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州枸杞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探讨
王仓国
(格尔木市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青海格尔木 816099)
摘 要 结合青海省海西州农业支柱产业枸杞产业的发展,围绕生产环节监管措施不到位、技术标准支撑缺乏、检验检测基础薄弱、市场营销体系匮乏等短板,对枸杞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阐述。基于这些问题,从强化地方立法、统一规范标准、加强监管和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加大品牌宣传和商品推介力度、建立健全政策扶持和奖惩制度的有效衔接机制、大力发展市场营销体系等方面,对下一步枸杞产业良性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 枸杞;产业;问题;建议;海西州
枸杞产业作为青海省海西州全州农业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对推动全州农业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018年,全州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 755元,比全国水平高出689元,比全省水平高出4 293元。由此可见,枸杞产业已经成为推动全州农牧民增收的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基础产业。但是由于监管措施不到位、缺乏技术标准支撑、检验检测基础薄弱、品牌建设滞后等一系列问题,枸杞产品质量逐年下降、价格跌幅明显,出现增产不增收的局面,对于推动枸杞产业的发展还存在很多制约。
碟式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由美国的MDAC、NASA及DOE等发起研究。目前中国、韩国、德国等国家科研部门都在开发该技术。其技术原理是用集热器集中太阳能产生高温,推动斯特林发动机带动发电机转动,实现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目前该技术已经商业运营成功,兆瓦级碟式太阳能热电厂已有上线,百兆瓦级电厂正在施工。
1 存在的问题
1.1 监管措施不到位
全州3万公顷的枸杞种植面积分布在东西近500 km、南北约200 km的乌兰县、都兰县、德令哈市、格尔木市、大柴旦等区域,呈现出点多、面广的分布特点。因此仅靠州、市(县)不健全的执法监管机构以及严重匮乏的监管人员,很难做到全方位、全覆盖的生产环节监管[1]。
1.2 缺乏技术标准支撑
目前,食品级焦亚硫酸钠作为食品添加剂,在食品添加剂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中被允许使用;而国内枸杞质量标准GB/T 18672—2014《枸杞》已将枸杞制干添加物焦亚硫酸钠(俗称“亚钠”)的残留物——二氧化硫的检测指标取消;NY/T 1051—2014《绿色食品枸杞及枸杞制品》中对二氧化硫的含量限定值规定在50 mg·kg-1以下。因此,在严厉打击非法添加亚钠的行政监管执法中存在执法依据不强的现状。
1.3 检验检测基础薄弱
目前,海西州已在州级、格尔木市、乌兰县、都兰县等地设立农产品质量检测机构(其中格尔木市、都兰县为单设机构,海西州、乌兰县为挂牌机构),但均存在专业人员缺乏、其他非检验检测性工作任务重的情况,基本都不能开展检验检测工作,产品质量检测和行政监管技术支撑作用无法发挥。
(1)所获取的电网规划数据包括有地理环境信息数据、电力系统运行数据以及外部数据等。其中,可以利用无人机航测、卫星遥感以及雷达测绘等信息采集手段来获取地理环境信息数据,与原有的人工测绘方式相比而言,这种先进的信息采集技术可以有效提升数据信息的精确度和实效性;电力系统的运行数据主要是由电力系统内部的各工作部门提供,电力系统各部门之间能够实现数据的实时共享,进而大大提升数据的利用效率,充分发挥电力数据的价值;社会数据、用户意见与反馈以及新能源数据等都是外部数据,但在原有的电网规划中,外部数据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非结构化数据,在现阶段的电力系统中缺少针对非结构数据的处理对策和应用方式。
1.4 品牌建设工作相对滞后
通过研究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海西州枸杞质量管理自治条例》《柴达木枸杞地方标准》等标准,完善枸杞质量监管的执法依据和标准体系,夯实枸杞质量监管有法可依的行政执法基础。
根据现实生活中的情况,本文取h=3米,v=2米/秒,则t1=1.5秒,即电梯通过每层的时间是1.5秒;取i=2,n=30,由于两个电梯是相同的,则电梯的停靠方案共有30×30=900种;取m=5,则每天乘坐电梯的人数是(30-1)*3*5*2 = 870。
我见证过许多成功的创业故事,但我自己的创业历程并不算顺遂,除了修正过几次商业模式,过去几年我也向多家创投机构争取过募资,吃过无数次的闭门羹,多少了解了自己的不足,以及市场上大家如何看待新创公司(特别是创业家)的特质,尤其是创业家欠缺的是什么。我十分相信,在现今的社会,各行各业都需要更多具有“创业精神”的人才。那么创业精神有什么关键元素,我们又该如何培养能帮助我们成功的创业精神呢?
1.5 市场销售有待加强
依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3〕106号)中关于“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纳入县、乡人民政府绩效考核范围”的精神,切实强化县、乡两级政府尤其是乡镇政府的监管职责,按照属地化管理职责,在州、县两级监管部门的指导下,切实发挥乡镇政府的监管职能。同时,加大力度推动州、县两级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必要时整合检验检测职能相近的检验机构职能,优化检验检测队伍建设,实行综合检验检测机构管理模式,夯实检验检测工作基础[2]。
2 建议措施
2.1 强化地方立法,统一规范标准
虽然,“柴达木枸杞”已经获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并于2016年被原农业部授予“国家级农产品地理标志示范样板”称号,成为全省首个中欧地理标志互认产品。但是,柴达木枸杞地理标志的宣传力度不足,许多种植户、合作社、企业对地理标志产品了解甚少,加上标志使用管理不规范,使得品牌价值发掘工作滞后,不能真正发挥品牌的作用。
2.2 加强监管和检验检测体系建设
目前,除部分合作社、企业有固定的销售渠道外,大部分农户的枸杞产品只能依靠宁夏等地的收购商来收购销售,价格控制在收购商手里。同时外地收购商鼓动非法添加的现象依然突出。
2.3 加大品牌宣传和商品推介力度
采取“内外结合”的宣传模式,对外围绕优良的生产环境、优越的产品品质和优美的人文环境,强化“柴达木枸杞”品牌宣传;通过新闻媒体、网络、召开推介会等方式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对内围绕法律法规、相关标准、地理标志产品品牌效应、产品质量提升等内容向涉农企业、合作社、农户开展宣传培训,使涉农企业、合作社、农户全面认识“柴达木枸杞”存在的潜在价值,积极配合监管部门做好生产管理。同时,研究制定柴达木枸杞地理标志产品标识管理办法,积极引导涉农企业、合作社规范使用认证标识。
2.4 建立健全政策扶持和奖惩制度的有效衔接机制
随着各级党委政府强农惠农政策的不断加大,对涉农企业、合作社的政策性补助项目越来越多、投资额度也越来越大,因此,在涉农企业、合作社申报相关项目时,要从规范涉农企业的管理模式、建立健全生产管理档案、落实生产企业(合作社)农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等方面加以规范,在项目实施、验收、考核过程中将是否建立健全生产管理档案、落实生产企业(合作社)农残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等内容作为检查、验收、考核的依据,研究制定农业生产经营主体黑名单制度,对违反规定的涉农企业、合作社采取在规定的期限内不予项目扶持、撤销认证证书、收回荣誉证书、新闻媒体公示通报等措施,推动政策扶持和奖惩制度的有效衔接机制的建立[3]。
2.5 大力发展市场营销体系
通过因地制宜建设农产品交易市场、规范电商经营行为等方式,引导和推动农户大宗产品入市交易机制,实现产品质量、价格的公开透明,提供公平交易的场所。同时,积极引导企业、合作社、农户通过组织参加展销会、推介会等方式,逐步形成订单销售等模式。
3 结语
海西州枸杞产业发展要以制定地方标准为技术支撑体系、以建立健全地方立法为法治保障、以强化品牌建设为目标,以夯实产品质量监管执法为抓手,在技术措施到位、法律有效保障的基础上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充分调动县、乡基层监管队伍的积极性、主动性,按照“产出来”和“管出来”两手抓的总体要求,全面提升枸杞产品质量,切实维护公众健康和消费安全,切实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整体水平不断提高,实现农业提质增效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安全、健康保障需求,真正确保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参考文献:
[1]王宁.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探析[J].知识经济,2011(23):84,87.
[2]品献娥.试论建立保障体系与强化农产品质量监管[J].吉林农业,2011(5):46-47.
[3]张百灵.论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理发的完善重点[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2013(3):80-85.
中图分类号: F326.12
文献标志码: B
DOI: 10.19415/j.cnki.1673-890x.2019.27.056
收稿日期: 2019-08-24
作者简介: 王仓国(1974—),男,藏族,青海海东人,大专,助理农艺师,研究方向为农产品监管。E-mail:872583847@qq.com。
(责任编辑:刘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