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防渗墙施工工艺浅谈论文_郭志斌1,, 李树茂2

水利水电工程防渗墙施工工艺浅谈论文_郭志斌1,, 李树茂2

郭志斌1 李树茂2

1德州市丁东水库管理处 山东德州 253000 2 德州市水利局水利施工处 山东德州 253000

摘要:本文混凝土防渗墙为例,对水利水电工程防渗墙施工工艺进行分析,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渗漏现象非常普遍,不仅影响到了的水利水电工程的使用年限和效果,而且还影响到了下游居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基于此,文章首先简述了混凝土防渗墙的主要类别,对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工艺及其质量管理进行了论述分析。

关键词:混凝土防渗墙;类别;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工艺;质量管理

一、混凝土防渗墙的主要类别分析

混凝土防渗墙的类别主要有:(1)桩柱式防渗墙,此类防渗墙的施工方式主要是用冲击钻或其它不同方法进行大直径钻孔,之后再采用泥浆或套管进行护壁施工,然后将混凝土进行回填所形成的连续墙。假如按照桩孔的连接形式不同,桩柱式防渗墙就存在各种不同的布置形式。(2) 槽板式防渗墙,槽板式防渗墙按照其连接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搭接型和连锁型两种。次类防渗墙的施工方法是利用冲击钻、抓斗或其它方法进行槽孔的开挖,利用泥浆或其它方法进行固壁,然后将混凝土回填入槽孔中。槽孔的长度一般为5~9 m 或者更长,如此的长度可以大大减少墙的接头,减少了渗漏的环节。(3)板桩灌注墙。其是利用震动法或其它方法,将钢板桩打入地基的施工方式。在钢板桩的桩边焊有小管,管底配有活门,待桩打到一定深度时,可以将钢板桩利用液压拔桩器慢慢拔出。注意一定要将桩身打到设计深度,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二、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工艺分析

结合某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对其施工工艺进行分析,具体体现在:

1、接头施工工艺。某水利水电工程具有较高防渗墙墙体深度,选取接头管施工方式,则极易出现卡管、无法拔出接头管等问题。因此可选取冲凿接头方式进行施工,其优点为具有良好整体性、抗渗性及成本较低。首先选取冲击钻从一序槽浇筑混凝土后端孔位置钻凿混凝土到二序槽槽底高程。在一序槽混凝土初凝后二序槽段接头孔才能实施作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保证以上2 序槽套接厚度与施工规定相符,端孔与接头孔施工需对其垂直度进行有效管控,钻进施工2m 需对孔斜率进行1 次检测,要求接头孔和端孔位置一致,通过钢丝刷接头锤在二序槽混凝土浇筑前清洗干净接头,保证接头位置混凝土具有良好密实度。

2、测量放线工艺。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中,测量放线极为关键。根据工程建设需求,测量放线施工可选取电子经纬仪、水准仪等设备。要求先复核测量基准点、基准线,并进行施工控制网的建立。且按照该控制网点对防渗墙中心线进行测量放线。

3、导墙制作工艺。作为防渗墙施工的主要构成部分,导墙是顺着防渗墙中心线进行钢筋混凝土临时构筑物设置。其功能为控制标高、施工机械支承、避免槽壁顶塌陷等。按照施工现场具体情况,可选取现浇C15 混凝土进行施工,其制作流程包括:测量定位、开挖土方、钢筋安设、立模、浇筑混凝土、拆模及内支撑。一般选取机械、人工方式进行开挖土方施工。拆除导墙模板后,为避免变形情况出现,需将横向木支撑设置到导墙内,1~2m 为支撑间的距离。

4、泥浆制备工艺。提高槽壁稳定性、钻具润滑等为泥浆的功能,泥浆选取质量的优劣对地下防渗墙施工质量起决定作用。为此,泥浆选择时,必须确保其物理性能、流变性能等良好。按照地质实际情况及抓孔机特性,该工泥浆制造可选取膨润土成品材料,其性能指标需与施工标准相符。

5、基槽开挖施工工艺。为了保障防渗墙施工质量安全,开挖人员必须在质量监督人员的监督下进行施工,如果在开挖过程中,出现了质量或安全问题,要立即停止开挖,待到找到解决方法之后再继续开挖。基槽开挖地点必须准确,即使出现误差,也要控制在指定的范围之内。基槽开挖结束之后,要立即进行整理,保证基槽底部干净整洁,没有其他杂质,将混凝土灌入到基槽中,但是在这之前,需要借助测绳来测量基槽深度以及厚度,如果深度不足还需要继续开挖。测量点至少要选择5个,这样能够保障不会出现塌孔。

6、清槽施工工艺。完成槽孔钻掘施工后,应及时将槽内的残渣进行清理,以确保墙体的防渗性能和质量。一般会采用抽筒法清理槽孔,其方法是利用抽筒将槽底的废浆抽取出来,同时又将新泥浆泵从槽口处转移到槽内,然后,利用专业工具如刷子、钻具等将接头处孔壁上的泥皮和泥渣等杂质彻底清除,避免工具上沾上泥屑,全面确保墙体的防渗性能和质量。

7、水下混凝土灌注。灌注水下混凝土时应避免材料量不足、设备故障问题出现。根据工程建设需求,可选取导管法进行灌注混凝土施工,水下混凝土利用现场自拌混凝土施工。选取直升导管法进行水下塑性混凝土浇筑。按照槽段具体情况,将二套导管安设到槽段内,200mm 为其管径,选取法兰连接,3m为导管之间的距离,导管与槽段两端的距离则设定为150cm。需在拌和站对混凝土进行集中拌制,为确保浇筑混凝土质量及避免墙体加泥渗漏问题出现,浇筑施工过程中需确保混凝土面呈现出上升趋势,要求在200cm/h 内有效控制其上升速度,在100~600cm 之间对管道埋设深度进行有效控制,并指派专人实时测量混凝土上升面,进行准确记录,同时各个槽段需在现场进行一组混凝土试块预留。

三、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的质量管理

1、泥浆质量管理分析。泥浆在防渗墙中的作用主要是对槽壁进行稳定,悬浮岩渣,同时还有对钻具进行冷却和润滑的作用。因此,必须对泥浆的质量进行严格控制。如果是用来稳定槽壁的泥浆,最好是选择物理性质良好,并且流动性和化学稳定性都比较强。宜选择黏粒含量大于45%,塑性指数大于20,含砂量小于5%,二氧化硅与三氧化二铝含量的比值为3~4的黏性土为宜。密度值控制在1.1~1.2g/cm3之间,黏度18~25s。

2、混凝土原材料质量管理。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要根据施工地点的实际情况进行。另外,还需要进行严格的试验之后,才能够进行确定。在进行原材料选择的时候,必须慎重。水泥选择普通硅酸盐水泥,塑性混凝土的水泥用量不宜少于80kg/m3;骨料为天然卵石、砾石和中级砂,骨料最大粒径不得大于40mm,且不得大于钢筋净距的1/4;普通混凝土的胶凝材料的用量不宜低于350kg/m3,水胶比不宜大于0.6,砂率不宜低于40%;黏土混凝土的胶凝材料的用量不宜低于350kg/m3,水胶比不宜大于0.65,黏土掺量不宜大于水泥和黏土总量的25%,砂率不宜低于36%。保证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及流动性能良好,其坍落度和扩散度必须在规范要求范围之内,另外抗渗性能、抗压强度以及弹性模量也都要符合设计要求。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需要利用较多的临时设备,除了主要的钻机轨道以及孔口导墙之外,还需要合理构建供水以及供电系统。另外还需要对其供浆、清孔、造孔、混凝土搅拌以及运输等一些作业辅助设施进行建设。因此在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中具有工作量大以及施工面广的特点,同时还必须衔接其它施工作业点。因此为了保障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的顺利进行,对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工艺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雪利.水利工程中防渗墙施工技术的有效应用[J].中国绿色画报. 2015(10)

[2]张云龙.水利工程防渗墙施工技术应用[J].水能经济,2018(03)

[3]万柳青.水利工程防渗墙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分析[J].科技风,2018(15)

论文作者:郭志斌1,, 李树茂2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4

标签:;  ;  ;  ;  ;  ;  ;  ;  

水利水电工程防渗墙施工工艺浅谈论文_郭志斌1,, 李树茂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