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晋城供电公司 山西省 晋城市 048000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电网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越来越重要,当前电网规模不断扩大,智能化程度同时提高,面临着快速建设任务、设备老化、重载增长、外力损坏、自然天气等可能影响电网安全可靠运行的一系列问题。电网检修计划应安排更加专业合理的检修,如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设备维修缺陷等,以改善电网结构,提高设备运行健康水平,满足用户需求,保障可靠供电。在实施检修计划管理之前,电网检修更多地依靠人的经验,缺乏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调,没有标准的核心流程,无法满足企业和电网发展的要求,不可持续。
关键词:检修计划;流程管理;大数据;水平协调;风险控制
1存在的问题
1.1专业的管理功能,缺乏核心固化工艺
检修计划一般需要经历申请收集图纸、设备参数,确定施工计划,发布检修计划和执行等步骤。整个过程周期较长,节点或者链路任何一项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整个计划。由于过程涉及到监管,运检,建设,营销等部门,各自负责,业务流程从全面对接、管理系统和标准问题均出现了不统一,这直接造成了检修计划的混乱管理,接口不明确,管理不到位。
1.2在专业信息障碍之间,政府部门之间横向协调不足
部门之间依靠各自专业的信息系统进行数据维护,其他部门没有实时采集,信息不能共享有效,容易出现停电检修计划执行不久之后又提出了同样的检修要求,从而导致可靠性要求无法满足或造成电力设备重复停电。此外,检修计划需要针对重要的用户及电力设备等进行停电信息的专项检查,保证其供电可靠性。
1.3基础管理松动,风险管控能力不强
在检修计划管理过程中,存在一些常见的基本管理问题:计划的后期报告存在不规范、准备不足等不确定因素;执行过程中,相关信息提交的及时性,准确性有待提高;计划执行过程中不能严格把握时间节点,经常赶上施工期的临时工作,正常循环过程对于相关专业压力,专业能力满负荷。因为大工作负荷太集中,同时,使维修人员不堪重负,为安全生产设置了一个危险的先例,不利于控制风险。如何合理安排综合停电检修计划,融入风险控制措施,降低电网运行风险,如何避免检修计划执行过程中出现僵化状态,掌握整个检修计划的节奏,确保相关项目的实施时间,是检修计划控制和风险防控所面临的情况和主要问题。
2两种主要方法
根据过去检修计划中的问题,我们梳理核心业务流程,优化检修计划管理与信息技术手段,标准化流程,将各责任部门与流程链接一一对应,选择和监控关键环节,确定相应的绩效指标,同时执行跨主要横向协调,促进专业纵向精通维修计划。
2.1梳理核心业务流程
按照“凝固,优化两头”原则,优化检修规划流程,建立“全面检修计划管理流程”。以“全面检修计划管理流程”为主线,全面整合到其他管理要素的岗位,职责,标准和评估,“检修计划安全风险评估”等23项职责,国家电网调度计划管理规定了17个系统,如“天津市电网调度管理规定,10个标准配合过程,完善”月停电计划完成“6个过程性能测度,如与合同相关业务的绩效挂钩部门,每月审查月度对hr部门的建议,实施过程作为管理整合和融合的许多要素的主线。
2.2优化检修计划管理过程
无缝地在“两对接”过程中,通过端到端流程建立新的流程管理模式,在整个流程中对检修计划管理相关业务流程进行完成,完成检修管理流程和生产设备,设备缺陷管理业务流程,管理过程行业扩展过程,建设项目综合管理过程等专业电源可靠性管理过程,如五个核心业务流程的无缝连接,消除了专业管理的交叉和轮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接过程信息系统,依靠“大数据”创建“多维”检修计划任务池在检修计划阶段,应用“大数据”工具集成PMS,SG-186,配电网生产命令平台等对各种专业维修系统建立了多维“维修任务池”。“多维”体现在水平共享之间的重要信息中。一方面,“池”任务细分了电网维修检查部门测试的需求维护源,设备缺陷,扩大营销行业应用,建设项目部等。一次,每个部门维护要求不能及时共享,报告修复计划也是一个分裂。有大修计划任务池“通过实时读取每个主要系统信息,第一时间将各种需求放入池中,实时调度部门及时了解需求维护,揉捏类似应用程序,优化检修计划以提供信息支持;另一方面,每个维护应用程序应通过N-1,可以充电,停止,任务,重要信息如用户,重复断电,可靠性校准,即在规划阶段通过跨主要,多维条件检查,对于网络安全风险评估,早期应用不符合条件不予批准。此外,通过统计数据分析“任务池”,考虑工作团队,员工容量,智能优化调度的检修计划,在源控制中修复网络风险,为安全检修计划奠定基础。多维“体现在时间维度上将垂直于维护任务。任务池“在需求分段的维护源中同时,将根据年度,季度和月度检修计划任务池的时间划分为正式检修计划,每个级别的检修计划应该从上级在池中关联任务,随意停电计划,临时增加的重要工作,执行相关任务可以在批准过程之后并入池中,实施刚性管理的检修计划和灵活的控制平衡。
2.3全面实施风险控制
整个管理过程中的“检修计划”,可以识别每个链接点的风险,包括“输变电设备检修计划报告准确”,“是否及时发布风险预警通知书”等。作为危险点18,针对18项风险控制措施,“五项”应用增加10项风险防控,涵盖检修计划流程各项风险控制。对于显着的输电和改造项目,由于施工复杂,涉及超过专业原因的基本信息的晚期报告,如不准确,但由于时间节点评估方法,赶上时间限制,不能做网格安全风险综合防控,在计划实施过程中构成安全隐患。为了识别风险点,提出了“整个过程,强控制,评价,严格检查”的管理策略。明确专业管理要求,实施重大项目停止发送标准化管理,实现专业跟进;有效强化各环节的电网运行风险控制,建立“检查”分析,预警,周期风险控制机制,使用网络,短信平台,微信及时警告,监督风险防控的实施;介绍过程评价的关键过程;通过文献回顾,重点关注施工方案,新投票,维护应用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以确保及时准确的基本数据。通过建立全过程控制机制,进一步规范维护,技术,基础设施,产业扩张等重大工程维修计划,促进风险综合防控。通过明确责任,优化工作流程,制度约束,建立统一,标准,加强指标评价,可实现电网检修风险可控.
3工作性能
作为“过程”为核心,“责任,系统,标准,评价”深入到整个过程管理要素的检修计划中,如系统建设,是鉴于日益复杂的外部环境和提高水平的内部管理观点,整体考虑,创新探索全周期,全面覆盖管理理念,全面整合电力计划。核心流程无缝对接更专业的流程,根据不同的职责,专业的管理体系,标准的深度融合,通过前期方案审查,调度,安全检查,计划,组织部门提前仔细审查施工计划,施工准备,施工要求,关键节点,功率范围,停电时间,布置,负载转移方式,事故,可靠电源等综合审查,形成成熟的计划实施,大大提高专业管理效率,确保安全稳定运行的电网,逐步形成节奏控制,安排有序,新的有效安全生产工作秩序。
4 结束语:
通过检修计划的全流程管控,细化各部门,各环节的工作职责,流程,措施和要求,深化风险管理,构建全面覆盖,纵向贯通,横向协议,责任明确,闭环落实的电网运行风险预警管控工作机制,对计划性,短期性,预见性的运行安全风险,制定采取相应的预警和控制措施,有效防范了电网安全事故,全方位提升了电网运行风险防控。
参考文献
[1]谢昶.电网检修计划优化编制方法研究及应用[D].华北电力大学.
[2]许旭锋,黄民翔,王婷婷,等.复杂配电网的短期检修计划优化[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10,44(3).
[3]许旭锋,黄民翔,王婷婷,等.基于模糊机会约束二层规范规划的配电网检修计划优化[J].电工技术学报,2010,25(3).
[4]许旭锋,黄民翔,王婷婷,陈兴雷.供电设备检修优化算法及其在地区电网中的应用[J].电网技术,2009,33(14).
[5]朱新菊,郭达奇.基于遗传算法的配电网检修计划优化[J].电气开关,2008,25(3).
论文作者:郭云,田亚丽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管理》2017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2
标签:计划论文; 电网论文; 风险论文; 流程论文; 过程论文; 多维论文; 专业论文; 《电力设备管理》2017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