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阶段我国交通工程项目的建设进入了一个规划全面和快速建设的时期当中,但是容易受到周围环境因素以及施工技术的影响,导致隧道工程施工建设中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质量问题,隧道工程项目其自身的结构非常复杂,采用的技术也相对比较困难,所以加强对隧道工程的质量检测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且为全面、系统化的完善隧道工程质量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因此隧道工程无损检测工作的开展是必要的。
关键词:工程检测 ;无损检测;隧道工程质量控制 ;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TU712 文献标识码:A
1无损检测技术
分析隧道工程项目的主要组成结构式衬砌类型,从人们的第一眼看去是很难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查看到的,因此对于后期想要进行隧道工程的质量检测带去了比较大的困难。而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在隧道工程质量检测过程中,通过无损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对质量的进一步检测,这种技术并不会将原有的隧道结构进行破坏,也不会形成其他的安全隐患问题,此项技术能够对隧道工程中存在的结构问题和结构缺失的情况进行分析,当前我国的隧道无损检测技术在不断向着成熟化的方向发展,更进一步的保证了隧道工程项目的质量和安全。隧道工程中通过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所体现出来的价值,越来越受到了相关人员的关注,通过无损检测技术发现此项工程中存在的各种安全问题,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加以解决极大的提升了隧道安全性和完整性,也为我国隧道工程的整体质量和良好应用提供了重要保障。
2工程检测技术的应用
2.1隧道质量检测
地质雷达(Ground Penetrating Radar,简称GPR)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用于浅层地质结构、构造和岩性探测的一项新技术,地质雷达是利用超高频脉冲电磁波为激励源,多以自激自收的形式,可采用连续、间断两种方式探测地下介质分布的一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通过发射天线送入地下,经地下地层或目的体反射后返回地面,由另一接收天线接收(图2-1)。
图2-1 地质雷达工作原理示意图
通过高频宽带短脉冲电磁波遇到相对介电常数差异较大的介质(如空洞、衬砌界面等)就会发生反射波的特性,对接收天线接收回的反射电磁波的反射时间进行记录,并通过数字化仪器演算成雷达图像。在进行隧道工程无损检测工作中,检测人员根据雷达图像对现场检测位置进行解释分析,从而找出混凝土衬砌实际厚度、内部缺陷(空洞、脱空、不密实)情况、钢筋分布情况等。且在隧道工程检测当中的即时性要求;在隧道衬砌完成后及时检测及时分析并出具检测报告,这样即可以减轻了后期隧道病害的治理难度,又可以将隧道检测的结果作为后续工程的指导资料。这样大大的增加了隧道衬砌的优质性和可控性,且充分体现了隧道衬砌雷达检测的必要性和高效性。
2.2 施工材料检测
在隧道工程的材料质量检测工作中,可以通过锚杆拉拔试验技术对锚杆材料进行检测。锚杆的应用情况检测一般采用实地观察和现场扳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锚杆托板应安装牢固,与组合构件一同紧贴围岩表面,不松动,每个测点应以一排为单位进行检测。而混凝土的强度以及硬度是否能够达到施工建设的标准就是至关重要的一项内容,加强对混凝土材料的质量检测也是一个重要环节,一般在对混凝土检测过程中采用回弹法对质量予以监测,以试块压力试验作为最终判识标准。这种技术方式具备非常高的精密程度,并且非常实用,经常在建筑施工质量检测中用于项目检查,当然,回弹法在检测中也容易出现一些问题以及计算过程中的不认真情况,这时就要以试块压力试验中取得的最终强度为判断依据。
3关于工程结构的质检控制的措施
3.1 对进场隧道用料的质检严格控制
对用料的检测,在整个隧道质量控制过程是最重要的,而对进场用料的检测更是重中之重。产品出厂时,许多商家提供的进场用料有滥竽充数的问题,故用料的检测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材质有问题,则需追究管理责任,这一步很是重要。最后还包括隧道工程的整体质量控制。保证建材质量是这一过程中的重要因素。
3.2 建立和完善关于检测质量的管理机制
良好的质检管理机制对质量管理有重要意义。首先,应把质检的全局工作计划安排好。特别表现在对建材的购买与进货的检测此类工作上。其次,对质检控制的重要那些部分有一定的掌握。在控制材质时,掌握质检控制其要点是较为重要的。若想工程达到安全的要求而且适用的寿命要达标,不对工程隧道的耐久性和它的受力程度展开精细的检测是不行的。
3.3 一个动态的检测机制的建立
行之有效的质量控制的方法之一便是建立一个优秀的动态的质检机制。 这个机制是可以实时地监控工程的结构质量,而后进一步对全局的质量展开全方位的控制。机制其工作的内容主要包含下面几项 :其一,一个较为完善抽检检测法的建立,抽检这一方式能保证质检工作更及时更全面地开展。其二,完整的动态监测的资料与档案的建立。动态的资料与档案的建立在控制材质这一过程中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这种机制不仅能实时去检测且得出数据,还能观察到其数据的一个变化的趋势,最后成功达成对建材的质检控制的目的。
3.4 尽可能地去减小数据检测的误差
在检测工程结构时可能会出现检测的误差,这是不可避免的。即使再高端的仪器也没人能说机器检查得出的数值是100% 的精准,所以在真正实施工作时,一定程度上的误差是允许出现的。由于检测出现误差,以致工程存在着质量问题,这类情形也屡见不鲜。究其缘由大概可分为两类 :①检测所使用到的仪表其准确程度有质量问题,由此导致检测的数值不准确 ;②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检测时存在一定失误,由此导致检测的数值不准确。由此可知,若要在检测时减少误差对工程的质量的影响,需要在检测人员的素质和检测仪表的设备这两个维度下手。隧道的结构检测误差存在与否,检测人员需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且要进行准确的计算和认真的研究方可确定。
结束语:
总之,根据我国已经完成建设的隧道工程项目情况来看,施工工期相对比较紧张,施工中的各项环节比较多,施工中加强对进度的把握是首要的目标,一旦忽视掉施工进度,必然也会对质量造成影响,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而通过无损检测技术可以对质量加以控制和管理,并且能够为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供资料性文件。在某些方面还可以作为提高现有施工工艺或技术方法的有力依据,在保证质量的同时也提高了工程的性能和寿命。所以工程检测在整个工程工期中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韦勇.浅谈工程检测对隧道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性[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35).
[2]阳玲玲,李桂芳.隧道工程质量检测重要性的探讨[J].科技与企业,2014,10(16):154~155.
论文作者:丰天星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7
标签:隧道论文; 工程论文; 质检论文; 质量论文; 质量检测论文; 结构论文; 误差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