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规划设计中的地域性因素探析论文_马贵

小城镇规划设计中的地域性因素探析论文_马贵

(青海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青海 西宁 810012)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崛起并获得良好发展发展, 促进了我国城乡经济一体化, 加速了我国的社会经济的发展, 城市化率大幅度上升, 这说明了小城镇的发展对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而这也体现了乡镇企业在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小城镇;规划设计;地域性因素

1 小城镇地域性的内涵

“以人为本”作为现代建筑设计的基本理念, 即围绕着建筑的节能性、环保性和地域性等条件进行设计, 这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同时已建成的大批优秀建筑“样品”也说明了小镇的地域性对建筑设计的指导意义。作为在一定地区内的人类聚居点的小城镇, 它的规划设计则更应该重视小城镇的区域性以及区域性对于各因素的影响, 即地域性特征。

身为该地区内城乡之间的过渡地带的小城镇, 有着堪比城市发展的地位和价值。而放眼我国现状, 我国13亿人口中约70%的人居住在农村。因此, 解决“三农”问题 (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和深远的意义。增加农民的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措施, 而从根本上看要想增加农民收入就要把农民从土地上剥离出去, 增加农民到城市中工作的可能性和选择性, 降低在土地上从事第一产业的农民数量, 加强对农民技术水平的培训, 提高农民工作的技术含量, 就这样才能够极大的提高农民在土地上劳动的生产效率以及土地产生的经济利益。而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 城乡差距和工农差别也会随之降低, 加快我国城镇化进程, 提高我国城市化水平, 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发展, 特别是1990年以来, 发展小城镇建设、缩小城乡差距的系列措施的开展都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这些成效的获得极大的带动了我国政治经济的发展, 因此, 在我国城市和乡村的总体规划中, 我国小城镇的合理规划和良性发展都是尤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对于发展较为迅速、规模较大的城市来说, 小城镇在土地面积和人口规模方面都相对较小, 发展相对落后, 区位相对灵活, 这就说明了地域性特征在小城镇的发展中占重要地位。对于小城镇而言, 地域性特征包括很多涵义, 如自身的地理位置、周围的自然环境、小城镇独有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 同时还包括当地的生活习惯和风俗特点等, 这些地域性特征或多或少的都会影响小城镇的设计和发展。在小城镇的规划设计中, 抓住作为小城镇精髓的地域性特征, 将会使小城镇的规划设计鲜活起来。

2 地域性特征对于小城镇的规划设计的抑制作用

地域性特征在小城镇的规划和设计的过程中有着或多或少的抑制作用, 如果将这种抑制作用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则可以很好的为小城镇的规划剔除一些不必要的因素, 减少不适合该城镇发展的建议的出现。在小城镇的规划设计中, 我们可以把其固有属性即地域性特征当作小城镇规划的一个框架, 一些小城镇的地理位置偏僻、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等劣势较为明显、交通不便, 这些因素就决定了普遍的小城镇发展框架不适合这些小城镇的发展情况, 需要对这些小城镇的情况进行进一步的了解和深入研究, 发现该城镇发展的有利条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因此, 每个小城镇独有的地域性避免了在小城镇发展过程中对其他小城镇的发展照搬照抄、生搬硬套, 所有小城镇的发展千篇一律的问题, 强化了其监督作用。把一个不适合该地区小城镇发展的框架强加到小城镇的发展过程中, 即使这个框架是有效的, 那么也不会达到使用框架前所预料的那样的促进作用, 甚至会出现相反的“拖后腿”现象。只有充分深入到小城镇内部进行调研, 获得其独有的制约性因素, 设计一个符合小镇发展情况的方案, 才能走出一条小城镇特色的发展道路。

3 小城镇规划设计中应用地域性因素实例

北京市昌平区某个小镇, 毗邻朝阳区顺义区, 距亚运村北4km, 东距首都机场14km, 南北方向有6.3km的立汤路贯穿整个小镇, 东边儿有定泗路连接首都机场, 西邻京藏高速公路 (原八达岭高速公路) , 横跨镇域9.5km, 该小镇交通便捷, 毗邻奥运村公园和温榆河绿色生态走廊建成, 该镇环境优美, 并且位于北京市几个边缘集团和重点建设城镇的中间地带, 该小镇拥有潜在市场。除此之外, 该小镇地热能源非常丰富, 这些小镇所特有的良好的发展因素为以后建立特色产业链和建设中高档住宅区提供了良好的资源基础, 根据以上描述该小镇则可以开拓多元化发展模式, 如产业多元化和高新技术特色化工业园区、观光园区、生态居住小区等。

通过上述描述可以得知:该小镇的优势地域特征有良好的地理区位条件、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地热能源。因此, 该小镇的特色发展框架的设计就牢牢的抓住了这些优势的地域性特征, 以促进该小镇特色经济的发展为基础, 优化并延长了该小镇的特色产业链, 并且同加更加注重建设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 保护生态环境, 建立环境优美的、具有浓厚的旅游度假休闲特色的田园城镇。

该小镇凭借其良好的区位优势-大都市后花园, 抓住亚运村开发房地产的历史机遇, 大胆改革, 到1994年陆续引资开发了七个房地产项目,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经济实力由末尾上升到整个郊区第三名。该小镇的发展狠狠抓住了该小镇中最显著的地域性特征优势-区位条件, 以小镇自身为中心向各个方面扩散, 避开自身的薄弱环节, 成功地把小镇打造成为全国小城镇发展的优秀典范。该小镇的快速发展成功验证了地域性特征对于小城镇的规划设计的促进作用。

结论

小城镇的地域性特征在小城镇规划设计过程中具有制约和引导作用, 合理利用小城镇地域性对于小城镇建设的作用, 可以使得小镇的建设更加具有灵动力, 这不仅有利于小城镇建设自己的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 解决该地区的“三农”问题, 发展该地区的社会经济, 还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为小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提供了优美的、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 增强了该地区的人口吸引力, 为城市的就业压力、居住压力和交通压力等多重压力的缓解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但是在探索小城镇的地域性特征时, 要抓住重点, 覆盖要点, 避免和其他大多数小镇千篇一律、生搬硬套, 因地制宜地对小城镇发展建设提出相对应的规划策略。

参考文献

[1]高冰洁. 基于地域性文化的小城镇新中心景观规划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4.

[2]张可卫. 小城镇住区设计中传统地域性特征的运用[D].大连理工大学,2012.

[3]白晓霞,罗谦.论小城镇发展规划的地域性[J].山西建筑,2010,36(07):13-14.

[4]林静. 泉州红砖区小城镇住宅地域性的延续与创新[D].华侨大学,2006

论文作者:马贵

论文发表刊物:《新材料·新装饰》2018年7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

标签:;  ;  ;  ;  ;  ;  ;  ;  

小城镇规划设计中的地域性因素探析论文_马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