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银行:三元能否归一,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平安论文,银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平安、深发展、民生系,三种基因在平安银行内部交融,或是形成合力,迸发聚变的能量,或是无序组合,让拼图更加残缺。
深发展与平安银行重组完毕,但中间仍有纠结。平安跑着赚钱的节奏,让他们感到不适,矜持的心态遭遇着务实理念的冲击。而新上任的行长邵平,有民生银行激进的基因,更有风险掌控的理性,又给平安银行带来了第三种风格。
在三种基因整合重组的难题下,也酝酿着各项业务的井喷。平安银行踩在了奔跑着的巨人肩上,站稳了飞速前进,站不稳就随时跌落。
平安:“入侵者”的整合
“充实资本金、引进好管理与后台控制、带来新客户”,不止一次,肖遂宁细数着平安入主深发展带来的好处。这位深发展最后一位董事长常是表情凝重,而另外一些老深发展人的脸上或多或少会有些牢骚。
矜持的银行往往诧异保险业个别“没有底线”的营销方式。而且,在调侃中,银行人也常带有一种优越感。从深发展换身为平安银行,他们不习惯在早上听企业司歌,不习惯严格的着装要求,也不习惯鞠躬欢迎客户的“晨迎”……这是平安与生俱来的文化,覆盖整个集团,且将持续未来。
“银行的人是躺着吃饭,证券的人是坐着吃饭,我们保险的人,是跑着吃饭。”有人说这是平安集团董事长马明哲的嘴边之语。
“保险文化”上位
平安(即平安保险集团公司)带给平安银行的不只是日日重复的标准,还有不讲情面的绩效压力。合并之前,深发展要比原平安银行薪资水准略高。与之相比,平安旗下的各企业有更严格的绩效考核标准,强调高薪酬要有与之相匹配的业绩。
于是,深发展逐渐进入了快节奏、高强度的氛围当中,一些牢骚也随之涌现,“工作量增加了很多,工资却没涨”,“业务竞争激烈,压力很大”,甚至有一种近于吹毛求疵的表达:“以前中秋节发卡,现在只发月饼”……种种的不适应,被视为平安保险文化的“入侵”的结果。
当有人问,深发展与平安的文化融合到底是个什么样子,肖遂宁没有描述,而是做了评论:平安强调市场、强调客户体验、强调合规经营、强调团队精神,这些都不能狭隘地理解成“保险精神”,而是所有金融机构都应该遵守的准则。这番话意在澄清外部对“入侵”的解读,也是想开导深发展的牢骚。
同样被迫问的,还有英国人理查德·杰克逊,这位原平安银行的行长,头发已有花白,在2010年5月入驻深发展,着手两行整合。曾在多个国家主导花旗银行的里查德的回答往前走了一步:“平安文化的核心是问责制、绩效导向、透明度,这是所有业务的核心文化,不仅仅是保险业务才有。”
深发展当然也有考核体系,在新桥投资控股,已引入绩效导向的文化。“躺着吃饭”的银行业习惯于多维度的考核指标,会考虑团队、公平等要素;而在保险业,效率与业绩被放到更突出的位置。只能说一方的更严格让另一方感到了紧张。
在世界范围内,理查德曾主导过大大小小6次银行业的并购整合,深知整合的关键在于“人心”,“不裁员,不降薪,不降级”,这是他代表平安做出的承诺。系统、网点、产品等硬件的整合,虽然冗繁,但可以一点点地去做。肖遂宁也一样,“最大的难点在于人的整合,人心在面对不确定性的时候是最困难的节点。”
他们的担心并不多余,虽然承诺不裁员,一些员工还是主动说了再见。薪酬体系的调整已是必然,而且需要兼顾两行风格。谋划所有员工总薪酬福利水平保持不变,以求稳;增加考核要点变化考核方式,以求效,比如改革后,支行管理人员的薪酬与基层员工的打分挂钩。
促生交叉销售
文化整合只是管理机制的部分范畴,话题感虽强,但却不是平安集团的主要输出。7800万个人客户、400万企业客户,以及50万人的销售队伍,平安集团的各种资源将会对平安银行产生最直接、最深远的影响。供应链金融、小微贷款、信用卡业务会是平安银行主要的发力点,而这三者都可以直接受益于平安的海量资源。
这些个人客户大都买得起财产险、车险、养老险,都是有价值的客户,全世界很少有银行有这么多的价值客户,平安银行未来光做交叉销售空间就很大。
在老平安银行时候,信用卡业务就享受了这一红利。在2007年,平安就将信用卡联结保险产品进行销售,比如家庭财产盗抢险、航空意外保险。信用卡一般的推广方式,主要是银行网点办理和信用卡销售团队直销,平安银行则可以省掉这笔成本。
于贸易金融方面,400万企业客户可以直接进行交叉销售,7800万个人客户中也有准企业客户,都可以作为小微贷款或者是供应链金融的切入口。
在当前,平安集团在尝试以综合金融产品交叉销售为主的业务模式,平安银行也已经尝试证券、信托、资产管理等其他业务。“一个客户、一个账户、多个产品、一站式服务”的未来由此可窥。
但交叉销售还不是想象中的那样乐观。有媒体的报道提到,平安某保险销售中层透露,同样是销售深发展平安人寿联名信用卡,保险销售人员的提成远高于银行客户经理,导致银行工作人员有很大的不满。倘若平安集团内部的利益协调不力,平安银行的交叉销售也必将受到影响,也会给平深整合带来阴影。
“黑脸”整合者
在业内,民生银行占领了小微贷款的高地,招商银行已是更适合个人与家庭的银行,兴业银行致力于利用分散终端的便利金融,股份制银行之间的竞争只会更激烈。而且混业化与多元化经营会成为行业主流,平安集团综合性的金融服务需要更热心、更主动的姿态。平安保险的业务机制、企业文化显然更接近市场,也会更有助银行实现服务角色与方式的转变。
更何况马明哲有一条原则,平安要对旗下机构实行高比例的持股,保持绝对控制。这意味着平安银行也不会是例外,平安文化的注入无可避免。
“我们要做的,是要简化一下考核制度,然后把业绩优秀和业绩差的差距再拉大一点。”老江湖理查德说的是实话,描述出了商业生态的本色,提醒着人们要为平安银行的成长尽好本分。而且就像人的生老病死,企业的并购分拆、文化的整合更迭本是常态。
市场的规律让好与差的银行,距离不断扩大,而平安体系一样是让好与差的差距拉大,然后留下适应的。至于不适应的,先送上一句委婉的“不裁员、不降级、不降薪”,后果自负。
注入管理机制,持“大棒”以驱众人;提供资源平台,送萝卜以诱军心。不是平安文化,而是变化的行业与市场,让深发展进入一种紧张高压氛围。平安更早地适应了这种变化,作为过来人和整合者,它不得不演这个“黑脸”角色。
深发展:慢节奏的“试验品”
平安集团的银行业务从无到有,一路走来靠的是“钓鱼式”的并购。收购福建亚洲银行,再吸引来深商行;再用深商行,钓来深发展。三次整合,平安集团都是下棋的人。
骄傲的创新者
须承认,今日之平安银行的主体是深发展传承而来,这不是人数的绝对优势出发,而是原深发展已有一定的业务基础,产品体系都已相对完善。
2002年以来,纠结于股改,深发展资本补充有限,错过了股份制银行扩张的大好时机,深发展的发展虽有特色,但规模与实力并不突出。
深发展的优势基因在于其贸易金融。新桥投资时代的深发展,新桥投资虽然看重在财务上的收益,却也为平安银行搭建了一个健康的运营体系,且为今天的平安银行提供了主要的业务突破口。来自美国的法兰克·纽曼(原深发展银行CEO)着手了一系列的变革措施,比如构建风险垂直管理体系、化解不良资产、向零售银行转型……其中,以供应链金融的模式与产品最为成功。
从2006年正式整合推出“供应链金融”服务后,深发展贸易融资客户和业务量均取得50%的增长,全年累计融资近3000亿元,而整体不良率仅为04%。四大国有银行,民生、招商等知名股份制银行,甚至外资银行纷纷紧随其后,加入到供应链金融业务的争夺中来。
之前,原平安银行也有供应链金融业务,但偏居东南一隅规模较小,且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供应链金融的影响力远不如深发展。
在产品创新方面的优势,与深发展的独特属性有关。“深发展一路走来,就一直是中国金融改革、创新、尝试的一个试验品。”深发展在国内率先建立了财会、信贷、稽核垂直管理体系,这些都可以证明肖遂宁所言非虚。
只是“作为一个改革的先行者,深发展既获得很多创新成果,同时也承担了先行者必然具有的那些遗憾和制约。”股权改革拖沓,资本金不足,发展规模有限,深发展遭遇了一个“失去的十年”,有好产品却没有好市场。
创建于1987年,深发展本是全国最早的股份制银行,也是深圳上市最早的企业,其出身和江湖地位与原平安银行大不相同,文化理念、人员结构上更相去甚远,再加上被“保险企业”收购,银行业的矜持难免会产生一些“负能量”。而对平安银行本身而言,部分员工的流失其实算不了什么。不适合自身体系的本应被淘汰,新鲜的生力军也可随时会补充进来。
留下好产品
“我唯一遗憾的就是平安进来得太晚了,对平安来说成本高很多,深发展也失去很多机会。”主导深发展5年,肖遂宁知道深发展的弱点。与投资商不同,一个具备长远规划的产业集团,会给深发展带来更多机会。
2012年12月19日,平安银行新行长邵平第一次露面,但当日亮点却是深发展体系下的“供直链金融2.0”。这位充满话题的新行长主动当了配角,“要发扬平安银行供应链金融的先发优势,它将是做大中小企业业务的重要策略。”
其实,在深发展时代,“2.0版本”的供应链就已酝酿许久。各大中银行都设立此业务之后,“供应链金融”已经变成一款严重同质化的产品。深发展的对策是扩大服务范围、提升服务效率。在2008年时候,深发展开始搭建线上“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的综合服务平台,以帮助企业整合、利用产业链条上的各种信息,提供相应的融资服务。
而到平安银行时代,将此概念升级加入了“商流”表述,形成了“信息流、资金流、商品流、物流”的合一,意在让融资服务变得更直
LINK
“三家”平安银行
1.2003年12月,平安保险集团收购福建亚洲银行,次年改名平安银行。
2.2006年,平安集团收购深圳市商业银行。次年,平安银行(亚洲银行)撤销,并入深商行,深商行改名为深圳平安银行,2009年又更名为平安银行。
3.2010年5月,平安集团收购深圳市发展银行,同年平安银行(深商行)撤销,并入深发展。2012年8月,深圳发展银行改名为平安银行,即今天的“平安银行”。观、便捷,融资服务“在线可得”、多方信息“清晰可见”。概念虽新,本质未变。
当前,在平安银行内部主持该项业务的是副行长胡跃飞,他的身份有点特殊,在平安银行的8位副行长当中,只有他一人来自深发展——深发展的高层大都已离开,唯独他被留下来,也足见供应链金融在平安银行中的影响力。
人员与文化的整合虽有力所不逮,但是在产品的升级与推广方面,平安银行还是毫不含糊。
民生系: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再回到2012年8月2日的深圳发展银行大厦,32楼会议室,主席台背景板上是“平安银行”的红花。深发展正式改名为平安银行,两行整合正式完成。
肖遂宁与理查德,他们因整合而有过的人生交集也即将结束,一个多月之后的9月22日,两人分别辞去平安银行董事长、行长职务。前者因年龄问题像是功成身退,而精于并购的理查德,则是因为并购主题的结束。
在马明哲的计划当中,平安银行的目标是成为“中国最佳商业银行”,在三到五年内进入股份制银行第二梯队,五到八年进入股份制银行第一梯队。平安银行的总资产与净利润处于行业末端,这样快的节奏,平安银行需要一个熟悉本土市场,能够迅猛地开疆辟土、释放集团能量、赶超同行的猛将。
控制风险的激进者
理查德的继任者是邵平,前民生银行副行长,参与了民生从创建到异军突起的全过程。邵平还从民生带来一批人,据说有数十人之多,这其中包括平安银行现任的两位副行长、一位行长助理。再加上早期从民生过来的几位骨干中层,于是就有了所谓的“民生系”。
民生是民营特色最浓的股份制银行,其风格激进,超常规行事、超常规发展,路子有点“野”,比如敢于在行业不看好时大举投入小微贷款,敢于用规模来对冲风险。民生银行也注重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基层员工只要尽职,或是为银行带来收益,哪怕有些失误,坏账一样可以免责,部门总经理更是可以获得更多实权。
同属绩效主义,民生的这种风格与平安却有所不同。比如,50万寿险销售人员,平安集团看重的是执行力,而执行力的保障第一靠标准,第二靠纪律,第三才是靠能力。平安认可个人成绩,但更认可公司的流程与制度。在这样的体系下,基层员工像是“螺丝钉”。
但要说认为民生文化是冒进的,这就偏颇了。有人说“民生系员工的江湖气息更浓重,有时出牌不按章法。”民生股东史玉柱,以不按章法出牌而闻名,胆大心细手狠,但却看好民生优良的风险管控:“我会继续长期坚守民生银行……民生是全国唯一分行无贷款权的银行,风控超强,坏账率真的很低。”
在小微贷款业务规模骤增的同时,民生银行仍能将贷款不良率控制在行业水平之下。行内主持风险管控的人,正是彼时的副行长邵平,民生银行独立评审体系和事业部派驻风险总监体制的缔造者之。
在邵平上任几个月后,平安银行的一些理念已经有所变化。平安银行内部已经捉到“要把自己当做一个商人来做业务”,强调个人开展工作的灵活性与主动性,这与“螺丝钉”文化显然大有不同。
积极主动与控制风险并重,在未来,邵平或许会把这种性格植入平安银行。
寄望小微贷款
小微贷款一直是股份制银行寄予厚望的增长点,各家银行都想在利率市场化完成前,抢食这块大蛋糕。
在股份制银行当中,民生的小微贷款业务已居于首位,受益于此。而其小贷产品“商贷通”曾经的领导人,也到了平安银行旗下。在2011年3月,深发展成立了小微金融事业部,其总监是曾经领导民生小微业务的高管。
在小微贷款业务上,平安银行充分嫁接了平安与民生银行的基因:利用集团的后台系统与客户资源,提升对风险的容忍度,放手做大规模。一款名为“新一贷”小贷产品显得“民生味”十足,它特别强调“无抵押无担保’,凭客户信用放款。该产品理念的大胆,风险控制的技巧,是邵平之前的平安银行所未有的。
这样的风格,这样的业务领导阵容,不正是将民生银行的模式复制过来了吗?“不存在复制,做法上有差异。我们的小微将更注重线上和电商的集合,服务小企业的手段更丰富,产品更多。平安有很强的科技优势,以及电商技术和经验。”邵平强调的是平安独特的混业模式。比如,许多中小企业客户群体的财务运作往往不严谨,存在财务运营、融资经验、财产管理欠缺等问题,因此平安财务、信息和账务管理等中间业务的服务皆可搭售。
戴枷锁的激进
平安银行是平安集团的银行。这有两层概念,该利用的要利用,该配合的也要配合。进入平安集团体系后,平安银行被纳入综合金融平台,业务的专注方向调整为整合平安平台系统资源。这削弱了平安银行作为公共银行的开放性。
享受集团规模红利的同时,平安银行也必须承担集团的相应规划,毕竟它如邵平所言,闰安银行的定位是:“服务集团综合金融战略的专业化和集约化经营的全部现代化路线,定位与其他银行不一样。”这也就给了平安银行一个“服从组织”的束缚。
“在银行业务方面,用专业的银行人员做专业的银行管理,我们不是用保险来管理银行。”这是马明哲一向的态度。然而空降的邵平,拳脚会不会打在棉花里,既要看集团给其的空间与权力大小,又要看自身能否妥善地处理好业务架构与管理架构。
管理优化的关键节点
“一个涵盖了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业和基金管理的实体,在好年景、坏时代都可以欣欣向荣。”今日的花旗是平安综合金融构想的一个榜样。
取各方所长
从并购福州亚洲银行,再到深圳商业银行、深圳发展银行,平安集团的银行业务从无到有,从偏安一隅到渗透内地。平安集团的整合能力也毋庸置疑,只是这次整合涉及万亿资产,且自身的银行业务原属薄弱。当前,深发展、平安、民生三个背景组织,横跨保险、投资、保险多种业态,风格多元,基因混杂。仍处于整合期的平安银行管理的根基与生态并不稳定。
文化碰撞与整合的主导权在平安一方,而肩挑此担的主要人物是平安集团的元老级人物、平安银行董事长孙建一。兼任平安集团副董事长,孙建一也是主导平安集团综合金融的关键人物,而且过去平安银行的组建、并购、整合的全过程,孙建一也是一线的操盘者。
在平安集团,由于马明哲负责制定目标和战略,作为其左臂右膀,孙建一主要把精力放在对内对外的沟通协调上。在2011年,平安银行整合深发展的前期,孙建一就已经以党建工作为名,跑遍了深发展的各个省级分行,安抚地方大员,推销平安文化,减少整合摩擦。
作为平安综合金融最后完成整合的板块,平安银行的话语权比保险、投资等业务要薄弱。平安银行内部对交叉销售的推动到底能够使出几分力气?各业务部门之间的合作有无共通的操作模式?如果集团各个业务体系没有相互协作、相互信任的习惯,综合金融将无从谈起,无论平安集团持有多少金融牌照,都和新桥资本一样,只是个坐等分红的投资者。
具备集团威望与实权、且善于协调的孙建一,正是充分释放集团协同效益的关键人物。在平安银行内部,邵平需要孙建一来理顺人员与管理的架构,整合文化基因,协调好深发展、平安系、民生系三方的权责;在外部,更需要通过孙建一来调动集团资源。
邵平在平安银行能够做出怎样的成绩,只有站在孙建一的肩膀上,才能有所突破。明确各方权责,达成共识,取各方所长,才能减少文化与风格的冲突,使平安银行形成前行的合力。
管理架构有冲突
之前,深发展的管理框架为CEO负责制,原平安银行为分区制。不同的管理机制带来了多头管理、业务不清晰等问题。
“总行不同条线、不同部门各自为政,都对基层发指示、下指标,缺乏相互协调,一些基层人员被迫陷入‘文山会海’,放大了市场部门的无助和混乱。有基层反映,做业务的过程中,内部阻力比外部还大,更谈不上内部提供支持。”在各地的分行调研摸底之后,邵平看得到架构下的冲突,也暗示了对组织架构难以协调的不满。
这显然是未处理好的历史遗留问题。银行改名,前任离去,不是整合结束,而是新一轮整合的开始。
在深发展原有架构内,每个业务条线都有执行官,比如财务执行官、风险执行官、人力执行官。在分行层面,分行有业务条线总经理,总行有分管他们的执行官。
平安银行嫁接了集团的保险经营思路,将业务分为东、西、南、北四个区,人事架构也按地域划分板块,高管各管一片区域。
当前,平安银行停留在分区制与执行官制的混合阶段,形成了“一正八副三行助”的高管格局,这其中就不乏职能的重合、多头管理的问题。
在副行长赵继臣分管风险条线之前,平安银行已有风险条线负责人:首席风险执行官张祐成,以及身兼首席内控执行官、首席信贷风险执行官两职的周立。新行长助理张金顺将分管科技和人事,而之前分管人事业务的是首席人力资源执行官、行长助理都江源。副行长孙先朗将分管财务和运营,而这两方面也有相应的执行官。
持续优化,边走边看
在两种制度之外,邵平熟悉的是另外一套体系:事业部制。民生银行是彻底的事业部制结构,接近市场决策灵活,上下通达效率奇高,可集中优势资源实现高度专业化。
邵平想尝试用事业部制来突破局面。
“新平安银行将推出一些客户事业部、行业事业部和产品事业部。”这是邵平任职半年后的说法。如果事业部制成为主导,分区模式、执行官模式都将被这个体系溶解。但是,便于总行掌控分支机构、控制风险的同时,事业部制会在高层触动某一方面的利益,并且会在基层削弱支行的智能与权力。
小微金融团队民生风格相对较多,其架构正是事业部制,且已经运作一年半,这可能是事业部制建设的突破口。但邵平的变革要与平安的基因与机制达成合力,在持续优化当中,逐步进行事业部、网点扩张等方面的建设。
比如,事业部“成熟一个建立一个”,在团队到位、商业模式及产品创设出来后,再成立相应的事业部。初期按照行业、产品筹建,以后以客户为中心来创建。
邵平每走一步都要看集团给的空间有多大,需要看副董事长孙建一支持的力度。当前的管理架构必然要进行调整和优化,理清管理线条,为业务流程提供管理体系的支撑。
平安跑着赚钱的模式,能更快地帮助“深发展”找回失去的十年。平安集团旗下的保险、投资、银行三个业务部门互为补充,进行产品的交叉销售和后台信息的共享。在金融业多元化和混业化潮流下,倚仗集团的市场资源、技术与后台系统,平安银行成长可期。
未来的三到五年,是新平安银行赶超同行的战略机遇期,也是需要邵平释放自身与集团能量的关键三年。
过期不候。
标签:平安银行论文; 平安保险论文; 深发展论文; 贷款平安论文; 平安论文; 供应链金融论文; 三元论文; 银行论文; 服务文化论文; 深圳平安银行论文; 孙建一论文; 客户执行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