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讨论研究对胫骨骨折后感染性大段骨缺损患者行骨搬移术的临床疗效与意义。 方法 选择我院骨外科胫骨骨折后感染性大段骨缺损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行骨搬移术进行治疗,采用Ilizarov环形外固定延长术行骨搬移并一次性对感染性大骨端缺损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内植骨内固定术行I期感染治疗及II期植骨治疗。 结果 观察组患者应用骨搬移书进行治疗患者愈合情况优、良人数均显著多于对照组且中、差人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且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关节功能恢复评分四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临床对胫骨骨折后感染性大段骨缺损患者行骨搬移术具有切口长度短,出血量少,恢复时间快的优势;骨搬移过程中应用的环形固定器有助于畸形矫正,不仅可显著提高骨端愈合概率,更能够帮助患者减轻痛苦,加快恢复速度并改善生活质量。
【关键词】骨搬移术;胫骨骨折后感染性大段骨缺损;临床疗效与意义
胫骨骨折尤其是开放性骨折常伴有严重的软组织损伤且多于手术清创无法保留,从而出现骨外露[1],再加上骨折多为粉碎性质,感染严重,愈合困难同事外伤易造成患处血液循环遭到破坏,抵抗力减弱等。术后感染率增加,感染性骨不连及骨缺损均为后期常见并发症。目前对骨缺损的传统治疗方法主要以反复多次清创控制感染,先对软组织进行修复后几个月后再植骨用来促进骨端愈合。该方法的弊端在于治疗时间长,后期出现肢体不等长,再感染及骨不连概率升高甚至可能遗留患侧肢体功能障碍,一直是骨科临床实际工作中的治疗重点与难点。骨搬移术是20世纪70年代医学工作者伊里扎洛夫独创的治疗骨缺损的方法为治疗骨折后感染性大段骨缺损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本研究为探讨骨搬移术对治疗胫骨骨折后感染性大段骨缺损的临床疗效与意义,特选取100例本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骨伤外壳胫骨骨折后感染性大段骨缺损患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包括男64例,女36例;年龄21-63岁,平均(42.3±21.2)岁。受伤原因包括交通意外伤36例,高处跌落损伤12例,重物砸伤20例,跌扑损伤18例及扭转损伤14例。本次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并批准,患者及其家属均在知晓本次研究目的的前提下自觉签署知情同意书。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20-64岁,平均(42.1±22.1)岁。对照组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21-63岁,平均(42.4±21.7)岁。所有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患者于手术前对全身各项生命体征进行检查并记录。观察患者骨感染范围并预估手术中病段切除后骨缺损长度,观察记录肢体周径及长度并根据记录实际情况设计骨搬移方式。对环形外固定系统进行手术前组配后进行消毒备用,之后对单臂轨道式外固定器在手术中进行组配安装。对患者行全麻或腰硬联合麻醉后使用无菌贴膜对患侧小腿进行覆盖;对班有软组织缺损的患者由浅入深、由外向内进行逐层清创并显露骨质感染部位,根据胫骨骨质血运行骨折断端节段性切除。安装小腿环形外固定架,于平行于胫骨平台及踝穴于离关节1cm置入外固定架固定针,透视确定固定针垂直胫骨力线[2]。之后后续所有固定的针均需与其平行并将小腿固定与环形外固定支架中央。足环的安装为跟骨及跖骨分别交叉置入一组固定针。在安装单臂轨道式外固定器时需要使骨缺损两端力线正常确保骨搬移停止后断端对位对线正常。各骨段需要2至3枚全螺纹钉固定确保轨道与患肢力线平行。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内植骨内固定术行I期感染治疗:患者取仰卧位使用碘液对皮肤进行消毒;彻底清除感染区创口内所有坏死组织及新生肉芽组织、全部死骨。II期进行植骨固定:将骨折断端的硬化骨进行清除,暴露血供丰富且两端髓腔相同的正常骨,取自身髂骨或腓骨,于断骨端之间进行植骨,内固定时应使用钢板螺钉[3]。之后将腓骨两端分别插入胫骨髓腔,用螺丝固定,在显微镜下对小腿径前的动脉和大隐静脉吻合处理[4];当腓动静脉血管正常流通后使用双氧水、生理盐水等对创口进行冲洗并留置引流管并逐层缝合创口。
1.3 疗效观察 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方法治疗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于术后随访进行X线片检查对术前与末次的HHS膝关节功能评分及Baird-Jackson踝关节功能评分等指标。另外对两组患者骨折断端痊愈情况状态进行评估包括优、良、中、差四个等级。包括:骨折完全恢复,术后未见任何感染且缺损处畸形小于7°,双下肢相差未超过2.5cm记为优。骨折愈合且未见感染复发,缺损畸形小于7°,双下肢相差超过2.5cm记为良。骨折完全愈合,未见感染复发但骨折处见明显畸形,双下肢相差超过2.5cm记为中。骨折愈合或经过二次手术愈合,术后出现感染且骨折处见明显畸形,双下肢相差超过2.5cm记为差。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不同方法治疗后愈合情况人数比较 观察组患者应用骨搬移书进行治疗患者愈合情况优、良人数均显著多于对照组且中、差人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不同方法治疗后愈合情况人数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一般来说,若创伤严重可能会导致局部骨质缺损或由于骨折术后出现骨感染反复清创导致不同程度的骨缺损。感染性骨缺损不同于一般的骨缺损,由于感染的存在及扩散,清创不彻底后造成骨缺损的范围可能会不断扩大,而感染范围的确定则更加困难。传统方法存在治疗周期长,术后肢体短缩畸形,术后再骨折,关节功能障碍等弊端。骨搬移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通过固定器对骨缺损的肢体提供稳定的外部支持,继而在骨缺损的骨干上或下端截骨,将正常的有再生活力的骨质截断,将外固定架上可以动的港真固定在正常的活性骨块上并根据既定的延长方法认为的一点一点移动截断的骨块[5],使骨块逐渐与对应骨缺损端进行靠拢从而达到诱导骨质生成、修复骨质缺损的目的。本次研究发现,行骨搬移术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这一结论与国内许多研究结果相似且治疗后骨折端愈合程度及关节功能恢复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值得注意的是,为获得治疗后满意的患肢功能,在围手术期及重建过程中仍需注意,术前需对患者全身感染中毒症状进行纠正,确定感染局限且稳定;另外,骨搬移术要求组件稳定的外架结构,钢针拉张张力应与钢针直径相匹配。手术过程中使用双排套筒电钻进行邮票式截骨打孔创伤小,能够尽可能地保留截骨端骨膜的附着,有助于搬运过程中新骨的再生。另外手术后应观察固定钉道是否出现松动或炎症反应,一旦发现应及时进行处理;术后定期进行摄片复查,观察骨缺损端成角或移位情况并及时调整牵引针方向或延长速度、频率进行纠正。
综上所述,临床对胫骨骨折后感染性大段骨缺损患者行骨搬移术具有出血量少,恢复时间快的优势;骨搬移过程中应用的环形固定器有助于畸形矫正,不仅可显著提高骨端愈合概率,更能够帮助患者减轻痛苦,加快恢复速度并改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郝光亮,张贵春,曹学成. 骨搬移术治疗胫骨骨折术后感染性大段骨缺损的疗效分析[J].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2014,12(05):370-373.
[2]马贺,梁瑛琳,杨红梅. 骨搬移术治疗下肢感染性骨不连患者的术后护理[J]. 护士进修杂志,2015,17(11):1604-1606.
[3]张朕,黄雷,徐鹏武,等. 骨搬移术治疗慢性骨髓炎致下肢长骨骨缺损的并发症分析[J].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5,20(12):839-842.
[4]余旭辉,林雪琴,周惠尔. 骨搬移术治疗胫骨骨折术后感染性大段骨缺损的疗效分析[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21):2774-2776.
[5]叶松林,覃晓峰,李成东,等. 骨搬移术治疗胫骨感染性骨不连的疗效[J]. 实用骨科杂志,2017,22(01):124-127.
论文作者:余理,高宏,潘华,朱良,伊拉木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4月下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15
标签:患者论文; 胫骨论文; 感染性论文; 术后论文; 固定器论文; 对照组论文; 大段论文; 《医师在线》2017年4月下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