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从我们国家进入21世纪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各行各业都发展的愈发欣欣向荣,其中道路基建事业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不过就目前阶段来看,我们国家的道路工程路基路面依旧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道路病害。如果不及时的加以制止,很有可能在未来酿成不可逆的经济损失与人员伤亡。下文,便简要介绍关于工程路基路面治理相关的一些问题,并逐步探索关于道路常见病害的具体治理方法。
关键词:道路工程;路基路面;病害治理
1道路工程路基路面治理相关问题简介
关于道路工程路基路面的治理问题,其实很难在只言片语之间描述清楚。在现实当中导致道路工程出现路基路面病害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就包括了诸如地质、气候环境、车辆荷载等等,而且有些路面路基病害根本就无法避免。具体的路面路基治理方法,也要灵活的根据路面状况来进行灵活的变通,要在日常的治理工作当中对道路工程作出各种科学严谨的检测与预判。为了有效的提高道路工程的稳定通行能力,减少因为后期治理路面路基病害而耗费的大量经济与人力成本,相关道路承建部门一定要在工程开展之初就确保道路工程的结构质量足够过关。而关于之后无法避免的一些路基路面危害,要尽量用科学的技术方案来进行道路维护与治理。
2我国道路工程路基路面常见病害的分析
2.1路面出现的麻面或蜂窝问题
现在会发现有些道路的路面出现麻面或者蜂窝的现象,这些问题主要是由于施工时技术不到位造成的。比如在道路施工过程中使用沥青的比例不合理,一些填充型材料加水量的计量不准确,路基上填充料搅拌的时间不足,搅拌得不均匀,或者是由于员工在振捣时不到位,导致振捣不密实,这样会使填充材料里面含有空气,另外,道路养护人员在道路养护上使用方法错误或者道路养护时间不够,这一系列的施工技术问题都非常容易导致沥青路面上出现严重的麻面或者蜂窝等问题,这样会使道路的承受载重能力减弱,使道路使用寿命大大减少。
2.2路面出现裂缝现象
路面出现裂缝也是道路工程建设路基路面上一种常见的病害,发生这个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①使用的原材料的质量不够标准,甚至使用假冒伪劣材料,水泥、碎石、砂等是在道路的建设工程上使用最多的材料,假如使用的这些最基本的原材料都不合格,工程质量肯定会出严重问题。②工作人员在工程施工时技术不到位,施工时失误较多或者施工工艺不正确,致使道路路面出现裂缝,使道路安全性降低。
2.3路面的平整度不够
如果在道路建设施工时没有严格控制基层的平整度,那么路面的平整度也会不达标,导致路面平整度不够。比如在建设施工的过程中,负责压路机和铺路机的员工的专业水平不够,工作时思想不够集中造成失误,或者负责监管的部门敷衍了事不严格检查路面,就会造成路面的平整度不够,严重的话也会使道路变得高低起伏不平,十分危险。
2.4发生边坡滑塌
一般边坡滑塌分为两种情况:①塌方,另外一种是滑坡。虽然这两种情况的产生原因都是由于土质疏松,但是土质疏松上也有很大的区别,第一种情况主要是因为施工的过程中工作的失误以及水的损坏导致的。②主要是因为破坏了的地质条件所引起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道路工程路基路面的常见病害治理方法
3.1路面裂缝治理方法
很多时候,路面之所以会出现各种类型的裂缝,基本都是因为板下基础不够牢靠引起的,也有极少部分是因为混凝土结构强度不够引起的。遇上混凝土结构不强,则需要打掉重新铺筑路面;而由基础部分引发的路面裂缝,利用水泥灌浆进行基础加固处理就可以解决。另外还有一类是就是利用沥青、混凝土进行表面材料的临时性修复。如若碰上混凝土路面使用寿命到期出现裂缝的情况,那就要对原本的混凝土结构进行粉碎处理,并将其作为基层处理,在其上层铺上沥青层或者重新浇灌混凝土。另外还有一种治理办法,就是将旧的混凝土作为骨料再生利用。
3.2路面坑槽治理方法
分三个层面来进行路面坑槽的治理:其一、选用原材料的时候一定要遵从科学、严谨的原则,路面用到的矿粉必须是石灰岩生产的,断不可使用酸性石屑。其二,大力落实对于环境污染以及车辆超载的治理工作,要增强社会各界司机对于道路的防护保护意识,同时要对车流维修过程当中的各类油渍对路面的伤害与污染。与此同时,要将各种人为因素的路面破坏降至最低。其三,加强对路面上层沥青混合料的防水性能,在今后的道路工程中突破传统的沥青结构路面设计,通过引进国外先进的道路技术来创新新的路面工程施工,同时还要对路面进行经常性的检查与防护工作。
3.3路基沉陷治理方法
对于路基沉陷的治理方法,其实也有很多种类,这里分别归纳了如下几种方法:其一,如果遇上原路面土质为柔软土层的情况,要根据路堤的实际高低状况来进行填料更换,与此同时,要把原有的软层土质去除,然后在原本的高度来进行路基夯实。其二,在填料的选择上,应用渗水性能比较好的填料,一定不能使用有腐殖土或者带树根以及草的土壤,并且要在铺筑路基的时候注意地面水的排查工作。其三,对于某些因为铺筑方法以及填料不实的路基状况,要及时的进行原材料清除,然后在重新填充好沥青沥水,并且将低下水位进行控制。
3.4路基翻浆治理方法
对于道路工程当中出现路基翻浆病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具体的治理工作:其一,排水开渠。当路面长期处于潮湿的状态,这时候的路基部分就会开始发软,伴随翻浆的情况出现。这时候应该立刻在路肩的位置进行横沟的开挖,要将表面的积水进行有效的排除。其中间距要控制在5毫米左右,宽则控制在30至40厘米之间,要确保在沟深到路面基层之下,并且高于沟边底部。对于某些坑洼状况严重的路基,还应该在顺着路面边来进行小盲沟或者渗水井的设置。其二,土壤挖换。具体来说,就是也要把路基翻浆的稀泥以及土壤进行挖出,继而换填进40厘米之间的碎石或者砂性土,并且进行分层压实,之后再重新铺设路面。其三,将路表的积水进行有效的排除。将路面沟槽与路肩进行及时的修补工作,确保其始终保持无积雪、无堆积物、平整的良好工作状态。其四,对于粒料的重新换铺。具体而言,要挖除翻浆路段的稀泥进行换新,用砖块、炉渣等粒料来进行处理,然后进行碾压。其五,沙桩的设置。即是指在碰上路基翻浆的时候,在路面车道部位挖开一个矩形或者圆形的渗水井,井口边长控制在30到50厘米之间,把井内的水排出,同时也一边继续往下挖,一直到渗水现象停止为止。一般情况下,一个沙桩的影响面积为6~10m2。
4结论
道路工程路基路面建设需要每一步都做到细致严谨,路基和路面构成了一个整体,它们的质量合格才能保障道路行车的安全,路基路面的病害与原材料、施工人员、施工技术、道路养护等各个环节都有关,必须对每个阶段都严格管理才能真正做到病害治理,保障我国的交通运输业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开,张青.论道路工程路基路面病害的治理方法[J].建材与装饰,2018(43):278-279.
[2]陈艺强.浅谈道路工程路基路面病害的治理方法[J].河南建材,2018(05):420-421.
[3]房士伟.公路路基路面病害整治工程设计研究[J].青海交通科技,2018(03):95-98.
[4]李顺.论公路工程路基路面病害的防治[J].中外企业家,2018(02):96.
论文作者:郭浩然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2/24
标签:路面论文; 路基论文; 道路论文; 病害论文; 工程论文; 方法论文; 裂缝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