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各大行业都采用了网络化运营技术进行管理运行。城市地铁同样引入了网络化的信息技术进行行车操控,提高了地铁运行效率。但是实际运作中,地铁网络化运行行车组织形式多样化,结构较复杂,必须通过不断地分析研究,才能更好的服务于社会。本文将重点对网络化运营行车组织做出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地铁;网络化运营;行车组织;分析
引言
网络普及的信息时代,各个领域都被网络所覆盖,地铁运营在通过不断地研究与探讨下也步入了网络化的发展,网络化运营行车组织精准了到站时间,通过借助网络信息查询,乘客对站点及路程有了很好的了解把控,通过近几年的不断研究改进,网络系统越来越完善,为乘客营造了安全舒适的出行环境,为了让地铁更好的服务于社会,本文将与现存网络技术相结合对网络化运营行车组织做出改进分析。
一、网络组织的缺点
(一)安全隐患多
存在的安全隐患较多。随着地铁的广泛实施涉及到的面积越来越广,管理面积也逐渐增大,由于到站时间、客流量把控数、开关门等都依靠网络操作,地铁在运行中若是出现网络问题会导致一系列的安全事故发生。
(二)车辆与人员间的问题
车辆与人员间的问题主要在于人流量较大,车辆供应不足。尤其是节假日期间,对于一些旅游城市而言,人流量超出了车辆承受的范围,对车内相关网络系统造成了一定的干扰与破坏。而且人流量比较多的情况下会出现车辆误点,长期的误点会导致发车时间进行不断地更改。
(三)车辆外部因素
网络化运营行车最大的缺点就是车外环境都是依照网络进行监控实施,有些不法分子对车外重要设施进行破坏或是盗窃,直接导致停运或延运等现象。
二、改善方案及措施
(一)建立人流量监控系统,实施车辆信息公布
车辆的有限及客流量的增加使地铁近几年一致处于超负荷的工作状态,候车客流量过多导致车门、吊环、车厢内部受到损害,乘客间的矛盾也日益增加。网络信号的输出与信息接收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而且外部环境影响也会让列车出现损失与危害。针对此现象建立信息公布系统,利用无线网络与视频监控在各大站点实施现场监控措施,针对不同站点的客流量计算规划列车运行时间,缓解客流量带来的损失[1]。具体系统建立如图1所示:
图1 人流量监控系统及信息发布图
(二)加强现场安保人员与指挥人员
自从地铁网络化运营行车组织实施后,对于车辆现场运营管理没有进行很好的管控,导致节假日及人流量较多的时候发生人员事故的损害,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踩踏事件。对此,应加强到站指挥人员与安保人员对现场进行控制协助,指挥乘客做好先下后上的安全乘车规范,避免上不了车下不了站这种低级现象出现。同时加强疏通人员与安保人员的数量,这样有利于车辆的保护。如车门被挤变形,乘客上下电梯出现摔伤、踩踏等事件。所以应及时防范不良因素,保证乘客人身安全不受到侵害。
(三)借助微信功能建立乘客出行信息服务系统
依旧是针对客流量进行分析改进,还有就是增加到站时间查询功能,在已有的监控系统上进行简便系统的开发研究,帮助乘客掌控出行时间与信息,以达到客流量的减少。该功能是在微信公众号的基础上研发轨道交通乘客出行信息服务系统。其特点在于操作简便,大众化。该系统内容丰富全面,包含了客流量人数、地铁到站时间、下站地铁的间隔时间、换乘站查询等,大大降低了乘客在进站口长时间的逗留查看相关到站信息,导致车站人数增加。随着无线支付模式的大面积普及在车站各个进站口还建立了扫码进站模式,年轻人可直接借助支付宝支付或微信支付进站乘车,减少了排队购票时间,错开了人流量堆积。具体微信地铁查询系统如图2所示:
图2 轨道交通乘客出行信息服务系统
(四)建立应急中心
地铁建设的投入越来越多,乘车人员及列车数量也在不断地增加,换乘线路也被规划的越加繁琐。因此随便哪条线路在运行中发生故障会导致后期一连串的列车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延误乘客时间,增加客流堆积量并重复前面一系列的不良危害发生。根据此现象,对网络化运营行车组织进行完善更改,结合实际情况在每个重要站点建立应急指挥系统。主要是为了将本路段出现的紧急状况通过应急指挥系统传输到下一站点,便于下一站点提前做好应急准备,调动储备资源进行现场指挥及救助,减少紧急事故带来的危害性。应急系统可通过网络现状分为线网应急中心及线路应急中心[2]。线网应急中心主要是为了协众工作人员处理运行中出现的信息损失,通过线网之间的传输做好信息共享,提供数据便于处理。线路应急系统主要是为了在出现紧急事故的情况下,通过线路报警系统进行报警提醒,便于当前站点的相关人员第一时间做好应急疏通与指导,提升救援效率减少损失。
三、结束语
综上述分析得出,网络化运营行车的普及提高了人类出行质量,但是良好的保障在于系统的完善性与安全性,这就需要全民相互监督配合,做好外部防护工作。地铁作为日后重要的交通工具,也需要我们网络运营部通过不断地实践研究,让网络行车组织更加完善化,创造更加舒适安全的乘车环境。
参考文献:
[1]钱家祥.基于地铁网络化运营行车组织的探讨[J].科技视界,2016(14):323-323.
[2]王建兴.基于地铁网络化运营行车组织的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6):288-289.
论文作者:周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
标签:地铁论文; 乘客论文; 行车论文; 人流量论文; 客流量论文; 人员论文; 网络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