要求,确定批改重点,要多发现作文中值得肯定的地方,对错误和不足之处要提出具体的意见,重在肯定鼓励,让学生在鼓励中接受和改正自己的不足。
2.3学闲生的作文教师要全批
学困生的作文一般存在的问题较多:有的格式不正确,有的错字、别字连篇,有的语句不通、句意不清,有的内容胡编乱造,有的中心不明确,有的叙事东拉西扯。针对这类习作,采用上面两种方法肯定行不通,批改工作需要由教师来完成。教师批改时要本着“多就少改”的原则,从格式、书写、字、词、句、段、篇、标点符号等方面进行批改,做到简单明了。批改后的作文要让学生读后明白教师为什么这样改,自己原先写的作文问题出在哪里,通过教师批改,学习这类作文的写作技巧和方法,确保下次写同类作文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通过这样的批改,让学困生的作文能力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
结束语
学生批改要像一面“镜子”,让学生看到自己作文的优劣得失;学生批改应该是一座“加油站”,给学生补充向前行进的作文“能源”;学生批改应该是一座“桥梁”,使学生到达较为理想的作文境地。
参考文献
[1]王毓新.SOLO评价对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启发(上)[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16).
[2]荣维东.构建基于科学标准的作文评价指标体系———从美国“6+1要素”作文评价指标说起[J].语文教学通讯,2018(10B).
论文作者:刘细丽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9月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0
标签:学生论文; 评价论文; 教师论文; 能力论文; 方法论文; 要让论文; 等方面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9月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