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利共荣--促进海峡两岸与香港经贸合作研讨会纪要_台湾经济论文

互利共荣--促进海峡两岸与香港经贸合作研讨会纪要_台湾经济论文

互惠互利 共同繁荣——“促进海峡两岸与香港地区经贸合作研讨会”发言摘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贸合作论文,香港论文,海峡两岸论文,互惠论文,研讨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0月24日、25日两天,由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台湾工商企业联合会共同举办的“促进海峡两岸与香港地区经贸合作研讨会”在京召开,有近200名海峡两岸及香港地区工商企业界知名人士参加,会议就相互间农业经济合作及经贸投资等问题进行研讨、洽谈。

在香港即将回归祖国、两岸政治关系出现波折之际,此次研讨会规模之大,颇令各界瞩目。

●几年来,随着两岸关系的发展,两岸经济相互促进、互补互利的局面正在形成。

●香港与内地已成为彼此最大的经贸伙伴,建立起互惠互利、辱齿相依的经济关系。

●伴随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开发建设,加强两岸及香港的农业合作,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经叔平: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主席

近年来,海峡两岸在人员交往,科技、文化、体育各方面的交流都有所突破,经济联系进一步密切。两岸经济相互促进、互补互利的局面正在形成。今年春节前夕,江泽民主席发表了关于促进和平统一的“八点主张”,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两岸民间经贸往来继续发展。据外经贸部统计,今年上半年,两岸贸易额达84亿美元,比1994年同期上升21%。其中输台金额为15.2亿美元,上升72%;从台湾进口额为68.8亿美元,上升14.5%。贸易结构也有明显变化,高附加值的产品增加。输台产品以机电、煤炭、自动数据处理设备、棉织品等为多;进口最多的是机电、合成纤维、化工原料、皮革等。两岸贸易继续成为台湾贸易顺差的最大来源。今天,我在这里还想向各位强调,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海峡两岸经贸合作和各项交流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关系到中华民族发展和繁荣的长久大计。目前两岸关系的紧张,并不妨碍两岸文化、经济交流。台商在大陆的合法权益都将依法得到保护。我们欢迎更多的台胞到大陆开展贸易及投资办厂,我们希望海峡两岸工商界组织将一如既往地为两岸经贸往来发挥积极的作用。

改革开放16年间,内地经济迅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这中间,香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现在香港与内地已经成为最大的经贸伙伴,内地与香港的贸易总值自1978年以来平均每年递增30%,共增长了40多倍,已建立起互惠互利、唇齿相依、密不可分的经济关系。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为香港的繁荣与稳定和祖国的经济建设作出了积极的努力。1994年6月,香港厂商联合会与我会在北京共同举办了《香港与内地北部地区经贸研讨会》;今年8月,厂商会又组织了以梁钦荣会长为团长的经贸考察团一行80人与我会代表团赴甘肃考察访问,并达成了10多项投资合作意向,促进了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并将带动更多的香港工商界人士投身中西部地区的开发建设。

大家都知道,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加强农业的发展应该放在国民经济的首位。使农民生活实现小康进而达到比较富裕,实现农业现代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最艰巨的任务。要强化科教兴农,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要加快发展农用工业,在确保粮食稳定增长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地积极发展多种经营。海峡两岸和香港地区在今后的经贸合作中,在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在农机、农药、化肥以及种植、养殖、食品加工等领域的合作前景非常广阔,潜力十分巨大。开发建设中西部地区,也是国家的战略决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中西部地区资源丰富,要积极适应发展市场经济的要求,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强水利、交通、通信建设,充分利用现有的经济技术基础,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林牧业及其加工业,开发能源和矿产资源,积极发展优势产业和产品,提高加工深度,使资源优势逐步变为经济优势。国家开发中西部地区的战略决策,为海峡两岸与香港的经贸合作提供了更加广泛的合作领域,在这里同样可以享受到优惠的投资条件,得到丰厚的回馈,许多香港和台湾的工商界人士已投身其中,我们热诚希望更多的工商界朋友抓住这一机遇,积极参与开发中西部地区。

●大陆台、港资企业的迅速发展,充分说明大陆采取对外开放政策的成果。

●面向21世纪,两岸必须加强经贸合作,方可在亚太乃至世界经济体系中确立应有的地位。

●两岸各自经济的发展都存在着“内忧外患”问题,这更凸显“合则两利”的发展趋势。

许胜发:台湾工商企业联合会会长

最近几年,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受到各方高度的关注,尤其是两岸及香港经贸依存日益密切,互补互利,这正是大家所乐见的结果。就大陆的角度言,自70年代末期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截止1994年底已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达221777家,实际使用外资金额955.64亿美元,已开业的外商投资企业达10万家,就业的人数1300万人,外资企业总产值达5934.7亿美元,占大陆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13.9%,外资企业进出口总值达876.5亿美元,占进出口总值的比重为37%,这些数字充分说明大陆采取向外开放政策的成果。

在大陆采取开放政策之际,台、港企业给予了极大的响应。根据大陆直接外商投资统计,截至1994年止,港澳在大陆的投资高居第一位,台湾则是排名紧接在美、日之后,且差距很小的第四名,若再考虑台商透过第三地转至大陆之投资,可以说稳居第二位。换言之,台港是大陆外资最主要的二大来源。再就贸易统计言,1994年香港与台湾二地与大陆之贸易总额占大陆贸易总额的24.6%,达四分之一,超过与日本的20.2%与美国的15%,这些数字清楚说明两岸及香港经贸关系之重要。同时也明确指出两岸间的经贸结合是外力所无法阻挡的。

在即将进入二十一世纪的最后四五年期间,台湾提出了“亚太营运中心”的发展构想,这个计划之成败关键,有相当部分与两岸经贸发展息息相关,尤其是“转运中心”与“制造中心”,更需要两岸产业分工来促成。同样的,大陆自明年起即将进入“九五计划”的新阶段,要使大陆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必须在经济体制、产业结构上作相当的调整,这当中两岸及香港经贸的进一步整合,应该也是重要的一环。

海峡两岸经济发展必须要走国际化及自由化的道路,方可在世界或亚太经济体系中扮演适当的分工角色。因此,两岸及香港的产业分工不能孤立于整个国际经济大环境的发展,作闭门造车式的讨论,有必要把我们的整合放在国际、区域的架构中去讨论。至于两岸及香港间的合作也已到了结构调整的关键。台港企业如何从大陆经济外销型产业扩大到内销型产业的参与,进而在大陆国有企业转型的过程中扮演积极角色,都是以后可以深入探讨的课题。

其实,把两岸间的经贸合作放在国际的角度来看,可以特别凸显其“合则两利”的情势,那是因为两岸在快速发展的背后,都潜在存着“内忧外患”的问题。就台湾方面来说,其内忧至少有以下三方面:

一、产业结构的脱胎换骨需要有足够的市场腹地。过去将近十年间,台湾产业结构转变迅速,制造业大幅下降,服务业迅速成长,岛内需求取代出口需求成为最大的成长动力来源。不过,今年以来情势有了转变,台湾经济面临“外热内冷”的问题,显示光靠台湾岛内市场有很大限制。

二、两岸关系在最近有很大的起伏,这会使得原本快速整合的两岸产业面临疑虑,甚至影响到许多台湾企业前来大陆投资的决策,这自然也延缓了两岸产业整合的进行。

三、非经济因素对台湾经济造成严重的影响,除了内部政治因素外,两岸关系与两岸前途的争议,一直困扰着台湾的政治、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这虽然反映了社会的多元价值,但如果不能在此一重要问题上找到平衡与共识,则台湾内部资源的消耗将非常可观。

至于,大陆方面的隐忧,至少也有以下三方面:一、在进入21世纪之际,如何使12亿人口免于粮食的压力,同时还要能够应付所得提高后的粮食需求增加,这将是一个不能逃避的问题。因此,提高农业生产力,进而作到“以农业培养工业,以工业扶植农业”的境地,是大陆当前重要的课题。二、庞大的国有企业体制如何调整改善,以便释放出资源作为其他工业化的基础,同时把这些重化、基本工业的效率提高,不但是大陆经济转轨的关键,更是未来能否持续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三、快速经济成长所形成的需求压力,使大陆基本建设不足问题日益突出,并将产生物价膨胀与宏观调控的压力,造成经济成长的循环波动与不稳定,1988年的经济成长率曾高达11.25%,但1989、1990年降至4.33%和3.89%,1991年恢复8%,1992-1994年,则分别为13.19%,13.82%及11.87%,显示其起伏之大,而几年来大陆消费者物价指数的上扬,也显见需求压力之重,成为经济发展的阴影。

两岸各自面对这些内忧,需要励精图治的地方甚多,若因为关系的倒退、紧张,是极端不智的。更严重的是除了“内忧”之外,两岸同时还面临对美、日经济依赖的“外患”,这当中尤其以两岸对美国享有庞大顺差最应当注意。

以1994年资料为例,美国对外贸易逆差高达1662.9亿美元,突破1987年所创下的1521亿美元纪录。最主要的逆差来源地为日本,逆差达656.7亿美元,将近达四成左右,其次即为大陆,逆差为294.9亿美元,占约18%,台湾则为美国第五大入超地区,逆差为96.3亿美元,约6%。因此,日本及两岸随时可能遭遇来自美国的贸易谈判压力与贸易摩擦。以过去经验来看,人民币或新台币被迫对美元贬值的潜在威胁一直存在,新台币自1985年8月的40.47一直升值到1992年6月的24.65最高,之后徘徊在25-27元之间。人民币则由于1984年1月到2.0738一直贬到1994年3月的8.7080,之后则停在8.3左右。设想若新台币升过24元,人民币也反升超过8元,对两岸的出口将有何种冲击?

就这方面而言,台湾农村的成功是举世公认的。不论在品种培育、新技术的引进、肥料施用、灌溉水分配,乃至于土地政策、农民组织等各方面都有可观的经验。此外,农产加工产业的发展,以及其与农村生产间的协作形态、产销协议等都已有一定的经验。

在两岸经济合作的课题上,我们也非常乐意跳出短期合作利益的框框,对于影响大陆总体经济甚为重要的农业发展问题,提供我们的经验、人才与作法,供大陆地区参考。如果能够经由多方面的合作,使大陆农村快速发展,并对经济发展作出上述的贡献,那才是大陆经济发展长治久安之计,也是两岸经济合作更坚固的基础。这是本次会议特别着重农业合作的理由。期待在此方面也有类似在贸易与投资方面的具体成果。

●伴随两岸的经贸发展,香港依靠自身的优势,在促进两岸贸易、相互投资等方面,将会更好地发挥中介作用。

梁钦荣: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会长

去年本会藉着庆祝创会60周年的时候,邀得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及台湾工商企业联合会到香港参加本会各项会庆活动,当时三会在香港举行第一次会议,就日后加强三方面的合作事宜进行讨论,并议定今年在北京再次举行会议,以促进大陆、台湾和香港地区之经贸合作。我们非常高兴三会今次举行第二次会议,并就经贸合作及农业加工和农业技术合作等范围深入探讨。

近年,海峡两岸与香港地区的经贸关系日趋密切。贸易数字显示,去年内地与香港的双边贸易额达8500多亿港元,台湾与香港贸易额亦达228亿美元,而大陆与台湾之间的贸易总额亦达140亿美元。

投资方面,香港是内地最大的外来投资者,累积投资总额为600亿美元,至于大陆已批准的台商投资企业累计数为30000家,协议投资额超过250亿美元。

以上的数字充分反映两岸及香港的合作前景相当美好,本人认为,两岸及香港各自拥有本身的优势,只要配合得宜,互补长短,共同合作,就是成功的保障。

香港本身拥有的优势,包括最新的市场讯息、健全的金融体制、良好的交通网络等等,在两岸的经贸合作方面可起到重要的中介作用。本会希望日后不只台湾企业能到大陆投资,并且大陆的企业,包括在香港的中资机构,亦能到台湾投资、考察和访问,两岸企业互相支持,在两岸彼此进行投资,加强双方的信心和合作。数字亦显示,单是今年上半年台商在大陆投资的金额达5.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5%,而投资的规模和投资的期限更趋大型化和长期化,足以反映台商在大陆投资充满信心。

农业方面,大陆在“九五”计划中强调国家将致力于农业发展,本会认为,要增加生产及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科技发展和管理制度的配合非常重要,大陆可以利用台湾先进的农业技术和丰富的生产经验,结合香港的市场和资金,促进本身农业的发展。

本人希望藉着今次的研讨会,加强三方面的经贸和农业技术合作,将两岸及香港的合作领域推上更高层次。

标签:;  ;  ;  ;  ;  ;  ;  

互利共荣--促进海峡两岸与香港经贸合作研讨会纪要_台湾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