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经济和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路面主要是指用筑路材料铺筑在路基上直接承受车辆荷载的层状构造物;路基主要是指经过开挖、填筑而形成的土工构筑物,是路面的基础,两者都是道路工程施工的重点环节,直接影响到道路工程整体施工质量。基于此,本文就探究道路路基路面施工管理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以期提高道路路基路面的强度,保证安全性。
关键词:市政工程;路基;路面;施工工艺
引言
交通运输行业的发达程度是衡量我国经济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而随着我国道路修建工程数量的日益增加,其中的路基和路面施工质量就愈加成为制约我国交通运输水平的重要因素。然而长期以来由于这一因素容易受到多个方面的影响,因此一直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只有从施工方案开始抓起,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照科学方法进行管理,同时以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来对这一施工过程进行保障,才能从根本上提高道路的路基路面施工质量。因此,本文尝试以此为出发点,论述施工方如何有效地在道路施工过程中,对路面、路基的施工质量进行控制。
1市政工程路基路面施工工艺现状分析
1.1施工行为不当
影响压实效果的因素中,除了土壤的客观因素之外,还有一项重要的主观因素,即不当的施工行为。在路基路面压实施工中,一定要保证施工操作的标准性以及施工流程的规范性,要加大对整个施工过程的监督和管理,加强对压实施工技术的研究和实施。但是在压实施工实践中,仍然存在着很多的不稳定因素影响了路基路面的压实效果,比如,严格控制压路机在压实施工中的速度,振动压路机的行进速度的快慢都会影响对路基路面的压实效果。如果压路机压实施工过程中压实操作不能保持稳定的速度,增加分层填筑的路基层厚和碾压次数都会影响施工质量。进行路基路面的压实需要用到特定的机械设备,如果在此过程中所选的设备不能满足压实施工的需要,也会对压实效果造成影响。
1.2缺乏完善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
当前阶段,还有很多道路工程在路基路面施工方面存在管理体系缺乏完善性的问题,具体问题如下:第一,部分道路工程中,对道路路基路面进行施工还在采用传统形式的质量管理体系,但这种管理体系并不符合现代道路施工的具体要求,不但对路基路面部分的施工进度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同时也很难对施工质量加以保证,除此之外,一些施工单位在对工程进行施工时,存在盲目赶工的现象,导致路基路面施工操作不规范,各项指标落实不到位,进而影响了施工的质量;第二,各地区在对道路工程进行施工管理时,存在质量管理体系应用效果参差不齐的问题,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区域当中,受到政策等优势的影响,施工质量管理体系也比较健全,但在一些偏远地区当中,由于信息流通不畅,资源紧缺,导致道路路基路面施工存在严重的本土化问题,并没有将施工质量管理体系的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工程当中的安全隐患较多,在正式投入使用以后,往往会频繁出现问题,对工程的效用发挥造成不利影响。
1.3道路路基沉降问题
道路路基是轨道或者路面铺设及列车或行车运营的必要条件,其承受轨道及机车车辆或者路面及交通荷载的静荷载和动荷载,同时将荷载向地基深处传递与扩散,作用非常大。但是目前,道路路基施工过程中,由于缺少施工管理,导致施工中所使用的材料、施工技术、施工流程等内容都不符合要求,严重降低路基的性能,埋下质量问题,此种情况下,一旦投入使用,极易出现沉降现象,从而出现交通安全事故,产生不良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道路路面开裂问题
由于缺少道路路基路面施工管理,导致道路路面施工过程中出现施工人员不按照我国当前的工程标准进行原材料配比工作,导致所使用的原材料性能、强度都不符合要求,降低路面平整度。且在道路工程长期使用下,经过雨水侵蚀或者曝晒,极易出现局部裂缝的问题,从而缩短道路工程使用寿命,影响行车安全。
2提升市政工程路基路面施工工艺方法
2.1防止产生裂缝技术的实践应用
由于路基的压实度直接关系到道路的稳定和安全,所以一定要加强控制路基的压实度,同时对其填充土料的物理性质进行高度确认和选择,保证填充土料对的高效性。路基填充物通常需要在三个方面符合相关标准,比如含水量、含沙量以及塑性等指标。另外,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沼泽土和黏土不能用于填充。如果没有其他材料可取而只能选择黏土时,则需要对其进行提前处理,通过加入其他物质的方式来改善其物理性质。在正式填筑之前一定要提前处理原地面,对于周边有耕地和花草的一定要将耕地填平,同时还要将花草清理干净,这样在填筑时才有利于施工。如果在路基的周围有大量额腐殖土的话,一定要提前用挖掘机等设备将其挖出并用建筑用土进行填充,随后再对该区域的地面进行压实,只有这些操作全部完成之后才能正式开始填筑。在填充料的选择时一定要对道路的建设标准进行熟练掌握,对于不符合标准要求的填充土料只有调整合格后才能正式施工,否则不可以施工。
2.2对施工技术加强管理
在对道路工程的路基路面进行施工时,由于施工环境较为复杂,经常会遇到一些突发性事件,所以,在对路基路面施工进行技术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将突发事件处理好,不仅要对施工现场中的隐患问题进行及时的排除,还要对相关施工技术进行经常的检查,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突发问题,对工程质量和人员安全造成不利影响,为了对道路路基路面部分的技术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的强化,要对以下几项措施加以落实:第一,在对道路工程进行施工以前,应该结合现场情况对施工图纸进行深入的研究,及时发现图纸当中不合理的问题,并责令设计单位进行及时的改正,避免在施工当中出现设计问题,造成设计变更,加大工程投入,延长施工周期;第二,要对图纸能让加以掌握,并严格按照施工图纸的要求进行各项操作;第三,在施工期间应该对施工方案进行合理的编制,确保工程施工的有序开展,使其能够在规定期限内保质保量的完成;第四,在各环节施工开始之前,应该对技术交底工作加以落实,确保各项施工操作的规范性,此外,对于路基路面施工的各项要求要进行严格的落实,做好施工质量的控制工作,特别是施工过程中的一些隐蔽工程,应该做好相关检验记录工作。
2.3控制好路面的基层平整度
施工方要想对路面的基层平整度进行有效的控制,就必须首先考虑到不同基层所需对应使用的不同控制方法。比如说对于使用石灰稳定土来铺设路面基层的情况来说,要想对其平整度进行控制,只需使用平地机对其进行刮平即可。但是如果铺设路面基层时,使用的材料是水泥稳定碎石,则其控制流程会较为复杂。一旦处理不当,则会对过往车辆的行车安全造成不容小觑的影响。在使用水泥类稳定材料进行施工的时候,终压时间往往会对其最终强度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为了在施工时有效地对其初凝时间进行延长,施工方一般会采用缓凝减水剂。如此一来,就能够很大程度上地便利接下来的一系列程序设计。
结语
路基路面是道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门,其施工质量会对工程的使用寿命以及效益发挥造成直接的影响,因此,在对路基路面进行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境,对相关措施加以编制,并将其落实在施工的各个环节当中,以此来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顾伟玲.试论如何对道路路基路面施工进行有效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4(12):1295.
[2]梁德君.试论如何对道路路基路面施工进行有效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9(12):3172.
论文作者:王玮,阎昭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1
标签:路基论文; 路面论文; 道路论文; 工程论文; 压实论文; 过程中论文; 施工质量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