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认识的历史考察_邓小平南方谈话论文

中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认识的历史考察_邓小平南方谈话论文

中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认识的历史回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共产党论文,资本主义论文,历史回顾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世纪的中国革命,是发生在资本主义没有得到充分发展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革命 胜利后所要建设的新中国,也是在消灭了资本主义因素后而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因此,在 中国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如何正确处理同中国资产阶级的关系?如何正确认 识资本主义?这既是一个关系中国革命和建设成败的重大问题,也是一个没有现成答案而需 中国共产党人独立探索的马克思主义新课题。

(一)

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阶级关系错综复杂。社会阶级状况的基本特点是两头 小、中间大,即无产阶级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都只占少数,而农民、民族资产阶级和城市小 资产阶级占了人口绝大多数。在各阶级关系中,不仅存在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的对立,而 且在剥削阶级内部,由于各阶层所处的经济地位不同,往往也存在许多矛盾。但这些对立和 矛盾又不是绝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又可得到转化、缓和以至合作。在这种复杂的情况下,要 使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同中国资产阶级的关系,在中国革命的过程中, 我们党经历了曲折的探索过程,其中,毛泽东同志作出了独特的历史贡献:他精辟地把中国 资产阶级区分为两个部分——买办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并在1925年12月发表的《中国 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中,对它们各自代表的不同生产关系和对待革命不同的政治态度作 了正确分析,指出买办阶级完全是国际资产阶级的附庸,是极端的反革命派;民族资产阶级 是革命的同盟者,尽管这是一个“需要革命”又“怀疑革命”动摇不定的阶级。“九一八” 事变后,国内矛盾发生变化,毛泽东进一步剖析了中国资产阶级两部分的特点及其发展规律 ,总结了我党历史上陈独秀、王明等人对资产阶级问题上所犯右的和“左”的错误的经验教 训,制定了我党具有中国特色的处理同资产阶级关系的正确策略:对待民族资产阶级,在政 治上与之建立革命的统一战线,在经济上保护民族工商业;大资产阶级是革命的对象,但在 抗日战争中应区别对待,与抗日的大资产阶级,建立革命的统一战线,同时,实行既联合又 斗争的政策;在同大资产阶级分裂时,要坚持同他们进行武装斗争,同时要继续争取民族资 产阶级的同情或中立。这就形成了关于中国资产阶级问题上的完整理论和政策。

在中国革命的实践中,正是这些政策的正确运用,成功地解决了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党同资 产阶级关系这一重大而复杂的课题,从而不仅促进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而且经过三年解放战 争,夺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经过三年艰苦努力,我国胜利完成了国民经济恢复工作,人民民 主专政的政权得到巩固,人民生活有所改善。此时,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任务也提到了党 和人民面前。1953年,党中央正式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开始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 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建设。

在社会主义改造中,民族资产阶级不再是中间阶级,而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对象,被消灭的 对象,如何正确对待曾经是同盟者的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需要慎重对待的重大战略问题。 我们党根据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社会主义革命中的特点,即既有唯利是图、剥削工人的一面 ,又具有拥护宪法、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面,把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看作人民 内部的矛盾,对民族资产阶级实行团结、教育、改造的方针,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独特的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实现了马克思和列宁曾经设想过的对资产阶级的和平赎买,成功地用和 平的方法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正确的,成绩也是主要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同 时,社会主义改造结束后,公有制经济占绝对统治地位,个体、私营经济几乎被消灭殆尽 ,这是否方便人民生活,有利于生产力发展?这些问题,毛泽东同志有所觉察,有所思考, 并力图解决,想找到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1956年底,毛泽东在同工商界 人士的谈话中,提出了“可以消灭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的设想,但这在实践中并未得 到实施,他在1955年曾讲过的要“让资本主义绝种”、“让小生产绝种”的观点占了上风, 1957年出现反右斗争扩大化,1962年重提“以阶级斗争为纲”后,更是大割资本主义尾巴, 限制资产阶级法权,以至生造出一个“党内资产阶级”而造成“文革”十年内乱,国民经济 面临崩溃边缘。

我党之所以会出现以上的问题,关键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认识,存在着理想化的误区, 把马恩根据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情况作出的关于社会主义的理论设想套用于现实中的社会主义 社会,因而力图建设一个纯而又纯的理想王国而不能容忍资本主义的存在,以为对资本主义 斗得越狠,消灭得越彻底,社会主义才越巩固,忽视了在经济文化较为落后的中国发展生产 力这一重大课题,没有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表明,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如何正确 认识和对待资本主义是需要继续探索的课题。

(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使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新时期最鲜明的 特点是改革开放。但改革开放一开始,包产到户、个体私营、引进外资、兴办特区等新事物 层出不穷,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姓“社”姓“资”的争论。作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我国 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邓小平,一方面旗帜鲜明地表示,中国决不能走资本主义道路,提出了 著名的“四项基本原则”。另一方面,他又明确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 贫穷,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才是硬道理。同时,还提出判断 改革开放和各项工作是非得失的“三个有利于”的根本标准。以此出发,邓小平对如何认识 资本主义提出了许多重要思想,领导我党制定了新时期的一系列正确的方针政策。

1.支持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格局。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国在所有制上盲目求纯,实行单一的公有制,私营经济、外资经济 几乎是空白,个体经济也被视为资本主义的东西而受到严重限制,1978年冬,我国农村开始 出现“包产到户”,但有人担心这是走资本主义的独木桥。邓小平对此表示了明确的支持态 度,认为这样搞不会影响集体经济,强调要解放思想,要从当地具体条件和群众意愿出发。 1981年7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城镇非农业个体经济若干政策性规定》,正式肯定了个体 经济的合法地位,并允许请帮手、带徒弟,开了可以雇工的口子。1987年党的十三大系统地 阐述了初级阶段理论,并基于这一理论进一步提出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继续发展多种 所有制经济,私营经济和“三资”企业是社会主义经济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1988年4月, 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在宪法第十一条增加规定:“ 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 充。国家保护私营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对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至此, 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正式载入了国家的根本大法,得到法律的确认和保护。

1997年,党的十五大对资本主义的认识进一步发展,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 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要继续鼓励、引导,使之健康发展。 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宪法》修正案的建议,使非公有制经 济的法律地位由原来作为公有制经济的“补充”,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 分”。它们在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要,增加就业,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重视原工商业者和民主党派的作用,坚持广泛团结一切积极力量的统一战线。

邓小平同志非常重视原工商业者在经济建设和管理方面的重要作用,1979年初,他同胡厥 文、胡子昂、荣毅仁等工商界领导人谈话,强调要发挥原工商业者的作用,有真才实学的人 应该使用起来。他还鼓励原工商业者落实政策后,不要把钱闲起来,他说:“有的人可以搞 一两个工厂,也可以投资到旅游业赚取外汇,手里的钱闲起来不好,你们可以有选择地搞。 ”[1]

邓小平认为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力量,强调统一战线仍然是新时 期的一大法宝,其地位和作用要进一步加强和发挥。他在正确分析我国社会阶级状况和统一 战线内部构成的新变化后,提出新时期统一战线已发展成为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 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联盟,“可以称为社会主义劳动者和爱国 者的联盟”。也就是说邓小平提出的新时期统一战线包括了以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的大陆 范围的联盟和以爱国主义为政治基础的海外范围的联盟,把包括香港、澳门、台湾当局及其 所代表的资产阶级都扩展进来了,成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最为广泛的联盟。实践也表明, 尽管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与大陆人民生活在不同的社会制度 下,他们中的一些人可能不赞成社会主义而坚持资本主义,但作为中国人或炎黄子孙,在爱 国主义旗帜下,他们心向祖国,能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支援祖国现代化建设等发挥重要的 积极作用。因此,邓小平统一战线理论突破了不同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的界限, 在爱国主义的基础上,较好地处理了新时期统一战线内部与资本主义的关系,最大限度地团 结了爱国的人们,也为统一战线理论增添了新的时代内容。

3.正确认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利用资本主义来建设社会主义。

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认为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任何国家要发展,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可能的。他提出要改变过去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绝 对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认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这也 是一个曲折、复杂、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两种制度将会在这一进程中长期共存、竞争相处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有相互对立和斗争的一面,也有继承和发展的一面。中国要在和平共 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世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关系,积极开展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交往,在 国际上也要利用一切有利因素来搞好国内社会主义建设。因此,邓小平明确提出“中国的发 展离不开世界”,把对外开放,利用资本主义提高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来认识,作为我国 要长期实行的基本国策。

1992年他在南方谈话中,进一步对利用资本主义问题作了深刻说明。批评了那种认为多一 分外资,就多一分资本主义,“三资”企业多了,就是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就是发展了资 本主义的错误认识。明确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并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 区别,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强调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 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 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

4.提出“一国两制”构想,允许资本主义制度在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内长期共存。

邓小平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顺应和平与发展的世界历史潮流,提出了用“一 国两制”来解决祖国统一大业问题的创造性构想。这一构想已在香港、澳门问题上获得了成 功实践,并得到了世界赞同。这一构想不仅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有效途径,它也是基于对社会 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的正确认识,大胆利用资本主义的突出范例。因为“一国两制”也就是 允许一定范围的资本主义同社会主义在一个国家内长期共存。这是思想解放的结果,也是实 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结果,它充分显示了邓小平高超的政治智慧和非凡胆略:一方面, 坚持“一国两制”,允许资本主义的存在,这不会改变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另一方面,“ 在小范围内容许资本主义存在,更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2]邓小平的上述思想,已成为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

(三)

历史进入千年更迭,世纪之交,世界发生着重大而深刻的变化,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世界 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综合国力的竞争更加激烈,世界力量组合和利益分配格 局正在出现新的变动态势,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发展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机遇。我国建设社 会主义不可避免地要参与全球化进程,更多地与外部世界特别是西方资本主义打交道。同时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进一步发展,我国社会生活也发生着广泛的变化,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 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社会阶层结构出现新的特点。这一切,都对我党提出了众多 前所未有又需回答和解决的新课题。

历史表明,社会主义理论探索和实践发展的过程,始终贯穿着对资本主义的认识,共产党 人对资本主义的每一正确认识,往往伴随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突破和发展。面对新的形 势,以江泽民为代表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非常重视对资本主义问题的认识和研究。2000年6月 ,江泽民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了四个“如何认识”,其中就明确指出了 “如何认识资本主义的历史进程”问题,强调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尤其是他根据历史唯物 主义 的基本原理,深刻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我国革命与建设的基本历史经验所提出的“三个 代表”的重要思想,不仅是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对于进一步正确认识资本主义问 题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 讲话,这是我党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它对于如何认识资本主义问题,给全党全国人民 指明了方向:

首先,在思想方法上,突出地强调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打破左倾教条主义的束缚 。指出不能不顾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的变化,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 针对具体情况作出的某些个别论断和具体行动纲领,否则,必然会发生思想脱离实际的错误 。强调要发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精神,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真正体现 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的品格。

其次,根据在新的科技革命和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社会阶层构 成发生新变化的客观事实,指出新出现的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 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这些社会 阶层中的广大人员,他们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也为发展 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其他事业作出了贡献,因此明确地将其界定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事业的建设者”。这极大地消除了人们的思想困惑,统一了认识,进一步调动了广大群众 的积极性。

第三,提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不能简单地以财产的有无、多少作为政治上先进与落后的 判断标准,强调这一标准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由于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人民 的富裕幸福,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更多地增加人民的收入和财产,这正是社会主义本 质和优越性的重要表现。因此,在今天,这一标准主要应该是“三看”,即看他们的思想政 治状况和现实表现,看他们的财产是怎么得来的以及对财产怎么支配和使用,看他们以自己 的劳动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做出的贡献。也就是说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不能将 有产者与劳动者绝对对立起来,将有产与剥削必然地联系在一起,对具体的问题应作具体的 分析。

第四,进一步阐明了当代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江泽民同志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唯 物史观,指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是不同的,二者具有根本的区别。 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和最终目标是共产主义,这也是人类社会的必然走向。但共产主义的实 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国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应 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因此,要充分地学习、借鉴资本主义发达 国家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先进经验、文明成果,加强与各国经济技术的交流与合作,把对外开 放不仅作为基本国策,而且作为我国在新世纪的发展动力,这是中国共产党的必然选择。

(四)

中国共产党成立80年来的革命和建设实践表明,我党在探索如何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过程 中,既有深刻的教训,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主要是:

第一,正确认识资本主义,是经济文化落后国家革命和建设中一个重大而特殊的课题。马 克思恩格斯曾经指出,社会主义革命将首先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由此而建立的社会主 义制度必然比资本主义更先进、更优越,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是一种此消彼长的继起关系。 但对落后国家来说,情况并非如此。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农民小生产占据绝对优势, 经 济文化十分落后,社会主义是建立在经济极不发达基础上的。今天,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虽 然已取得很大的成绩,但生产力落后的状况并未根本改变,生产的社会化现代化程度还不高 ,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况且,当代资本主义也在调整完善自己,还有较强的生命力。 因此,如何认识资本主义,是落后国家必须解决的特殊课题。同时,这一课题能否得到正确 解决,它直接关系到落后国家的革命进程和建设成败。这已为我党80年的历史所证明,正如 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当我们党的政治路线是正确地处理同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或被迫 着分裂统一战线的问题时,我们党的发展,巩固和布尔什维克化就前进一步;而如果是不正 确地处理同资产阶级的关系时,我们党的发展、巩固和布尔什维克化就会要后退一步。”[3 ] 因此,正确认识和对待资本主义,是落后国家需要认真研究的重大课题,也是我党三代 领导人都非常重视的问题。

第二,对资本主义的认识保持了清醒的头脑,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原则。中国共产党以马克 思主义的辩证观点看待资本主义,既充分认识资本主义的本质和历史命运,明确强调中国决 不走资本主义道路,又实事求是地承认资本主义在发展生产力方面的积极作用,形成了吸收 利用资本主义的思想。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吸收利用资本主义过程中,突出地 坚持了以下原则:一是保证社会主义方向,决不放弃自己的政治优势;二是不照抄照搬,搞 全盘西化;三是对资本主义腐朽丑恶的东西坚决抵制,不兼收并蓄;四是以“三个有利于” 为标准,大胆学习借鉴资本主义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积极成果,以便更好地发展自 己。

第三,在实践中能否正确认识资本主义是与是否重视发展生产力联系在一起的。从根本上 说,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 根本出发点和归宿。但有了正确的出发点,并不能确保在实践中能始终正确认识与处理好与 资本主义的关系。我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对此就出现了大的错误和偏差 ,对资本主义采取了坚决排斥、完全否定的“左”的态度。而这一段时间也正是我们党偏离 八大正确路线,忽视生产力发展,大搞阶级斗争的时期。党的历史表明:什么时候我们重视 和坚持“三个有利于”,注重发展生产力,什么时候就能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与资本主义的关 系;什么时候忽视发展生产力,什么时候就不重视以至错误地处理与资本主义的关系。这是 一个带规律性的现象和重要的经验教训。

第四,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我党在新形势下进一步认识资本主义问题 的科学依据。首先,它提供了物质依据:因为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那么,党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党的一切方针政策都要 最终促进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促进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因此,我们既要警惕西方 敌对势力对我实施“西化”、“分化”的图谋,更要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在发展生产力方面还 有较大的空间和活力,大胆吸收其先进经验和文明成果,来促进我国生产力的更快发展。其 次,它提供了精神依据:因为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因此我们就要在 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既努力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一切优秀文化传统,又要努力学习和吸收一 切外国包括资本主义国家的优秀文化成果,更好地创建和推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 ,促进社会主义的全面进步。只有这样,我们党才能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中国共产党成立80年来,从毛泽东把中国资产阶级正确地分为两个部分,到邓小平提出“ 三个有利于”以及江泽民提出“三个代表”,我们党在如何正确认识资本主义问题的探 索中,思想越来越成熟,认识越来越深刻。相信21世纪的中国共产党人,会在未来的探索道 路上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胜利。

标签:;  ;  ;  ;  ;  ;  ;  ;  ;  ;  ;  ;  ;  ;  

中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认识的历史考察_邓小平南方谈话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