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初产妇产后出血影响因素及预防对策研究。方法:抽取2014年3月-2015年3期间我院就诊的100例产后出血患者,将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n=50)与常规组(n=50)。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加强心理护理干预,探讨患者产后出血的影响因素、护理效果。结果:出血影响因素:子宫收缩乏力、胎盘滞留、软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实验组患者出血影响因素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出血量,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96.0%,明显高于常规组的7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254,P<0.05)。结论:祛除出血的影响因素可以有效的降低产妇的出血率,对初产妇产采取心理干预护理,消除出血因素可以有效降低产妇的出血量,提高治疗有效率,极具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 初产妇;产后出血;心理护理;高危因素【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6-0178-01
随着我国医学技术的进步,大量的医疗事故逐渐降低,但部分由于人为选择方式不当而造成的医疗事故也具有一定的数量,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出生后的24h内产妇出现超过500ml血量,患者失血过多会出现意识昏迷,严重者甚至会导致患者死亡,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巨大的伤害[1]。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初产妇产后出血影响因素及预防对策研究,抽取我院就诊的100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具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14年3月-2015年3期间我院就诊的2014年3月-2015年3期间我院就诊的100例产后出血患者,所选对象均符合符合产后出血的诊断标准[2](即:①产后24h出血量>500 mL;②产后2h出血量>400mL)。实验组患者年龄20~50岁,平均年龄(28.3±1.2)岁。常规组患者年龄21~48岁,平均年龄(28.5±1.3)岁。两组研究对象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对比上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悉本组研究的目的及具体研究过程,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具体包括:①派遣专门的护理人员定时查房,对患者的体征进行详细观察与询问,记录检测结果;②向患者详细讲解护理工作的流程及注意事项,给予失血患者补血,并根据具体情况应用宫缩剂;③饮食护理:鼓励患者多使用含蛋白质较高的食物,多饮牛奶,营养结构丰富的饮食,严禁烟酒、高盐、高糖、高脂的食物,鼓励患者摄入适当的维生素,并根据嗜血的情况摄入高纤维、高钙、高铁的食物。
实验组患者给予加强心理护理。由于患者对产程的了解程度较少,与医护人员存在信息差,会产生紧张焦虑等情绪,护理人员应该仔细询问患者的感受,并适时的鼓励与安慰患者,促使患者可以降低心理压力,与患者家属配合对患者继进行劝导与照顾,加强患者对治愈疾病的信息,提高患者的安全感、幸福感、依从性。
1.3 观察指标 ①出血影响因素发生率、护理2h后的出血量。
②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理化指标得到明显改善,出血量明显减少;好转: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理化指标得到部分改善,出血量部分减少;无效:患者各项不良症状及体征均无明显变化,甚至出现恶化现象,导致各种并发症发生。总有效率=(显效+好转)/本组患者总人数1.4 统计学方法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x2检验;计量资料采取( )表示,对比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两组患者出血影响因素发生率与出血量对比 实验组患者出血影响因素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产后出血量,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产后出血是分娩过程中极其容易发生的并发症,严重时容易导致产妇的死亡,目前常见的发病原因分别是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裂伤、胎盘因素、凝血功能障碍,根据笔者的多年经验,发现这几种因素有时会合并出现。①宫缩乏力(产程过长、多胎、感染、心理因素会出现临产时的宫缩乏力现象);②胎盘因素(胎盘剥离、滞留、粘连均会造成宫缩乏力,宫缩剂使用不当,造成子宫痉挛性的宫缩,无法将胎盘排除体外);③软产道裂伤(产妇外阴弹性收缩力差、具有阴道炎、阴道出现撕伤);④凝血功能障碍(产妇流血不止,凝血功能无法正常发挥,)。
本组研究中,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加强心理护理干预,结果表明,出血影响因素:子宫收缩乏力、胎盘滞留、软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实验组患者出血影响因素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实验组患者出血量,明显低于常规组;实验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96.0%,明显高于常规组。与黄丽芬[7]研究结果几乎一致。因而,本组研究可进一步证实,祛除出血的影响因素可以有效的降低产妇的出血率,对初产妇产采取心理干预护理,消除出血因素可以有效降低产妇的出血量,提高治疗有效率,极具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1] 褚志平,刘雅雯,梁升连等.1707例产后出血患者产前高危因素及出血原因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6):55-57,60.[2] 蓝卫美.产后出血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3):31-32.[3] 陈夏尉,兰瑞红.产后出血的原因与防治探讨[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2): 3410-3411.[4] 韦荣华.产后出血103例临床诊治分析[J].中国医师杂志,2014,75(z1):152-153.[5] 黄丽芬.268例产后出血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3,845(5):484-486.作者简介:肖丽平( 1979. 2-) ,女,汉族,学历,大专,主要从事临床医疗工作
论文作者:肖丽平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8月第1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4
标签:患者论文; 实验组论文; 产后论文; 因素论文; 常规论文; 初产妇论文; 统计学论文; 《医师在线》2015年8月第16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