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研究论文_罗康先

关于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研究论文_罗康先

摘要:数学是思维的体操,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培养学生用数学观点、数学思维方式和数学方法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首要教学任务,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有效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解决问题;课堂教学;新课标;教学效率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面临的社会环境越来越复杂,所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数学知识与生活具有密切联系性,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更加具有广泛性。传统数学教学中,教师主要对学生进行知识、技巧传授,然后利用应试考试的手段对学生知识学习、运用情况进行考查。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忽视对学生数学知识的实践运用能力进行培养,学生可以在考试过程中有效的利用数学知识进行题目解决,但是却无法对数学知识进行生活实践运用。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发展,数学教学中对数学问题解决教学越发重视,需要教师联系实际教学情况,对现有的教学形式进行改革、创新,以此来提高数学问题解决教学效率。

 1.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目标

数学是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学生唯有在不断自主实践、自主思考的过程中对问题解决方式、策略进行把握,才能将其化为己用,提高自己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展开,在于培养学生将学生知识理论与实践生活进行联系,提高学生利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目标,可以简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促进学生学会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提高学生利用数学知识与技巧进行问题解决的意识;二是促进学生形成一些问题解决策略,让学生在实际问题解决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三是促进学生形成与人交流、与人互动的能力,让学生养成从他人身上进行知识、技巧、经验学习的意识;四是促进学生评价与反思能力的发展,使得学生能够有效地对知识学习、知识运用过程进行深思,为接下来的学习过程进行优化。

 2.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策略

2.1做足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是学生“会学”的关键所在,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重要途径。可见,做足课前预习对于学生学好数学至关重要。为此,教师在引导学生预习时要突出“精、活、实”这三点:

一是问题设计要精。教师通过分析教材、明确学期教学目标、总结教学重难点、了解学生学情的基础上,反复思考并精心设计出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问题。例如,教学生学习“乘法分配律”时,通过课前布置两组计算题,要求学生通过计算过程、自己比对来发现问题。第一组:8×4+5×8 和(4+5)×8;第二组:(46+56)×3 和46×3+56×3,在计算过程中,我发现的问题是什么?学生在计算时,通过课前题目对比计算,大家大脑对乘法分配律已经有了初步概念,只是熟练度还不够,对所学新知识有基本的感知,为学好新知识打下坚实的认知基础。

二是预习形式要活。课前预习时要全面突出学生的主题地位,预习形式要多元化,让学生通过读、想、做、议、问等多种预习方式发现问题。例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这一课时,让学生先自行画出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然后量一量三角形每个角的度数,接着算一算每个三角形3 个角的度数和,最后议一议发现了什么,同时提出质疑。在教学“小兔请客”(整十数的加减法)时让学生用棉签摆出3个10+1个10,4个10+2 个10,引导学生自己在实践中自行感知整十数的加减法计算方法,做到熟练掌握。

三是预习措施要实。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明确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还要做到“读、思、练、问”这几点相结合,努力做到口、手、脑同步进行,学生通过多种方式中预习发现问题,“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教师在课前预习中首先要让学生先“读”,通过熟读初步感知教学内容,再动手做教师精心设计的课前预习作业,在做预习作业时动脑思考、探究新知,并提出质疑。针对不同的教学类容,设计因人而异的课前预习作业。在教学“有多重”这一课时,设计符合要求、结合实际的预习作业:要求每个同学放学回家准备3枚1元硬币,并比较3枚硬币与一瓶水(或一袋苹果)谁重;学生在比较过程中初步感知克和千克的区别。

2.2做精课堂引导

新课标对数学教学的新要求是“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把握教学各个环节的同时,还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好“引导”工作,帮助学生在分析问题积极提出自己的见解。我在教学“小兔请客”( 整十数的加减法) 这一课时,首先创设了情境导入新课,然后合作学习, 引导学生探索新知。我先出示第一幅图,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提出问题,①一共有几盘果子?②一共有多少个果子?把解决较难的问题“一共有多少个果子作为重点。我提问求“一共有多少个果子”,怎样计算?有几种计算方法?怎样列算式呢?学生列出算式10+20=?或20+10=?;教师又提出10+20等于多少呢?你是怎样理解的?说出你的想法?请同学们动手操作学具,先自己思考写出计算过程,再小组交流讨论计算方法。大家经过动手实践、动脑思考、动口讨论,出现了五种计算方法:①用棉签的方法计算,先摆2捆,再摆1捆棉签,合起来是3 捆,也就是30 根棉签,所以20+10=30;②因为2+1=3,所以20+10=30; ③ 因为2个“10”加1个“10”是3个“10”,所以20+10=50;④用数一数的方法10、20、30;⑤在计数器十位上先拨2 个珠子,再拨1 个珠子,合起来3 个珠子表示30,所以20+10=30。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探讨出整十数相加的规律和方法,对数学知识更加理解,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充分体会到数学的趣味。接着出示了第二幅图,学生用已掌握的知识学会了整十数的加减法。最后教师用儿童化的语言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计算方法。当然,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应根据教学目标而定。

2.3做实拓展运用

新课标十分注重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此,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会学”“学会”还要让学生“活学活用”“学以致用”以便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学用结合、知行合一”,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我在教学“租车”拓展应用之内化新知阶段,设计了两个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解决:一是学校共有老师7人,学生163人,大车可坐20人,租金450元;小车可坐10人,租金250元。怎样租车最省钱?说出你的想法。二是某旅行团逛游乐园,团里共92人,其中儿童72人。方案一:成人每人60元,儿童每人30元。方案二:团体10人以上(包括10人)每人40元。有两个方案供大家选择,选哪方案合算?并说说您选择这个方案的原因?又如“认识人民币”这节课结束后,我联系实际生活设计了课外的活动:放学后,请家长带领孩子到超市购买生活用品、让孩子付钱,体验购物的过程。

 3.总结语

小学阶段,正是学生进行知识、能力、素养全面提升的黄金时期。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展开数学解决问题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以此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唐敏.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初探[J].科学咨询,2017(09):139.

[2]张桂芳.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3.

论文作者:罗康先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

标签:;  ;  ;  ;  ;  ;  ;  ;  

关于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研究论文_罗康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