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其解决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对策论文,大学生心理论文,健康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1年3月,国家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意见》指出:“社会情况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如何指导学生在观念、知识、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尽快适应新的要求,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需要研究和解决的新课题”。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引起了教育界有识之士越来越普遍的关注。因此,认真研究和掌握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探索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根据大学生群体心理特点,帮助他们解决心理发展过程中和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心理行为问题,开发他们的心理潜能,优化他们的心理素质,使他们全面、充分、和谐、主动地发展,是我们高校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据国内外有关研究,大学生的抑郁、焦虑、强迫、人际关系和适应不良、人格障碍、精神病等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在16-30%之间。原国家教委曾对12.6万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和测试,发现存在明显心理障碍者达20.23%,每年全国高校学生因失恋、考试失败、人际冲突、生活受挫等自杀者达数十人之多。据上海高校的调查,在200多种令大学生烦恼的原因中,人际关系、学生、异性、对未来的担忧各占20%。大学生心理问题呈上升趋势,已是不争的事实。随着大学生独生子女的增加,这些心理问题将更加突出。严峻的事实警示我们,如果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加以认真研究解决,不仅将严重影响未来高级人才的质量,还将诱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成长发展中的困惑与矛盾。这些困惑与矛盾又大都是基于大学校园这一特定环境而引起的。具体表现在:(1)自我意识明显分化。“理想我”与“现实我”的落差,使“主体我”与“客体我”发生矛盾冲突。他们对自我的评价常常是矛盾的,他们有时能客观评价自己,有时又高估自己;有时感到自己似乎很成熟,有时又似乎觉得自己很幼稚;有时自信,有时自卑……因此产生一种内心痛苦和不安感。(2)情绪控制能力较低。表现为情绪波动较大,大悲大喜,大起大落,时而积极情绪占据主导,时而被消极情绪主宰。遇事不冷静,易冲动等。(3)人际交往障碍,表现为交往圈子窄,缺乏基本的人际交往知识和技巧,易引发人际冲突,陷入孤独、逃避、自我心理设防。(4)学习动机与兴趣缺乏。学习缺少自觉性和主动性,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专业兴趣。面对学习压力丧失信心,产生焦虑。(5)恋爱与性心理适应不良,表现为性冲动与性压抑的矛盾,性心理失常,有的酿成悲剧。(6)择业求职焦虑,表现为对前途的担忧,缺乏竞争意识,自信心不足。一旦遇挫,易产生情绪波动。(7)社会适应能力和耐挫能力差,表现为不能很好适应新的学习、生活、人际环境,遇挫不知所措。
大学生的这些心理健康问题,严重地阻碍着他们的全面发展。
心理问题的出现与意志、适应能力、耐挫能力、自信心等非智力因素,即心理素质的强弱密切相关。心理健康问题实质上反映的是一个人心理素质的强弱。心理素质是人的素质全面发展的关键素质,是人全面发展的整体素质的中介和载体,也是人们成长的基础和保证。它关系到人们生命的质量、人生的成败。
人类即将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它以创造性的人力资源为依托。它只承认竞争中的成功者。学会生存是现代人终身面对的问题。要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人们不但要有知识能力,胆识和开拓创新精神,还要有科学的思维方法,高尚的道德品质,团结协作的群体意识,广阔豁达的胸怀,崇高的理想和目标,这些都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在新世纪立于不败之地。无数严重的教训告诉我们,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很可能功亏一匮,前功尽弃,对国家、个人都将是很大损失。
二、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与其正处于心理发展阶段密切相关。
大学生正处于青年中期,青年中期是心理发展开始走向成熟的重要阶段,是一个人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但同时又是心理发展与成长的困惑期。由于我国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大学生身体发育快,但身心发展呈不平衡状况较为普遍,心理成熟滞后于生理成熟。心智能力无法控制生理成熟而衍生的冲动。因此,他们的心理发展呈现出两重性的特点,在掌握知识、思维能力等方面,他们似乎与成人无异。但由于阅历浅,经验少,在人生观、价值观、社会适应等心理发展基础方面,还带有很大的稚嫩性和盲从性,其心理倾向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例如富有理想又易脱离实际;热爱生活又易因受挫而悲观失望;思维活跃又易于偏激;自我意识强又难以对自己客观准确的定位。因此,经常产生这样那样的心理冲突、心理困惑。这些心理冲突和困惑是与其心理发展阶段密切相关的,要消除上述心理障碍,一方面须赖自我身心的逐步发育,同时也需要学校的教育和实践的磨练这样一个过程。
(二)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与当今的社会环境有关。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变革、科技进步,正在转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政治气候的多变,中西文化的冲突,各种思潮的涌入,诸种矛盾冲突对大学生带来的心理冲击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强烈和复杂。竞争的加剧、压力的增大、东西文化的碰撞、价值观念的多元、贫富差距的拉大、利益格局的调整等等,当这些展现在心理结构还相当稚嫩的大学生面前时,他们的理论知识和人生阅历还无法使他们找到正确的答案,出现心理失衡是很难避免的。加上社会变革带来的冲击,有的是朝着他们而来的,如高校改革带来的自费上学,自主择业,竞争就业等等,无一不使大学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心理压力。
三、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又是复杂的,问题的解决不能仅仅依靠大学教育,而应从整个社会的大背景下进行思考。
(一)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帮助大学生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
人们的心理活动要受思想的支配。人生观、价值观是心理发展的舵手,它规定着人们心理发展的方向。因此,要使大学生心理素质健康发展,最根本的要帮助他们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当代大学生在开始对人生问题进行思考探索时,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新旧观念激烈冲突,加上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西方思潮的不断涌入,民主进程不断加速,时代社会裂变过程中的各种矛盾现象,使正处于人生尴尬期的大学生产生种种困惑,蒙受巨大压力,出现价值认同与价值取向的矛盾冲突。这种矛盾冲突,主要反映在观念与行为的分离上。例如他们注重人生价值的实现,但又缺乏艰苦奋斗精神;他们懂得人生意义在于奉献,但道德实践中相当部分学生却奉行奉献与索取平衡。甚至表现出功利、实惠、本位等价值追求。
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需要用正确的理论武装头脑和社会的实践。因此,需要有全社会的关注。一方面,应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以法律、行政和道德的力量,不断减弱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和腐朽没落思想滋生的土壤。通过广泛的媒体,文化市场等社会影响,努力营造全社会良好的政治气氛。社会各界应主动积极热情地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提供条件和场所,使大学生置身于一个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机制之中。另一方面,要使心理教育像知识教育、道德教育一样成为全社会关注和重视的教育课题。因为正确的认知到行为的转化需要有情感中介的催化、信念信仰的内驱和意志的定向。情感、信念、意志等等非智力因素的锻造,同样需要有家庭、社会、学校三位一体的育人环境。
(二)加强心理素质教育。
心理健康与否,与心理素质的高低直接相关。大学生心理健康出现的问题,不论其表现如何,无一不反映出大学生的适应能力和耐挫能力较低。因此,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出现的各种问题,从提高他们的适应能力和耐挫能力入手,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防止心理问题的关键。
1.加强适应能力的培养。
适应能力是个体面对新的或变化了的环境,内部心理状态与外界环境保持一种动态平衡的能力。即能积极运用外界环境提供的条件,机动灵活地进行积极的心理调适和行为控制。要想在社会发展变化中保持一种良好的生存状态,在新世纪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大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适应能力。
大学生由中学到大学面临着一连串的适应问题,但主要是适应变化。包括自己角色的变化,人际关系的变化,学习生活环境的变化。因此要帮助大学生学会悦纳自我。不苛求自己,不要经常用“理想自我”去苛求“现实自我”。学会全面接受自己,包括自己的优缺点、长短处,如个子不高,相貌不扬等等。要掌握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只要本着真诚、尊重、平等、奉献、相容等基本原则,本着“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传统美德与人交往,就能使自己生活在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的氛围之中。适应环境主要是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新的变化了的环境,尤其是对自己不利的环境。即个体在客观环境中主动积极地调整与环境的不适应行为。使自己的潜能得以发挥,从而改造环境并使自己在改造环境的过程中得到发展。环境改造人,人也能改造环境,这是由人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决定的,大学生懂得并掌握了这一辩证法,并操作于实践,就没有适应不了的环境。
2.进行耐挫能力的培养。
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遭受挫折,本是生活中的正常现象。但对于当今一代大学生来说,由于大都是一帆风顺过来的,一旦受挫,因无思想准备,便难以承受,不是深感痛苦和疲惫,就是心灰意冷,不思进取,甚至自我煎熬,自我摧残。
其实,挫折并非一定是一件坏事,失败之所以是成功之母,关键在于心理上并没有失败,顽强地与厄运抗争,还是无可奈何地接受命运的摆布,是强者与弱者,成功者与失败者的分水岭。大学生在校遇到学习、生活、人际交往、恋爱、就业等方面的挫折,是经常地大量地发生的,培养大学生的耐挫能力除了能使大学生能承受挫折避免引发心理危机,更重要的在于他们今后能以强者的姿态面对社会现实。挫折是个体从事有目的活动过程中,遇到障碍或干扰,致使个人动机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的情绪状态。培养大学生的耐挫能力,要帮助他们能正确地进行挫折的心理归因。造成挫折有主客观的原因,是主客观交互作用的结果,但就其实质而言是个体心理的冲突与不平衡。心理冲突在大学生身上主要反映为需要冲突、动机冲突、抱负冲突、能力冲突等。大学生容易追求不切实际的需要,要使他们懂得,人们需要的满足是不能高于现实所允许的限度的。动机冲突的结果只能是一种动机获得满足,而其他动机受阻。大学生的活动要受时空、身心能力方面的限制,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而放弃某些目标,是解决动机冲动,避免产生挫折心理的唯一办法;个人的抱负受制于主客观条件,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超过现实可能性的抱负,不能实现,易产生挫折感;过低的抱负水平会使人无法进取,错过许多的成功机会,从而带来空虚,苦闷、不满足,也会造成挫折心理。因此,引导大学生根据主客观条件确立适度的抱负水平,十分关键。要使大学生有自知之明,“眼高手低”是大学生能力冲突的集中体现。只有对自己的能力有适当的估计,才能避免欲达而不能带来的心理挫折感。
要教导大学生在一旦受挫后学会理智性反应,避免情绪性反应。情绪性反应伴随着紧张,愤怒,焦虑等情绪,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冲动性,结果只能把事情弄得更糟,而理智性反应是受挫后冷静理智地审时度势,经过慎重缜密的分析思考,既仍然追求自己的既定目标,又能根据客观现实和自己能力条件适当地调整自己的目标,使之更符合实际,有利于目标的实现,这样不但不会产生挫折感,还会增强自信心。
总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当前人才培养中不容忽视的问题。《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试行)》明确指出:“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等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因此,认真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并通过多种途径加以教育和引导,从而切实优化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是摆在高校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