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市安居区磨溪镇中心幼儿园 遂宁 629000)
童谣,是指由成人拟作或由儿童自己编创的供儿童欣赏、吟唱的歌谣。童谣与孩子的生活比较接近,语言生动形象、结构简单、富有情趣,符合孩子生理、心理、认知的特点。民间童谣,是民间文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各地广泛流传,其内容有趣,形式丰富,深受孩子们喜欢,是一个大集体不断地创作着、传播着和修改着的歌谣。民间童谣对儿童开朗乐观的性格塑造、思想品德的形成、美好情感的培养、行为习惯的养成都有着潜移默化、无可替代的作用。如何调动幼儿对民间童谣学习的兴趣,从一些浅显易懂,贴近儿童生活的民间童谣中,既学到知识,又得到乐趣,还受到教育呢,现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一、创设引人入胜的情境 ,激发幼儿的兴趣
环境对幼儿来说是一种无声的刺激。轻松和谐的环境能使幼儿产生愉快的情绪,形成和谐融洽的气氛,激发幼儿的兴趣,提高活动的效果。如:小班童谣《虫虫飞》教学活动中,我在教室内布置了一个"花园",其中有草地、花朵、树等,还准备了蝴蝶、蜜蜂、金龟子的头饰。活动开始,幼儿戴上头饰,自由在花园里飞舞,幼儿感到很新鲜、很开心、很美,个个情绪高涨,兴趣高昂,非常投入。在教师的启发下,一边游戏一边念着童谣。活动结束时,孩子们依依不舍,依然沉浸在这个环境设计的情境中。因此,在童谣教学中应尽可能为幼儿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环境,如直观的、可操作表演的环境。
二、教师采用丰富多彩的语言,激发幼儿的兴趣
培养幼儿对童谣的兴趣,教师的教学语言起很大的作用。若教师的教学语言无抑无扬,拖泥带水,会使幼儿感到疲倦而失去兴趣。相反巧妙设计、形象生动、富有吸引力、感染力的教学语言则能充分激发幼儿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启发性的语言。在激发幼儿兴趣中教师启发性的语言至关重要,如民间童谣《剪窗花》中,教师引导和启发小朋友通过观察发现窗花的奇特,从而激发幼儿学习这首童谣的兴趣。
2、优美动听的示范语。教师示范朗读童谣时,充分掌 握音准和朗读的技巧,以抑扬顿挫、变化生动、声情并茂的语言朗读,不仅增添童谣的美感,更能够有效地渲染幼儿。如:《十二月花名歌》教师的示范语使幼儿对这首童谣产生很大的兴趣,幼儿在说童谣的时候,既可以丰富自身语言感受语言的优美,同时也认识了植物增长的特点。
3、利用当地语言。在熟悉童谣的基础上,我们会用自己本土的语言让幼儿说一说。这样的形式增添了不少童趣,而且念出来的童谣特别有乡土气息。同时,幼儿感受到家乡语言的美,激发了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如:青海童谣《古今古今当当》我们的孩子们用青海话念出来充满异样的童趣。
三、丰富多样的教具,激发幼儿的兴趣
幼儿主要是运用形象思维,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进行联想。直观形象的教具有助于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想象力。因此,应充分发挥教具的作用,提高教学效果。
1、颜色鲜艳的图片。把民间童谣的内容按需要描绘下来,拍摄和制作成照片、图片、卡片等,使内容形象化。
2、形象逼真的动画。动感强的东西幼儿都特别感兴趣。而电化教具有色彩鲜艳、形象具体、动感强等优势。如:《小老鼠上登台》的童谣教学,利用多媒体把小老鼠偷油吃时的一举一动都刻画的很清楚,见到老猫吓得滚下来时更是形象。这种动画最能吸引幼儿的目光,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童谣。
3、利于表演的手偶。手偶通常以一个角色的形象出现,它以幽默夸张、鲜明有趣、操作性强而深受幼儿喜爱。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手偶,吸引幼儿兴趣,使幼儿在兴趣中学习童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激发幼儿的兴趣
民间能收集到的童谣很多,必须要逐一筛选,收集合适的童谣,内容要符合幼儿认识事物特点,又要结合幼儿园主课题的主题建构童谣课程,并在实践中探讨、摸索,不断筛选,力求所选童谣的内容是科学、准确、符合幼儿实际并且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民族特色。
1.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来选择童谣
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发展水平是不一样的,因此,老师在活动前应该了解各年龄幼儿的"最近发展区",根据不同年龄阶段选择不同的童谣,即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来考虑童谣是否适合本年龄阶段的孩子。小班幼儿"逐步摆脱以自我为中心","自理能力增强","认识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行动",因此小班童谣教学选择的内容应该易于幼儿通过动作或具体的行为表达。如:《小老鼠上灯台》、《排排坐》等这类童谣,语句短,内容反映的是幼儿现实生活的事物。中班幼儿"活泼好动、积极动用感官"、"游戏中表征水平提高",因此中班的童谣教学应该选择稍微具有挑战性的且能运用丰富形式展现的童谣。大班幼儿"好学好问,有极强的求知欲望","情感的稳定性和有意性增长",因此大班童谣活动的内容应该能让幼儿多方位感知生活的美,能大胆地用唱歌舞蹈、戏剧表演、角色游戏等形式去表现自己的感受。例如《剪窗花》这类反映我国民族民间艺术作品的内容。一方面让幼儿接触和了解了多种形式的民间艺术作品,扩大知识面。同时又增强幼儿的民族自豪感,让孩子们充分感受我们国家经久不衰的民间文化。
2.结合幼儿园活动组织的特点来选择童谣
幼儿园的教学活动需要良好的师幼互动和生生互动,充分调动幼儿的主体参与性和积极性,发挥活动的最大效益。因此幼儿园童谣活动应该结合童谣的具体形式,发挥活动的效果。比如,所选的大班童谣《尾巴谣》是一个问答式的童谣,在老师与孩子、孩子与孩子的问答中进行。教学实践证明,该童谣符合大班孩子爱挑战的心理,很容易在教学活动中引起高潮。
五、多元化的教学形式,激发幼儿的兴趣
1.做做玩玩说童谣
民间童谣念起来朗朗上口,节奏感很强。可以让幼儿边念童谣边做一些相应的动作、游戏等提高他们学童谣的兴趣。如童谣《编花篮》,如果光是枯燥的学习背诵,孩子们既不会感兴趣,也不会理解童谣的内容。而如果让孩子边说边做,效果则大不相同。琅琅上口的儿歌,加上有趣的动作,孩子们一边快乐的玩,一边轻松地学,既能帮助幼儿很快掌握童谣,还能增强幼儿的体质,又使他们在相互游戏中锻炼了交往能力、合作能力。
2.说说画画学童谣
学习童谣时,让幼儿边学童谣边根据内容画童谣,能让幼儿的形象思维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拉近文字与绘画的距离。老师尽量给幼儿自由表现的空间,哪怕是一个符号、几根线条、几块色彩,只要是发自他们内心的感受,都应好好保护,尊重他们自己的想象、创意,鼓励他们用自己的独特想法来表现,在这个基础上,再引导他们用画笔画出来。在画的过程中,既激发了幼儿学习童谣的兴趣,又让幼儿对童谣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发掘了幼儿的想象和创造潜能,增强了幼儿的记忆。
3.快快乐乐唱童谣
童谣的音乐性几乎是自然天成的,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是方言歌谣加上谱子,在说唱的过程中保留非常浓厚的地方特色,展示地域文化的魅力。这表现在它语言的音韵美和节奏感上,其音乐性的重要意义丝毫不亚于语义。为童谣谱上曲,孩子们更乐于接受。如童谣《摇啊摇》,将它与歌曲的形式结合,能够使童谣的意境锦上添花,优美、舒缓的音乐可以使幼儿更易理解童谣表达的情感,让幼儿感受了童谣的音韵美,又发展了幼儿的节奏感。
激发幼儿学习童谣兴趣的方法很多,只要我们掌握幼儿年龄特点,根据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方法,对幼儿进行多方面的兴趣培养,必定能调动幼儿学习童谣的积极性、主动性。
论文作者:全应强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7年第1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7/4/5
标签:童谣论文; 幼儿论文; 兴趣论文; 语言论文; 民间论文; 孩子们论文; 内容论文; 《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7年第1期(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