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婧媛[1]2004年在《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产权经济学分析》文中提出股权结构是资本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公司治理结构的一个重要方面。股权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资本结构是否合理和公司治理结构是否有效。目前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存在许多问题,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股权结构不合理。本文从产权经济学的角度出发,综合运用交易费用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契约理论等微观经济学中的最新研究成果,采用理论分析与现实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比较分析和因果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进行了研究,指出导致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是国有资产的产权残缺,要提高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效率,就必须从根本上改变我国上市公司目前存在的国有资产的产权残缺状况。 全文围绕选题,分叁部分展开了论述。 第一部分理论研究部分,从产权经济学的角度对企业股权结构进行了理论阐述。这一部分主要探讨了产权的涵义、起源和功能,并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了股权结构,对股权结构进行了界定,并讨论了股权结构的有效性问题。 第二部分现状分析部分,从股东特性和股权集中度两个方面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现状进行了考察。在此基础上,结合前面的理论分析,从产权经济学的角度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低效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第叁部分对策研究部分,在前面理论研究、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提出了对策建议,包括培育合格的国有股权主体,解决国有股减持和上市流通,建立多元化产权结构,实行人力资本权益化等产权制度安排。
衣龙新[2]2004年在《财务治理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公司治理一直是国内外理论界研究的热点课题。受此影响,我国部分财务学者借鉴公司治理理论研究成果,提出了财务治理理论,希望从财务方面为解决公司治理问题提供参考。实践中,公司财务与公司治理问题常常交织在一起,为解决某单方面问题而采取的措施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只有综合研究并提出全面解决方案,才能切实解决实践中出现的复杂问题。财务治理理论的提出和不断完善,正是适应了这一方面理论与实践发展的现实要求,迅速成为财务理论研究的新兴领域。本文综合运用现代财务理论、公司治理理论、企业理论及产权经济学等学科知识,以本金在企业不同层面运动所形成的特定财务关系为研究主线,通过对财务治理内涵、目标等基本理论问题研究,基于企业所有权安排逻辑,提出了财权配置一般框架,并初步构建了财务治理体系。本文力图构建一个相对完整的财务治理体系框架结构,期望能够对解决我国企业复杂的财务与治理方面问题有所裨益。本文总体上分为两大部分,共7章。第一部分主要探讨财务治理的一些基本理论,包括1、2、3叁章;第二部分对财务治理体系组成部分:治理结构、治理机制和治理行为规范进行专项研究,包括4、5、6、7四章。第1章“财务治理理论研究的历史与现状”。本章对财务治理理论发展进行了简要回顾,将财务治理理论研究发展大体归结为的两个阶段:西方财务理论界的初步探索阶段和国内财务理论界的初步形成与建立阶段。在西方理论界,很早公司财务和公司治理就已经具有了相互融合研究的发展趋势,由此产生了财务治理理论研究的萌芽。这一阶段并没有明确提出财务治理概念,也没有对财务治理问题进行独立研究;国内财务学者充分借鉴公司治理理论等,结合中国财务理论创新成果,提出了“财务治理”概念,并进一步探讨了财务治理结构、
石劲磊[3]2003年在《公司治理:理论、模式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践》文中提出自从中国证券市场诞生以来,其有效性就成为理论界时时关注和讨论的一个重要话题。随着近年来上市公司重大财务虚假与股价操纵案的不断曝光及市场过度投机和泡沫现象的日趋严重,关于中国证券市场有效性问题的讨论,终于从过去几年中散见于有关学术刊物的一些小范围研究文献,演变成世纪之初在中国经济学界最权威层面上的一场“股市大辩论”。虽然这场关于股市有效性的大辩论实则是关于中国经济改革方向由来已久的不同派别观点在股市上的延续,虽然这场辩论的结果仍然莫衷一是,很难说哪一方占了上风,但毋庸置疑的一点是,中国证券市场的有效性问题,已经成为中国进一步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所无法回避的一个重大课题摆在了我们面前。证券市场的有效性问题,可以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进行研究。比如可以从整个金融体系、金融政策的宏观面进行研究,也可以从市场主体行为的微观层面进行研究,可以从市场效率的实证角度进行研究,也可以从制度变迁角度进行研究。尽管研究角度和研究方法不尽相同,目前国内关于证券市场效率研究得出的结果表明,如果以法马有效市场理论关于证券市场有效性的叁级分类标准,即弱式有效、有效及强式有效来衡量的话,中国证券市场至多处于一种弱式有效状态。那么,如何改变证券市场的这种低效率状态,实现证券市场效率的有效改进呢?国内一些研究文献分别从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和内部治理结构改进、外部市场机制改进、证券市场制度矫正等不同角度作了研究。笔者以为,从本文定义的一个广义的公司治理角度,探寻我国证券市场发展过程中种种问题产生的深层原因,上市公司治理缺失是根源所在,具体表现在:上市公司所有制结构和控制权结构不合理、公司内部治理机构失灵、内部人控制严重、内幕交易泛滥、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所有者缺位等问题所导致的内部治理失效;以及,股权人为分割造成的市场功能性和结构性缺陷与信息不透明、竞争不充分条件下外部市场机制弱化,政府不当干预情况下的政府机制扭曲等等导致的外部治理不力。基于这种认识,本文试图从这种广义的公司治理角度,深入地探讨和揭示我国证券市场效率低下的深层原因,在此基础上探索优化我国上市公司治理、从而改进证券市场效率的有效途径和手段。 ii公司治理:理论、模式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践 本文所指的公司治理,包括公司的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公司内部治理包含公司的所有权结构、控制权结构、内部治理机构、激励机制等内容,公司外部治理则由影响和制约公司行为的外部市场机制、政府机制和社会机制等构成。为了对公司治理有一个更全面和深刻的认识,本文从公司治理的起源入手,力争较为清晰地勾勒出公司治理理论产生、发展和整个理论体系最终形成的大致轮廓,并从新古典经济学和交易成本经济学关于企业性质的企业理论,制度经济学关于企业控制权的企业理论,产权经济学的企业产权理论,信息经济学的非对称信息理论等几个方面,论述了这些对公司治理理论有着重要影响并构成其主要内容的理论基础,进而就公司治理的基本理论,即,古典管家理论与现代管家理论,产权论与竞争论,委托代理理论以及利益相关者理论,做了一个简单的介绍与评价。以上内容构成本文的第一个部分,即公司治理的“理论篇”。 公司部门在当今世界经济领域有着广泛的影响和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公司制度在欧美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己积累了宝贵的历史沉淀,其中美英等先行的工业化国家及德日等后起的工业化国家分别形成了各具特色、互有长短的公司治理模式;而发生在上世纪中后叶的东亚经济奇迹及上世纪末的东亚金融危机又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在地缘、产业结构、市场结构等方面更具有可比性的、关于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公司治理的生动教材;前苏联解体及东欧剧变后形成的转轨经济国家在公司治理方面仍在进行之中的探索之旅,以其己有的一些经验和教训,对同样处于经济转轨阶段的中国无疑有着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在对公司治理理论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本文第二大部分—公司治理的“模式篇”,对当今世界上四种主要公司治理模式,即,美英等普通法系国家市场导向型公司治理模式(以美国为例)、日德等大陆法系国家银行导向型公司治理模式(以日德为例)、东亚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家族控制型公司治理模式、转轨经济国家内部人控制型公司治理模式,以及四种公司治理模式趋同化的变迁特征,做了一个系统的分析、比较和评价,并从中汲取一些对改进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有益的经验和启发。 在“理论篇”和“模式篇”做了初步理论准备和经验教训总结的基础上,本文第叁大部分—“实践篇”,从分析中国证券市场的制度特征及中国上市公司的产生和变迁历程入手,对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现状做了深入的分析和评价,并从理论和实践结合的角度提出关于公司治理的一个理想模型,进而从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两个角度提出 网补恫女川一一~一一一一-改进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的一些基本思路。
王娟[4]2005年在《国有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产权经济学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真实的会计信息有助于提高资本、资产和其他资源的配置效率,有助于保证资本市场的有序运行、降低契约的签订和履行成本,有助于形成契约上的事后解决机制等。然而,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严重失真一直是中国证券市场的“痼疾”,它极大地挫伤了广大投资者的信心,损害了证券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功能的发挥。 基于产权经济学的影响以及经济环境的变化,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国内会计学界出现了一批专门研究产权与会计的会计学家群体,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对影响较大的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研究还比较少。本文将以产权理论为指导,在对我国转轨期上市公司产权制度变迁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对国有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源作进一步的研究;文章着重分析了国有上市公司产权不清晰、“股权分置”、产权保护制度不完善以及行政式的公司治理机制等制度性缺陷对会计信息失真的影响;认为这些制度性缺陷从根本上动摇了会计信息真实的根基;最后,从产权角度提出了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思路。
叶成徽[5]2012年在《中国寿险公司产权结构及其有效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着中国保险业的高速增长,中国寿险公司的产权结构也经历着一系列的动态演变过程。国有独资寿险公司的股份制改造,中国人寿和中国平安的成功上市,众多寿险公司引入战略投资者,多家寿险公司股权结构的频繁变更以及银行相继参股中小寿险公司,中国寿险业正经历着由垄断性国有产权独家经营变迁为包括国有产权在内的公有产权和私有产权并存的竞争性行业的历程。中国寿险公司已从过去的单个国有保险公司一统天下发展至现在的几十家股份保险公司,不仅组织形式上从国有独资保险企业演变为内资股份制公司、外资股份制公司和合资公司,股权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革,其股份性质从单纯的国有股份向国有股份、外资股份和民营股份多元化的股权结构转变,股东数量也从国有独资一元结构向国有控股的多元结构转变。中国寿险公司产权结构的多元化发展为改善公司的治理结构,提高其经营效率作出了很大贡献,但随之而来也为寿险公司的经营带来了新的问题。国有寿险公司的股份制改造出现的企业所有权和实际控制权的“两权分离”使寿险公司必须面对由于公司所有者与经营者拥有的信息不对称而带来的委托—代理问题;在引入战略投资者过程中,境外资本对中国寿险公司的渗透以及境外资本自身存在的问题或关联交易行为可能会影响其控股的国内寿险公司的偿付能力,从而侵害广大被保险人的利益;民营企业自身在资金实力和经营理念方面的不成熟以及对寿险业盈利周期的估计不足使得寿险公司出现股权变更的浪潮:银行入股寿险公司可能会引起银行和保险公司内部传递的金融风险以及关联交易行为的不规范,从而增加银行和保险公司整合的难度,导致寿险公司效率降低。因此,中国寿险公司产权制度的改革不能只注重产权结构形式上的多元化,更重要的是如何让这种多元化的产权结构为中国寿险公司带来更高的效率,也就是寿险公司产权结构的有效性问题,这是中国寿险公司目前面临的紧迫问题。近年来,从定性的角度分析我国保险公司产权结构改革的必要性和产权结构改革的具体措施的研究比较多,特别是针对我国保险公司在国有控股的股权结构占主导的情况下存在的问题以及由此产生的保险公司的治理问题的相关研究较多。专门针对寿险公司产权结构有效性进行研究的文献非常少。因此有必要从定量的角度讨论寿险公司产权结构有效性,用实证方法分析和检验中国寿险公司产权结构变革带来的股权结构的多元化和经营者激励问题究竟为寿险公司的利润效率和成本效率带来什么影响以及影响有多大,从而为中国寿险公司在实践中采取各种提高经营效率的措施提供理论支持。本文以寿险公司的产权结构能否使在它支配下的公司主体产生将外部性较大地内在化的激励作为寿险公司产权结构有效性的衡量标准。以此为核心,本文一方面从寿险公司的资本名义产权和实际产权的“两权结构”出发,引出寿险公司外部性内在化的两层次的激励机制,即名义产权激励机制和实际产权激励机制,并通过分别分析股权结构和经理激励与寿险公司效率的关系,对寿险公司产权结构有效性进行系统地阐述,从而建立起寿险公司产权结构有效性理论的基本框架;另一方面在分析了中国寿险公司产权结构的发展状况之后,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法(stochastic frontier approach, SFA)构建中国寿险公司随机前沿利润效率和成本效率模型,通过研究股权结构和经理报酬对中国寿险公司利润效率和成本效率的影响,检验中国寿险公司产权结构的有效性,并最终提出提升中国寿险公司产权结构有效性的思路和策略。本文主要由八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导论。这部分对论文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文献综述和研究现状,论文框架体系及研究方法,论文研究的创新和不足进行阐述。第二部分是寿险公司产权结构及其有效性的基础理论。这部分介绍和评述本研究所涉及到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如:产权的定义、交易费用、产权结构及其有效性的界定、效率、激励以及寿险公司产权结构有效性的界定等,为后续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叁部分是对寿险公司产权结构有效性理论进行一般分析。这部分一方面以本文对寿险公司产权结构有效性的界定为基础,通过分析寿险公司股权结构有效性和经理激励有效性来反映寿险公司名义和实际产权的两层次激励机制,从而构建了寿险公司产权结构有效性的分析框架;另一方面这部分界定了本文所研究的寿险公司效率的内涵,介绍了寿险公司效率的研究方法以及测度函数的选择,为本文后续的实证分析打好理论基础。第四部分是中国寿险公司产权结构状况分析。这部分不仅概括了中国寿险公司产权结构的历史演进过程,并以中国人寿为例分析了我国寿险公司产权结构改革,归纳出现阶段我国寿险公司股权结构的特点,而且也概述了中国寿险公司经理激励机制的发展历程,对比了中国人寿、中国平安和中国太平洋叁家上市保险公司的经理报酬激励机制,分析了中国寿险公司经理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第五部分是寿险公司产权结构的国际比较及其启示。这部分对美国、英国、日本和台湾寿险公司的产权结构的变迁过程进行了归纳和比较,并结合这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具体寿险公司的股权结构数据,分别对美国、英国、日本和台湾地区寿险公司的股权结构和经理激励进行详细分析并总结它们共有的特点,最后探讨发达国家和地区产权结构对我国寿险公司产权结构改革的启示和借鉴意义。第六部分是中国寿险公司股权结构有效性分析。这部分采用超越对数成本函数,借鉴Battese&Coelli(1995)模型构建中国寿险公司的随机前沿利润(成本)效率模型,运用2006-2010年中国56家人寿保险公司共225组样本数据,在估计各家公司不同时期利润(成本)效率的基础上分析股权结构对中国寿险公司利润(成本)效率的影响。第七部分是中国寿险公司经理激励有效性分析。这部分以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以及中国太保叁家上市保险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采用Cobb-Douglas成本函数,借鉴随机前沿法的Battese&Coelli(1995)模型构建中国上市保险公司利润(成本)效率的实证模型,分析了经理报酬对中国上市保险公司利润(成本)效率的影响。第八部分是提升中国寿险公司产权结构有效性的思路及策略。这部分指出中国寿险公司应该分别提升其股权结构和经理激励的有效性,促使寿险公司名义产权和实际产权的两层次的激励达到最大,从而提高我国寿险公司的总体经营效率,并提出相应的具体措施。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本文初步构建了寿险公司产权结构及其有效性的研究框架。国内外分别研究产权结构和寿险公司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不少,但是将二者结合起来,从产权结构的视角研究寿险公司经营效率的文献则可谓匮乏。第二,本文以产权结构能否激励在它支配下的公司主体实现外部性较大地内在化作为寿险公司产权结构有效性的衡量标准,以寿险公司效率分别与股权结构和经理激励之间的关系作为寿险公司产权结构有效性理论的具体表现内容,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对寿险公司产权结构有效性理论进行了系统地论证。第叁,运用随机前沿法(SFA)尝试性地分别实证检验了股权结构和经理激励对我国寿险公司前沿效率(即利润效率和成本效率)的影响。本文分别构建了中国寿险公司随机前沿利润(成本)效率模型和中国上市保险公司随机前沿利润(成本)效率模型,并在研究中沿用了Battese&Coelli(1995)提出的改进方案,将上述模型中的寿险公司利润(成本)非效率项(Ui)直接设成寿险公司影响因素和随机误差的具体函数,以便更准确地分析股权结构和经理激励分别对我国不同寿险公司的利润(成本)效率的影响。上述两个实证模型分别运用了2006-2010年55家中国主要人寿保险公司共225组样本数据以及中国平安2004-2010年、中国人寿2006-2010年和中国太保2007-2010年叁家上市保险公司的全部16组样本数据,最终得出若干有新意的结论:股权集中度对中国寿险公司的利润效率和成本效率均有影响,而股权性质仅对利润效率有显着影响而对成本效率没有显着影响;经理薪酬和经理持股对我国上市保险公司的利润效率分别有显着的负向和正向影响,但对成本效率则没有显着影响。第四,总结发达国家和地区部分寿险公司最新产权结构状况的特点对我国寿险公司产权结构改革具有较强的实际借鉴意义。本文运用美国、英国、日本和台湾地区部分寿险公司2010年年报中股权结构和经理报酬激励方面的具体数据资料,归纳和总结了发达国家和地区寿险公司产权结构的最新发展特点和趋势。这种运用国外最新数据资料在寿险公司产权结构方面的研究在国内非常少见。
吴芳[6]2016年在《我国家族企业治理法律问题研究》文中认为家族企业是一种既传统又现代的企业形态,历史悠远却又基业常青。据统计数据显示,在全世界企业总数中有65%的企业为家族性质企业,在世界500强企业中更是占据近40%的份额。1这一切都在说明,家族企业治理问题是一个不容回避的学术题域,对于商法学研究而言更是如此。然而,当前学界有关家族企业治理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经济学与管理学领域,法学界尤其是商法学界对此问题鲜有着述。我国现行《公司法》、《证券法》之逻辑架构主要依据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或者说封闭公司与公众公司之二元界分展开,并未对家族公司治理问题作针对性规定。然而,从实证层面来看,家族企业、家族公司与普通公司在产权结构、代理成本、治理规则等众多方面有所差异。这就意味着家族企业治理规则应当被法律予以特殊关照。笔者选取“家族企业治理法律问题研究”一题为博士学位论文选题,即希望通过专门化研究,找寻到家族企业尤其是家族公司治理中的特殊性问题,并为相关法律规范之进一步完善以及实践中的家族企业治理提供可资借鉴之认识。除引言与结语之外,正文共有六章:其中第一章是总括性的、前提性的介绍与分析;第二章至第五章属于家族企业的内部治理问题;最后一章主要涉及家族企业外部治理问题。具体情况如下:第一章——“家族企业公司化治理概述”。在本章中,笔者首先通过对家族的定义引出对家族企业、家族公司的定位,提出家族企业是与家族有不可分割关系的企业组织,家族公司则是公司化的家族企业。然后,笔者从实证视角分析了文化、道德、观念、政治体制等因素对我国家族企业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指出家族企业的叁个特征即:所有权与控制权高度集中、企业主绝对权威和家族与企业价值同一,以保障后续研究能够侧重于中国家族企业本土性问题的发现与解决。其次,笔者运用历史分析的方法,借助家族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对家族企业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将其划分为四个阶段:19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出现家族企业;1987年到1992年对私营企业的关注使家族企业有了发展空间;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家族企业步入正轨,开始有序发展;1999年和2004年两次修改宪法之后,最终确立了私营企业的独立性地位,家族企业得到飞速发展。在梳理了家族企业发展历程之后,笔者通过家族企业上市困境与传承困境的分析提出我国当前家族企业发展已进入瓶颈期。最后,笔者通过在治理中发挥主导作用的是家族还是公司,将家族企业治理划分为家族治理与公司治理,以厘清本文的研究主线,并在此基础之上指出双重治理问题已经成为家族企业的首要挑战,家族势力对企业的涉入,导致家族关系矛盾影响企业发展,企业利益冲突破坏家庭和谐的局面。第二章——“家族企业产权结构分析与治理模式选择”。产权结构是家族企业治理问题的核心,在本章中笔者首先通过实证分析,指出我国家族企业产权方面当前存在的叁个特征:股权高度集中于家庭成员、股权结构呈现超稳定状态以及产权归属模糊。同时分析了家长式权威的强弱、企业家个人素质的高低、初始物质资本的投入、人力资本需求的强弱以及资本市场发展水平等因素对我国家族企业产权结构的影响。其次,在分析了家族企业产权结构的基础之上,笔者对我国家族企业治理模式选择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业主型治理模式与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都不是最好的选择,当前我国的家族企业更适宜采用折衷型治理模式。第叁章——“家族企业控制权治理”。家族企业治理中最为核心的命题当属家族企业控制权问题。本章中,笔者指出家族企业控制权治理是家族通过一系列机制,委任家族成员担任管理职位,限制非家族成员权利,制造投票权不同的多级股份等措施以维持家族对企业的控制的治理方式。其次,笔者分析说明了特殊性资产与企业制度稳定性对家族企业控制权配置的影响。最后笔者对家族公司股东大会、董事会以及经理人之间的控制权配置问题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并指出当前我国的家族企业治理暂不宜采用“董事会中心主义”控制权配置模式,未来《公司法》修改应当考虑到家族企业控制权的特殊性,对家族企业股东大会的控制地位做特殊性关照。第四章——“上市家族企业股东利益平衡”。上市家族企业治理是家族企业治理中比较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当前我国的家族企业多面临融资难的现实问题,上市融资是很多家族企业所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上市家族企业治理问题的核心是如何实现家族成员股东与资本市场分散投资者的利益平衡问题。在本章中,笔者认为未来《公司法》修改应当对上市家族企业采取双重股权结构的问题予以规定,即对家族企业主及其家族的控制权进行倾斜性保护,以避免家族控制权因企业上市融资而被严重稀释或掠夺。同时,在对家族企业主及其家族的控制权进行倾斜性保护的基础上,再对中小股东的利润分配权进行倾斜性保护。并且,还要辅之以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以保障中小股东权益。第五章——“家族企业代际传承的法律构造”。改革开放至今已有37个年头,中国家族企业第一代创业者已经普遍都过了“五十而知天命”的年纪,家族企业传承问题即成为了摆在他们面前亟待应对与解决的现实问题。在本章中笔者通过对家族企业传承的内容及障碍因素的分析,提出公司治理是传承的保障,家族企业可以通过编制传承规制或者设立家族基金会的方式实现传承。最后,在总结上述观点的基础上,笔者提出家族信托是未来中国众多家族企业实现传承的重要路径。家族信托在避税、风险隔离、遗嘱执行、子女保障以及控制权集中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在我国当前环境下其发展还存在一定的障碍,因此笔者建议从健全信托法律法规、丰富家族信托类型、保障债权人知情权叁方面入手为我国家族信托的发展提供保障。第六章——“家族企业治理外部环境”。制约中国家族企业治理的外部环境原因有多种,首先,国家的产权保护法律制度为家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从19世纪80年代到当下,宪法对私营企业地位的界定成为影响家族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其次,家族文化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对家族企业治理模式的变迁也有着重大影响。家族文化底蕴凝聚在企业中,成为企业的价值追求,为企业发展提供信仰与激励。再次,资本市场的发展水平影响着家族企业制度变迁的选择空间,尤其是当前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不完善的背景下,融资难导致我国家族企业物质资本变迁困难,使家族企业至今仍保持着以自有资本为基础的发展模式。复次,职业经理人市场的不完善是导致我国家族企业难以公司化的重要原因。在不完善的职业经理人市场上,家族企业难以融合社会人力资本,由此形成了中国家族企业家族治理与公司治理相重迭的治理模式。最后,家族企业的信息化与国际化为家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与挑战,一方面家族企业信息化打破了传统的市场分割的局限,另一方面,国际化又对家族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实现交易规则的国际化,组织结构的分散化,还要发挥知识产权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作用,这对家族企业而言是机遇与挑战并存。
陈耿[7]2004年在《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理论与实证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主要运用现代企业(契约)理论和财务理论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在对“融资结构”的认识有所突破和创新的基础上,探讨企业融资结构、治理结构方面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并结合中国上市公司和资本市场的实际,进行了富有针对性的实证研究。目的是希望促进企业融资结构和治理结构的优化,提升企业效率,夯实中国资本市场和企业融资的理论基础。一、论文的主要内容及观点全文除导论外,共分七章,约17万字。第1章 企业融资结构一般理论分析:逻辑起点、涵义拓展与影响因素。本章的主要内容是对融资结构的涵义进行理论上的拓展,既承袭了传统资本结构的主要内容,又在范围与内容上对传统资本结构的认识有所突破,从而为后文的展开作好理论上的准备。首先,概要介绍了现代主流企业理论对企业的认识和理解。将企业视为一组不完备契约的联结,是全文展开分析的逻辑起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企业融资结构含义的新理解。与传统认识相比较,本文对融资结构的理解更为丰富,尤其是提出了在公司治理意义上来认识融资结构,更是深化了融资结构的内涵和拓宽了其外延;然后,本章对资本结构理论的发展进行了总结和评价,并着重指出了资本结构理论演进为本文提供的方法论意义;接下来是对融资结构产生较大影响的外部制度、环境因素分析,主要讨论了“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角色定位”、“产权制度与企业产权制度”、“投融资体制”及“证券市场效率”对企业融资结构的影响;本章最后一部分讨论企业融资结构同公司治理的相互关系,着重分析了融资结构对公司治理(机制)的决定性影响和既定公司治理结构对企业融资选择及融资结构的反作用。第2章 上市公司对股权融资与债权融资的选择。企业对股权融资与债权融资的比较与选择,是研究企业融资结构所必须关注的一个
张天阳[8]2007年在《中国民营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文中认为本文以新制度经济学、产权经济学、企业理论和财务理论为依据,采取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比较分析与综合归纳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的关系展开研究:首先阐述了公司治理的基本理论,并论证了产权、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的内在逻辑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民营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控制方式的特征及其对公司治理机制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我国民营上市公司治理所面临的核心问题,并指明了我国民营上市公司治理改革的方向;然后实证检验了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与公司价值的关系。经研究发现: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控制方式是决定公司治理效率的重要因素。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的金字塔控制结构使得控股股东掏空上市公司的行为具有较大的隐蔽性,加大了公司治理的难度,降低了公司治理的效率;我国民营上市公司治理的关键是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核心代理问题,在法制不健全,外部监督不力的情况下,控股股东会利用其控制权谋取私人收益,侵害中小股东的利益,降低了公司的价值;我国民营上市公司高度集中的股权结构,以及所有权和控制权的高度偏离不利于公司价值,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程度越高,控股股东获取控制权收益的动机就越强,其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侵害程度就越大。最后根据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控制方式对公司治理机制和公司价值的影响,提出了完善我国民营上市公司治理的制度设计。
傅蕴英[9]2004年在《盈余管理与公司治理》文中提出现代会计报告系统中公认会计原则的局限性为盈余管理创造了很多机会和空间,而盈余管理的存在会削弱财务报告所提供的盈余信息的可靠性。有鉴于此,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西方财务理论界致力于盈余管理的研究,这一问题已成为当代实证会计研究的重点之一。本世纪初美国安然、世通等公司的假账事件,使得投资人对股票市场丧失信心,造成股价指数严重下跌,这些例子表明即使是美国的公司治理机制仍有重大的缺失,引起了美国及全世界对公司治理的重新思考。人们希望能迅速做出改革,以健全资本市场,塑造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成为二十一世纪初的国际潮流。公司治理结构包括通过竞争所形成的外部治理结构和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所组成的内部治理结构。从外部来看,中国尚未建立起发育完全、运作规范的股票市场,经理市场尚未形成。从内部来看,国有企业存在所有者缺位现象,《公司法》所规定的各机构相互制衡的机制也远未发挥作用。中国的公司治理是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治理结构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些模式是否适用于现阶段我国上市公司有待于实践的检验。根据公司治理理论,公司治理结构对于会计信息质量负有责任。因此,要防止盈余管理的泛滥,必须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近年来中国对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主要集中在基于监管制度的盈余管理方面,从国内外已公开发表的研究成果来看,不论是从公司治理角度还是盈余管理角度,很少见到涉及二者关系的深入、系统的研究。因此本论文以此为选题,进行了以下研究:首先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公司治理与盈余管理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找出影响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公司治理因素;其次,研究盈余管理对经济资源配置的影响,为规范上市公司治理,控制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协助会计准则制定者和证券市场监管者评估盈余管理的普遍影响和财务报告总体上的真实性提供经验证据。论文首先对盈余管理的理论进行了系统梳理和综述,分别用委托代理理论、产权经济学理论和信息经济学理论对盈余管理进行了解释。同时从公司治理、会计信息公共产品属性、不完备契约、法规制度体系、会计学的属性、外部监督机制等六方面对我国盈余管理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剖析。并且对盈余管理的动机、盈余管理的类型和手段进行了归纳总结。实证研究离不开计量模型,盈余管理计量模型的效果直接影响到研究的结果。因此论文在第叁章中首先根据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特点提出了一个新的盈余管理计量模型,然后以审计意见为出发点,使用包括新模型在内的5个国内外常用模型对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进行了定量计量,证明所有被检验模型是适用于我国
赵全超[10]2007年在《国有企业集团财务治理与协同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我国国有企业集团正处于经济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承载着重要的历史使命。通过建立健全的集团财务治理结构,构建科学的集团财务治理机制,实施有效的集团财务控制模式,进而提高企业集团的财务协同能力,是推进我国国有企业集团发展和壮大的必经之路。企业集团财务治理问题是横跨公司治理、公司财务和企业组织叁个学科的交叉领域,为深入研究我国国有企业集团改革与发展过程中的有关问题提供了很好的切入点,具有较高的理论研究价值和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本论文的选题背景、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主要来源于作者做为主要参加人参与的天津大学管理学院与天津钢管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冶金集团有限公司等大型国有企业集团的合作研究课题。论文在注重理论整合研究和集成创新的同时,十分注重与我国国有企业集团改革与发展的实际相结合,强调理论研究的现实指导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本论文综合运用公司财务理论、公司治理理论、现代企业理论、耗散结构理论和协同学等理论工具,以我国国有企业集团为研究背景,以财务治理为研究主线,以财权配置和财务协同为研究核心,系统的对国有企业集团财务治理问题进行了综合研究。本论文进行上述研究所取得的创新性成果主要有以下几点:1.构建了国有企业集团财务治理系统框架。基于公司财务理论、公司治理理论和现代企业理论,从耗散结构和协同学视角构建了国有企业集团财务治理系统框架;基于此系统框架,系统地研究了股东主导下利益相关者共同财务治理模式、财务资本结构治理效应、财务治理结构安排与治理机制设计等基础性问题。2.构建了国有企业集团叁维度财权分层配置模型。基于产权经济学、财务分层理论和利益相关者财务论以及国有企业集团多级委托代理结构,构建了国有企业集团叁维度(利益相关者财务维度、财务治理结构维度和多级委托代理结构维度)财权分层配置模型;并在母子公司财务冲突与协调的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国有企业集团母子公司财务控制模式和体制;解决了国有企业集团财务治理的核心问题。3.系统研究了国有企业集团财务协同效应生成机制、测度机制和评价机制。基于资源、能力、知识叁维视角,从静态协同和动态协同效应两个层次,对国有企业集团财务协同效应生成机制和协同价值测度进行了深入研究;构建了国有企业集团财务治理能力成熟度(FG-CMM)评价体系和基于熵权优属度矢量算法的财务治理评价模型;为国有企业集团财务治理提供了综合评价体系和信息反馈机制。
参考文献:
[1].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产权经济学分析[D]. 黄婧媛. 武汉大学. 2004
[2]. 财务治理理论研究[D]. 衣龙新. 西南财经大学. 2004
[3]. 公司治理:理论、模式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践[D]. 石劲磊. 厦门大学. 2003
[4]. 国有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产权经济学分析[D]. 王娟.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05
[5]. 中国寿险公司产权结构及其有效性研究[D]. 叶成徽. 西南财经大学. 2012
[6]. 我国家族企业治理法律问题研究[D]. 吴芳. 西南政法大学. 2016
[7]. 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理论与实证研究[D]. 陈耿. 西南财经大学. 2004
[8]. 中国民营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D]. 张天阳. 湖南大学. 2007
[9]. 盈余管理与公司治理[D]. 傅蕴英. 重庆大学. 2004
[10]. 国有企业集团财务治理与协同机制研究[D]. 赵全超. 天津大学. 2007
标签:企业经济论文; 公司治理结构论文; 公司治理理论论文; 治理理论论文; 企业控制权论文; 股权结构论文; 产权理论论文; 家族企业论文; 投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