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消化内科治疗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卢谨

急性胰腺炎消化内科治疗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卢谨

卢谨

陕西省咸阳市兴平市145医院 713100

【摘要】 目的:对急性胰腺炎消化内科临床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11月至2015年12月来我院急性胰腺炎消化内科治疗的85名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皆采用常规消化内科的治疗手段进行诊治,对他们治疗前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所有研究者中,有80名患者治愈,3名患者有好转,2名患者没有效果,总体治疗的临床有效率为94.1%。结论:采用消化内科治疗急性胰腺炎效果显著,安全性好,有助于患者自身健康水平的恢复,应该对这种治疗方法进行推广。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消化内科;临床疗效

急性胰腺炎是由多种病因导致的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所引起的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甚至坏死的炎症反应,是一种常见的严重急腹症。临床表现一般为恶心、呕吐、腹痛以及血胰酶增高等。随着人们生活规律日渐失衡,急性胰腺炎的发病率逐渐增加,致死率也逐年上升,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一个严重的威胁。因此,寻找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成为相关医护工作者的重要工作内容。本文选取2015年11月至2015年12月来我院急性胰腺炎消化内科治疗的85名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皆采用常规消化内科的治疗手段进行诊治,研究他们治疗前后的临床资料,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1月至2015年12月来我院急性胰腺炎消化内科治疗的85名病人作为研究对象。85例患者中男 49例 , 女 36 例 , 年龄 34~75 岁 , 平均年龄 (42.5±10.2) 岁。临床症状:呕吐35例,发烧32例,腹痛40例,腹胀34例。发病原因:暴饮暴食10例,胆道感染 26 例 ,胰岛管结石26 例 ,高脂饮食 20例, 嗜酒3例。合并症:高血脂5例、高血压8例、糖尿病5例、冠心病2例。

确诊标准:所有患者的临床表现都与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标准相吻合,腹部B超影像学符合AP影像学标准,血淀粉酶和(或)脂肪酶超出正常上限三倍值以上,通过以上标准进行确诊。

病患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诊断标准且为患者自愿加入研究。

病例排除标准:病例严重心脏、肾脏及肝脏功能异常者;精神状态异常及认知功能障碍病患;哺乳期及妊娠期妇女;癌症患者及重度感染患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都依消化内科方法诊治。诊治过程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 首先对患者对症对症治疗,禁食以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给胃肠减压以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腹部不痛后叮嘱患者适当进食。对患者进行适当吸氧治疗 ,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指标和血氧饱和度等参数 ,适时 补充血容量 ;其次控制甚至抑制患者消化液分泌,使用质子泵抑制剂达到减少胃酸分泌的目的 ,生长抑素则用来抑制胰液和胰酶的分泌。静脉滴注 含20 U乌司他丁(广州天普生化股份有限公司)的葡萄糖液500毫升,2 次 /d, 治疗过程持续2 周;最后,要对病人进行抗感染治疗 。当患者病情较轻微时,我们给予病人甲硝唑类及氟喹诺酮类的抗生素以及抗感染药物 , 当患者病情较严重时进行降阶梯式治疗。我们先是给予患者广谱维生素2 g亚胺培南(深圳市海滨制药有限公司)进行治疗,以静脉滴注方式,每次40分钟到一小时,分3-4次。随后依据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情况进行针对治疗,同时治疗后期给予患者注射丹参液(吉林省辉南长龙生化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治疗,用以改善病人微循环,促进病人的康复速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疗效判定标准

康复的判定标准是彩超胰腺水肿显示消失 ,腹痛、恶心呕吐发烧等临床症状消失 , 食用低脂食物没有不舒服的感觉 , 体温、血常规及血尿淀粉酶都显示正常;有效的判定标准是胰腺肿胀程度减小 , 临床症状有所改善 , 血淀粉酶和(或)脂肪酶下降明显;无效的判定标准是临床症状持续没有任何改善甚至更加严重 , 呼吸急促及心率增快。总体有效率=(康复+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 SPSS19.0 统计学软件处理收集数据。计量资料以平均数 ± 标准平方差 ( x±s) 表示 , 应用 t 检验 ;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 组间比较用χ2检验。P<0.05 表示数据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总体有效率

在所有研究者中,有80名患者治愈,3名患者有好转,2名患者没有效果,总体治疗的临床总体有效率为94.1%。

2.2 治疗前后指标对比

患者在治疗后的指标比治疗前的指标明显优异,其中白细胞计数,白蛋白指标都具有显著的不同,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具体见下表1.

表1. 85例患者治疗前后相关指标对比( x±s)

时间 血淀粉酶 APACHE-H(分)VBC(10/L)白蛋白(g/L)

治疗前1417±17911.9±5.0 12.9±5.6 1.9±0.8

治疗后 439±89 8.5±1.7 11.0±2.3 3.6±0.8

3. 讨论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临床上的急症,它不仅病情严重还伴随有很多的并发症 , 同时发病机理颇为复杂 , 它的发病的原因也各有不同 , 这些特点为临床治疗带来了一定难度也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威胁。通过对急性胰腺炎的生理以及病理变化特征的分析结果 ,表明了应用消化内科保守治疗方法对很大比例的急性胰腺炎患者都是有效地, 对于发病情况不严重的患者,主要为胰腺水肿 , 有较好的预后 , 等给予药物进行治疗控制后 ,手术治疗的方式就不必需了。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 ,在强化针对性治疗的前提之上,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消化内科治疗,可以显著已知胰腺的分泌,对于病人腹痛的情况有很大缓解,进而促进胃肠勃膜屏障性能的恢复。除此之外,生长抑素的应用对于抑制消化液分泌和保障胰腺性能有着非常好的疗效。总之,急性胰腺炎的消化内科治疗对于不同时期、不同程度的病情都能很好地进行控制,防止病情恶化 ,同时尽最大能力减小应激反应,防止机体损失以及手术带来的创伤并避免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从上述的患者临床数据可以看出,在所有研究者中,有80名患者治愈,3名患者有好转,2名患者没有效果,总体治疗的临床总体有效率为94.1%。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各项生命指标都具有显著的不同,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急性胰腺炎消化内科治疗临床效果显著,显著的提升了病人的疾病治愈率,最终消除了威胁病人身心健康的毒瘤。

综上所述 , 采用急性胰腺炎的消化内科临床治疗显著,有效率较高 ,病患相关生命指标恢复明显 , 避免了机体损伤和手术治疗带来的创伤,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钱卫星. 急性胰腺炎消化内科治疗的临床疗效[J]. 大家健康, 2015 (6).

[2] 罗宇航. 急性胰腺炎消化内科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 2015 (30): 168-169.

[3] 王立强. 急性胰腺炎消化内科治疗临床效果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5 (30).

[4] 徐叶光, 林文博, 李振. 急性胰腺炎消化内科治疗临床效果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 2015, 24: 019

论文作者:卢谨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3月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5

标签:;  ;  ;  ;  ;  ;  ;  ;  

急性胰腺炎消化内科治疗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卢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