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渠江金盘子航电开发有限公司)
摘要:本文结合多年工作经验,针对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的不稳定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探讨,并对相关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
关键词:继电保护;电力系统;不稳定原因;解决措施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提高,城市建设的发展也在不断的发展,其中电力系统尤为重要,然而在电力系统实际运行中,继电保护的重要性不可忽视,继电保护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关系到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目前,我国针对电力系统的建设在不断的加大,系统结构也是极为复杂,为了能够长期稳定电力系统运行,必须加大对继电保护系统的维护力度,技术方案也要不断的更新,电力系统故障排除技术也得到的更多应用。实现了继电保护智能化网络体系的不断优化,更加大了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一、继电保护系统运作概念
受到电力系统内外运作环境的影响,其经常会出现接地短路、相间短路等故障,如果这些故障得不到有效的处理,便不能满足电力系统稳定性运作的要求,从而容易出现一系列的电力安全事故,不利于给用电者带来人身财产安全上的维护。为了推动电力系统的稳定性运行,必须进行继电保护装置的应用,在电气设备发生短路故障时,进行相关故障元件的切除,进行电力系统负荷的减少,实现对电力系统重要部件的保护,满足电力系统安全性及稳定性的运行要求。
随着社会经济步伐的逐渐加快,电力系统的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在这个过程中,电力结构及系统运作模式日益复杂,这对继电系统的功能及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工作,必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落实好相关的继电保护系统运作方案,有效解决系统运作过程中的故障问题,进行故障产生因素的深入性分析,落实好相关的设备检修及维护工作,进行继电保护不稳定性因素的分析,进行相关安全策略的应用,实现继电保护体系内部各个工作程序的协调,实现电力企业的健康发展,某电力系统 110kV 一次侧的继电保护。
二、继电保护不稳定性因素
1、硬件因素
硬件装置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有很多种类型,在这个过程中,容易导致继电保护的出现不稳定现象,它需要从设备接口、通道、通信、继电保护装置、二次回路、继电保护装置等方面的分析。继电保护装置起到保护系统元件的核心性作用,在系统故障中,其将被保护元件及时性的进行切除,确保剩余元件的稳定性工作,这装置系统由中央处理模块、数字量模块、模拟量模块、电源供应模块等构成。辅助装置是促进继电保护体系稳定运作的重要条件,常见的有交流电压切换箱、继电箱等装置,通过对辅助装置的应用,可以为继电保护工作创造良好的运作环境。
然而,继电器箱又分为分相操作继电器箱、三相操作继电器箱。在实际工作场景中,导致继电保护故障的因素诸多。比如二次回路绝缘问题、产源故障问题、隐形故障问题等。二次回路绝缘老化问题是最常见的故障现象,在这个环节中,装置接口、通道也是影响继电保护正常运行的因素。比如光纤通信接口、高频保护收发信机等容易出现通信阻断状况,从而不利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工作的稳定性运作。
2、软件因素
这几年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现代化计算机体系也在不断的得到应用,各种电力系统应用软件不断得到开发,其实现了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体系的健全,满足了继电保护智能化、自动化等的工作要求,实现了继电保护系统的稳定性运作。在这些系统应用软件开发过程中,一旦出现应用程序设计上的问题,必然不利于继电保护系统的稳定性运作。在继电器保护环节中,无论出现控制系统软件错误还是继电保护设备上的设计程序错误,都容易导致继电器保护出现误动或者拒动等状况,从而不利于继电器保护工作的正常开展。在系统保护过程中,如果不能进行系统软件需求的充分性分析及掌握,就可能导致软件设计编码问题、设计不规范问题等,这不利于继电保护装置系统的稳定性运作。
三、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事故处理方案
1、硬软件故障处理方法
通过对硬件故障处理环境的营造,可以有效推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工作的稳定性运作,这需要进行相关硬件故障处理策略的应用,做好二次回路的及时性拆除工作,有效解决继电保护系统的回路故障问题。实现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检测环节与排查环节的协调,在故障解决过程中,如果不能准确的发现故障点,就需要将电力系统中的二次回路先行拆除,然后重新进行组装,实现对系统故障点的及时性定位,实现设备组件安装顺序的协调。
置换方法是硬件故障处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继电保护设备检查过程中,如果某一设备出现问题,可以采用同等型号的设备进行置换,在置换过程中,需要确保所用设备状态的良好性,从而进行疑似故障元件故障问题的判断,通过对这种方法的使用,可以降低继电保护装置的故障范围,降低事故检查时间。
在参照对比法故障处理过程中,需要将相同规格、型号的技术参数的数据检查报告当作事故检查的参考依据,将故障设备与正常设备进行参考及比较,但两者型号不一致性,说明继电保护系统存在故障问题。为了提升继电保护系统的稳定性,需要进行继电保护防干扰装置的安装,安装顺序如图 2 所示。
图2 防干扰装置的安装顺序图
在继电保护软件故障处理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进行设备故障监控信息的分析,根据故障状况的相关记录,比如故障记录波形态、设备过载情况图等,进行继电保护事故原因的判断及分析,确保绝缘监测环节、保护性能检查环节、定值检查环节等的协调性运作。
2、人为故障解决方法
人是继电保护系统的关键性构成要素,在实践工作中,人为操作问题是导致继电保护不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为了满足现阶段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工作的要求,必须要提升继电保护人员的业务素质,重视继电保护电力故障问题,实现自身工作能力的提升。通过对计算机智能化处理系统的应用,进行复杂性设备故障及技术问题的解决,工作技术人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积累自身的经验,进行合理性、科学性检查策略的应用,做好设备运行状态的全方位检查及评估工作,及时解决继电保护系统的运行故障问题。
为了提升继电保护设备的运作效率,进行实时性监测系统的应用是必要的,做好继电保护设备各个运作程序信息的监测及记录工作。当系统设备出现故障时,需要及时发出故障提示信号,确保其向现场工作人员的及时性反馈,提升人机协作效率,有效应对设备系统故障问题,进行合理性解决措施的应用。
3、优化故障检查方案
为了有效应对继电保护不稳定性问题,进行事故检查及处理效率的增强是必要的,这需要进行故障检查方案的应用,根据实际工作情景进行适合的故障检查方法的选择,比如进行整组试验法、逆序检查法、顺序检查法等的应用,有效防止继电保护系统故障问题。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智能化技术不断得到应用,通过对继电保护系统稳定性方案的优化,实现继电保护体系内部各个程序的协调,为继电保护工作的正常开展创造良好的软硬件环境,有利于实现电力系统的稳定性运作。
参考文献:
[1] 李敏,杨家磊,石利宏,等.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不稳定因素与检查处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5(24):741-742
[2] 马东海.关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不稳定因素及事故处理对策分析
[3] 王同文, 谢民, 孙月琴, 等.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分析[J].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5,43(6):58-66.
[4] 浮明军, 刘昊昱, 董磊超.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自动测试系统研究和应用[J].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5,43(1):40-44.
论文作者:杜高波,郭毅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30
标签:继电保护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故障论文; 系统论文; 稳定性论文; 工作论文; 设备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