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企业劳动用工管理常见问题与解决措施论文_王晓萍

当前企业劳动用工管理常见问题与解决措施论文_王晓萍

黔东南州烟草公司

摘要: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其劳动用工管理水平将决定其市场竞争力的高低。为此,企业应注重其劳动用工与相关组织之间的管理,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要始终以法律规定为基础,建立现代化的信息管理平台,执行合理的劳务用工管理原则和法律,确保员工素质的提高,从而确保企业的稳定、快速发展。

关键词:企业劳动用工管理;常见问题;解决措施

劳动用工管理指的是企业与劳动者之间的雇佣关系的平衡,从表面看来,劳动用工的主动方是企业,用工管理的主要责任在于企业能否为员工提供相应的劳动条件,尊重国家法律法规基础下的基本用工准则;而实际上,劳动用工管理是将企业用工需要与劳动者的劳动需要之间的关系进行法律性和制度性的联结和协同管理的过程,无论是企业还是劳动者,都是劳动用工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这个角度对企业劳动用工管理进行探索,有助于企业更好地实施管理活动,也有利于劳动者自身利益的维护。

1 企业用工管理中常见问题

1.1劳动合同管理不善

《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对企业劳动用工管理提出了最根本的要求,但是,仍有很多企业存在劳动合同管理不善的问题。很多企业在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的过程中,并没有把全部企业的责任和义务写入进去,而在员工岗位职责方面只进行简单的描述,很容易引起劳动者和用人企业之间在劳动需要方面的冲突和矛盾;还有一些企业对合同本身的管理就缺乏重视,加之有些劳动者本身也不愿意与企业签订合同,因此,有很多劳动者与企业之间的雇佣关系是没有合同保障的,一旦出现劳动纠纷或者工伤,就不能进行妥善的解决。劳动合同管理不善的根本原因是企业的劳动合同管理能力弱,很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对劳动合同本身的作用和重要意义理解不足,并且缺乏相关的法律知识,更加需要进行科学的劳动合同管理。

1.2劳动用工管理制度老旧

企业劳动用工管理中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劳动用工管理制度老旧。很多企业以相关法律规定的制度为准则在企业经营允许的范围内建立用工管理制度,包括社会保险金的缴纳以及企业与员工之间的责任与权利等。但是,有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从劳动用工管理角度进行一些违规的行为;还有一些企业通过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些手段,对劳动者进行“剥削”。企业没有考虑到劳动者的需要,也没有认识到劳动者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造成了劳动用工管理制度发展迟缓。

1.3劳动者自主管理程度不高

企业劳动用工管理问题中,有一部分是由劳动者本身造成的。劳动者不重视应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利,甚至单纯地认为用工问题所产生的责任应由企业一方承担,这样的参与劳动态度和行为,给企业劳动用工管理造成麻烦。说到底,劳动者不主动要求企业签订合同,不重视合同内容的科学性和相应条款的公平性,不能在企业管理制度实施过程中进行积极地反馈,根本原因在于劳动者的自主管理程度不高,并没有参与劳动用工管理的意识。

1.4劳动用工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由于企业对劳动用工管理的重视程度不足,导致这一领域工作人员的待遇不高,专业人才较少。与此同时,我国对于劳动用工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开发始终处于缓慢发展之中,其结果在于劳动企业的劳动用工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企业在该方面的教育、经济投入不够,使其缺乏合理的管理体系,无法对用工人员的能力、素质进行综合评价,对劳动用工人员的管理造成进一步的影响。

1.5 用工管理制度不规范

现行《劳动法》对我国企业的用工管理做出了明确规定,要求企业必须满足员工的合理需求。但多数企业表现为执行力度不强,用工制度与企业现状及员工需求不符,造成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保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来说,利润少但工作量大,这使得企业发展与员工薪资待遇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企业过分依赖廉价劳动力市场,因此在劳动合同上做文章,但对其长期发展来说,这一方法具有消极影响。

2 提高企业劳动用工管理的有效措施

2.1增强劳务关系双方的法律意识

为增强劳动用工管理的高效性,首先应从观念和意识角度出发,可通过媒体、广告宣传的方式普及《劳动法》,使管理人员和劳动者均明确个人的职责与义务。利用案例分析的方法来提高劳动者对劳务合同约束力的认识,并且能够通过正确的方式来进行维权。在劳务双方法律意识培养过程中,还应出台相应的监督措施,如利用社会舆论或者大众思想对其进行监督,严格管理企业违反《合同法》的行为,对相关行为进行曝光,以使相关部门和单位能够更加重视,维护劳动用工人员的权益,引导劳务关系双方通过正确的方式来获得合法权益,从而确保我国劳动用工的管理水平。

2.2现代化管理技术的应用

现代化的管理技术是企业用工管理的基本需求。基于电子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智能管理系统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系统之一,该系统实现了对劳动用工人员的信息统计、工作岗位分配以及工作绩效评估,利用数据库转化计算,确保电子考勤的实现,以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总之,企业劳动用工管理的效率将决定企业的发展前程,从这一角度出发,企业应逐步实现用工管理的科技化,降低劳务纠纷,确保其可持续发展。

2.3 强化企业合同管理人才培训

人才的培养是确保合同管理高效化的关键。企业应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做到人尽其才。确保企业劳务用工的合理性,并通过一定方式强化其对劳务合同约束性的认识。结合企业财务部门和行政部门的辅助作用,确保员工绩效考核的合理性。除此之外,还应建立完善的企业用工管理环境,强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使员工的自身能力得以提高,使用工管理更加稳定,以维持企业的发展。

2.4 加强企业劳动合同管理

在企业的劳动管理中,应加强劳务合同的规范性,对合同的签订进行严格的审批。以法律为基础,要求企业对每一类合同的起草都进行全面的审核,通过后方可使用。其中包括用工人员的基本信息,要在确保其信息合理的基础上才能签约或者续签。另外,企业还应制定完整的合同管理流程,防止合同不合理和信息丢失,确保操作的规范性。同时,合同管理需由专人负责,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劳务用工方面要进行电子版存档,以防其丢失。信息化系统的建立是现代企业劳动合同管理的必然趋势,要应用这一方式对合同进行定期检查,确保信息更新。

2.5 提高企业的劳动合同管理能力

要解决企业劳动用工管理问题,提高企业劳动合同管理能力是十分必要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除了应该在相关法律的指导下进一步完善劳动合同之外,也应该就劳动合同的签订和履行进行跟踪式管理。这样能够尽早发现劳动用工管理中的隐患,并能够使合同成为解决管理问题的有力工具。

2.6 进行劳动用工管理制度改革

企业要想降低用工成本,维护企业的社会形象,避免承担因用工而产生的法律责任,那么企业就要在劳动用工过程中照章办事,规范管理。企业要保证相关规定要求贯彻实行,就必须要采用有效的策略进行监督。如若想劳动用工管理水平不断地提高,及不断地加强管理劳动用工规范化,那么企业内部就要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才能实行合法的劳动用工,如年休假制度、考勤制度和绩效考核制度等。与此同时,要想保证企业相关规章制度具有法律的效力,那么就必须通过企业中工会组织及职工代表大会审核通过才能实施。

3 结语

综上所述,劳动用工管理的责任应该由企业和劳动者共同承担,除了企业需要对用工管理进行改善之外,劳动者本身也应该发挥主动意识,以便于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相信随着企业和劳动者的共同努力,企业劳动用工管理问题一定能够得到妥善解决。

论文作者:王晓萍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4

标签:;  ;  ;  ;  ;  ;  ;  ;  

当前企业劳动用工管理常见问题与解决措施论文_王晓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