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金蕊
(武警山东总队医院门诊部 山东济南 250014)
【摘要】目的:了解急性应激障碍的发生因素、症状、治疗、预后。方法:通过对一病案的咨询治疗过程结果的分析。结论:突发或创伤事件,个性特征都是起病的原因,常见症状是麻木;情感分离,缄默,现实感丧失,对经历事件的的重新体验,做梦和闪回,对事件的回避。症状一般不超过四周,预后良好。
【关键词】急性应激障碍;原因;症状;预后
【中图分类号】R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9-0211-02
急性应激障碍又称为急性应激反应,以往称为急性心因性反应。是指由于突然而来的且异乎寻常的强烈的创伤性事件所引起的一过性精神障碍[1]。一般在应激性事件后几分钟至几小时出现症状,临床表现有较大的变异性。主要表现为有强烈恐惧体验的精神运动性兴奋或精神运动性抑制,行为有一定的盲目性。本病发病急骤,经及时治疗,预后大多良好,精神状态可完全恢复正常。
1.一般资料
刘某 女,20岁,大二学生,家中独女,衣着整洁,外表文静,随母走进咨询室,低头不语。父母均为公务员,本科文化,父亲经常出差,对女儿照顾不多对女儿非常宠爱。母亲对女儿在生活学习上要求严格,父母关系尚可,有时会对丈夫抱怨,认为丈夫在家呆的时间太少,什么事情都得自己一个人承担。刘某学习成绩优良,独来独往。无重大躯体疾病,无家族性精神病史
2.母亲陈述
女儿很优秀,个性要强,什么事情都要做好,遵守纪律,小学中学都是三好学生,学习很用功,稍有考试不好就担心紧张,给自己增加压力。情绪比较敏感,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比较独立,依赖父亲,虽然父亲在家陪伴时间不多,但跟父亲关系亲密,有什么话都跟父亲讲。跟同学相处比较融洽,没有特别好的朋友。四天前刘某因小事跟两男性发生口角,被两个男性打了,已报警。经医院检查,有软组织损伤,轻微脑震荡。检查之后,回家睡了一觉,醒来之后,发现她不吃不喝,不说话,问她怎么不舒服,不予回答,有时自己流泪,有时冒出一句,“我要杀了他们”。有时会扔东西,发脾气,交流困难,晚上难以入睡,自己躲在床脚,需要母亲陪伴,入睡之后做恶梦,被吓醒。
3.咨询师的观察
刘某低头不语,神志清,目光呆滞。知道自己叫什么名字,有时走神,问话好似没有听到,答非所问,忽然冒出“我要杀了他们”,就不再说话,问她是否还记得当时的情况,摇头不语,表情紧张、茫然,目光呆滞,问她是否害怕?点头,咨询者碰到她的手,迅速向后抽回,抱住母亲的胳膊,说“他们打我,我要找爸爸来打他们。第一次交流比较不通畅,第二次三天后来诊,情绪还算稳定,对答流利,可以主动回忆当时的情景,情感协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诊断
4.1 诊断
根据来访者的基本资料、起病时间、诱因、临床表现诊断为急性应激障碍。
4.2 诊断依据
4.2.1来访者个性要强,不服输,敏感,要求完美,成长过程顺利,突然遭遇创伤性事件,被男性殴打,不能接受这种现实事件,并在几小时内发病。根据母亲叙述,情绪低落,流泪,愤怒,有痛苦性记忆,目光呆滞,表情茫然,不言不语,呼之不应,有时自言自语,有时表现像个儿童,不能进行正常的生活学习。
4.2.2根据咨询师的观察和咨询,发现来访者有侵入性记忆、负性心境,睡眠障碍、噩梦,闪回、回避、警觉性增高等症状。
4.2.3事件发生后,来访者有明显的社会功能障碍,不能进行正常的生活学习。
4.2.4症状持续4天,并发生于创伤事件一个月内。
5.鉴别诊断
5.1 分离障碍
分离障碍称“癔症”或“歇斯底里症”是一类由精神因素,如生活事件、内心冲突、情绪激动、暗示和自暗示,作用于易患个体引起的精神障碍。分离障碍首次发病往往有明显的应激因素,尤其在发病初期,可以表现为朦胧状态、假性痴呆等症状,很难与急性应激障碍区别。但是从分离障碍患者的性格特点,症状丰富多变,在轻微不愉快的生活事件下反复发作,且发作具有明显的表演性、做作性、暗示性症状多见等方面可予以鉴别
5.2 转换障碍
转换障碍也称功能性神经症状障碍,通常在应激或创伤后发病,若急性发作时要与应激反应相鉴别。一般而言,转换障碍的表现更为多样化,并有夸张和表演性,给人以做作的感觉。病前性格有自我中心,富于幻想,喜好文艺等特点。转换障碍的发作具有暗示性,且多次反复发作。
6.心理治疗与效果
该病例诊断明确,急性应激障碍的处理即是心理危机干预。
6.1 治疗干预的基本原则就是及时、就近、简洁。
6.2 治疗的主要目的,就是尽早消除个体的病态应激反应,减少其随后形成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可能性。
6.3 治疗的方法及效果 在本病例中,治疗干预的基本方法是心理干预为主,药物治疗为辅。给予适当的镇静药物缓解来访者的情绪。在能够多接触的情况下,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促膝交谈,对患者进行解释性心理治疗和支持性的心理治疗,帮助患者建立自我的,有力的心理应激模式。不要回避事件本身,详细回忆事件经过,患者的所见所闻和所作所为。经过一周两次的咨询,来访者症状基本缓解。来访者为在校大学生,理解接受能力强,后又经过两次咨询,恢复良好。在应激反应中,认知评价起着关键作用,发病跟来访者个性特征有很大的关系。而教育是改变认知的重要途径。研究表明,心理健康教育对个性特征有着积极的影响[2]。所以建议来访者可以定期心理咨询以完善自身个性的发展,提高自身的应激能力。
【参考文献】
[1]邓明昱.急性应激障碍与灾难心理危机干预[J].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杂志,2009,6(1):3-9.
[2]邓明昱.急性应激障碍的临床研究新进展.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6,24,12.
论文作者:张金蕊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7月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6
标签:障碍论文; 来访者论文; 事件论文; 症状论文; 心理论文; 创伤论文; 情绪论文; 《心理医生》2018年7月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