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工程中软土路基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论文_丁榕稀

市政道路工程中软土路基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论文_丁榕稀

福建省宁德市城投市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福建省宁德市 352000

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社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我国道桥事业实现了取得了很大的进步,随着道桥工业的不断发展,软土路基施工技术也在不断的进步之中,现在软土路基基本已经成为我国道桥工程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技术,但是作为一种稳定性比较差的路基土层,软土路基还是存在着一些明显的缺点的,比如空隙率较大,这样的特性导致我们在应用软土路基的情况下,必须严格关注施工质量,一但出现了不合格的情况,就会出现市政工程的耐久性和承受力打不到要求,严重影响工程的质量。本文通过对软土路基的特性介绍,以及市政工程中常用的施工技术进行叙述分析,希望可以为相关的工作人员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市政道路;软土路基;施工技术应用

引言:对于市政工程中道路方面的施工来讲,软土路基的处理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没有按照要求进行处理,很可能会出现道路沉降、变性等严重的问题,严重影响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所以我国的相关部门一直致力于研究科学可靠的软土路基施工技术,来保证市政道路工程中使用的软土路基施工技术能够很好的满足实际需要,从而保证市政道路工程能够顺利完成,建造出符合标准的优秀道路。

一、软土路基的具备的特点

通常情况下,由于软土路基是一种含水量较高的施工材料,这就导致了实际应用的情况下软土路基中具有较高的含水量,而且颗粒之间的间隙比较大。这会导致软土路基在自然的情况下抗压能力比较弱,而且本身具有较其他材料更强的流动性,由于间隙较大的特性,在自然条件下,经过一定得时间之后软土路基会自然的产生沉降,虽然这时候路基的强度会有所提高,但是由于沉降会导致路面下沉并且变形,严重的时候会对人们的安全造成影响,所以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根据软土路基的特点进行相应的处理,才能很好的保证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

二、软土路基施工中常见的问题

(一)软土路基强度低

我国对于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要求是非常严格的,为了尽量的避免道路上行车安全问题的发生,我国对市政道路工程的路基强度以及使用时间做出了严格的规定要求。但是天然软土的特点是土壤的强度不够高,在受到挤压和震荡的情况下,天然软土的强度会下降较快,这是导致道路路面变形和沉降的最直接原因,出现了类似的情况也就会导致道路工程无法满足我国规定的要求。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我们在使用软土进行路基施工的时候,施工技术人员需要充分的对使用的软土进行分析研究,并根据得到的数据相应的调整施工方法,针对性的实施一些措施来提高软土的本体密度,减小颗粒间的间隙,来保证市政道路的软土路基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和抗震能力,满足我国对道路的要求。

(二)边坡的软土路基容易流失

在市政道路路基的施工过程中,对于边坡路基的处理也是重中之重,边坡路基会直接影响到整体道路的稳定性,但是天然软土的密度较低,导致在实际使用道路的时候,由于雨水冲刷等各种原因,软土路基的边坡路基会有一定的流失情况,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技术人员要根据施工地点的不同特点制定不同的施工方案,既不能忽略对边坡路基的流失保护,又不能单纯的通过加大边坡来避免流失,要以实际情况为参考,设定出最合适的方案。

(三)沉降和剩余沉降难以控制

市政道路工程是我国城市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在进行市政道路工程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软土地段,在软土地段上施工的时候,为了保证路基具有足够的承载力,通常我们会选择在软土路基中添加其他性质的土料来中和的方法,这种方法是比较有效的,但是应用这种方法也会差生一些其他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如何对路基的沉降量和剩余沉降的对比值进行科学有效的控制。这就要求施工人员在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对软土路基的沉降量和剩余沉降量进行严格把关,以保证路基建设能够达到相关标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市政道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常用的技术

(一)加载技术

所谓的软土路基加载技术通常是指通过人为的压制等操作,对软土路基的土质情况进行改善,通过使用重型压路机对软土路基进行反复压实,来最大程度的减少软土路基中的水分,缩小软土路基中颗粒间的间隙,通过这种方法来使得软土路基的情况能够满足道路施工的要求,在实施加载技术的时候,要求施工人员对软土路基的情况进行实时的监控,一定要保证软土路基在经过压实环节之后,能够充分的满足要求,作为目前我国市政道路工程中软土路基施工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加载技术不单可以让原本松散的软土路基满足施工需求,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降低一部分施工的成本,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技术。

(二)表层处理技术

在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表层处理技术是针对软土表面进行处理,如果遇到一些路基土质较软的地方,可以通过排水、敷设材料或者增添材料的方法来达到加强地表土壤强度的目的,为了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在进行处理的过程中要尽量的避免出现路基由于处理而产生变形的情况,尽量使得添加的材料均匀分布。同时施工人员需要对该路段的土壤成分进行系统的测量分析,明确施工路段的路基土壤成分、含水量以及土壤强度等重要指标。从而根据数据进行科学的设计,最终确定表层处理的方案。但是表层处理技术存在一个比较重要的缺点,在施工之后无法保证路基的使用寿命,可能会导致市政道路工程竣工之后还需要面对修复、养护等工作。这点是在进行软土路基表面处理时必须综合考虑的一个因素,也需要我们在软土路基施工过程中不断加以完善和改进。

(三)袋装沙井技术

另外一种比较常用的技术就是袋装沙井技术,这种技术属于固结排水法,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非常便捷,并且能有有效的节约成本。具体的实施方法就是通过设置沙井,在沙井中铺设砂土层,并且在砂土层的上面继续覆盖土工布,有效的提升路基的排水能力,缩短路基排水的距离,从而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流水对于路基结构稳定性的影响,增加软土路基的稳定性以及承载力,

(四)置换技术

基于软土路基表面处理技术的不足,目前有很多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采用了置换技术,也就是利用优质土质置换软土,通过挖除路基内的软土,并且回填强度高且压缩性低的一般土、砂、碎石、矿渣是这一软土地基施工技术的主要应用流程。置换技术可以在淤泥质土、湿陷性黄土、素填土、膨胀土、杂填土、冻土等大量不同路基进行使用,对软土路基的质量进行一次彻底的改善,所以在现在市政道路软土路基施工过程中现已得到广泛应用。尽管软土路基施工置换技术具有很多有点,但是这种技术目前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就是在软土路基的深度较深的情况下不实用,会造成较大的时间和成本的损耗,而且也会对土地表面造成较大的损害。

结语:一直以来,对于软土路基的处理就是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一个难题,在市政道路施工的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之下,我们已经发现了很多处理软土路基的方法,已经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来选择相应的解决方案,从而顺利的完成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工作,虽然直到今天我们还没有完美解决软土路基施工难题的方案出现,但是可以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相关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的不断努力探索,总有一天我们可以总结出一种完美处理软土路基的方案,为我国的市政道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提供完美的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高兵兵.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关于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J].山东工业技术,2018(11):97.

[2]周夏磊.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关于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的研究[J].内江科技,2017,38(08):38-39.

[3]孙坚坚.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关于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的研究[J].居业,2017(04):102-103.

[4]张继勇.探讨市政道路施工中软土路基的处理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6(21):240-241.

[5]罗清平,周小梅.对市政道路工程中软土路基施工技术的应用探讨[J].中国建材科技,2014(S2):166.

论文作者:丁榕稀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0

标签:;  ;  ;  ;  ;  ;  ;  ;  

市政道路工程中软土路基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论文_丁榕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