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台湾“产业空洞化”的检验——兼与台湾学者谢宽裕商榷,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台湾论文,宽裕论文,学者论文,产业论文,空洞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64[2002]04-020430-0228
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有些台湾学者将台湾当时的经济危机归咎于对大陆投资激增造成产业空洞化。其中谢宽裕学者在1999年第8期《台湾经济金融月刊》发表的《台湾产业外移与产业空洞化之检验》一文中,提出产业空洞化的三条检验标准,即:对外投资的流出超过外资流入、制造业产值占GDP比重下降、失业率上升,并认为如果同时符合这三条标准的国家或地区,如台湾,就已经出现了产业空洞化。对此,笔者难以苟同,现略陈管见,向谢宽裕学者求教。
一、产业空洞化的涵义及其产生的原因
“产业空洞化”一词最早出现在B.布鲁斯和B.哈里逊所著"The Deind-ustrialization of America"(1982)一书,被定义为“在一国的基础生产能力方面出现了广泛的资本撤退”。笔者认为,制造业的产业空洞化,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已处于成熟或衰退阶段的产业大量外移,但国内新的产业还没有得到发展,或者新的产业发展得不够充分不能弥补外移产业留下的空洞,削弱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造成经济陷入不断下降甚至萎缩的现象。
国际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可用以解释产业外移与产业空洞化发生的原因。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对技术、要素、市场条件及其他相关条件的要求不同,处于国际分工阶梯不同位置的国家,可以利用自身禀赋的特点,实现一种特殊的比较优势。这种综合的动态的比较优势在国际分工的阶梯上实现着自上而下的流动,带动产品从而产业在不同经济发展程度国家间先后有序的转移。一般来说,一项创新产品在国际间的生产移动,是由先进国家一直外移到发展中国家。创新产品在各国生命周期的时间不仅有先后之别,而且对各国带来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的变化,因此产业外移和产业空洞化的时机也有时间的先后落差。任何将创新产品外移出去的国家,若没有再创新产品,或引进新产品,以填补产业外移的缺口,自然会发生产业空洞化;相反,任何将创新产品外移的国家,只要不断创新或引进新产业,则不但不会发生产业空洞化,反而会改善产业结构和促进经济成长。
表1:台湾工业制造业资本的外移和内流
比较单位:百万美元
资料来源:1.1952-1997年数据来自台湾经济部投资审议委员会,1998年10月;
2.1998-1999年及总计数据由台湾1999年出版的台湾地区经济统计年报计算得出。
二、工业化程度降低是先进工业国家产业结构转变的共同特点
根据U.Pieper(1999)的研究,工业化程度降低的类型大致有三种:生产力形态的工业化程度降低、就业形态的工业化程度降低和产出形态的工业化程度降低。不同国家工业化程度降低或者同一国家不同时期工业化程度降低的成因与特点互异,但这确是先进国家工业化和产业结构转变的必经之路。英国学者Colin.Clark(1960)在其著作《经济进步的条件》(注:Clark,C.(1960),"The Conditions of Economics Progress",London:Macmillan.)指出,伴随经济发展所产生的最重要现象,是劳力由农业移向制造业,转而移向服务业。这一结论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规律相符,经济学界称之为Clark定理。诺贝尔经济奖得主Kuznets也曾指出,各先进国家在经济开始成长以后,工业部门比重会逐渐增加,但在经济发展到较高阶段后,该比例会逐渐下降。这一现象在所有先进国家中都能得到验证。如以工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比率作为反映工业化程度的指标,则几乎所有的先进经济体都经历了制造业就业比率下降的现象。比较1995-1998年间,世界各国工业化程度降低的变动幅度,在美欧日(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22个国家中,有17个国家工业就业所占比率降幅超过20%,有11个国家更超过30%。台湾制造业所占比重正经历由逐渐上升到目前逐渐下降,其工业化程度降低变动幅度仅11.4%,相对于其他国家并不大。如以制造业占GDP比率来看,台湾该比重从1951年的14.28%,一直上升到1986年的39.7%,自此以后逐渐降低,到1998年仅为27%。可见,工业化程度降低并非负面现象,而是产业动态演化、经济发展趋向成熟的结果。
三、产业外移不等于产业空洞化——对台湾学者谢宽裕三条标准的质疑
1.不能仅仅以产业资本净流量为判断标准,还要考虑外移和内流的产业资本的性质。
(1)台湾属于中等发达经济体,一方面台湾的传统产业在外移,另一方面美欧日的先进产业在向台湾内移。根据浴缸原理,有漏出也有注入,只要注入量大于漏出量,浴缸中的水就永远不会减少。表2显示,从1993年开始几年,台湾产业资本外移的数量超过注入,这正是祖国大陆大量吸收台资的时期。但从1998年开始台湾注入资本又超过了外移资本。总的来说,1952-1999年间台湾工业制造业吸收外资21481.5百万美元,对外投资17177.5百万美元,外资的注入量还是大于外移量,台湾这个浴缸中的水的总量并没有减少。仅仅根据台湾产业资本净流入量为正,可以初步判断台湾工业制造业没有发生产业空洞化。
(2)台湾流出的资本以低技术资本居多,流入的以高技术资本为主。
根据Porter(1990)《国家竞争优势》分析,一国或地区产业外移对本国(地区)竞争力的影响要视是何种产业转出而定。(注:Michael Porter,"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The Free Press,1990。)如果外移的是本国生产率较低的落后产业,则这种产业外移并不可怕。长远而言,落后产业外移是产业升级的必经之路。一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一般都伴随着产业结构的快速更新与升级换代,那些产业结构不变甚至退化的国家反而是那些经济停滞不前甚至出现负增长的国家。相反的,如果移出的是本国的高生产率优秀产业,则产业外移会导致本国竞争力下降,则是值得担忧的。
表2显示,净流入台湾的资本集中在机械、化学和电子电器等技术密集度高的先进行业,净流出的却是食品、纺织等技术密集度低的资本。说明台湾一方面在接受先进国家转移出来的产业资本,另一方面向后进国家淘汰部分夕阳产业。根据资本流动的具体产业类别分析,台湾非但没有发生产业空洞化,相反其产业结构正是在这种资本优进劣出中得到了优化。
2.台湾制造业产值占GDP的比率虽然下降,但技术密集工业占制造业实际GDP的比率却在上升,说明台湾制造业正在快速转型。
台湾制造业产值占GDP比率的下降,是台湾工业化程度降低的标志之一。这是先进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伴生现象,不能单独作为判断产业空洞化的标准(前已述及)。台湾技术密集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已经从1988年的25.44%增至1998年的39.61%,目前已超过了40%;反之,上述期间传统工业则由40.86%,逐年降至24.70%。可见,台湾制造业正向技术密集型转变。(见表3)
表2:台湾各产业资本净流入和净流出(用-号)情况 单位:百万美元
资料来源:1.1952-1997年数据来自台湾经济部投资审议委员会,1998年10月;
2.1998-1999年及总计数据由台湾1999年出版的台湾地区经济统计年报计算得出。
制造业转型的速率可通过Moore结构变化值θ来衡量。(注:陈井丽,“知识经济与台湾产业结构转变”,《自由中国之工业》,2000.4。)所谓Moore结构变化值,是应用空间向量测定法,以向量空间为基础,将产业分为n个部门,构成一组n度向量,而以两个时期两组向量间的夹角,衡量产业结构变化程度。0≤θ≤1;θ值越大,表示结构变化越快,反之亦然。Moore结构变化值θ的计算公式如下:
,si(t):t期第i类产业产出所占比率,tj:第t+j期。
表3:台湾制造业各分业占制造业实际GDP的比率
年份
传统工业
基础工业
技术密集工业
1988
40.86
33.70
25.44
1992
35.01
35.2829.71
1996
27.95
36.4235.63
1998
24.70
35.6839.61
资料来源:台湾行政院主计处整体统计资料库之《国民经济统计》。
表4:台湾制造业成长率及转变速率
期间 实际成长率(%)
Moore结构变化值
1981-1987
9.86
0.25
1988-1998
4.23
0.45
1981-1998
6.42
0.66
资料来源:1.Moore结构变化值,引自台湾经建会1998年建设计划执行检讨,p.27。
2.台湾行政院主计处《台湾地区国民经济动向统计季报》,87期,1999年11月。
3.台湾失业率虽然上升,但并未引发制造业衰退,且技术密集工业就业比率不断增加。
表5:台湾制造业就业结构变动
资料来源:1.台湾行政院主计处整体统计资料库之《劳工统计》。
2.台湾行政院劳工委员会《台湾地区职业类别薪资调查报告》各年。
表6:台湾劳动力与劳动生产力变化
资料来源:1.台湾行政院主计处。
2.台湾行政院经济建设委员会“台湾经济统计”。
根据以上公式,可以测算出1988-1998年间,台湾制造业的Moore结构变化值为0.45,约为1981-1987年间的2倍,说明制造业的转型相当快速。(见表4)
台湾失业率上升,部分原因是产业资本外移导致结构性失业的结果。我们假定台湾经济的劳动力供给不是无限的,因而台湾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与成熟,曾经最大限度地吸纳了台湾的剩余劳动力,使台湾一度实现充分就业,失业率较低。随着台湾产业结构的调整,一方面岛内产业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较多地使用资本和技术要素,较少耗费劳动力要素;另一方面,岛内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出于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也为了寻求更低成本的劳动力而发生资本外移,这种海外投资也降低了对台湾劳动力要素的需求。台湾的劳动力需求小于其供给,在抑制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同时,也导致了失业。从表5可以看出,台湾传统工业的就业比率不断下降,而基础工业就业比率稳步上升,技术密集型工业就业比率上升更快。这反映了台湾传统工业对劳动力的吸纳已经饱和,技术密集型工业对劳动力仍大有需求,而且对劳动力技术素质的要求渐重。专门技术人员在制造业就业人口中的百分比由1988年的6.45%上升至1998年的11.29%。台湾若加大劳动力的培训,使相对剩余劳动力填补技术、资本密集行业的空缺,结构性失业是可以降低的,则台湾的产业外移是比较利益下的自然结果,对岛内而言是劳动力资源在各行业的重新配置。
有学者研究表明,在台湾经济转型与制造业劳动成本变动的历程中,“虽然台湾制造业劳动成本近几年上升趋缓甚至有所回落,但台湾劳动生产力指数却几乎以相同的速度在提高,即受雇员工劳动成本的下降,不但没有使受雇员工劳动生产力下降,相反却保持了与劳动成本上升期间大体相同的提升速度。这说明,台湾制造业企业的素质已大大提高,获利能力和竞争能力得到加强,对劳动力要素的利用更有效率。”(注:王兴化、张锐刚,“台湾经济转型与制造业劳动成本变动”,《台湾研究集刊》2000.3。)台湾劳动生产力逐年均衡稳定提高,也表明制造业不但没有出现衰退迹象,而且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见表6)
四、从若干指标看台湾产业资本外移的结果
台湾产业大举外移、资金快速外流之初,产业空洞化之说甚嚣尘上。但十余年后的今天,检视台湾经济,发现台湾制造业生产1999年比1986年增长了将近1倍;同期,出口总额增加到原来的305%。随制造业产值和出口的快速增长,重工业生产增加82%。出口产品中,过去一直居于主导地位的成衣、玩具等加工品几乎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人造纤维、电子零件等原材料,表明台湾制造业不仅未空洞化,反而在外移的下游加工业带动下,资本与技术密集度高的中上游产业获得了有利的发展机会,成为台湾制造业出口部门的主体。台湾产业空洞化之说禁不起事实的检验。
1.台湾的三大产业结构在不断优化。
1951年台湾农业产值占GDP比重历年最高,三大产业产值各占32.28%、21.33%和46.39%;1986年工业比重达最高,三大产业分别占5.55%、47.11%和47.34%;1988年服务业产值首次超过农工业产值之和,并逐年上升,到1999年已达64.31%。三大产业就业人数的比重分别为:1951年56.69%、16.31和17.00%,该年农业占比历史最高;1988年13.73%、43.47%和43.80%,工业就业比重达到最高;1999年8.27%、37.21%和54.52%。由此可见,台湾农业和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产值比重和就业比重在依次达到最高点后逐渐下降,服务业的比重则不断增加。1988-1998年间,台湾服务业的实际成长率年均高达10.3%,不但远高于6.8%的经济成长率,更为制造业成长率的2.4倍,显示服务业已成为产业发展的主流。说明台湾工业的部分产业资本外移,为服务业腾出了发展的更大空间,使台湾的产业结构正向着“三、二、一”的方向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明显升级。
2.台湾工业制造业的内部结构也在不断优化。
台湾工业制造业占GDP的比率自1991年以来维持在28%上下的稳定水准,接近成熟工业国家的产业结构。制造业内部结构出现新兴工业热、传统工业冷的两极化转变趋势。(注:新兴工业指机械设备业、电力及电子器材业、运输工具业及精密器械业;传统工业指台湾制造业22个分类中除上述新兴工业以外的其他各类。)1999年制造业GDP成长率达6.7%,对经济成长率5.4%的贡献占1.8个百分点。其中,新兴工业实际成长率高达11.7%,为全体制造业的1.7倍,对经济成长率的贡献占1.3个百分点;传统工业成长3.3%,不及整体制造业的一半,对经济成长率的贡献仅0.6个百分点。传统工业占制造业实际GDP比重,由1986年的78.2%逐年降至1999年的58.5%;而新兴工业发展较快,同期产值占GDP比由21.8%升至41.5%。(注:张温波,“经济成长与就业创造兼顾之总体政策”,《自由中国之工业》,2001.1,P.7。)
从制造业各业的增长幅度来看,1986-1998年间,台湾工业制造业的年均增长率4.91%低于所有产业的年均增长率7.28%,但是电力电子、化学材料及制品等高技术密集产业的增长率却高于7.28%,远远高于制造业平均增长的幅度;机械设备和金属制品等资本密集行业的年均增长率略低于全体产业,但高于制造业平均水平;食品、橡胶等低技术密集行业仅有微量增长;而纺织、皮革、木竹制品等劳动密集行业甚至出现负增长。这说明台湾高技术密集产业的快速增长是其制造业增长的原动力,换句话说,如果没有这些高技术密集行业和资本密集行业的快速增长,台湾的工业制造业将会滞步不前。
从各产业在制造业中的比重变化来看,比重增加的绝大部分是资本和高技术密集行业,比重减少的则是低技术和劳动密集行业。台湾重化工及技术密集型产业产值从1982年的368.10亿美元,上升到1989年的1102.77亿美元,到1998年则达到1678.77亿美元;其产值占制造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82年的56.54%上升到1989年的64.89%,继而增加到1998年的77.46%;其出口值占制造业总出口比重,由1982年的49.8%上升到1998年的74.0%,出口值同期增加6.46倍。(注:张骥、韩晓彬,“论台湾产业结构的演变及其原因”,《台湾研究》2000.3。)台湾的高技术密集产业之所以有良好的发展空间,正是部分已失去比较优势的产业进行资本外移、退位让贤的结果。
从制造业各业生产指数来看,若以1991年为比较基期并把该年的生产指数视为100,1991-1998这7年间,台湾制造业平均生产指数由100上升到134.81,增加了35%。电力及电子器材业生产指数到1998年急增至223.63,增加了124%;金属基本工业增加到1998年的175.02,增加了75%;化学材料业174.93,增幅也是75%。而食品业生产指数下降到96.5,塑料制品业下降到84.82,其他如皮革、毛皮制品、成衣等产业的降幅更大。(注:《台湾工业生产统计月报》,1999年3月。)可见以上增长型产业的增速远远大于制造业的平均增速,成为制造业增长的主要来源。
3.对外投资最多的产业部门生产率指数增长超过制造业平均水平。
台湾活跃地将产业资本外移,但并未引起岛内制造业生产率指数的下降。表10显示了从1988-1997年间台湾制造业与电子电气机器工业部门生产率指数及其增长的变动趋势,可以看出,台湾制造业部门的生产率指数显然在不断增长。而制造业中对外投资额最多的电子电气机器工业部门的生产率指数增长率反而比制造业增长率还高。因此,对外投资会导致产业空洞化的忧虑在此看来是没有依据的。
4.台湾产业的技术结构在提升,部分产业外移是腾出空间让位于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表7:台湾部门生产率指数及其增长率(以1991年为基期)
资料来源:1.台湾经济部统计处,“台湾地区工业生产统计月报”,1997年6月号。
2.1999年数据由台湾1999年出版的台湾地区经济统计年报计算得出。
(1)从生产结构来看,台湾高技术人力密集度产品成长最快(见表8)。
如果把台湾资本密集型产业分成高中低三档,技术密集型产业也分成这样三档,可以发现,台湾高技术人力密集度制造业生产指数和高资本密集度制造业生产指数不断上升,而低技术人力密集的和低资本密集度制造业生产指数则呈下降趋势。高技术人力密集产品的生产指数从1988年的56.68增加到1998年的122.16,十年间成长约115%,中技术人力密集产品也成长62.6%;高、中资本密集度产品的生产指数同期成长65.3%和60.8%;低技术和资本密集度产品出现负增长,又以低技术密集度产品尤为明显。可见,资本密集度和技术密集度越高的产业,成长越是快;台湾的生产结构也为此偏向高技术密集度产品。
表8:台湾制造业生产指数——按要素密集度分(以1996年为基期)
年份
资本密集度
技术人力密集度
高
中
低
高
中
低
1988
65.65
71.49
141.10
56.68
66.70 138.40
1992
81.85
84.63
108.68
73.36
83.19 120.71
1996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998
108.53 115.02 103.68
122.16
108.45 91.62
资料来源:台湾经济部统计处《台湾地区工业生产统计月报》,365期,2000年1月。
表9:台湾制造业生产指数——以资本密集度和技术人力密集度交叉分(以1991年为基期)
资料来源:台湾经济研究院。转引自王淑卿,“制造业升级现况与成果”,《台经》1999.5。
以资本和技术密集度的交叉组合来分析,1982-1991年间,成长最快的是中低资本、高技术密集产品,1992-1998年间,成长最快的依次是中资本高技术密集产业、高资本高技术密集产业与中资本中技术密集产业,至于资本和技术某项偏低的产业则呈衰退之势。由此也可看出台湾整体制造业正在向低劳力、高资本、高技术人力密集的经济类型发展。
(2)从出口结构来看,台湾高技术人力密集度产品增加最快(见表9)。
以劳力密集度分,台湾高劳力产品占出口比重逐年下降,从1989年的43.45%降至1998年的34.55%;同期中劳力产品从37.75%升至44.20%,低劳力产品从18.80%上升至21.25%。若以资本密集度分,台湾低资本密集产品占出口比重逐年下降,从1989年的22.68%降至1998年的8.41%,减少约14个百分点;1991年以前,中资本密集产品占出口比重越五成左右,以后逐年增加,至1998年已达62.09%;高资本密集产品成长较为缓慢,且增减不定。而按技术人力密集度区分的出口比重,是最能反映台湾产业技术升级的指标。台湾高技术人力密集产品出口比重1989年仅为24.25%,至1998年已高达40.91%,增加近17个百分点;中技术产品在1995年以前维持增加,但近年来有所下降;至于低技术人力密集产品这十年间减少了约19个百分点。台湾高科技产品在出口结构中的比重逐年上升,从1988年的33.68%,增加到1999年的52.6%,2000年1-10月平均55.4%。可见,台湾的出口商品结构正明显朝先进国家方向调整,这亦反映了台湾产业升级的结果。
综上所述,谢宽裕学者对台湾出现“产业空洞化”的论述,与台湾产业资本外移的实际状况和结果不相吻合,值得商榷。
标签:台湾经济论文; 产业结构理论论文; 国家经济论文; 经济资本论文; 产业结构优化论文; 经济学论文; 产业资本论文;