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新征途 创造新风气——学习江泽民同志在中央党校重要讲话的体会,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央党校论文,重要讲话论文,风气论文,征途论文,江泽民同志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江泽民同志5月29日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为使我们党肩负起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历史重任,“党内一定要努力创造一种认真学习的风气,民主讨论的风气,积极探索的风气,求真务实的风气。”继承和发扬党的传统作风,创造党内良好的风气,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重要课题,共产党员,党的干部,在这方面需要不断深化自己的认识,并身体力行。
党风是一种重要政治资源
风气,是一种氛围,一种环境。它看不见、摸不着,但可以感受得到。它具有潜移默化的功能,是一种无声的力量。党风,特别是执政党的党风,在社会风气中居关键部位;维系着政党自身的发展壮大和组织能力的提高,并对社会风气的纯正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党风,也可以说是一种重要政治资源。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自身的党风建设。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著名的延安整风,纠正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三股歪风,形成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作风,即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及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使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达到空前的巩固和统一,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创造了极其重要的前提条件。在夺取全国胜利的前夕,面临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伟大转折,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正是全党做到这“两个务必”,我们党的优良作风有了发展、有了新的内涵;在建国后的头八年,取得了恢复国民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基本政治经济制度、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巨大胜利。其后,从1957年到“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我国的社会主义全面建设在挫折中前进。成就的取得,挫折的产生,都可以从党的作风上、从是否做到“两个务必”上,找到原因。
执政党的党风具有表率作用,关系事业兴衰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作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的邓小平同志,一再强调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搞好党风建设。当时,他就指出:“在目前的历史转变时期,问题堆积成山,工作百端待举,加强党的领导,端正党的作风,具有决定的意义。”正是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党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和发扬党的三大优良作风,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制订出正确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十多年来,在拨乱反正的基础上,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这一时期内,针对党内腐败现象的蔓延、社会不良风气的泛起,邓小平同志对新时期党风的重要性,着重指出两点。其一,1982年,邓小平同志在讲到一两年来有相当多的干部被腐蚀时,说:“这股风来得很猛。如果我们党不严重注意,不坚决刹住这股风,那末,我们的党和国家确实要发生会不会‘改变面貌’的问题。这不是危言耸听。”把党风问题提高到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其二,邓小平同志指出:“为了促进社会风气的进步,首先必须搞好党风,特别是要求党的各级领导同志以身作则。党是整个社会的表率,党的各级领导同志又是全党的表率。”明确指出党风对社会风气具有表率作用,搞好党风是促进社会风气进步的前提。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执政党的党风,关系社会风气的状况,关系党自身的存亡和国家的兴衰;怎么也不能小看。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加强党的建设,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方面,做了大量的多方面的工作。举其大者有: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一步明确了反腐倡廉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基本方针和工作格局,并相继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反腐败斗争正在深入地向前推进;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专门就党的建设作出决议,把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作为一项“新的伟大工程”;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作出《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把党性党风教育列为重要内容,等等。在此期间,江泽民同志还相继发表了《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等重要讲话。今年5月29日,江泽民同志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中提出,“党内一定要努力创造一种认真学习的风气,民主讨论的风气,积极探索的风气,求真务实的风气”,这是新时期党风建设新鲜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党的优良作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扬,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创造认真学习的风气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基础、指导思想。学习是共产党人的天职。党章对党员的要求,第一条就是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唯有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树立、掌握正确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才能成为自觉的战士,肩负起历史的使命。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把我们的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重任,学习,认真的学习,更有着特殊的意义。
首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要靠我们在学习中开拓前进。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在当代中国,只有这个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能够科学地回答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在我国伟大实践中形成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我们党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党不可动摇的伟大旗帜。在把我们的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新征途上,新情况新问题会不断出现,各种各样的困难会出来挡道。认识这些情况,解决这些问题,克服这些困难,唯有在实践中更加认真地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用这个理论来指导我们的整个事业和各项工作。
其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繁浩的社会工程,党的领导水平、执政水平的提高,还要求全党认真学习多方面的知识。邓小平同志说:“我们党的各级领导干部,不能长期安于当外行,要钻进去,逐渐成为内行。”“当前大多数干部还要抓紧三个方面的学习:一个是学经济学,一个是学科学技术,一个是学管理。学习好,才可能领导好高速度、高水平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江泽民同志也说:“今天,日新月异的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形势,要求我们勤奋学习科学知识、经济知识和管理知识。”“在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同时,还要努力钻研业务,要坚持不懈地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法律知识和其他各方面的知识。”近些年来,在江泽民同志的倡导下,《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等书相继出版,学习多方面的知识有了较好的条件。以日新月异的新知识不断充实自己,是党的事业的要求,也是党的干部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的需要。
再次,党内的学习风气,同党所肩负历史重任的要求相比尚有较大的差距;认真学习风气的形成,党风会焕然一新。近年来,党内特别是领导干部中的学习风气比过去浓了;但一些同志仍不重视学习,“理由”是“忙”:“哪有时间学习?”面对千头万绪的工作,“忙”是事实,也是正常的;问题是有没有“挤”劲与“钻”劲,有没有自觉的学习积极性。许多同志用“挤”劲与“钻”劲在自觉学习、认真学习;也有不少同志忙于事务,忙于“文山会海”,忙于不必要的应酬,忙于吃喝玩乐,甚至忙于以权谋私。党内认真学习的风气同形形色色的不良风气,“此消彼长”;共产党员、党的干部都把精力用在学习和工作上,以正抑邪,党风会为之一变。
创造民主讨论的风气
民主讨论的风气,从根本上说,是中国共产党性质的一种体现。我们的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党的每一项决策都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的,都是全党智慧的结晶。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党内有严格的纪律,又充分发扬民主。唯有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扬党内民主,最广泛地吸取广大党员的意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的集中,方能保证党的决策正确。历史经验一再表明,什么时候党内的民主风气好,民主集中制贯彻得好,什么时候我们党就兴旺发达;反之,我们党的事业就会遭挫折受损害。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跨越世纪的新征途上,在党内努力创造民主讨论的风气,尤为重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进入攻坚阶段,要解决旧体制错综复杂的深层次矛盾,使得各级党组织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要求更高了,有赖于党员积极性的发挥,党内民主讨论风气的形成。改革开放后,利益格局的调整变动,社会生活的多元趋向和各种思想包括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影响,使得调动人的积极性和统一人们行动的工作都比以往要艰巨复杂得多;再加上随着原有经济体制和运作方式的变化,党的基层组织的工作方式也在相应调整之中,使得党员的组织纪律观念要经受更大的考验。在这种状况下,党组织要有强大的凝聚力、战斗力,也有赖于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调动广大党员的积极性,党内民主讨论风气的形成。
党内民主讨论风气的形成,第一,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有民主作风。领导干部要有民主意识,群众观点;要善于倾听党员群众的意见,包括反对自己的意见,而不是“个人说了算”、搞“一言堂”。第二,广大党员要出于公心,畅所欲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讲真话,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而不是欲言又止、向党隐瞒自己的观点。第三,严格党内生活,积极开展党内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在党的组织内部,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一般党员;在党的领导班子中,无论是“班长”,还是一般成员,首先都是共产党员,都是党组织中平等的一员。对于违反党的原则、制度、纪律,有损于党的形象的事情,都有批评的权利和义务;在我们党内从来不允许有不能批评的特殊党员。有问题要当面讲、会上讲,不能耍两面作风,口是心非,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创造积极探索的风气
积极探索,也可以说是中国共产党人本质的一种体现。新民主主义革命在我国的伟大胜利,就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运用于中国的实际,经过艰难曲折的探索而取得的。积极探索的风气,是我们党三大传统作风的一种综合体现。
积极探索,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是把我们的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客观需要。我们今天所从事的是前无古人的崭新的事业。马克思没有经历过,列宁没有干过,我们的前人也没有遇到过。一切要靠我们自己在实践中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去不断探索,开拓前进。邓小平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探索者。他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一个新阶段。完全可以说,没有邓小平同志和以他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积极探索,就没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就不会有今天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可以设想,如果我们不积极探索,囿于马克思主义的个别结论,能有今天全面对外开放的新格局,能有今天农村改革和城市改革的丰硕成果吗?如果我们不积极探索,不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能有今天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吗,能有今天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坚定行动吗?在跨越世纪的新征途上,我们仍然面临着许多新的课题。研究这些课题,开拓前进,在党内创造积极探索的风气至关重要。
积极探索,要尊重实践,尊重群众,特别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人民群众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主体,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创造者。新的征途中出现的种种矛盾和问题,靠什么去解决?归根到底要靠群众。领导的智慧只能来自群众,一切好的思路和经验只能从群众的实践中产生,种种矛盾和问题只能依靠群众去解决。积极探索,就是要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倾听实践和群众的呼声,把群众的智慧集中起来坚持下去,切实解决前进中的一个一个困难和问题。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是新时期判断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科学标准,为我们积极探索提供了准绳和勇气。看准了的事,就要大胆地试,大胆地闯;经过试验,总结经验教训,错了的改正就是。我们的事业,需要这样一种积极探索的风气。
创造求真务实的风气
求真,是共产党人的本性;务实,是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具体体现。从党诞生之日起,中国共产党人就是为了寻求救国救民富国富民的真理,从实际情况出发,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作为自己的向导,为了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一步一个脚印地切实奋斗。求真务实,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和每一个共产党员,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研究真招、注重实效。这不仅是领导干部和共产党员基本素质的要求,而且是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基本保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和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为全党树立了求真务实的光辉榜样;我们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所取得的每一个成就,无不得益于求真务实作风的高扬。
在跨越世纪新的征途上,创造求真务实的风气,具有特殊的意义。从现在起到下世纪前十年,是我国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已为我们制定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在这一世纪之交的历史时刻,要求做到:“经济体制改革要有新的突破,政治体制改革要继续前进,精神文明建设要切实加强,这三个方面围绕现代化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党中央的大政方针已经确定,现在的关键是在落实中要研究真招,注重实效。研究真招,就是不要虚招、花招,更不要假招、邪招,要拿出能够切实解决问题的真招。注重实效,就是评价任何干部任何工作,不是看说得怎样,而是看干得怎样、实际效果怎样。唯有研究真招、注重实效,求真务实,方能把各项工作一件一件地落到实处。
求真务实,要求领导干部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调查研究。真招来自对客观情况的准确把握,来自对群众经验的科学总结。深入群众,调查研究,把功夫下在中央的大政方针与本地实际情况的结合上,才能提出切实的措施和有效的办法,做好各方面的工作。
形式主义、表面文章,是虚招、花招;浮夸虚报、欺上瞒下、百般敷衍,是假招、邪招。“只有唱功,没有做功”,是空谈,不会有实际效果。形式主义、表面文章、弄虚作假、只说不干,都是求真务实的大敌。创造求真务实的作风,这些不正之风当在克服之列。要扶正祛邪,以求真为荣、务实为荣。以求真务实的作风促进各方面的工作使之结出丰硕的果实,在跨越世纪的新征途上,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我们将夺取一个又一个新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