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城乡收入差距看扩大内需的政策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扩大内需论文,城乡论文,收入差距论文,政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正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或从短缺经济转向“相对过剩”经济。市场上的一个突出表现是有效需求不足。因此,如何刺激国内需求便成为我国实现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所面临的重大课题。对此,理论界已从不同的角度作了大量探讨,但从城乡收入差距的角度进行研究尚显欠缺。江泽民同志最近就明确提出:“要进一步研究如何更好地加快农村市场的开发步伐。”本文试通过分析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对社会总需求的制约关系,有针对性地提出适当调整收入分配政策的对策。
一、城乡收入差距现状
传统工农业利益格局的核心问题是通过农产品低价和工业品高价的不平等交换,把农业部门应得的部分收入转移到工业部门,农民收入因此而受到双重损失:作为生产者因为农产品的低价而只能获得低的销售收入;作为消费者又因工业消费品的高价而使实际收入减少。这一利益格局是改革开放以前农民收入增长极其缓慢的根本原因。改革开放以来,城乡收入差距在不断变化。1978年后,随着农村改革开放,农民收入大幅度上升,城乡差距不断缩小,1985年这一差距降到最低点。之后,伴随城市经济改革与农民收入增长趋缓,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到1993年达到最高点。1994年以来,差距有所减缓,但一直维持在很高的水平(见表1)。
表1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别状况
年份1980 1982 1984 1985 1986 1988 1989 1990
R2/R1
2.3
1.83 1.71 1.72 1.95 2.05 2.10 2.02
Y2/Y1
3.2
2.67 2.46 2.34 2.67 2.64 2.90 2.89
年份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R2/R1
2.18 2.33 2.54 2.60 2.47 2.51 2.46
Y2/Y1
2.94 3.06 3.23 3.12 3.02 3.01 2.96
注:表中R1、Y1分别代表农村的人均纯收入与可支配收入,R2、Y2分别代表城镇居民的人均生活费收入与可支配收入。
资料来源:赵人伟等,1998;蔡继明,1998;《中国统计年鉴1998》;国家统计局农调队,1994。
值得注意的是,过去人们常用“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对比“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来计算城乡居民收入差别程度,结果大大低估了实际收入差别。因为这两个指标统计口径不同,缺乏可比性(国家统计局农调队,1994)。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仅包括实际现金收入,而未包括实际消费了却没有进入现金收入的消费品和服务,如住房、公费医疗及各种实物收入等;相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既包括农民的现金收入也包括实物收入。为了更加准确反映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差别,许多学者主张采纳《联合国收入指南》中使用的标准,即用两者的可支配收入进行比较(国家统计局农调队,1994;蔡继明,1998)。通过这种比较,城乡之间的实际收入差距会发生较大的变化(见表1)。
表1显示: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自1992年以来一直稳定在3倍左右,这在亚洲乃至世界都是相当高的。1993年, 我国城乡收入差距高达3.23,而亚洲各国一般在1.5~2.0之间(蔡继明,1998)。 如果再考虑到城镇居民收入中许多难以统计的工资外收入,如利息收入、投资收入、第二职业收入等,城乡实际收入差距会更大。
受收入差距的影响,我国农村消费水平呈现出两个主要特征:一方面,从绝对数来看,随着农民收入的增长,农村消费在不断提高。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1978年的134元提高到1997年的 2090元,约增长15倍, 扣除物价因素,年均实际增长为8%左右。与此同时, 农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也由1978年的116元增加到1997年的1617元,增长14倍,扣除物价因素, 实际增长超过6%。另一方面,与城市相比,农村总体消费水平仍处于比较低的阶段,而且城乡人均消费支出水平的动态差距还在进一步扩大。1985~1997年的人均消费水平构成中,城镇居民从802元增加到6048 元,农村居民从347元增加到1930元,城镇增长了7倍多,而农村只有5 倍。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也从1985年的2.3倍扩大到1997年的3.1倍,1997年,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仅是城市居民消费水平的31.9%。
表2 城乡居民主要耐用消费品年底拥有量比较
单位:件/百户
黑白电 彩色电 电冰箱 洗衣机 缝纫机 电风扇 自行车
视机
视机
1997年农村 65.87 27.32 8.49 21.87
63.97
105.93 141.95
1985年城镇 66.85 17.21 6.58 48.29
70.8273.91 152.27
1997年城镇100.48 72.98 89.12
57.48
165.74 179.10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8》,中国统计出版社。
尤其需要强调的是,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不仅表现在量上,而且表现在质上。事实上,在大多数城镇居民努力追求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时,大多数农民依然没有摆脱以生存性消费为主的消费模式。首先,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仍然居高不下,1985年为57.8%,1996年为56.4%,11年只下降了1.4个百分点,而同期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下降了3.4%。其次,受实际收入水平的限制,农民耐用消费品拥有量远低于城市居民。农民对彩电、 冰箱、 洗衣机等家用电器的购买力甚至还赶不上城镇1985年左右的水平(见表2)。
二、农村市场对国民经济增长的需求制约
自从刘易斯50年代提出二元经济发展模式以来,发展经济学一度流行着一种“先增长、后分配”的思潮。其主要论据是:劳动剩余与资本稀缺是发展中国家的普遍特征,因而资本成了阻碍和约束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发展中国家要摆脱贫困、谋求经济增长,必须加速资本积累,使收入分配发生有利于现代部门的变化。因此,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经济政策的选择应当把经济增长放在首要位置,对收入差距则采取一种“默认”的态度,当经济增长达到一定的阶段后,再来着手解决收入的平等分配问题。可是自70年代以来,这种发展模式受到来自许多方面的挑战(陈广汉,1995)。经济学家越来越意识到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不良后果,意识到片面牺牲农业发展对经济增长产生的制约作用。
在多数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受制于农业增长的原因有二:第一,农业是工业特别是食品工业原材料的主要来源;第二,随着农业与其他经济部门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增加农业生产和收入产生的乘数作用对国内工业品的需求以及由此产生的对劳动力和其他工业投入需求的增长,呈现出与日俱增的重要性(加塔克、莫格森特,1987)。在我国,这两种制约不表现为同时存在或同时发生。改革前,农产品供给的短缺是经济增长的主要障碍。改革后,农产品的供给约束从逐步减轻到基本消失;而近年来的市场特征表明经济增长转向需求约束,特别是受农村需求不足的约束,特别是受农村需求不足的约束,农村市场已构成对经济增长的制约。据资料显示:农业的产值增长贡献作用不断下降。80年代初,国内生产总值中有33%来自农业,1997年则下降为18.7%。与之相反,农业与非农业的关联度越来越大。具体表现在:农村的恩格尔系数由80年代初的67.7%降到1997年的55%,对各种工业消费品的需求份额不断增长:在农民的收入中,现金收入所占的比例从1980年的52.3%迅速提高到71.1%,对工业消费品需求的支付能力不断增长。这是在经济发展的新时期农业部门以不同方式又显示出的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也标志着农业发展与经济增长新时期的到来。
在我国现阶段,城乡差距过大、农民收入水平太低,极大地阻碍着农村市场的进一步繁荣,甚至影响到整个社会总需求的进一步提高。这是因为:
第一,由于城乡收入差距太大,造成农民实际购买力过低,从而直接制约着农村市场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受以下几个方面因素的影响,总收入太低的农民在收入增幅略高于城镇居民的情况下,对一般商品的需求反而有减无增。(1)受教育体制改革的影响, 教育费用大幅度提高,农民子女又普遍比城市居民的子女多,因而教育费用占农民实际收入的比重大大增加,减少了其实际购买力。(2 )在经济较发达地区,受宏观经济环境和自身结构调整的影响,乡镇企业效益增幅回落,从业人员萎缩,影响了农民收入水平,也势必强化农民的储蓄倾向,从而延缓了即期消费需求。(3)随着各项改革的推进, 城市下岗职工的增加,不发达地区的农村劳动力在城市的就业机会相应减少,农民劳务收入的增长受到影响。(4)作为低收入阶层, 改革给他们带来了更大的心理压力,使他们对未来收入的增长难有良好的预期,自然也要影响他们的消费决策。
第二,由于高收入阶层的消费倾向较小,因此在社会总收入不变的情况下,贫富过于悬殊,收入过多地流向较富裕阶层,必然要影响社会总消费需求的扩大。在我国,农村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一般高于城镇居民10个百分点以上,有的年份二者差距甚至接近0.2(见表3)。在这种情况下,收入分配倾向于城镇居民,不仅大大降低了农民的消费,而且必然不利于提高社会总需求。相反,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提高农民收入占社会总收入的比重就成为扩大内需可行且相对易行的手段。利用1985~1997年资料估计分析表明,农村消费品零售额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相关系数高达0.998,农民人均年收入每增加1元,农村消费零售额将增加5.63亿元(马成文,1998)。
表3农村与城镇消费倾向的比较
年
份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C1/Y1 0.800.84 0.86 0.87 0.89 0.85 0.87
(2)C2/Y2 0.690.70 0.70 0.74 0.72 0.67 0.68
(1)-(2)
0.110.14 0.16 0.13 0.17 0.18 0.19
年
份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C1/Y1 0.840.83 0.83 0.83 0.82 0.78
(2)C2/Y2 0.650.69 0.74 0.74 0.67 0.67
(1)-(2)
0.190.14 0.09 0.09 0.15 0.11
注:表中C1、Y1分别代表农村居民的人均消费支出与可支配收入,C2、Y2分别代表城镇居民的人均消费支出与可支配收入。
资料来源:蔡继明,1998;《中国统计年鉴1998》;国家统计局农调队,1994,由刘大可同学整理。
第三,由于投资乘数与消费倾向成正相关关系,如果收入差距过大,收入集中于消费倾向较低的城镇部门,就会降低社会总消费倾向,最终必然要减少投资乘数,削弱财政政策效果,进而不利于增加社会总需求。正因为如此,凯恩斯认为最有效的政策手段应该是,在采取财政政策的同时,要实行收入再分配政策,切实缩小收入差距。凯恩斯的思想在罗斯福新政中得到充分体现。据郝伯特·斯坦的《美国总统经济史》的统计(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第38页),“1929年美国各级政府的转移支付总额约为2.5亿美元(相当于当年GNP的0.25%),10年以后,扣除物价因素,转移支付总额多达17.5亿美元(相当于当年GNP的2%)。
从我国的现实来看,由于城乡收入差距的长期存在,使城乡居民市场份额严重不对称。1957~1970年,占人口20%的城镇人口的最终需求份额占50~60%,而占人口80%的农村人口的最终需求份额为40~50%。人均需求份额差别达1∶6~7左右(白天山,1992)。80年代初, 农民收入进入高速增长阶段,1980~1985年年均实际纯收入增长22.26 %。与此同时,1985年城乡人均需求份额比例降为1∶2.3。1985年以后,农民收入增长趋缓,1989~1991年甚至处于停滞状态,农村市场需求也逐步萎缩。1994年,随着农产品价格上扬,农民收入有所提高,但城乡收入差距仍维持在很高的水平。尤其近两年来,由于农业丰收导致农产品价格下跌,农民收入增幅受到影响(1997年人均纯收入仅增长4.6 %,1998年前三季度实际增长不到1%)。 这势必引起农民消费需求不足和使“相对过剩”更加严重。据统计,1996、1997年农民消费为国民经济增长仅提供15.9%与15.5%的需求;另外,1997年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增速回落了20个百分点,人均生产费用支出出现了90年代以来的首次负增长。据国家国内贸易局的调查,1997年,全国县及县以下农村市场消费品零售总额仅占全国的38.9%,扣除县城的部分,县以下仅占26%。山东省和甘肃省农村人口分别占全省人口的75%和81.3%,农村消费品零售额仅分别占全省总额的38.4%和25%。
三、政策性建议
以上分析表明:由于城乡实际收入差距扩大,造成农村消费需求不足是当前社会总需求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开拓农村市场是扩大国内需求的一条重要途径。据测算,如果9亿农民都达到1995年城市居民的消费水平,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增长1.4倍,按每年增长10%计算,可使我国经济保持10 年的快速增长。
因此,为了刺激农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保证国民经济快速、稳定地发展。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进而缩小城乡消费差距的角度来看,可以考虑采取如下措施:
1、必须采取资源平衡发展的战略, 以建立新型平等交换的工农业关系。一般来说,工业化过程中工农关系的演变需要经过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因为工业的相对弱小,农业必须支持工业的发展,有必要采取资源配置向工业倾斜的发展战略。第二阶段工业已经成长壮大,自我发展能力增强,这时工农业必须平衡发展,应当采取资源平衡配置的战略。在第三阶段,工业进一步壮大,整个国民经济实力也大为增强,具备了反哺农业的能力,此时应该采取保护农业,资源配置倾向于农业的发展战略(白天山,1992)。建国之初,我国工农业产值结构之比为43∶57,是典型的农业大国;现在产值结构已经超过3∶1。以此衡量,我国已达到工业化中期水平。尽管我国工业效率还较低,财政依然偏紧,但没有理由怀疑我国已经拥有相当雄厚的工业基础与经济实力,经济结构已不再单纯依赖于农业,而是工农并重、相互依存。这时,必须及时改变第一阶段的工业倾斜发展战略,采取第二阶段的平衡发展战略。
2、建立保证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的机制。首先, 必须稳定农产品价格,建立合理的产品比价,包括农业生产资料与农产品的比价,农产品与消费工业品的比价;建立健全粮食储备调节制度,认真执行农产品最低保护价,以保证粮食价格波动时农民收入能随产量增长而增加。其次,要增加国家对农业的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再次,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明确农民合理负担的项目与范围,杜绝“三乱”现象的发生。最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特别要重点发展那些能给农民带来更多收入的产业,如畜牧业,畜牧业收入占农民现金收入的40%以上。
3、努力促使农业产业化、发展乡镇工业。首先, 要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乡镇企业已经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部分,是农民增加收入的主要渠道。目前我国的乡镇企业正面临着“第二次创业”。政府要给予政策上的扶持,促使其上档次、上技术、上规模,特别要扶持和鼓励中西部地区乡镇企业的发展。其次,在条件允许的地方,应尽快使农业走向产业化。农业产业化能延长农业产业链,形成产、加、销有机结合与相互促进的机制,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4、促使农村市场建设,增加农村消费需求。首先, 加快针对农村市场的工业生产结构调整和工业新产品的开发,解决农民有购买力市场却无法提供适应其消费需求的商品的问题。其次,加强农村商品流通体系的建设,保证商品货畅其流,解决农民有支付能力却难以购买或不能购买的问题。再次,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有能力支付产品的购买成本而无能力承受其使用成本的问题。
5、保持城乡收入差距的合理界限。首先, 加快劳动力和其他生产要素市场化进程的改革,解除劳动力与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制度化障碍。继续保护和疏导农民进城打工。1997年,至少有3400万农民工在县城以上城市打工半年以上, 一年辛勤劳作共挣了2000 亿元, 平均每人5642元,是全国农民人均收入的近3倍。 这对于缩小城乡差距作出了重要贡献。其次,改变当前收入分配有利于城市的格局,逐步缩小工资收入以外的各项福利补贴在城乡之间的差距,为城乡居民提供追求自身发展的同等机会和条件。这样,既能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又可以使城乡消费保持合理的层次性与连续性。
6、加快中小城镇建设,不断提高我国的城市化水平, 为农村居民,特别是较高收入的农村居民开辟新的消费领域,促进农村居民消费的增长。
标签:农民论文; 收入差距论文; 农村改革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扩大内需论文; 三农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济论文; 农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