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岳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414000
摘要:目的 研究围术期全程心理护理对神经介入治疗患者术后焦虑、康复程度的影响。方法 纳入我院2013年8月-2015年6月200例神经介入治疗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组,护1组患者给予围术期常规干预,护2组患者围术期常规护理同时给予全程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DS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HISS评分)的变化和GCS良好率。结果 护理后护2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NHISS评分明显低于护1组,GCS良好率明显高于护1组,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围术期全程心理护理对神经介入治疗患者作用确切,可有效缓解其焦虑情绪,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
关键词:围术期全程心理护理;神经介入治疗患者;焦虑;康复程度;影响
神经介入是应用穿刺针穿刺人体浅表动静脉并进入到脑部血管系统,并借助导管注射造影剂,对病灶血管进行显示,实现病灶治疗的一种侵入性微创方法。多数神经介入治疗患者可存在恐惧感和紧张焦虑情绪,对手术治疗和术后康复不利[1]。本研究探讨了围术期全程心理护理对神经介入治疗患者术后焦虑、康复程度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我院2013年8月-2015年6月200例神经介入治疗患者临床资料,据双盲随机原则进行随机分组。护1组患者100例,其中男59例,女41例;岁数在19—75岁,平均岁数为(45.32±4.17)岁。患者文化程度分为:初中及初中以下学历37例;高中及中专学历43例;大专及大专以上学历20例。
护2组患者100例,其中男59例,女41例;岁数在20—75岁,平均岁数为(45.42±4.15)岁。患者文化程度分为:初中及初中以下学历35例;高中及中专学历46例;大专及大专以上学历19例。
两组男女例数、年龄、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可比性高(p>0.05)。
1.2方法
护1组患者给予围术期常规干预,遵医嘱给予各项护理操作。
护2组患者围术期常规护理同时给予全程心理护理。(1)术前心理护理。术前护理人员热情接待患者,以积极、负责的态度进行沟通,掌握患者病情和心理状况,对其不良情绪进行针对性疏导,并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充分表现对患者的尊重,以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拉近护患关系。术前强化对患者的健康教育,说明神经介入治疗的原理、优势和安全性,消除患者疑虑和紧张感,可结合其文化水平采取宣传册子发放、一对一交流或讲座、观看视频等方式进行教育,并通过成功治疗案例的讲解,减轻患者心理负担,提高治疗的信心。(2)术中心理护理。尽量避免过早进入手术室,以免加重患者紧张感。在进入手术室后,护理人员应面带微笑,对患者说明手术室环境,并以和蔼的态度和温柔的话语提高患者安全感,必要时可通过与患者家属进行电话或视频交流,减轻患者术前焦虑感。术中可及时给予患者安慰和鼓励,并应用轻音乐等方式分散患者注意力,减轻其疼痛感。(3)术后心理护理。在术后将患者送回病房,主动询问患者感受,并说明术后疼痛为正常现象,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倾听轻音乐等转移注意力,以缓解焦虑和疼痛感,并鼓励患者家属多加陪伴,为患者提供及时的帮助和支持,以改善其心理状态[2]。
1.3评价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AS评分,临界分50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DS评分,临界分53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HISS评分,总分45分,分数越高,神经缺损越严重)的变化和GCS良好率(分良好、中度残疾、重度残疾、植物生存、死亡[3])。
1.4数据处理
本次研究的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统计分析,GCS良好率属于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SAS评分、SDS评分、NHISS评分属于计量资料,用x±s表示,用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标准。
2.结果
2.1干预前后SAS评分、SDS评分、NHISS评分比较
经过数据统计发现,护理后护2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NHISS评分明显低于护1组,组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3.讨论
神经介入治疗属于侵入性操作,患者可出现焦躁、恐惧和紧张心理,因此,在手术治疗同时,更需要关注患者心理层面的护理和疏导,以有效改善其不良心理状态[4]。
焦虑、抑郁情绪为神经介入治疗患者最为常见的情绪,可导致体内去甲肾上腺素水平提高,引起血管舒缩功能紊乱[5]。实施围术期全程心理干预,可有效调整患者心态,促进其病态心理的消除和健康行为的构建。心理护理综合应用语言、行为、表情、放松训练等方式,促进患者负性情绪的消除,提高手术配合度,减轻术后心理应激,对促进术后康复有重要意义[6]。
本研究中,护1组患者给予围术期常规干预,护2组患者围术期常规护理同时给予全程心理护理。结果显示,护理后护2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NHISS评分明显低于护1组,GCS良好率明显高于护1组,提示围术期全程心理护理对神经介入治疗患者作用确切,可有效缓解其焦虑情绪,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荣华.围术期全程心理护理对神经介入治疗术后焦虑、康复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10):1902-1903.
[2] 谷江淑,詹小珠,刘青云等.全程心理护理对神经介入治疗患者术后焦虑、康复程度的影响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4,23(32):88-89,90.
[3] 丁娟.心理护理对神经介入治疗患者术后焦虑、康复的影响分析[J].吉林医学,2014,13(20):4588-4588.
[4] 陶云华,石明霞,薛华明等.心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微创神经介入镇痛术疗效的影响[J].医药前沿,2014,31(32):183-184.
[5] 刘海莲,卞群官,张建等.围术期全程心理护理对神经介入治疗患者抑郁、焦虑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医药前沿,2015,27(13):52-53.
[6] 李永红,梁佩云,何丽芝等.心理行为干预对神经介入治疗脑血管病患者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0,7(5):59-60.
论文作者:胥君来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8
标签:患者论文; 心理论文; 评分论文; 神经论文; 焦虑论文; 术后论文; 介入治疗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28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