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大理州南涧县示范小学 云南 南涧 675700
社会转型带来了大规模的社会流动,突出表现在大批山区农业人口流向城市。在流动过程中,出现了山区农村儿童父母角色的缺位问题, 从而使得山区农村儿童生活在独特的“留守”环境里。大多数“留守”儿童跟爷爷奶奶居住,少数与外公外婆居住,一小部分托付给亲戚照顾,另一小部分由于父母离异而单亲监护。由于家庭经济原因,外出务工的父母回家次数很少,与孩子分离的时间较长。当这种“留守”的生活状态遭遇“留守”儿童不成熟的身心发展状况时,便导致了山区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产生。
大部分临时监护人与“留守”儿童情感疏远,对他们疏于管教,并且更多的是给予溺爱,使多数孩子性格放纵,不服管教;他们大多能参加学校组织的家长会,大多数“留守”儿童在家里有人督促学习,但由于临时监护人年龄偏大、文化层次低,对孩子学习上遇到的困难无能为力。大多数学生在学校、社区里玩得好的同学不多,这说明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使“留守”儿童的性格变得内向、自卑、孤僻,情感相对冷漠,人际交往能力差。
一、“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一)学习很差,父母期望值不高
一方面,务工父母对子女总体期望不高,调查中发现,部分农民工潜意识里认为,农村孩子学业有成的不多,将子女的学业定位在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上,将孩子的未来定位在外出务工里。另一方面,临时监护人年龄相对偏大,本身受教育程度较低,思想观念落后,对“留守”儿童的学习爱莫能助、过问甚少,与“留守”儿童各方面差异较大,存在明显的沟通障碍,导致教育上弊端较多。加之多数还承担着繁重的家务劳动和农活,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孩子的学习。
(二)性格缺陷,生活悲观
由于外出务工的父母常年在外奔波,回家次数较少,与“留守”子女沟通联系少,对于孩子的成长缺乏足够的关注和指导,而儿童处于生活、情感、性格变化的转折时期,长期与父母分离,使他们的性格变得非常内向、自卑、悲观、孤僻。另外,在“留守”儿童中,放纵溺爱型家长比例较高,究其原因,主要是在家的隔代临时监护人管不了,不敢管,不会管。
(三)缺乏亲情,忧虑过多
父母在外务工对“留守”儿童造成亲情欠缺,是最严重也是最现实的问题,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长期缺乏亲情的抚慰与关怀,往往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同时,根据调查情况看,大多数“留守”儿童表现出对家庭经济、父母健康和安全的忧虑。不希望父母常年在外务工,且年龄越大,越表现出对家庭和父母关怀的强烈要求,对生活的满意度逐步降低,“留守”子女在人际交往、性格、生活感受、人生理想、协作求助、学习成绩等方面发生障碍的比例呈明显上升趋势。
(四)心理障碍,情绪低落
调查数据显示,“留守”儿童监护人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介入较少,关注不够。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时期,对自身变化、学业压力、人际交往等方面有独特的理解与认识,也发生了许多烦恼与冲突,这时,他们需要亲近畅通倾诉,而临时监护人又无暇顾及他们的情绪,情感变化,这种情况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极为不利,引发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焦虑封闭、缺乏自信、悲观消极等心理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五)行为偏差,纪律散漫
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少年,行为发生在文化程度上还处于他律阶段,自律能力很差。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儿童和临时监护人之间关系特殊,只要大错不犯,临时监护人对孩子的行为一般都采取认可态度。由于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部分“留守”儿童纪律散漫,存在行为偏差。调查中还发现,许多“留守”孩子在家里不听祖辈教导,在学校道德品质较差,不遵守规章制度,经常迟到、早退、逃学、说谎、打架、欺负同学等行为,有的迷恋桌球室、网吧和游戏厅,甚至与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的成人混在一起,对“留守”孩子的种种行为问题,临时监护人、家长、学校等方面都感到难以控制。
二、加强“留守”儿童教育的几点建议
(一)以人为本,动员全社会关注“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继承社会全面和谐健康发展的人才保证。建议全社会从服务儿童、关心儿童、教育儿童的角度,在思想上充分认识,从行动中实际解决“留守”儿童的困难问题。日前广大农村由于教育的改革撤并了校点,多数没有了就近就便的小学校,而社会发育程度又滞后,导致学前教育无法配套,致使很多儿童只能在临时监护人的监护下生活,得不到良好的教育,建议建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和监护体系,为农村儿童的教育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二)增强合力,使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
“留守”儿童只是由于父母外出务工后,出现临时监护人学习辅导不到位、生活照料不周、亲子接触缺失等现实困难,他们不是问题儿童。学校主要应对“留守”儿童的智育教育负起责任,建立多边责任机制,即家庭责任与学校责任、教师责任与学生责任、学生与学生的责任,各自向对方负责,形成契约,用责任心把学校、家庭与学生联系在一起,采取“留守”儿童为帮扶对象,通过师生结对、同伴结对,确保“留守”儿童学习不落伍。作为教师,对“留守”儿童要给予更多的关爱,在他们遇到困难时要关怀他们,必要时要充当父母的角色;勤走家访,了解学生在家里的表现,发现学生的新动向,对他们的临时监护人进行影响,使得孩子能够享受到最大限度的较好的家庭教育;同时,作为老师还要和“留守”儿童多交朋友,做学生的贴心人,知道他们内心所想,随时掌握他们的动向,做到防患于未然。
(三)严密监管,建立“留守”儿童档案
父母短期、长期缺位的家庭生活越来越多,而孩子在学校的时间时有限的,其它时间大部分是在家庭和社会中度过,在家庭教育缺位的情况下,建立和完善农村“留守”儿童指导站尤为迫切,同时要求指导站做好“留守”儿童档案,内容主要包括“留守”儿童的家庭住址、临时监护人情况、父母务工地、家庭电话、父母电话、平时有哪几个比较要好的朋友等等,这样就能让我们及时了解孩子的动向,遇事能及时与学生的父母、家里的临时监护人及其好友取得联系,获得信息。
(四)加强引导,积极培养“留守”儿童的自主自立能力
学校创设某种情境,让“留守”儿童独自完成某一件事,事情做完后,让他们自己去总结,把想法和做法说出来或写出来,教师肯定他们做得好的地方,指出其不足,精心培养他们自我发展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潜能,使其培养他们的自主自立能力。
(五)强化责任,督促家庭做好对“留守”儿童的管教工作
家庭教育是伴随儿童一生的教育,是整个教育系统工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教育应从家庭教育开始,而父母在家庭教育中有着与生俱来的天然性、亲子沟通的情感性、潜移默化的渗透性,担当着重要角色,具有不可替代性。建立家长或临时监护人培训制度,加大对外出务工家长或临时监护人的引导和教育,提高家长或临时监护人对“留守”儿童教育特殊性的认识,提高管理和教育“留守”儿童的能力。
论文作者:自凤花
论文发表刊物:《成长读本》2017年5月总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8
标签:儿童论文; 监护人论文; 父母论文; 他们的论文; 孩子论文; 家庭论文; 家庭教育论文; 《成长读本》2017年5月总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